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

明軍被兩面合圍,這不是說王得仁、池二憨突擊來援第二支清軍是錯誤的,恰恰相反,王得仁、池二憨突擊是明智之舉。

如果讓第二支清軍順利進入要隘,與守軍和第一支清軍會師,那麼這個糧倉等於容納了一萬多清軍,這樣的兵力,絕不是三千騎兵可以攻下的,也就是說,想要得到或者焚燬其中糧食的目的,不可能實現,會胎死腹中,這就會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很可能成爲戰爭曠日持久的誘因。

如果明軍執意要攻糧倉,勢必在道墟形成又一個戰場,雙方在此打一場攻防決戰。

但這同樣會造成本可避免的巨大傷亡。

而吳爭乃至朝廷都拼不起消耗戰。

所以,二人下令突擊來援清軍,阻止清軍兩部會師的戰術是正確的。

只有將清軍隔離開來,明軍纔有機會。

當然,這不是池二憨所能想到的,而是王得仁的主意,不得不說,王得仁的戰場感覺是非常厲害的。

可這是一把雙刃劍,在隔離兩部清軍的同時,明軍騎兵也陷入了東西兩面的反包圍。

這一點,王得仁知道,但他執意這麼做,因爲這是件大功,他現在需要這樁功勞,來奠定自己在吳爭心裡和明軍中的地位,值得拿命一搏。

而池二憨看着漫山遍野的清軍步兵,早就想大幹一場了,自然不會反對王得仁的這個決定,二人幾乎是一拍即合,池二憨甚至暫時忘記了在平崗山被王得仁部射殺了數百弟兄之仇。

這二人的膽子,確實太大了。

糧倉本就有駐軍二千,加上柯永盛派來的第一支清軍三千人,然後第二支清軍六千人,東西兩面合圍明軍騎兵的清軍,已經高達一萬多人。

在這種情況下,敢於攔腰橫截清軍的,恐怕也只有這兩個直愣子了。

如果吳爭趕來晚一步,那情況就會是另外一種了。

好在,吳爭趕來的非常及時。

此時的戰況由東向西的兩軍位置是,第二支六千人的清軍在最東面,王得仁、池二憨三千騎兵次之,然後是糧倉出來的三千清軍夾擊明軍騎兵,再西就是糧倉駐軍二千人,再就是吳爭所率不足二千人的騎兵。

就模樣倒象是雙夾層的漢堡包了。

而吳爭一到,粗略了判斷了一下戰場形勢之後,就果斷下令,騎兵繞過糧倉,對糧倉出來夾擊明軍的三千清軍,發起突擊。

這一下,直擊中了清軍戰術部署的要害。

王得仁、池二憨三千騎兵兩面作戰,確實苦不堪言,但因爲他們橫在了清軍兩部之間,給了吳爭輕易擊破三千清軍的機會。

試想,三千清軍出要隘,對背向自己的王得仁、池二憨所部發起進攻,這本是優勢,可哪想到自己身後也一支明軍騎兵突擊,這會是什麼狀況?

可想而知,面對吳爭所部的突擊,三千清軍迅速崩潰,僅一柱香的時間,留下一片屍首,餘者皆倉皇四竄而遁。

吳爭沒有去追擊他們,而是下令,繞過王得仁、池二憨所部,由兩翼對那六千清軍發起了側擊。

王得仁、池二憨所部身後壓力驟減,見主帥率援軍到來,瞬間士氣大振,由此向對面清軍發起了衝鋒。

三個方向,在平原上,六千步兵被近五千騎兵夾擊,就算是再精銳的軍隊,也擋不住。

這個時候,如果柯永盛在,他肯定會選擇斷臂求生,撤退保全主力,待穩住陣腳再作打算,其實這個時候,清軍是有機會撤退的。

吳爭所部騎兵正在向兩翼迂迴包抄,而王得仁、池二憨所部騎兵因之前遭受兩面夾攻,分兩個方向作戰,正在整肅陣形,所以,清軍完全可以利用這個空隙撤退,最多隻是割捨一支殿後的小隊人馬罷了,而到了江邊,只要登船離岸,明軍騎兵也就沒了用武之地。

可柯永盛沒來,清軍將領猝不及防遭受三個方向的明軍騎兵進攻,就顯得有些慌亂了。

下意識中,他的意識還在想着守住糧倉,想着糧倉中還有清軍駐守,他寄希望於能抗下這一陣,然後糧倉中的清軍出兵再次重演之前東西夾擊王得仁、池二憨所部騎兵的一幕。

於是,這個決定,或者說這個本身就猶豫不決的決定,讓清軍失去了最後的撤退機會。

當三個方向,明軍騎兵如三道箭矢般貫穿清軍陣型時,這六千清軍的結局就已經被定下了。

如果柯永盛看到這個景象,必定懊悔到吐血。

其實破解這個局很簡單,撤回去,帶重兵前來奪回糧倉就是。

哪怕不奪回,清軍至少還有三天的口糧,強行往驛亭突圍也未嘗不可。

按吳爭的心性,絕不會想因強行阻擊這部清軍而引得自己產生巨大傷亡,所以,其實清軍是有生機的,可現在,這兩支合計九千人的清軍覆沒,等於給紹興府戰役定下了最後勝敗歸屬,接下來,也就只是明軍能取得戰果的多少罷了。

當兩支騎兵掃蕩戰場之後,回身進逼道墟糧倉時,駐守糧倉的二千清軍降了。

他們本就是金聲桓麾下軍隊,不是韃子,在聽到吳爭派人喊話“金聲桓已經歸降”時,就沒有了對抗的士氣。

讓吳爭意外的是,道墟糧倉所囤糧食,超過了他的想象力——道墟糧倉原本囤有十萬大軍半年的儲糧,多鐸率軍南下時,他的軍隊已經因與吳爭交戰,損失了一部分,而原方國安降清,預定的三萬多人大部分潰散,這其中的糧草差額,僅有近五萬人之衆。

也就是說,道墟糧倉現有儲糧,還足夠四萬大軍吃上半年的量。

吳爭樂得咧嘴笑了,甚至忘記了去責備池二憨和王得仁的“大膽”之舉。

吳爭令池二憨和王得仁率部警戒江岸。

自己率騎兵,押着二千清軍降兵,開始運糧回紹興城。

而周邊百姓,也被紛紛徵調起來,許以每人百斤糧食酬勞,讓百姓幫着運糧,一時間,無數百姓蜂涌而至。

半天功夫,道墟糧倉幾乎就被搬空了,而至少有兩成,以酬勞的方式被流散在了民間。

而這,間接造就了吳爭更好的名聲,被百姓交口頌傳。

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
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三十七章 吳爭,你敢?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