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

大明最近幾年是鑄造不少佛郎機炮,這些炮質量參次不齊,基本都被送去九邊。

剛開始佛郎機炮的確發揮不小作用,但也僅僅只限於城塞的防禦作戰。

大明炮兵素質不高,再加上邊軍將領固執傲慢,使得佛郎機炮在野戰中運用不多,結果當榆林衛城等城塞被韃靼人輕鬆拿下時,佛郎機炮有很多落到韃靼人手中。

但韃靼人也不太精通佛郎機炮,更多的是把佛郎機炮當成威懾手段,用來炫耀武力,亦思馬因掠奪回來的佛郎機炮,有大半送到土木堡,最後落入沈溪之手。

而京城根本就沒有佛郎機炮配備,甚至連舊式火炮也極少,防守主要靠連弩和弓箭,京城城牆也是大明各城池中最爲高大險峻、機關設置最多的所在。

“太子殿下,城頭設有連弩,還有數百弓箭手,一旦韃子來犯,保管叫其有來無回!”隋仲自信滿滿第說道。

“有來無回個屁啊,你當本宮沒見過世面?現在什麼年頭了,還連弩和弓箭手呢,你當這是一千多年前靠武將悍勇吃飯的三國時代?這年頭就應該用火炮,等炮彈落下炸開,韃子成片倒下,而你的連弩射出擊即便能射到人,也會被韃子身上的厚甲給攔下!”

朱厚照說着,又看了看下面那些耀武揚威的韃靼人,憤怒地說道,“現在給本宮送一門火炮上來,讓他們知道厲害!”

馬九在東南沿海剿匪時見識過沈溪施展火炮,知道如何才能發揮火炮的最大威力,當即鼓起勇氣稟報:

“太子,小人見過沈大人開炮,如今我們所在的位置距離韃子兵馬足有四里地,即便居高臨下,增加射程,但也無法覆蓋目標!”

隋仲等人均用鄙夷的目光看向馬九,在他們看來,太子身邊一個卑躬屈膝,走到哪兒都點頭哈腰的小人物,居然主動跳出來“丟人現眼”,他們不認爲馬九在火炮的使用上有什麼發言權。

朱厚照倒是對馬九說的話很感興趣,問道:“那你說說看,沈先生是如何在實戰中運用火炮的?”

馬九對於火炮的操作流程、射程遠近大致熟悉,可讓他講解具體如何運用,他就感覺腦袋和嘴巴糊在了一起,無法將腦海中的東西歸納彙總講述出來。他憋了小半天,才道:“小人……說不上來!”

“真是笨哪你!”

朱厚照直接罵開了,“可惜這會兒沈先生不在了,要不然本宮直接去問他,就知道火炮該怎麼運用才能發揮作用!”

馬九驟然從太子口中得到沈溪的消息,心頭驚駭無比,“沈溪不在了”是什麼意思?他只能期冀事情跟他理解的不同,僅僅是沈溪人在西北未歸來。

此時的朱厚照,可沒意識到自己言多有失。他之前只是聽說大明火炮厲害,卻忽略了火炮需要人才能發揮其威力。

佛郎機炮是沈溪一手引進,沈溪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佛郎機炮,懂得在實戰中靈活變通,而別人卻沒這能力。

別人只是一味想用火炮對着敵人轟,卻不明白射程和射角的關係,也不懂在什麼時機放炮最好,更不懂如何保養……很多時候火炮只是開了幾炮就炸膛,對自己一方造成人員和士氣上的損失。

就算沈溪之前培養的張老五等幾個炮手,送到九邊培養炮手,但因戰場上瞬息萬變,這一戰的導火索又是大明出兵在先,火炮並未發揮威力,等真正到了肉搏時,已經沒有人相信火炮能力挽狂瀾,就此浪費了這一大神器。

韃靼人在京城外面耀武揚威,朱厚照暴跳如雷,偏偏他手頭無兵,沒法帶人殺出城跟韃靼人拼命。

就這麼過了中午,韃靼人揚長而去,仍舊選擇在距離正陽門五里外的空地上紮營。

朱厚照把周圍能召集的軍將叫到身邊,商談戰事,但這些將領對於出城與韃子作戰都不抱信心,一個二個低頭不語,被太子問到看法時唯唯諾諾,全無主見。

本來朱厚照可以回皇宮先填飽肚子再好好休息一番,但他打定主意,要留在城頭跟士兵同吃同睡,如此方顯得他體恤將士,愛兵如子。

本想品嚐一下烈酒的味道,可惜軍中不備酒水,朱厚照大爲失望,不過他對軍中的伙食還算滿意,主要是他吃慣錦衣玉食,突然吃點兒驢肉火燒、羊肉鍋盔和小米粥,讓他感覺享用到了“人間美味”。

朱厚照暗忖:“父皇沒虧待將士,營中吃得這麼好,何愁此戰不勝?”他卻不知道,也只有他自己和身邊少數人可以享用到驢肉火燒和羊肉鍋盔,其他人能吃到白麪饅頭已經算是撞大運,大多數人只能吃炒麪或者炒米就熱水過頓。

剛過正午,斥候將前線最新消息傳到城頭:“……韃靼五路人馬,從房山、涿州、固安各處殺奔京城,目前其中軍駐兵法華寺!”

朱厚照看向隋仲,問道:“法華寺在哪兒?”

“回太子殿下,法華寺在京城東南方,崇文門之南,天地壇之右!”隋仲指着法華寺的方向說道。

朱厚照震驚不已,嘆道:“五路兵馬,這是多少人?有沒有十萬?”

隋仲回道:“太子殿下,之前奏報,韃靼兵力約在六萬許,具體的……末將並不知曉!”

作爲正陽門守將,隋仲對於大局瞭解不多,朱厚照發現自己在城頭無法得到更多的消息,當即心急火燎下了城,隋仲還以爲自己做錯事引來太子不滿。

張苑本來要緊跟朱厚照的步伐下城頭,但他很懂得見縫插針,走過去對臉色陰晴不定的隋仲低聲說道:“以後要學會做事,別老惹太子心煩!”

見到張苑給自己打眼色,隋仲忽然明白自己哪裡做得不好了,感情沒把孝敬銀子送上去,當即點頭應是,心中卻在想:“幸好張公公提醒及時,卻不知太子殿下也是貪財之人?”

這會兒的朱厚照,一心去調查韃靼總兵力情況以及其主攻方向,他知道問在城頭值守的將領沒用,直接往大明門兩側的六部而去,他準備找代理兵部尚書事的熊繡,或者去找執掌五軍都督府的張懋,問明情況。

……

……

就在京城戰火一觸即發時,沈溪正領兵在居庸關以西三十里的草原地區,與韃靼亦不剌所部展開激戰。

此時已是沈溪離開土木堡後的第三天。

沈溪進兵速度不快,因爲軍中輜重極多,大多數都是之前從韃子營中所獲,而且許多牲畜用於“馬雷”作戰,以至於運送輜重的牲口數量嚴重不足,很多時候只能靠人力,甚至被他整合的邊軍騎兵中部分馬匹,也加入到運糧牲口的行列。

沈溪此時親率的中軍主力,大約在一萬左右,跟之前全數爲步兵不同,此時軍中騎兵數量近半。在出土木堡後,他分出一路約三千兵馬走居庸關北路,沈溪自己這一路人馬則走居庸關到宣府鎮城的官道。

中途駐軍地點,沈溪只短暫在懷來衛城歇息,等他發現懷來衛城在韃靼人鐵蹄踐踏後變成空城,他便放棄在懷來衛城駐兵的打算,一路東進,剛渡過嬀水河,便與亦不剌所部後軍遭遇。

騎兵對騎兵,沈溪前軍由林恆親率,大約五百騎,亦不剌的後軍騎兵數量大致相當,雙方展開短暫交兵,亦不剌部撤往居庸關方向。

到此時,沈溪所部與居庸關駐軍對韃靼兵馬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與韃靼亦不剌部一萬兵馬對峙於居庸關外。

居庸關守將,仍舊爲隆慶衛指揮使李頻。

沈溪派出的北路兵馬,貼着松山、玉渡山山腳,走隆慶州繞道水泉溝,從側翼撤回居庸關,沈溪爲了取得跟居庸關聯繫,派出大量斥候,帶着他寫給李頻的信,讓李頻配合作戰,在保證居庸關穩固的情況下,擇機攻擊亦不剌部側翼,牽扯其注意力。

“師兄,讓我去吧,這幾天行軍慢吞吞的,之前與韃子那一仗我又沒趕上,都快憋壞了!”

王陵之隨時都會主動跟沈溪請戰,這傢伙精力過剩,以前想跟人打架沒機會,到戰場上他終於可以一展所長,那顆不安定的心一發而不可收拾。

沈溪道:“我中軍一共才五千騎兵,失去一兵一卒,對接下來的戰事影響都很大。凌之,不管你想做什麼,都得沉住氣,等機會吧,我一定會讓你殺個過癮,盡情展示你一身所學!”

“好,這可是師兄你說的,我記下了!”

王陵之非常激動,好像得到某種恩賜,其實沈溪只是做出一個讓他打仗的承諾。

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五章 選人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
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二五六三章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〇〇八章 自有天意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七九三章 小心眼兒第六十三章 擴大經營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〇六五章 際遇無常(第二更)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五章 選人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八〇三章 小玩意,大智慧(第一更)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一二五章 “馬雷”(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一一六章 來自府城的求助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