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

當百姓雲集起來涌向營地時,金聲桓、王得仁兩夥人正在理論之前的小火拼,是誰的不是。

聽聞百姓“暴亂”,金聲桓兇相畢露,他下令平亂。

金聲桓嫡系皆出身盜匪,他們的兇殘本性,讓他們對百姓動刀,毫無障礙。

頃刻之間,死傷百姓數十人,百姓哪受得了這,立馬一鬨而散,各自奔逃。

如果金聲桓天良未泯,此時罷手,倒也能說得過去,畢竟是百姓聚衆鬧事,先衝擊的軍營。

可他確下令追擊。

狠吧?

讓一羣豺狼去追擊捕殺手無寸鐵的百姓,後果如何,不言自明。

而這時,王得仁出手了。

王得仁匪號“王雜毛”,自然也不是什麼好鳥,追隨李自成、白旺時,手上血也沒少沾,沒降之前與金聲桓鎮守紹興府,也沒少打劫富商、百姓。

但這時,他卻下令所部阻擊金聲桓部,保護奔逃百姓了。

這不是他因良心而反對金聲桓,而僅僅是爲反對而反對。

既然金聲桓選擇了殺,那他就選擇反殺。

兩支殘部,頃刻之間在營地內外大打出手。

其聲勢絕對不亞於兩軍交戰,便是你死我活!

如受驚小兔的鄉紳百姓,逃出數裡地,見後面沒有人追來,驚魂初定之後,遂派人分兩個方向去報信,一路往瀝海,一路往平崗山。

平崗山,從朝廷北歸之後,山寨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

它還繼續存在的意義在於,那裡已經被修築成一個軍事要塞,捨棄確實可惜。

至少在紹興府周邊還沒有抵定之時,平崗山寨還有存在的必要性。

此時在平崗山寨的主官,就是吳爭的發小,日日悲嘆被吳爭遺忘的沈致遠。

少年人,血氣方剛,特別是江南一帶深受戚繼光抗倭影響,但凡少年都有“若個書生萬戶侯”的夢想。

可沈致遠認爲,最悲涼悽苦的莫過於,有着副千戶之職,卻只能領千人無所事事,困守山寨。

人閒得全身發癢,刀閒得生鏽。

就算是個孬兵,此時也在想着換種日子過過。

機會來了。

當受害百姓前來報信時,沈致遠立馬集結軍隊,兵發下管。

吳爭當時掩護朝廷北歸時,帶走了山寨中幾乎所有的騎兵。

但還是留下了一些,爲得是平崗山寨偏遠,需要是瀝海保持消息暢通。

而現在,沈致遠集結的就是這三十六輕騎。

“血灑疆場、馬革裹屍,富貴險中求!”這是沈致遠在出發前的動員詞。

古有唐將席君買以百騎破胡兵上萬。

今日明將沈致遠三十六騎平亂。絕不諻讓古人寸許。

沈致遠有勇,有謀。

他明白三十六騎想平亂很難,於是他打出了“吳”字將旗。

整個江南,能打出吳字旗的只有一家,那就是鎮國公吳爭。

狐假虎威、兵不厭詐。

當沈致遠三十六騎抵達亂軍營地前時,亂軍一部分被王得仁部牽制在營地周邊,還有一部分散落在營地數裡方圓。

亂軍驟見騎兵來襲,可擡頭見到的是“吳”字將旗,這下意識中,還沒有回過神來。

因爲他們這次並不是反吳爭、反朝廷,在他們心中,這也是一場“正義的平亂”,而且是奉金聲桓將令行事。

正是這一遲疑,給了三十六騎迅速突破的時間。

當騎兵揮刀梟去數十級時,亂兵方纔如夢初醒,可這時,反抗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三次貫穿,伏屍百具,亂軍紛紛逃竄或棄械投降。

於是沈致遠率軍趁勢突入營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撞開了金聲桓的親兵營,將刀架在了金聲桓的頸上。

這還不算,沈致遠轉而硬生生地將王得仁繳了械。

這場戰鬥,從開始到結束僅僅一柱香的時間。

營地內外二部士兵尚未結束火拼之時,沈致遠三十六騎,已經制住了兩個主將。

可謂夠狠、夠準、夠大膽。

金聲桓不服。

王得仁更不服。

不說別的,沈致遠只是一個副千戶,他們卻是吳爭所授總兵、副總兵官。

這就有些象一個副團長帶兵抓了師長、副師長那般荒謬。

沈致遠原本只是想平亂,趁機立下軍功,脫離這個除了母獸之外,再無異性的山溝溝。

可金聲桓的反應與王得仁截然不同。

王得仁自恃今日無過錯,他坦然面對沈致遠,心覺得就算將事鬧到鎮國公面前,自己也不會吃瓜落。

金聲桓卻想到的是,如果吳爭藉此事廢黜了他的軍權,那自己什麼都完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金聲桓從“一斗粟”盜賊,投左良玉成爲明軍,再降清成爲清軍,繼而在紹興府再降明,堪比三姓家奴。

能活到現在,依靠的只有一個字“狠”,還有一支嫡系人馬。

亂世之中,軍隊就是命,投到哪,都能安身立命。

於是,金聲桓在沈致遠收刀,下令“綁上”的一剎那,動手了。

金聲桓作戰經驗豐富,他沒有衝向沈致遠,因爲他知道,就算挾制住沈致遠,一旁王得仁也絕不會爲了一個副千戶而放過他。

金聲桓竄入軍帳,見主將逃脫,金聲桓親兵紛紛反抗,追隨金聲桓遁入軍帳的不下十人。

這可不是自己找死。

金聲桓有着非常豐富的對敵作戰經驗,面對騎兵,他勢單力寡,無法正面突破,那麼遁入軍帳,騎兵下意識中就無法做出有效反應,騎兵如果驅馬闖入,那等於自找死路。

因爲篷佈會裹住騎兵的人和馬,變成睜眼瞎。

而金聲桓則不同,他只須用刀割開後面篷布,然後竄出,再召集散於營中的部下,用不了多時,就可集結起一支可與騎兵對抗的人馬來。

這個逃生方案,確實可行。

但金聲桓卻忘記了,他所面對的不只是個普通的副千戶。

沈致遠是吳爭發小,一起光着腚長大,還一起翹家去投奔吳爭叔叔,只是沈致遠不幸被他爹抓了回去罷了。

如果說現在還有下屬敢忤逆吳爭的話,沈致遠定是其中一個,沒有之一。

而且沈致遠有着一個將軍夢,他喜歡酣暢淋漓、推崇慷慨激烈。

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
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