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

二月二十四,傍晚。

沈溪進行簡短的升帳議事後,讓王禾和蘇敬楊繼續修造之前未完工的防禦工事,這也算是沈溪練兵的一種方式,隨後他便一個人留在中軍大帳,整理並批覆西南六省送來的軍報以及湖廣和廣西地方公文……

差不多忙到三更,一身男裝的雲柳進入中軍大帳,行禮道:“大人,夜已經很深了,您應該早些休息!”

沈溪打量雲柳一眼,微微搖頭:“我不困,你若疲倦了的話,可以跟熙兒到我寢帳中休息!”

雲柳道:“大人不回去,妾身跟妹妹進您的寢帳,成何體統?大人可是在爲南寧府的事情煩憂?”

沈溪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腰身,繞過帥案,在大帳內來回踱了幾步當是活動筋骨,說道:

“說完全不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這件事並未到多緊迫的地步,朝廷一次派出四五路人過來調查案子,還是先皇在世時。如今正值國喪,這些人應該不會被調回,我想無論結果怎樣,朝廷都應以維護穩定爲基調,不會無中生有……”

雲柳回味了一下沈溪的話,點頭深以爲然道:“只要大人掌兵一天,那些人就會有顧忌,不敢對大人恣意誹謗誣陷!”

“呵呵,掌兵又如何?在很多人眼裡,我不過是朝中後起之秀,他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考慮我的感受,更不認爲我敢起兵造反。那些高高在上的閣老尚書,又或者皇親國戚,從來不將我的清白和名譽當回事。這件事發生後,朝廷派這麼多人出京,其實就是想抓住我的小辮子……”

沈溪搖頭道,“只是恰逢先皇駕崩,朝中急需維持一個和諧穩定的政局,如果有人想要針對我,就是跟朝廷的大政方針相違背!”

雲柳道:“若就是有人要誣陷大人,大人會怎麼做?”

沈溪用審視的目光望着雲柳,他不明白雲柳爲什麼會問出這種問題。在沈溪看來,這問題太過隱私和敏感,如果他誠實回答的話,一定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犯人,沈溪絕對不會爲了朝廷白白獻出自己的生命,或者是清白,如果真有人誣陷他,要置他於死地,他一定會想方設法謀求一條生路,然後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但即便是面對雲柳,他也不會這麼說。

或者說,無論他面對誰,都不會將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沈溪道:“本官忠君愛國,無論朝廷是何意思,只會俯首聽命。雲柳,你問得太多了,回去好好歇息,本官抓緊時間把最近這段時間積累的公文處理完,你不必過來打擾……”

“是,大人!”

雲柳行禮後,告退離開中軍大帳。

……

……

南寧府,朝廷兩路使節已抵達府治所在的宣化城。

三法司以及兵部的人,都堂堂正正而至,正大光明出現,如果加上之前廣西按察使司派來調查案情的官員,以及暗地裡抵達南寧府的廠衛人員,已經有四批人抵達宣化。

朝廷兩路使節,便是三法司和兵部要員。

高集作爲地方知府,親自出城五里迎接,但因他牽涉進案子,前來調查案情的人沒有接受府衙邀請,直接入住官驛。

兵部方面是尚書劉大夏親自指派的武選清吏司郎中,按照京官出京大三到五級的慣例,五品郎中根本就不用給高集面子,事實上此行劉大夏唯一的要求便是力求公平公正。

三法司前來辦案的官員,基本都有文官集團背景,臨行前也被閔圭、戴珊等人反覆交待,雖然表面上也要求公正嚴明,但基本都帶着偏見而來,查案的時候天生就帶着偏見,未必能保證公平。

至於暗中抵達南寧府的江櫟唯,則處心積慮要將沈溪扳倒,無論沈溪是否犯下罪行,江櫟唯都會想方設法尋找“證據”,以證明沈溪有罪。

廣西按察使司的人最先到來。

他們在地方上已調查超過一個月,仍舊沒查出什麼結果,因爲沈溪跟高寧氏的事情是在一個封閉的時間和環境中發生,沒有人證物證,現在高寧氏咬定沈溪有罪,而高家陪同前去府衙的丫鬟投井自盡,高府管家其後也離奇“失蹤”,以至於這案子一個證人都沒有,至於物證則更是扯淡。

不過確實有很多人見到高寧氏臉被打腫返回縣衙,但之後沈溪發公文澄清這件事,表明高寧氏是因爲在沈溪的中軍大帳咆哮公堂,而讓軍中請來做飯的婆子用竹板打的臉,並未涉及男女之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人知道事情真相如何,案子似乎陷入僵局。

地方官紳因與沈溪有直接的利益衝突,而沈溪在對南蠻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後即帶兵離開南寧府,這種行爲被視作畏罪潛逃。

所以,當三法司和兵部的人前來後,地方官紳基本都跟高集穿同一條褲子,一直爲高寧氏說話。

還是那個原因,地方官紳認定高寧氏是幫他們出頭纔會去府衙,進而被沈溪玷污,覺得自己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甚至高家門風也被人擺到檯面上來說事。

人們都覺得高家這樣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定然比沈溪這樣寒門弟子出身的官員更爲愛惜自己的羽毛,很多人覺得沈溪崛起于軍功,驕縱跋扈,把他查封地方庫糧的事情拿出來舉例,證明沈溪人品敗壞。

因爲沒有沈溪犯罪的確切證據,沒有證人,也無法從高寧氏身上得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以至於案子成爲了懸案。

就算是對沈溪有偏見的三法司的人,也無法無憑無據定案,因爲次案沒有辦法將沈溪叫來跟當事人對質,也無法將沈溪提審,重刑之下取得口供。甚至他們只是奉命前來查案,沒有審判權,事情最終定奪還是要交給朝廷完成。

……

……

南寧府城,江櫟唯入住城中靠近南門的一處民居,這裡是錦衣衛在南寧府的一處秘密聯絡地點。

江櫟唯已停留宣化城七八天時間,專門搜尋沈溪犯罪的證據,他本來抱着沈溪必定犯罪的心思前來,可到了地方後,才發現事情可能不像高集上奏所說那麼簡單,而地方錦衣衛的調查,也將事情真相趨於明朗化。

“……江鎮撫,沈大人於地方時,常居於軍營營帳中,很少回府衙……案發當日,沈大人基本都在城頭巡查,城中將士和屬下等人皆親眼目睹,與高知府所言沈大人在府衙內公然霸佔其兒媳情況不符……另外,高寧氏進入軍營前沒有任何異常,但從軍營出來,卻哭哭啼啼,前後不過一炷香時間,出來時衣衫完整,只是面部有被人打的痕跡……”

錦衣衛可不是地方衙門的人,他們調查案子更爲準確獨到……自打南征大軍進駐南寧府城後,這些人便時刻盯着三軍主刷沈溪,他們其實才是證明當日沈溪是否作案的關鍵證人。

江櫟唯越聽,臉色越陰沉。

他心想:“若是將這些情況如實上奏,豈非證明沈溪小兒無罪,乃是高集栽贓誣陷?”

最後那名錦衣衛小旗總結道:“……江大人,總之沈大人在此案中,絕不可能做出有損地方安定之事,料想多半爲高知府因親自上門談事不成,而行誣陷之舉。之後一日即發生南寧府大捷,沈大人之後離開南寧府,也是爲了避嫌,此舉乃沈大人高風亮節……”

江櫟唯聽到這裡,實在聽不下去了,一擡手道:“你說的這些,不過都只是你的推測而已,並無真憑實據,這點你必須要承認吧?”

“這……”

那錦衣衛小旗不知該如何回答。

江櫟唯再問:“這些事,你可有告知其他人?”

錦衣衛小旗遲疑了一下,恭敬回道:“江大人明鑑,卑職之前已將瞭解的情況上報,但不知爲何沒有迴音,除此之外絕不敢隨便泄露與案情相關之事,不過之前刑部主事張良張大人曾派人在城中打探情況,獲得的線索基本跟卑職提供的情況相當……”

“張良?”

江櫟唯眉頭緊皺,他跟張良不熟,不知其已獲得多少有用的證據,當下揮揮手道:“行了,如果有人問及,你便推說不知情,不得將此案任何線索泄露出去,本官會親自查證。至於沈大人是否犯案,莫早下定論,若此案你們有調查不詳不盡之處,以至於與事實違背,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江櫟唯開始用嚇唬人的手段來對付地方上的人,那世襲的錦衣衛小旗果然被嚇着了,趕緊行禮:

“卑職不敢,此案卑職一定守口如瓶!”

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二三六一章 買賣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
第一一七九章 汗部大會(下)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賄賂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一四六八章 麻煩人一雙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二五四二章 一團糟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二三六一章 買賣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六二八章 專門坑人(第三更,謝書友)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四四〇章 授官(第二更)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六一四章 謝韻兒進宮(第一更)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三八二章 勢力之爭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一九五章 寢帳議事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