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

朱以海僵硬的臉終於動了,不得不說,吳爭雖然反對了他的轉進,可聽起來比那些文臣武將的諫言順耳多了。

朱以海甚至有些感激起吳爭來。

“吳千戶真能保證這股敵軍絕不進入會稽?”

吳爭將與魏文遠、廖仲平商議的計劃當衆簡單說了一遍。

文武官員都點頭認同,可吳爭發現,錢肅樂看向自己的眼神很陰沉。

確實,這支韃子目前是孤軍,它們缺少糧草,雖然速度快,但一旦向當地百姓下手,就無法掩藏蹤跡。

對於孤軍而言,暴露就表示會被圍殲。

“吳千戶此言當真?”

“臣願立軍令狀。”

“好!孤信你一回。這樣,從熊侍郎、孫侍郎這次從海寧所徵壯丁中抽出一千人,補充魏鎮撫、廖千戶二部各五百人。此戰指揮,就交由……吳千戶總攬。魏鎮撫可有異議?”

魏文遠看了吳爭一眼,答道:“臣無異議。”

“那散朝之後,你就自行與二位侍郎交接吧。吳千戶,不要讓孤失望。”

“臣遵命。”

……。

從兵部交接了一千壯丁,吳爭部這次沒有傷亡,用法着補充。

將人員交給魏文遠和廖仲平,三人準備離開。

此時張煌言趕來,說是張國維找他有事。

吳爭心領神會,讓魏文遠和廖仲平先行回去。

自己隨張煌言,去了張國維宅子。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同道中人,很自然是聚在一起的。

熊、孫兩位侍郎赫然在座。

菜還是老三樣,茴香豆、五香乾、花生米。

酒還是紹興老酒。

見吳爭、張煌言來了,張國維站起來招呼道:“吳爭,不必引見了吧?”

吳爭忙抱拳道:“見過熊大人、孫大人。”

熊汝霖呵呵大笑道:“吳爭,老夫是聞你的大名很久了。今日一看,方纔知道是少年英雄。”

吳爭無端臉一紅道:“下官不敢當。”

孫嘉績搖搖頭,笑道:“帶兵者,須知當仁不讓四字。”

吳爭心中一凜,拱手道:“多謝孫大人賜教。”

“賜教不敢當,你吳千戶堂上一句話,可抵我等一萬言啊。”

吳爭聽出來了,孫嘉績對自己堂上一番,有意見。

剛想分辯,只聽錢肅樂冷冷道:“真以爲殿下是信了你之言?就以爲朝堂上個個是傻子,唯你一人聰明?不過是忌憚你手中人馬罷了。可你是否想過,惹衆人忌憚,便是取死之道?”

吳爭心中又是一凜,忙拱手道:“小子愚鈍,多謝錢大人賜教。”

錢肅樂冷哼一聲,不理會吳爭,仰頭自飲了一杯。

吳爭有些尷尬,心中以爲,錢肅樂對自己把錢翹恭置於生死之地不滿。

可吳爭心中對錢肅樂從來都是敬重的。

不想因此而生疏,留下溝壑。

於是上前,向錢肅樂單膝下跪道:“錢大人,吳爭確實看不慣錢翹恭放蕩不羈,不服管束,但從未想過要以此來報復,置錢翹恭於死地。”

錢肅樂理都沒有理,頭扭向一邊。

吳爭不甘心地說道:“錢大人也帶過兵,當知軍中與朝堂不同,軍中如果令出二門,戰時就是天大的災難。錢翹恭帶來千人,幾是吳爭所部兩倍,如果吳爭不加以約束,如何號令衛所?”

張國維見情況有些僵,連忙打圓場道:“希聲老弟,我等都知吳爭不是那種小人,既然是令郎自己請戰,希聲老弟又何必怪罪於吳爭呢?”

錢肅樂將杯重重一放,頭朝着張國維,但話是對吳爭說的。

“犬子自請爲國赴死,我爲何要遷怒於人?這小子狂妄,自認天賦異稟,好的不學,就學歪門邪道,堂上之言,何等浮滑?真以爲堂上諸公聽不出來?世間事,黑白分明,對錯有界、漢賊不兩立,豈容你圓滑?他日立於朝堂之上,還不定如何禍國殃民呢?”

吳爭再次正容拱手道:“小子銘記錢大人教誨,不敢或忘。”

那邊熊汝霖呵呵笑道:“希聲老弟過了。少年人嘛,總要吃過虧才能長記性。好了好了,今日頭次與小兄弟相聚,沒得壞了氣氛。來,來,一起舉杯,爲大明、爲驅逐韃虜!”

孫嘉績附和道:“天下最難得的是志同道合之人,如今國難當頭,時局維艱,能遇諸位同行,便是萬幸。今日同飲此杯,來日共赴黃泉,是爲快事!”

張煌言反駁道:“孫大人別的話,我都認同。可唯有共赴黃泉之言,煌言不敢苟同,大人今年貴庚?煌言今年才二十有六,共赴黃泉,豈不虧煞?”

人人知道張煌言在故意說笑,孫嘉績自然也不例外,他連聲道:“如此說來,確實是孫某言誤了,當自罰一杯。”

說完,一口飲盡。

被二人這麼一鬧,錢肅樂也繃不住臉了,和聲道:“起來吧,莫道是我欺負後輩。”

吳爭這才起身,解開了疙瘩,心中也暢亮起來。

這六人愣是造光了兩罈子酒。

吳爭離開時,錢肅樂追了出來。

已顯酒意的錢肅樂流着淚道:“吳爭,錢某膝下僅有此子……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

看着錢肅樂未老先衰的面容,吳爭心中一疼。

後世被傳頌的“錢氏四忠”四個字,浮現在吳爭腦海裡。

在這場悲壯的殉難中,除錢肅樂外,錢家還有十餘人以不同形式投入了這場曠日持久的鬥爭中,其中以身殉國的還有錢肅樂三個弟弟錢肅範、錢肅遴、錢肅典,史稱“錢氏四忠”。

吳爭鄭重地應道:“錢大人放心,吳爭理會得。”

……。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戒備和整訓。

吳爭等人也想過,故意撤出三界,然後設伏。

可這很不現實,韃子根本不會上當。

嵊縣至會稽、上虞必經三界。

如果撤退,韃子更會懷疑其中有詐。

所以,還不如光明正大地排兵佈陣,建造設施,加以佈防。

有句話說得好,不管你來不來,我都在這兒。

明軍就在這,就看你敢不敢來!

吳爭也很清楚,最多十天,韃子就會來,它只有兩條路,攻入紹興府獲得補給,要不就撤回杭州。

沒有第二條路走。

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
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私誼還是公義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