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

“哦?”莫執念口中雖“哦”,可臉不改色,他問道,“那依你之見,眼下該如何應對?”

莫亦清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祖父如今手中掌控着杭州府財稅大權,爲何不加以利用,偏要以莫家一家之力對抗全城呢?”

莫執念聞聽,臉色有些動容。

“以孫兒之見,祖父可以令杭州市舶司張貼布告,即日起但凡從各地、各國運糧至杭州府的商船,皆可免徵關稅。”

莫執念大驚,瞪了莫亦清許久,問道:“可就算如此,至少也得十天之後吧?眼下危情如何應對?兩天之內,如果莫家不出糧,市面上的糧價就會打着滾地往上翻……這可是臨安伯大軍的軍糧啊,絕不能有一點閃失。”

莫亦清微微一笑道:“祖父可以同時悄悄將莫家儲糧運至外地,再喬裝從松江、嘉興、蘇州運回杭州。”

“啊?”莫執念驚愕了,他已經很高看這嫡孫女了,現在發現還是低估了,“那萬一臨安伯光復蘇州失敗呢?”

“真到了那時,杭州城的危急早已經解了。”莫亦清從容道,“祖父一向看好臨安伯,此時爲何就不看好臨安伯北伐能繼續凱歌呢?”

莫執念恍然,繼而猶豫道:“不是我不看好,而是畢竟臨安伯麾下這支軍隊成份複雜,人心難齊,松江府的光復,也非攻克,而是投誠。而據消息傳來,洪承疇已經率大軍親援蘇州,恐怕臨安伯一時半會攻不下蘇州啊。如此,就無法將蘇州米糧運至杭州,以解燃眉之急。”

“祖父所慮稍過了,孫兒以爲,臨安伯攻蘇州必勝,不僅如此,臨安伯還能一路凱歌,說不定真能光復應天府。”

“哦?此話從何而來?”

“孫兒奉祖父嚴令,自幼熟讀史書。縱觀史書中,都可尋到一種規例,那就是所謂的勢。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大明滅亡或許是天意,但它滅亡太快,自清軍入關之後,清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各地明軍或聞風而降,或轉進南下,可正因爲如此,人心壓抑得太久了,就會想反彈,臨安伯攻杭州府,祖父和城中富賈心中何嘗不是這麼在想?這也就造就了臨安伯今日之輝煌。所以,嘉興如此,松江如此,蘇州府自然也是如此。孫兒想說的是,不是臨安伯造就了這次北伐,而是天下人心造就了臨安伯這次北伐。”

莫執念有種醍醐灌頂的暢快,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起他的嫡孫女,這孩子的天份太高了,可惜,只是個女兒身。

……。

之後的日子裡,莫執念幾乎照搬了孫女莫亦清的謀劃,先是下令免徵到杭州府糧船關稅,然後就是暗中安排的米船陸續到港。

城中富戶的串聯搶購動作迅速收斂起來。

其實人心就是這樣,再強大的人,都對未知懷有恐懼。

他們可以掌控住杭州府周邊的糧價,卻對國外,尤其是海那邊的情形不知。

米船的到港,讓他們深深懷疑起自己決斷的正確性。

免稅,這是一着狠棋。

所謂財能通神,有錢賺的事,特別是有大錢賺,可以讓人的立場都發生改變。

他們不懷疑因免稅政策促使中外商人向杭州府大量輸入糧食,由此,他們開始觀望。

這無可厚非,糧食就算是這個時代最暢通無阻的硬通貨,可糧食終究是一年兩季的可再生商品,他們可以操控杭州一府乃至數府之地的糧價,卻無法去操控海外的糧食價格、產量。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們的收斂,給了莫執念時間和空間。

莫家的囤糧迅速上市,成爲了壓垮杭州府糧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真正將他們打回原形,並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還是十天之後,蘇州、太倉、江陰三地的光復。

吳爭沒有失言,在光復蘇州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蘇州存糧運往杭州,這一運,便是三、四百萬石,足以擊垮杭州城中富商最後一絲幻想。

杭州城中,米價最低到達一兩三石的恐怖位置,大明有史以來,也就洪武中後期纔有過這個價格,當時杭州城的糧價是一兩二石三鬥,同樣不可同日而語。

城中富戶已經不堪重負,馬上又是盛夏的收穫季節,新米將收,陳米無法清出,需要更大的囤積成本,於是,只能割肉清倉。

在吳爭出徵時,米價已經上升到一兩一石的秈米,粳米價更高。

莫執念以這個價格的九成至六成往外拋售,而如今莫執念暗中迅速回購,賺得是盆滿鉢滿。

用個簡單的數字來形容吧,這一賣一買之間,官倉和莫家囤糧未受一點損失,反而以陳糧換新糧,這只是順帶的,關鍵是,在莫執念手中,所獲淨利,超過了一千六百萬兩之多。

官商聯合做莊的威力,莫過於此。

這從側面也證明了大明民間財力的雄厚,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經過此役,莫家與民間商賈已經勢若冰火,但莫執念的威信由此樹立起來,正式開始實行他曾經承諾吳爭的改革,重新釐定農稅、商稅,組建稅警。

而令人眼鏡大跌的是,莫家的幾個兒子被迫離杭州,說是出外經商,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叫驅離權力中心,他們判斷,莫家繼承人有變。

果然,在莫執念的身後,出現了莫家第三代,可讓人不解的是,這第三代人,竟不是男子,而是個女子。

杭州府開始不一樣了。

……。

清廷已經亂了。

得知常州淪陷,整個朝野慌亂了。

特別是那些降清的明臣,在這個時候,他們突然回味到,大明或許還有一絲可救。

人心很奇怪,在對一樣東西徹底失望之時,會覺得它一無是處,什麼都是差的、惡的、不可救藥的。

可一旦認爲它或許還有救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哪、哪的地方還是不錯的,會越看越順眼了。

無數的官員開始私下走動、串連,整個京城中氣氛變得異常詭異。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
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