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十幾個文武在那爭吵不休,這讓坐在主位上,身着孝服的多爾博直髮愁。

雖然年少,但已經見識太多世故的多爾博,此時他的雙眼只盯着剛林、祁充格二人。

因爲這二人,相當於阿瑪爲他指定的“顧命大臣”了。

當然,“顧命大臣”還有一人,自然是遠在鹽城方向的沈致遠了,那也是多爾博的親姐夫。

可如今沈致遠遠在近千里外,恐怕想依靠在難。

多爾博只能寄希望於剛林、祁充格二人,因爲這二人,還是他的“授業恩師”。

說來也怪,滿人是真瞧不起漢人,可偏偏上位者都崇尚給自己或者子孫找個漢文人當先生,可惜多爾袞“天不假年”,也因爲多爾博實在年齡太小,否則,估計也會替多爾博找個漢人老師。

然而,就因爲這,多爾袞似乎是失算了。

有道是忠誠不容褻瀆。

人心這東西,要麼一如既往地保持忠誠,可一旦有了異心,就算被壓制,一樣會慢慢長草。

多爾袞確實待下不薄,這也是剛林、祁充格始終忠誠於多爾袞的原因之一。

可問題是多爾袞死了,接任者多爾博卻不滿十歲,朝堂之上已經有了個六歲登基的福臨,實在沒必要再搞個娃娃主子了。

況且家人都是京城,思來想去,剛林、祁充格終究決定,與朝廷暗中保持溝通,爲將來不時之需留下一條後路。

清廷確確實實不想打了,政治永遠是服務於利益,這一點從古至今都沒變過。

先不說“三順王”加上吳三桂帶走了幾乎是清廷一半的軍力,就說多爾袞此次,又帶走了剩下一半中的一半,海州被佔、徐州失守、北伐軍援軍北上、義興朝宣佈國戰並六、七萬大軍渡江威脅鳳陽府等等,這些着實令清廷手忙腳亂。

當然問題不在這,真正迫使清廷無意決戰的,偏偏是北方那些商人,尤其是晉商。

雖說這些商人都是“下等人”,可清廷此時財政一樣侷促,須得仰仗這些“下等人”,就象多爾袞下令封鎖大運河,就引發了北方商人的鬧事請願。

這些商人雖然地位“卑微”,可在朝堂中卻有着他們無數的代言人,這世道中,人可以背叛大明,也可以背叛滿清,可絕對不會背叛利益、背叛銀子不是?

其實清廷入主順天府之後,基本繼承了大明的那一套,特別是體制,甚至連官制都開始向大明的官制改變,譬如各部及以下衙門,再譬如軍制,那些拗口的軍職名稱,也漸漸向大明軍職過渡,象總兵、守備等等,從這一點上來看,清廷不象是大明的終結者,倒象是大明的繼承者了。

而大明朝最“骯髒”的貪腐、官商勾結,也被完美地繼承下來。

國庫空虛之際,連布木布泰都不得不將自己的首飾、私房錢捐出來,可她心裡很清楚,她的體己錢只要出宮,至少有一半是落入了那些“正義凜然”的大臣口袋裡。

能改嗎?

不能!

要是能改,崇禎就不用上吊了,還輪得到這些沒進化完全的韃子入主順天府?

而多爾袞的缺位,讓朝堂中的重臣迅速擰成了一股繩,都說擋人財路,無疑殺人父母,無論漢臣、滿臣,可以容忍多爾袞跋扈,也能容忍多爾袞讓福臨叫“皇父”,甚至能容忍多爾袞將鋼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可絕對不能容忍多爾袞擋他們財路。

你說打就打嘛,封鎖運河哪成,這不要命嗎?

幾乎是上下一致地決定停戰。

而多爾袞顯然是個障礙,所以,必須清除。

這就應了後世一句話,“嘴上不願意,身體很誠實”。

既然決定停戰,那就得停個徹底,也就是說,吳爭錯了,吳爭陷入了一個思維盲區,事實上,只要吳爭堅持幾日,或者恐嚇恐嚇,蘇克薩哈、索尼多少還是會讓步的,因爲他們承受的來自是清廷的壓力,絕對不輕。當然,徐州是不可能讓的,因爲這關係到兗州,這個清廷京畿的第一道屏障。

剛林、祁充格心裡自然非常清楚,所以,他們一直沉默,讓武將們出頭與那些漢文人們鬥嘴。

從這點上看,剛林、祁充格雖稱大學士,但已經將自己劃出了文臣之列。

見多爾博目光投來,剛林、祁充格相視一眼,再點點頭,是時候了。

“諸位,王爺生前確實留下諭令力保沛縣,爲日後收復徐州城奠定根基……然,情況有變,額駙三萬大軍遲遲未能與我會合,致使我軍兵力不足。如今我軍固守滋陽有餘,可要增援沛縣顯然無力……依我之見,索性令沛縣守軍北撤與我軍會合,待日後額駙率大軍前來,再圖徐州不遲。”剛林慢條斯里地說道,那氣勢、那威風……嘖嘖,也沒誰了,這哪是商議,簡直就是下令,象煞了多爾袞活着時的神態。

祁充格隨即附和道:“我贊成!與其和敵人爭搶區區一個小縣,不如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況且,若我軍與敵拼個兩敗俱傷,朝廷若恃機落井下石,我等如何應對?”

多爾博長長呼出一口氣,遂下令道:“按二位先生所言,敦促額駙迅速西來,向魯橋、滕縣、嶧縣各派一支明哨,一來防備敵人越界北上,二來按阿瑪生前部署,將兗州府所轄各縣置於治下……另外,向使團傳訊,立即恢復和談,不得拖延!”

多爾袞屍骨未寒,他的部署就被麾下文武生生打了個折扣。

這想來便是常言說的,人走茶涼!

……。

此時,鹽城。

幾乎已經成爲一座不設防的城池。

沈致遠在掃蕩通州之後,迅速率部返回鹽城,可在得知嶽樂久攻興化不得的戰報之後,隨即下令北上。

沈致遠確實有一種對戰場天生的敏銳感,或許是他自小熟讀兵書之故吧。

興化若被嶽樂攻下,那麼戰局還可維持。

否則,時間一久,北上的北伐軍援軍就會蜂涌過來,鹽城實際上就會成爲一處“死地”。

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
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各有各的訴求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