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

蔣全義的這種想法,從戰術上而言,其實沒有錯,打敵人一個下馬威,震懾住它,然後談判,就可以獅子大開口,予取予求了。

可蔣全義終究是不明白,這種做法,是要建立在,實力絕對可以碾壓對方的基礎上,否則,你想停的時候,敵人不肯停,怎麼辦?

實力稍高於對方,亦或者理論上可以勝過對方,都不代表着碾壓對方。

這就象後世“A國”打越南,實力相關夠懸殊了,可結果呢,打成十幾年的僵持消耗戰,最後不得不灰溜溜的撤兵。

何況,就目前的實力而言,清廷的綜合實力是強於義興朝和吳爭大將軍府的,這不容置疑。

僅僅的局部軍事實力勝出,不代表着綜合實力。

譬如軍力,吳爭麾下攏共二十萬人,還要駐守三面十幾府。可清廷呢,不算八旗和漢八旗,單就吳三桂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順王的降軍,就有四、五十萬大軍,更有江北各地降清明軍,不下百萬之數。

而財政賦稅,那更是吳爭大將軍府的四倍之多。大將軍府去年的歲入才一千三百多萬兩,而清廷去年卻有近六千萬兩之巨。

所以,蔣全義的想法,從戰術上來說是正確的,可從戰略上來講,就是錯誤的。

因爲,他根本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掌握戰場主動權。

簡單地說,就是打痛了敵人,敵人的反擊,蔣全義是承受不住的。

……。

蔣全義最讓吳爭生氣的是,他其實並非是讓傳令兵稟報的,半夜時分才率軍出發。

而是傍晚埋鍋造飯,讓將士們吃了一頓好的、飽的之後,隨即揮師北上。

也就是說,比他派傳令兵稟報的時間,足足提早了三個時辰。

三個時辰,按普通人的速度,一個時辰也就走二十里左右,可北伐軍的行軍速度,是經過步兵操典嚴格規定的,普通行軍一個時辰是二十六裡,急行軍需要達到三十里以上。

一個時辰三十里,幾乎是慢跑的速度了。

而且不是僅僅一個時辰,操典中規定,一次長途奔襲訓練是四個時辰,也就是說,得百里以上。

而蔣全義本身就有着不被吳爭阻攔的小心思,怎麼可能是令泰州衛慢悠悠地行軍呢?

其實在吳爭得到稟報時,蔣全義率部已經過時堡,逼近寶應了。

吳爭派人傳令,讓蔣全義“攻擊即止”,那就是個笑話。

因爲這命令傳到寶應時,蔣全義已經率部攻下了寶應,正趁勝攻打大河衛。

明朝設置衛所,普通府大都是數府一衛。

只有軍事重鎮、要隘,才一府一衛。

譬如太倉設鎮海衛,松江設金山衛,嘉興設海寧衛諸如此類的。

可淮安府卻有三衛,不說邳州那一衛,就說淮安府治所山陽,一城就設有兩衛——淮安衛和大河衛。

這是因爲淮安府不僅是漕運中樞、交通要津、治河中心,更是鹽業集散地和關榷重地。

淮安府與他府不同之處更在於淮安府這兩衛,都屬朝廷中軍都督府直轄,和一般衛指揮司不同,品級相對要高一階,同時兩衛除防衛、屯田外,還擔負着漕運任務。

淮安府兩衛,不但有各自獨立的造船廠、軍械局、教場及衛學等設施,還擁有六百石以上漕船近四百艘,這運力足以將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一次性啓運。

其實,這也是吳爭擔心北伐之時,進攻受阻,陷入僵持困境的原因。

大運河是柄雙刃劍,傷人亦傷己。

也就是說,一旦清廷全力南下,那其後續援兵之數量是不可想象的。

……。

蔣全義所率泰州衛前鋒一萬之衆,兩夜一天,以犁庭掃穴之勢從興化奔襲數百里。

戰果是巨大的,但泰州衛兵鋒也已經鈍了。

勁弩之末,難穿魯縞。

強攻大河衛受阻。

大河衛在鼎盛時,有八個千戶所,人員高達萬人,正軍五千多人,守城操練官兵二千餘人,歲造式軍械高達萬件。

明末時,衛所制度崩塌,可因江南富裕,加上淮安府與西北不同,乃賦稅重鎮,所以,這種崩塌並未波及。

所以,清廷幾乎是全員收納了淮安衛和大河衛。

這就造成了,二衛在淮安府有正軍近萬人,同時,可迅速徵召的兵員,同樣高達萬人之巨。

也就是說,蔣全義面臨的敵人數量,至少在一萬六千人以上。

同時,淮安府既然是軍事、賦稅重鎮,城牆防禦程度必定也高。

泰州衛想以速戰速決攻破淮安,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連續三波試探攻城失利之後,蔣全義沒有孤注一擲,他隨即下令,城外紮營,修整一晚之後,明日再攻。

……。

這時,吳爭“攻擊即止”的命令,才輾轉傳到蔣全義面前。

蔣全義接過命令,稍一查看,便仰頭哈哈大笑一聲,然後雙手一搓,將它在燭好上引燃,瞬間,紙團化爲灰燼。

敢如此處置大將軍的軍令,這是要造反嗎?

就在傳令兵驚駭之時,蔣全義沉聲道:“你回去轉稟王爺,駐守興化的一萬泰州衛,蔣某已經調動北上了,請王爺另派軍隊駐守……蔣某若攻不下此城,就戰死在淮安府城前,不必勞動王爺,日後動用軍法……若有幸攻下此城,還請王爺念及蔣某立功心切,能將功折罪,寬恕蔣某今日抗令之責!”

蔣全義隨即下了三道令,令後續主力一萬人急行趕來,令興化一萬守軍即刻北上,同時向南面高郵派出信使,請方國安率部增援淮安。

次日一早,蔣全義繼續佯攻山陽城。

一來爲了牽制城中守軍,二來等候主力攜火炮等攻城武器到達。

同時,蔣全義在斟酌之後,毅然分兵,派出一支偏師向西,經岔河攻高良澗,用意沿洪澤湖北上包抄山陽城北。

其實在這個時候,如果按吳爭戰前的目標,寶應、鹽城一落,整個揚州府到手,戰略目標已經初步達成。

但由於蔣全義的“擅作主張”,失去了一次與清廷“化干戈爲玉帛”的好機會。

這就使得戰爭漸漸地擴大,變得不可控起來。

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
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