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

如今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對外貿易,基本集中於沿海幾府。

商人在杭州府交納了貨稅,到了其它府,可人家不認啊。

所以,當時吳爭就沒有想過要馬上施行這徵稅方案,而只是對經過杭州府的貨物課稅。

但隨着吳爭發動北伐,這事慢慢就變得有戲了。

商人逐利不假,但商人更懂得趨利避害。

商業的興盛,往往需要和平,至少是相對和平。

吳爭的北伐將杭州以北的數州都拖入了戰火,自然商人會了貨物、資金安全,就趨向於杭州府交易了,這是常情。

之後,吳爭率大軍一路高歌猛進,這更讓杭州府相對成了大後方。

不但國外商人都集中於杭州城進行貨物交易,連江浙各地的商人一樣選擇了杭州。

於是,就有了之前吳爭所看到的那一幕,商人、貨物如過江之鯽。

朱媺娖被安置在了莫家莊園暫時落榻。

朝臣及家眷被安排在了布政司衙門。

當天晚上,錢肅樂與張煌言等人在布政司衙門聚會,商議到應天府之後的諸事。

可在商議諸事之前,錢肅樂沉聲說道:“諸位大人,今日岸邊情形想必都看到了吧?”

熊汝霖隨口道:“看到了,沒想到杭州府軍民竟如此熱情,軍心、民心可用啊,值得浮一大白。”

孫嘉績也道:“短短數月之間,將一個剛剛光復的杭州府打理到如此程度,還要一面北伐,靖海候功不可沒啊,這次朝廷回京,當議靖海候首功。”

張煌言也點頭道:“孫侍郎所言正合我意,煌言心中也有此意。”

錢肅樂愕然,這哪是哪啊,於是憤聲道:“諸公難道沒有看見百姓高舉的條幅嗎?”

錢肅樂的態度,讓幾人臉色鄭重起來。

那麼大的條幅,正對着他們,他們不是沒有看到,只是選擇忽視罷了。

其實真要追究起來,這幾句口號並無過錯之處。

只是言者無心,看者有意罷了。

如果吳爭不是北伐功臣,沒有光復南京,沒有那麼多軍功,或許連錢肅樂也不會去計較。

可問題是,這契合了一個成語叫——功高蓋主。

被錢肅樂這麼點明,幾人不得不鄭重起來,他們身在高位,代表的就是朝廷。

錢肅樂帶着激憤的語氣道:“這要是在別的州府,百姓舉這樣的條幅也就罷了,可以當作愚民不知禮,可杭州府,是吳爭已經經營數月的州府,來江邊恭迎監國殿下,竟舉歡迎吳爭自己的條幅,還寫什麼杭州軍民擁戴靖海候?這置監國於何地,置朝廷於何地,置你我於何地?”

這便是正直、剛正之人的語氣和言行。

從古至今,諍臣那是這副樣子。

往往一件芝麻大的事,就能將它上綱上線,彈劾成爲一件滔天逆案。

這不是抨擊和譏諷,言臣聞風而奏,爲了引起皇帝和朝廷的注意,往往會誇大其詞,這是腔調,歷來有之。

錢肅樂其實心中並無歹意,可就象馬士英說的,正人、諍臣未必都於國於民有益。

面對着錢肅樂慨然三問,衆人皆沉默不語。

他們雖是這朝廷中的脊樑,但他們也不是傻到要與吳爭對立的程度。

開玩笑,朝廷之中,如今敢與吳爭公然對着幹的,恐怕也只有錢肅樂了。

這不是錢肅樂有多大的實力依仗,而是他名義上是吳爭的岳父嘛。

衆人心裡都在想,靖海候再怎麼狂妄、再怎麼不識禮數,可他有赫赫軍功在身,況且他恭迎監國殿下及朝廷北上,榮返南京,而且在百官監國一行危急時,率軍營救,這可是衆人眼見爲實之事啊。

如今要以幾塊百姓私自舉起的條幅去追究這樣一個剛立赫赫戰功、又有擁立之功的重臣,這不是吃飽了撐得嗎?

你做岳父的可以隨便教訓,可咱們算啥?

沒得惹惱了吳爭,反惹一身騷不是?

再說了,象熊汝霖、孫嘉績等人皆與吳爭沒有什麼糾葛,反而都有不錯的交情,至少見面都是客客氣氣的,無端地爲這麼點小事,觸什麼黴頭?

所以,所有人都低頭沉默,就象是沒聽見錢肅樂說話一般。

錢肅樂得不到人響應,心中更覺得憋氣。

指着張煌言道:“張蒼水,我知道你與吳爭來往密切,以兄弟相稱,可你莫要忘記了,你是大明之臣,殿下之臣。”

張煌言原本是想息事寧人的,可被錢肅樂這麼指名道姓地指責,心中也升起一團火來,懟道:“錢大人,你真要是對靖海候有不滿之處,完全可以向監國殿下彈劾靖海候,也可以去靖海候下榻之處,關起門來,訓斥吳爭,何必在廷議還都事項之時,提起這等事來呢。”

這話直接點出了錢肅樂與吳爭的關係,關起門來,訓斥吳爭。

那就等於明言了岳父教訓女婿了。

這如果是錢瑾萱已經出閣,嫁入吳家,也就罷了。

可畢竟未過門嘛,說到底,錢肅樂如今也未必敢真上門指着一個當朝靖海候的臉訓斥。

所以,被張煌言如此一懟,錢肅樂一時氣急,起身拂袖欲去。

幸得熊汝霖、孫嘉績二人左右相攔,而張煌言也察覺自己說得過火了,畢竟錢肅樂是個正直之人,所言也不是爲了私利。

於是起身拱手道:“錢大人息怒,煌言失禮了。”

錢肅樂這才悶哼一聲,轉身回到了座位上。

熊汝霖此次做和事佬道:“錢大人是一心爲了朝廷、爲了殿下設想,這點不容置疑,不過如今畢竟不是太平盛世,象靖海候這等手掌重兵的將領,有些驕狂之氣也是常情,只須選合適之人,私下裡申飭、警誡即可。況且,錢大人啊,我等也要警惕當年袁督師怨案重演啊!”

熊汝霖的這番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往往能打仗的,有本事的武臣,都會有些桀驁不馴,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所以,正常情況下,哪怕皇帝都會稍作放任,當然如果與皇帝有私隙,或者遭皇帝猜忌者,那就下場極慘了,譬如袁崇煥。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