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

PS:感謝書友“梁孟昌”、“I have been always looking for you!”、“田園木戈”投的月票。

應天府,奉天殿。

шωш◆ тт kΛn◆ ¢ ○

荊王朱慈煃會同幾個宗室親王在朝堂上耀武揚威。

朱慈煃倨傲地朝龍椅上的朱媺娖道:“陛下,從沒有聽說親王要爲臣子償命的,況且並沒有真正殺死錢肅樂,祖宗家法也僅僅限制了親王謀反……本王並無謀反之意,是以,陛下可廢黜、貶謫臣的親王位,但不可加害,更不能將本王交於吳王,任由其發落。”

由於人證、物證俱在,確鑿無疑,故朱慈煃並不否認他派人,半路截殺錢肅樂的行徑。

但朱慈煃拒絕前往杭州府,交由吳爭發落。

也就是說,罪可認,罰得按祖宗家法來,明朝的祖宗家法,還真沒有親王爲臣民抵命的先例,哪怕是當朝大臣,殺了也就殺了,了不起除爵,廢爲庶民,這已是最嚴厲的懲罰了。

但只要不是謀犯,三五八年之後,這會重新冊封。

譬如皇帝大婚啦、王子誕生啦,但凡遇上舉國同慶之事,便是重獲王位之時。

與皇帝私交好的,直接就是親王,關係差些的,從郡王過渡一下。

可誰都明白,朱慈煃這要是去了杭州府,那就得按律法來,因爲吳爭姓吳,不姓朱啊,他可不會念着血緣,對朱慈煃網開一面。

朱媺娖確實爲難。

她有中興明室之心,這幾年也有歷練,可終究是女兒身,女子爲帝,已是倍受詬病,真要是與宗室鬧翻,沒有強硬的實力爲屏障,那這位置還真坐不穩。

雖說義興朝在新組建了京城二衛之後,軍力已經達到了二十萬左右,可這些軍隊,並非真正聽命於朱媺娖。

朱媺娖手中僅有三千由“夜梟”改編的錦衣衛。

不與宗室鬧翻還好,一旦鬧翻,滿朝文武,沒幾個真心擁戴朱媺娖的。

事實上,更多的人,想要擁立的是吳爭,因爲吳爭有實力,可以給他們分享利益,如果不是吳爭太過異類,想要顛覆社會階層,行“劫富濟貧”之事,早在三年前,陳子龍在朝堂上就倡議擁立吳爭,當然,那時吳爭還有一個身份,傳言是建文後裔,在法理上並無悖逆,因爲在萬曆朝,建文年號已被朝廷重新承認,至弘光朝時,定朱允炆的廟號爲惠宗。

所以,朱媺娖眼下的困局,甚至連朱慈烺時都不如,因爲朱慈烺得位正,是取得了朝臣一致擁戴之後上位的,這其中也包括吳爭。

朱慈烺的下臺,也不是因爲他被逼退隱,事實上,當時是朱慈烺因錢莊弊案,引發應天府及周邊大規模民亂,已經難以控制局勢,這才甩鍋讓朱媺娖暫時監國。

皇帝尚在,監國的權力其實並不大。

朱慈烺只是想暫時避避風頭,可後來突然禁軍截殺吳爭,朱慈烺想將錯就錯,一舉剷除後患,這才引發了吳爭麾下勢力的激烈反應。

而此時,鄭三突然出手,擄走朱慈烺。

由此引發了宮變,朱媺娖因鄭三被虐殺,也爲求自保,在奉天殿外,沒有拒絕宮中夜梟的擁立,當着內閣諸臣及衆大臣的面,坐上這皇位。

內閣諸臣及衆大臣,是怕朱慈烺重新掌權後報復,算後帳。

所以,朱媺娖的上位,並非文武真心一致擁戴,而是不得已。

況且朱慈烺的死因,一直流傳着兩種說法,一種是吳爭逼死的,這說法說得人多些。另一種說法,那就是朱媺娖害死的,因爲朱慈烺之死,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吳爭,而是朱媺娖。

朱媺娖一旦失去宗室的支持,得位不正、牝雞司晨這兩點,足以讓她成爲又一個被廢黜的天子。

明室從不缺男丁,明末近百萬宗室,男丁還不是大把的?

就象眼下,被大西、大嘖民軍,還有清軍,屠了幾個來回,姓朱的男丁依舊多了去了。

荊王朱慈煃,不也是嗎?

馬士英受吳爭之命,將彈劾奏摺及一應證據、刺客供詞,送至應天府時。

朱媺娖曾想過交出朱慈煃。

可這旨意尚未出宮,皇城外就亂了。

數百宗室,帶着家人、護衛、僕役,在洪武門外聚集。

誰敢前去阻攔?

都御史王翊想要阻攔來着,被朱慈煃在衆目睽睽之下,啐了一臉的唾沫。

王翊能調京兆府兵馬抓人嗎?

自然是不能的。

因爲處置親王絕對不是王翊權限範圍。

甚至當今天子朱媺娖也不能,因爲這些人,哪個都是她的長輩,該就該朱媺娖她爹輩份小,就象朱以海,他是崇禎的叔輩。

這些宗室,只有宗正卿才能處置。

可宗正卿是誰,荊王朱慈煃兼着。

爲何說兼着?

按明律,宗正卿是皇族嫡系,年齡最長、聲望最隆的男丁中遴選。

可問題是,從朱慈烺登基以來,爲了收攏被之前吳爭分散的君權,不但將內閣置於一邊,更是讓宗正卿之位空缺。

因爲宗正卿雖然不涉平常政務,但權力是相當大的。

譬如對皇帝的婚姻、太子的冊立,甚至對皇帝的擁立、廢黜,都有極大的話語權。

朱慈烺自然不能讓它來自縛雙手。

等朱媺娖登基後,那就更沒有意思去自找麻煩了,宗室本就對她的位置有詬病,一旦設了宗正卿,好嘛,說不定什麼時候,又來一場宮變。

可朱慈煃牛叉啊,雖然沒有正式任命,但在被吳爭“抄家”之後,他就把宗親聚集起來,當場自封了宗正卿。

這些宗室,吃盡了吳爭的苦頭,心裡當然也希望推舉一個人出來,能與吳爭抗衡,於是一拍即合。

就這樣,朱慈煃成了他們的領導人。

這些人一鬧,朱媺娖就着實沒了辦法。

一來她手中確實沒有與宗室鬧翻的實力,二來,做爲一個女子,她終究不忍心向親人動手。

最後朱媺娖只能好言於馬士英,讓馬士英向吳爭轉告,容她一些時日,再作處置。

這本來是個妥協之策。

如果朱慈煃稍稍有些良心,或者說,稍稍懂事些,這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可問題是,已經有了異心的朱慈煃,會肯嗎?

他當然不肯!

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誰做初一,誰又是十五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