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

PS:感謝書友“張啓峰”、“梁孟昌”投的月票。

宋應星雖然之前官品不低,但這已經是弘光年間的事了,在崇禎十七年時,宋應星不過是個正五品知州。

這對普通人也是個高位,但對於如今權傾一方的吳王而言,恐怕不低頭,就很難看得到。

可吳爭此時所表現出的熟絡,倒象是驟遇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豈能不令人驚愕?

“殿下……知道臣?”

吳爭愣了愣,搪塞道:“先生提出,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地的觀念,讓我深以爲然……。”

有道是不說不錯,多說多錯。

若吳爭只是箇中年幹吏,這話還真恰如其份,可吳爭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地位又極其顯赫,這樣的人,說出這樣“專業”的話來,豈不讓宋應星驚愕?

“王爺……也懂農事?”

吳爭尷尬起來。

馬士安看些了一些異狀,忙轉圓道:“我王心繫轄下子民,事無鉅細,皆有過問之……想來宋大人的觀點,王爺有過耳聞。”

吳爭趁坡下驢,呵呵一笑,化解尷尬道:“對……對極,本王也只是聽了那麼一耳。”

宋應星將信將疑地點點頭道:“農事乃國之大事,王爺若對此感興趣,臣絕不藏私、弊帚自珍……。”

吳爭心中訕笑,自己感興趣的不是農事,而是軍事工業。

要知道,面前的宋應星除了農業、水利等擅長,他對機械、冶煉,甚至是火器軍械,皆有過人之處。

所以,吳爭在聽到宋應星和開工開物之時,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得到寶了。

如果說李顒是個寶,那宋應星對於吳爭而言,便是寶中寶。

是,吳爭有後世軍工的認知和見識,可有句話說得好,眼高手低啊。

吳爭或許見過後世的科技,卻無法將腦子裡的後世科技轉化爲製造工藝,在許多領域,實際上只是個設計者,成不了一個奠基者和實現者。

但宋應星不同,他有着這個時代常人無法比擬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

譬如,在《天工開物》之中詳細記述了包括立軸式風車、糖車、牛轉繩輪汲滷等機械工具的圖紙和製造流程。

譬如,宋應星第一個科學地論述鋅和銅鋅合金(黃銅),他明確指出,鋅是一種新金屬,並且首次記載了它的冶煉方法。使大明乃至滿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爲世界上唯一能大規模煉鋅的國家。宋應星記載的用金屬鋅代替鋅化合物(爐甘石)煉製黃銅的方法,是人類歷史上用銅和鋅兩種金屬直接熔融而得黃銅的最早記錄。

再譬如,宋應星對水稻、大麥等農作物品種的研發,明確指出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等因素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

可以說,這是個幾乎全能的實幹官員,可惜的是,他所處的亂世限制了他有更好的發展,否則,他的成就未必遜於“牛頓”、“愛因斯坦”或者“諾貝爾”。

但有一點是吳爭絕對尊敬的,那就是在明亡之後,宋應星兄弟無一人降清,宋應升服毒殉國,而宋應該星迴歸故里,寧願貧困地過着隱居生活,也不仕爲清廷效力。

此時隨馬士英、李顒前來投效,豈能讓吳爭不激動?

吳爭激動地拉着宋應星的手,這神情令宋應星有些惶恐不安。

他額角滲汗,口中吶吶道:“老臣……汗顏,不敢當王爺如此……垂青。”

這哪跟哪啊?

吳爭突然大聲呼道:“小安子……快,好生護送宋先生回杭州,若有一絲一毫差池,唯你是問……不,不成,我該親自送先生去杭州府纔是……傳本王令,應天府不去了,打道回府。”

宋應星顯然不解於爲何如此熱情,也只能往“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這方向上去猜。

他連忙勸阻道:“臣聽說殿下是奉旨進京議功領封,爲區區在下耽擱了面聖,這……微臣擔當不起,請王爺收回成命。”

吳爭大手一揮,“本王從來不缺封賞,缺得,就是象先生這樣的實幹之人,先生於吳爭而言,便如……真正的琴瑟和鳴。”

聽聽,聽聽,什麼叫激動地口不擇言,這貨就是了。

吳爭的本意是說,他的理論加上宋應星的實幹,確實可以創造出本不該在這時代出現的偉大科技,但話似乎不該這麼……赤果果的不是?

瞧把宋應星先生嚇的,他奮力掙脫了吳爭緊拽的手,赤紅着老臉道:“老朽萬不敢當,請王爺……自重!”

吳爭傻眼了,自重?爲何自重?自己說錯話了?

馬士英機靈,忙上前道:“王爺且平心靜氣,宋大人感佩王爺驅逐韃虜、收復失地的豐功偉績,這才毅然出山助我王一臂之力,自然不會半途而廢,王爺儘可繼續奉旨入京……想來宋大人定會追隨王爺入京,有什麼事,不妨在路上慢慢說。”

宋應星連忙點頭道:“馬大人所言極是,微臣願隨王爺進京。”

好在吳爭並無什麼不良嗜好,臉長得還算周正,加上數年從戎,自帶一股英氣。

很容易消除了誤會。

但宋應星依然不肯聽吳爭的邀請,上吳爭馬車與之獨對。

他寧可以年老之身與宋安這等小夥並駕齊驅。

吳爭無奈之下,只能隨了他,心想既然已經投效,想來跑不出自己的五指山。

於是召李顒、馬士英上車,詢問二人此次鳳陽府招攬的詳情、細節。

……。

其實招攬穎川、武平二衛,比想象的簡單。

這二衛的兵力和戰鬥力在經過明末衛所制度崩塌之後,早已折損大半。

由於缺少新鮮血液的補充,在役者,多半是年過四十之人,可謂老弱病殘佔了一半。

清廷掌控鳳陽府之後,對於這二衛也是薄待甚多,不少時候,甚至剋扣糧餉,將士們敢怒不敢言。

其實,這事想來也屬正常,當時清軍兵勢最盛之時,已經抵達紹興府,鳳陽府其實已經位處後方,而鳳陽府治鳳陽城,又有漢旗軍駐守,清廷自然就不想將本就拮据的財力用到這兩支弱兵之上。

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十章 你妹!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
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二十一章 洪承疇反擊,吳勝兆被擊潰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三百四十五章 就憑他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十章 你妹!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