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

如果不是張煌言的“擠懟”,吳爭本就沒有去找錢肅樂的意思。

很多趕巧的事湊上,引發了這場本不該發生的大亂。

而董應第的反應確實非常快。

他在聽聞此事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感到機會來了。

董應第立即串連其它御史和幾個朝臣,趕至廖仲平處,爲得就是阻攔廖仲平前往調解。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自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董應第之所以一心與吳爭做對,要置吳爭於死地,其實說穿了也很簡單。

利益二字。

從表面上看,吳爭與董應第並無交集。

可事實上不然,吳爭觸動了董應第這一部分官員的奶酪。

之前魯王朱以海監國時,方國安與王之仁截留紹興府周邊十數縣的數十萬賦稅,這其中有董應第一衆的影子。

試想,方國安當初在錢塘江東岸駐囤,而王之仁更是遠在定海。

紹興府周邊十數縣的賦稅就算二人想截留,又如何轉運至東、西兩地?

這徵收、運輸都需要人手,更需要朝廷上層的協調和當地官府的配合。

做爲戶部尚書的董應第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不言自明。

朝中重臣不是沒人猜想到,而是忌憚方國安、王之仁手中的軍隊,生怕逼反了二人,引來滅頂之災。

而朱以海是真不知道,他沒有那種洞察力。

照說這樣,董應第他們也遷怒不到吳爭頭上來。

但吳爭的迅速崛起,方國安的叛變,到吳爭倡議廢黜朱以海,擁立朱媺娖。

到最後吳爭將樑湖衛所整合成鐵板一塊,幾乎紹興東南,成了國中之國。

其實朝廷已經失去了對紹興府東南數縣的徵稅能力。

紹興府就這麼八個縣,蛋糕只有這麼大。

吳爭多分了,自然有人少分了。

所謂擋人財路,無疑於殺人父母。

恨,就是這麼來的。

但這恨還不至於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這也是董應第一直以來,只要有機會,就拉動一幫子官員彈劾吳爭的原因所在。

那個時候,董應第等人只是想將吳爭拉下馬,而非一定要致吳爭於死地。

但從吳爭北伐起,特別是佔領杭州府開始。

這事的性質就變了。

人心,除了貪婪,還有一個重要的負面情緒——妒嫉。

妒嫉,俗稱眼紅。

吳爭在杭州府的風生水起,讓董應第等人眼紅。

這與方國安掠奪杭州半個城,拉回二十船財物不同。

如果說方國安搶了一籮筐雞蛋,那麼吳爭就是連生蛋的雞都沒放過。

加上方國安資歷深厚,且從朱以海監國,一直是國公爵。

所謂柿子得挑軟的捏嘛,在董應第等人看來,吳爭根基淺薄,竄起太快,自然不能與方國安相提並論。

竄起太快,也有一句俗話形容,那就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董應第等人就想吳爭摔下來,邏輯很簡單,杭州府沒了吳爭,朝廷就能掌控杭州府及周邊的賦稅權,而朝廷的賦稅徵收,又怎能繞得過戶部?

可董應第等人無法預料到,吳爭可以一路高歌急進,在他們眼中穩如泰山的清軍,居然連連潰敗,生生讓吳爭撿了個大漏。

這個時候,董應第等人發現糟了,昔日根基尚淺的少年,突然成了一個他們無法撼動的巨人,至少從實力上而言,已經形成了輾壓之勢。

這個時候,董應第等人內部產生了分岐。

兩種方案,一是與吳爭握手言和,從此休慼與共。二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

握手言和,自然是皆大歡喜,政鬥從來不以投降和言和爲羞恥,只論成敗,對於這一點,董應第等人衛熟能詳。

可問題是,吳爭與尋常人不同,說他年少氣盛也好,囂張跋扈也罷,他沒有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該有的包容和寬恕。

這一點,已經不是秘密。

其實只要吳爭可以在閒暇之餘,拿眼角的餘光去掃一眼董應第他們,或許今日事變的後半段就不會發生。

可吳爭沒有,準確地說,不會。

正因吳爭“氣盛”,變相地斷絕了董應第等人向吳爭的靠攏。

促使他們爲保權力和利益,與吳爭死嗑到底。

說到底,一切還是爲了兩個字——利益。

朝中的權利是有限的,可官員相對是無限的。

如何以無限的官員去瓜分有限的權力,佔據其中的大頭,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切政斗的根源。

董應第是萬曆年間進士,老資格了,否則也混不到戶部尚書的高位,他前後歷經五朝,見識過黨爭,也見過魏忠賢的垮臺,他是政斗的親歷者。

在他心目中,吳爭的危害遠勝於清軍。

日思夜想,都在尋找扳倒吳爭的機會,所以,事變一發生,他的反應非常快,那就是趁此良機,剷除吳爭。

這事聽起來很難,吳爭那可是數萬大軍的主帥,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哪怕是一部尚書,要殺吳爭,也是難如登天。

可在董應第看來,這很容易。

其實在董應第心裡,一樣不相信吳爭會在此時謀反,說難聽點,以他的判斷,如果吳爭真想篡位自立,何須親自行此大逆?

只要將山寨中他的軍隊撤走,然後借清軍之手,對山寨來個一窩端,到時不但心願達成,還可以爲監國、朝廷復仇的名義,佔據與清廷戰與不戰的主動權。

回來親自行此謀逆之事,腦子燒壞了恐怕也不會傻到如此。

確定了吳爭不會謀反,這纔有了董應第接下去的計劃,只要吳爭不是謀反,那麼他對兩軍的火拼就會有節制,有了節制就會有留手,有留手就是自己發動的最好時機。

殺人,其實不要大費周章,真的要殺人,只須一刀。

甚至刀都不用太好,鈍的、缺嘴的,哪怕是把柴刀,足矣。

有廖仲平的一營近衛軍,讓董應第成竹在胸,近衛軍代表的是朱媺娖和朝廷。

只要吳爭沒有謀反之意,那麼近衛軍的到來,就會讓他失去警惕之心,至少能令他減少戒備。

夜幕之中,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不是嗎?

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
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