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

柯永盛的心中,只要這種猜測一旦出現,就會隨着戰局的困難度上升而不斷加強。

直到最後心中防線的崩潰,柯永盛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金聲桓想要借刀殺人。

借吳爭的刀,滅了自己,然後這紹興府清軍就唯他命是了。

金聲桓率部奉令增援紹興府,所部中有兩支軍隊,經緯分明,那就是柯永盛的八旗軍和金聲桓自己的嫡系,包括王得仁所部在內。

這支軍隊雖說以金聲桓爲主帥,但有自己八旗軍的掣肘,一直被金聲桓所忌憚。

如果……如果己部在瓜瀝大損,乃至覆沒,那麼這支軍隊將完全落入金聲桓的掌控之中。

這個猜測如同一顆見風就長的種子,在柯永盛心中迅速長大。

終於,柯永盛承受不住了,他迅速下令,全軍撤往紹興府。

戰鬥結束得非常突然,明軍士兵已經連歡呼的力氣都沒有。

軟倒在地的那一刻,看着近在咫尺的屍體殘肢,只有鼻子裡的酸那一絲酸楚,在提醒着他們,自己還活着。

這是一場慘勝,準確的來說,不該稱之爲勝利。

周大虎麾下五千人,至戰鬥結束時清點,算上傷兵,也不足半數。

而清軍留下的屍體和傷兵,傷亡還略降於明軍傷亡。

但,瓜瀝真真切切地被明軍佔領了,通往紹興府的門戶被打開,官道上再無關隘阻攔。

……。

此戰,最順利的莫過於從瀝海向外圍清軍,發起突擊的厲如海、魯之域部。

只是瀝海外圍清軍二萬有餘。

這二萬多人,就是方國安之前被多鐸留守紹興府,部署的二萬多清軍。

如今被金聲桓一股腦地部署在了瀝海外圍。

金聲桓的用意也非常明確,只要隔離開瀝海的海上支援,那麼紹興府清軍就能以局部優勢兵力爲所欲爲。

可瀝海城防堅固,一時無法攻破,那麼就將它隔絕開來,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所以,瀝海外圍清軍對瀝海進行有限的試探攻擊之後,一直採取守勢。

目的明確,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懸念,依據臨時建造的工事,抵抗阻擊有餘。

就算厲如海、魯之域部合二爲一,二人身先士卒,也無法短時間擊穿清軍包圍圈。

這場仗持續的時間最久,雙方的戰損也最低,可場面卻最大。

雙方動用了三、四萬的兵力,在瀝海灘塗上打了整整一天。

……。

方國安有種赴死的感覺。

但他沒得選擇。

既然選擇背叛清廷,那麼眼下唯一能收留他的就只有慶泰朝了。

選擇在此時歸降,方國安也是經過仔細斟酌、衡量的。

錦上添花,最多隻是湊湊熱鬧,可雪中送炭,會被人記一輩子。

正是這個原因,方國安就毅然決定在這個時候反戈。

可他是真沒料到,吳爭會讓他率部突擊紹興府。

這是送死啊,紹興府有金聲桓駐守,駐有八千韃子精銳。

不說方國安自己只有不足五千人,就算翻一番,有一萬之衆,也無法啃動紹興府。

就更別說,魯王監國時,做爲臨時首都已經對紹興城進行了必要的修繕。

可方國安能拒絕嗎?

不能。

既然沒有再在清廷旗下待下去的興趣,那麼這個投名狀就必須交。

不交不行,否則以何面目站立於朝堂之上,與舊時同僚把臂言歡?

事實上,方國安反而有些感激吳爭給了他這個機會。

此戰打得越狠,他的功勞就越大,領兵多年、久居高位,方國安如果連這一點都想不到,那一把年紀就等於活在狗身上了。

有了這個認識,方國安的部署就顯得有條理,一如行雲流水般了。

他沒有分兵,原本按吳爭的交待,他所需要的是拖住紹興府駐軍,不要讓清軍出城增援三個方向,方國安就算立下大功,完成任務了。

所以,雖然兇險,但還不至於要了方國安的老命,這一點方國安清楚。

但方國安內心也有一些小九九,分兵佯攻紹興府城門,確實可以令城中清軍兵力分散,調動混亂,從而牽制住他們。

可最後的結局,依舊是被各個擊破。

沒有騎兵、沒有增援的情況下,一旦發起佯攻,在城池居高臨下的視野中,己部想要撤退,那是非常難的,除非有後軍依仗,起到壓陣和殿後的作用。

但顯然,方國安沒有多餘兵力去部署後軍,一旦部署後軍,本就捉襟見肘的兵力,就會更加稀薄,起不到吸引城中清軍注意力的目的。

所以,方國安下定決心,既然自己這支嫡系軍隊註定將覆沒於紹興城下,那麼何不讓這場戰鬥來得更慘烈些,以便爲自己的未來在朝堂上,更增添一些傲人的軍功和話語權呢?

說簡單些,那就是用將士的鮮血和性命,染紅他本已慘白的白臉。

方國安孤注一擲,在紹興城下,他下達了全軍強攻紹興城的命令。

沒有器械、沒有火炮,連雲梯都是在行軍路上現紮起來的,將士唯一可以爲自己攻城提供掩護的,只有沿路民居硬拆下的門板,他們僅以血肉之軀,悍然向紹興城西門發起了猛攻。

……。

金聲桓聽聞方國安臨陣反戈,有意外,也不完全意外。

明將降清之後再反,聽得多了,不足爲怪。

方國安的手上,沒有粘染多少明軍的血,這一點更能有利於他左右搖擺。

這也是多鐸及清廷,不太放心方國安,而要架空方國安軍權的主要原因之一。

換作象是李成棟、金聲桓,清廷的信任度就高了很多,因爲他們二人手中所粘明人的鮮血,差不多能匯聚成河了。

殺人,殺對方的人,越多越能證明忠誠,這一點,在亂世之中,是最簡單有效博取信任的自證辦法。

但金聲桓絲毫不慌張,方國安手下有多少兵,戰鬥力咋樣,他一清二楚。

真要是被方國安攻破紹興城,那他金聲桓就該找條陰溝,然後跳下去,自己把自己淹死算了。

但金聲桓還是有些意外的。

他意外的是,方國安居然會孤注一擲,什麼時候,這個叛將竟也有了血氣,開始拼命了?

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
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