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

天公作美,這幾天沒下雨,否則恐怕千斤大炮,沒那麼容易運上道路。

百姓中不乏能工巧匠,他們爲火炮製造運輸車輛。

並根據紅夷大炮特有的兩側炮耳,製作了銅楔,以方便炮口的上下調整。

說起來,此時的火炮沒有設立炮架、瞄準器具、以及炮規(炮架可以調整火炮方向高低夾角,瞄準器具可以確定發射方向,炮規用來確定火炮高低夾角),說是瞄準,那目標幾乎全靠目測,唯一可以調整的就是炮口上下,不得不說,工匠爲火炮打造出木製炮車,確實解決了運輸和作戰問題,只是,木製炮車的壽命就值得商榷了。

這已經無關緊要,在吳爭看來,只要能將火炮運至鎮江城外,哪怕用土石堆砌,也能讓火炮向城門射擊。

……。

在江都坐立不安的洪承疇,終於等來了他盼了兩天的朝廷旨意。

不得不說,這時的洪承疇是激動的。

爲人臣者,最欣慰的,無非是來自上峰無條件的信任,這次小皇帝福臨真得太給力了。

洪承疇能想象,面對着多爾袞,小皇帝會遭受怎樣的壓力。

由此,洪承疇激動萬分,大有以身相謝、一死以酬的衝動。

他決定,哪怕死在長江邊,也要完成皇帝對他的託付。

但,旨意是一回事,徐州清軍何時能到、江北清軍臨陣換將及如何迅速接管,那是另外一回事,一切都需要時間。

吳三桂能說走就走,可譚泰乃清廷冊封的徵南大將軍,江心島周邊所剩近二萬大軍,那都是他的嫡系,能說走就走?

更何況,譚泰一心爲了朝廷,自覺沒有做錯什麼,肯將軍權拱手想讓?

不得不說,洪承疇的領兵才能堪憂,雖說他也是帶過兵的,數年前,率明軍主力出援錦州、寧遠,不就被譚泰四百人敗於塔山、杏山了嗎?

你說譚泰能放心將大軍交與洪承疇指揮嗎?

……。

這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可儀真那邊,卻有了大動作。

起了化學反應的王一林、錢典肅二人,一拍即合。

理論基礎只有一個,趁他病,要他命,儀真城中僅三千清兵,被王一林一舉擊潰,從王一林口中得知鎮江城已經收復(王一林出發時,不知道清軍反攻重新奪回鎮江城,甚至不知道吳爭遇險),如此大好局面,怎少得了英雄建功立業?

兩人拿着地圖比劃了好久,終於圈定了一個目標——江都。

瘋狂嗎?

這二人大概是吃了豹子膽了,如果說王一林是井底之蛙,不識天有多大,可錢肅典可是中規中矩、有見識的才子。

連他都瘋狂了,他們居然想以六合、儀真一萬兵力,突襲江北清軍的老巢,不可謂不大膽。

可歷史往往就是有這樣的一羣瘋子,突發奇想創造的。

但不得不說,這個方案,還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

儀真至江都,急行軍大半天的路程,這是先決條件,否則孤軍深入,無法補給,餓都得餓死,還怎麼作戰?

其二,清軍主力被洪承疇集中進攻丹徒、鎮江城,江北防務空虛,而江都應該也不會囤有大量清軍。

出其不意,閃擊江都,設想之妙,令人拍案叫絕。

此策最關鍵之處在於,江都是否真的空虛,清軍最近的揮軍能否及時回援,這些王一林、錢肅典卻都不知道。

用戰後,王一林自誇的話來說,他其實就是想,沒有從六合、儀真刮到油水,那江都這個洪承疇、吳三桂的行署指揮地,總該有油水可刮吧?要不然,入寶山空手而回,豈不抱憾終身?

但這話被他叔王之仁聽到後,踹了他兩腳,罰他閉門思過半月,不得出房門一步。

這是後話。

……。

此戰役打到今天,從清軍犯丹徒算起,已經過去四天三夜。

戰鬥是激烈的,但規模都不大,最大的是丹徒失守,雙方共投入兵力近二萬人,清軍小勝佔領丹徒。

哪怕是一萬明軍水師渡江作戰,其實雙方真正投入戰鬥的也不過幾千人。

但如果幾個戰場相加,這規模就已經很大了。

說它是一場局部戰役,一點都不過份。

也就是說,這場戰役打到現在,對雙方而言,都已經明顯失控。

而雙方雖然都意識到不能再打下去了,可事實上都停不下來,原因有很多種,譬如利益、不甘、顏面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那還是都覺得,自己只要再撐一撐,敵人就會敗了。

也正因爲如此,戰爭規模沒有收縮,反而越來越大,大到雙方最後都無法收拾的地步。

這或許是始作俑者吳爭、洪承疇都無法事先想到的。

吳爭僅僅是爲了儀真那支明軍殘部,還有就是順帶着去江北“打個劫”,生死之眼,只有“打劫”方可遲滯清軍南下的步伐,爲慶泰朝贏得喘息和休養生息的富貴時間。

洪承疇的目的相對複雜些,爲殺死吳爭以報之前數次減壓之恨,爲自己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爲在多爾袞面前有一席之地,爲清廷保留南下的一塊跳板等等。

但從明軍反擊和水師突入江北腹心之後,特別是小皇帝福臨時給予他無條件的信任之後,這一切都變了,洪承疇的目標變得簡單起來,那就是以絕對實力碾壓明軍,就算不滅亡慶泰朝,也要讓它大傷元心,無力對清廷造成威脅。

目標簡單,往往殺傷力就大。

人最怕目的簡單。

吳三桂的離開,讓洪承疇順利接手了對江北二萬清軍和駐紮鎮江城一萬多清軍的指揮權。

也就是說,除了譚泰手中還有近二萬清軍,洪承疇已經真正成爲江北清軍的統帥。

是個男人,都想過過帶兵癮,這是天性,洪承疇也不例外。

爲明臣時,他是帶過兵的,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

爲清臣時,很可惜,他還真沒有機會領兵,人家不給他機會嘛。

現在好了,手掌數萬大軍,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正是男兒實現心中抱負的時候。

洪承疇立即下令,鎮江城清軍必須死守鎮江城,喪城失地,斬!

同時急調軍隊回援儀真、六合,以圖驅逐來犯明軍。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爭鬥無處不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你說你不知,我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