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

PS:感謝書友“秋天的黃金樹”投的月票。

十二月初五,被期盼了三年的艦隊終於到達了港口。

這十艘風帆戰艦(二艘74門和八艘64門炮的三級艦)和六百門大小火炮,耗費了吳爭十九萬英鎊(約一百三十萬兩銀子)。

戰艦龐大的身軀,幾乎遮擋了整片目力所能及的海面。

隨船而來的是二百個經過三年留學的海員和三百在西歐學習的鑄造工匠。

看着這五百已經褪去稚氣的臉,吳爭有了一種劍在手,問天下是誰是英雄的豪邁。

港口人頭如潮。

幾乎聽聞消息的民衆,都在往港口涌聚。

看西洋鏡,這是此時民衆爲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但在真正看到這些龐然大物時,心中的震撼和敬畏,不可遏止地升起。

在那一刻,數萬人的港口,是無聲的。

可當北伐軍旗,在十艘戰艦上升起的那一刻,民衆心中涌動的自豪感,瞬間迸發。

“大將軍府萬歲!”

“會稽王萬歲!”

“北伐軍萬歲!”……。

在民衆震天的歡呼聲中,吳爭內心中有着濃濃的遺憾,這要是有首國歌,再配個軍樂隊,就更美妙了。

在歡迎艦隊回國的儀式上,吳爭宣佈了新年元日,在大將軍府前,仁和、雨縣交界處大街,舉行大將軍府第一次閱兵,由軍校遴選三千士兵參加。

舟山水師一分爲二,王朝先依然爲舟山水師總兵,張名振受命組建新水師——吳淞水師,受命成爲吳淞水師第一任總兵。

看到這些巨大戰艦,張名振是激動的,幾乎說不出話來,他單膝跪在吳爭跟前,拱手泣聲道:“若不能克敵,卑職無顏見王爺,唯求一死。”

吳爭伸手攙扶,佯怒道:“本王已有軍法,軍人行軍禮不得再遵行舊時跪禮,你這是明知故犯啊?!”

張名振連忙解釋道:“卑職心中激動,一時失態,還請王爺治罪。”

吳爭拍拍他的手背道:“好好幹,有一天,你會成爲一代名將。”

張名振抿嘴,用力地點點頭。

他是見過鉅艦的,大明水師的前身是元末的巢湖水師。

顧名思義,還真是水師,與海軍根本扯不上一絲關係。

但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爭奪天下之後,就發現了水師的好處。

於是,大明有了真正的水師,到鄭和下西洋時,到達了巔峰。

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二萬七千人以上。相當明朝軍隊五個衛,人員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

但戰鬥卻不多,主要有過兩次,一次是打擊沿海的海盜,當時陳祖義盤踞在馬六甲近二十年之久,聚集萬人之衆,戰船百艘。雄霸於日本、臺灣、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過往船隻達萬艘,攻打五十多座沿海鎮城。

原本朱棣也沒打算去搭理陳祖義,可讓朱棣無法忍受的是,陳祖義不但搶西洋諸小國的船,連明商的船也搶,到了後來對朝廷的使船也搶。而且,他的手段極其惡劣,實行的是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

於是,大發雷霆的朱棣,爲此懸賞五十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

最後鄭和海上一戰全殲陳祖義近五千人衆,把陳祖義押回國後,當衆將陳祖義斬首示衆。

而明朝水師真正的對外戰爭,也就是鄭和下西洋時,在錫蘭的那一次,不過那一次無非是被動防禦戰,雖然勝利,但不具有海戰的代表性,基本上是陸戰。

不過,明朝水師將領的戰術思想,還是比較先進的。

他們並沒有以陸戰的戰術思想,去看待海戰。

抗倭名將俞大猷認爲,“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

戚繼光也一樣認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

大明水師的戰艦,主要以福船爲主,蜈蚣船、三桅炮船、海滄船等爲輔。

福船主力艦,樹二桅,艙三層,船面設樓,旁有護板。艦首備大口徑貢炮、舷側設千斤佛郎機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火油噴筒六十個,嚕密銃十支,弩箭八百支,火藥弩十張,火箭三百支,火磚二百塊塊,及冷兵器上千。

三桅炮船仿製荷蘭戰船,樹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丈,艙五層,可容三百多人,配紅夷炮八門,千斤佛郎機四十門。

大明水師在巔峰時,僅沿海一帶的戰船就有五千艘左右,戰艦有二十多種,除福船和前代已有的樓船、蒙衝、鬥艦、海鶻、走舸、遊艇等外,還有封舟、蜈蚣船、海滄船、赤龍舟、蒼山船、車輪舸、鷹船、連環船、子母船、火龍船、網梭船、趕繒船、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世人都說明朝腐朽,可真正的明朝,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或者是在文化上,都是清朝無法比擬的。

世人都說,華夏發明了火藥,生生將它研發成爆竹、煙花,可事實上是,明朝在中後期,對火藥在戰爭中的利用,已經到達了巔峰。

譬如延時水雷、絆線地雷、虎蹲炮、九連銃、二十四連銃、二級火箭等等。

而這些成就,一直領先於西方,並保持到黃火藥的出現,期間有整整二百年。

因爲黑火藥和黃火藥,本身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黃火藥的出現其實與華夏根本無一絲一毫的關係,要將這二者硬生生地扯在一起對比,就象蒸汽機和內燃機的對比一樣,雞同鴨講。

滿清僥倖得天下,大都繼承了大明的歷史遺產,直到清末甲午戰爭爆發,清軍使用的大部分還都是用的明制火炮和火槍。

如果說,明末火器、鑄造,只是落後西方一、二十年的話,那麼可以說,滿清的近三百年統治,單就武器這一塊,就生生落後了西方二百年,平心而論,滿清中期的繁榮,僅僅是因爲民心思安,它在軍力上,幾乎是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