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

看着連綿數裡不絕的運糧隊伍,聽着吳爭講述道墟一戰的過程。

站在城頭的金聲桓,心中頃刻之間有無數的草原神獸掠過。

這不僅僅是對吳爭,也對擅自撤退去了瀝海的柯永盛。

這廝如果早來與自己會合,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看着吳爭單據風發的臉容,金聲桓心中一聲悲鳴,看來慶泰朝未必象自己想象的那般弱,而清廷也未必象表面上那般強。

至少紹興府的丟失,代表着清廷在浙東控制力的徹底喪失,而如今在長江上的戰鬥,沒有象樣水師的清軍,如何能突破明軍水師防線?

шωш ✿ttкan ✿¢O

這樣想來,金聲桓也就安下心了,降了,未必是件壞事。

只是金聲桓有些怨懟地看着王得仁,這廝竟搶在老子前頭降了。

……。

所謂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道墟糧倉,竟引起了一場集中了近二萬人的決戰。

而這場決戰,明軍歪打錯着,僅以微小的代價擊潰了一萬多清軍。

雖說只是擊潰,無法殲滅,但這種戰略意義上的勝利,已經決定了紹興戰役的最後輸贏。

當天午後,陳勝、厲如海、魯之域三人趁機對瀝海外圍清軍發起了全力反擊。

柯永盛負隅頑抗了一下午,雖說沒有被瀝海明軍擊敗,但所處的地域,在慢慢地縮小。

當天晚上,紹興城中,運空了道墟糧倉的吳爭,在西校場作了戰前動員,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宜將餘勇追窮寇”。

不管是方國安部還是王得仁部,亦或是金聲桓部,都被派了出去。

以曹娥江沿江、道墟、上虞,三個方向,對瀝海清軍展開了全方位包抄。

這個時候,吳爭的胃口已經被漸漸養大了。

他對麾下將領的要求,已經從驅逐清軍變成,全殲紹興府清軍。

隨着戰局的發展,原本只想驅離清軍出紹興府的吳爭,就時開始展露出“猙獰”。

痛打落水狗!當吳爭大聲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將士們都興奮起來了。

誰都明白,道墟糧倉的佔領,清軍已經敗了一半,而道墟之戰,清軍的意外折損那就等於生生把另一半敗局給坐實了。

就連原本心不甘情不願歸降慶泰朝的金聲桓,此時都堅定地向吳爭求戰。

紹興府清軍的末日不遠了。

子時剛過,一萬多大軍出紹興府,如三條火龍,連綿在向東的三條道路上。

寅時,天色還未全亮,明軍直接對瀝海清軍展開了攻擊。

聲勢之大,進攻之決絕,堪稱此戰役之最。

……。

面對着敵人四個方向(包括瀝海明軍)的夾擊,柯永盛就算是有點石爲金的本事,此時恐怕也頂不住了。

兵力驟減之下,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可柯永盛不象金聲桓、王得仁,他是正而八經的清廷宿將,投降這個詞,從沒有在他腦子來出現過。

於是柯永盛下令突圍,方向依舊是驛亭。

此時柯永盛麾下至少還有一萬五千多軍隊,他留下一支偏師殿後,趁着夜色,主力向驛亭而去。

留下的這支偏師,卻是混雜着真金白銀的。

其中至少有千人是柯永盛的嫡系。

這不奇怪,在這種極端劣勢下,留下殿後,等於是死路一條,沒有真金白銀混入,殿後的軍隊士氣是提不起來的。

這支不足五千人的清軍確實悍勇,生生拖住了四個方向的明軍進攻,當然,夜色也給了清軍非常大的便利。

明軍心知勝局已定,每個將領都不想再出現重大傷亡,因此攻得不決絕。

當天色大亮時,明軍才發現,所包圍的清軍只是一支清軍殿後部隊,敵人主力已經失去蹤影。

大怒之下,隨即對這支偏師發起了突擊,徹底殲滅,未讓一人漏網。

……。

驛亭,從古時名不見經傳的小驛站,發展成一個要隘。

而後在清軍突入紹興府,明軍在此奮起抵抗,再因張國維的壯烈“殉國”而名聲雀起。

江南文人,已經將它美化成一個神聖的抗戰聖地。

可不斷的易手,並未能讓驛亭要隘的城防更加堅固,反而因不斷的戰火而衰敗。

柯永盛由此判斷,就算明軍在此佈下重兵阻截,想來以驛亭僅一丈高的的城防,也擋不住自己背水一戰、拼死一擊。

何況,從瀝海戰場的明軍兵力部署來看,明軍應該沒有餘力在驛亭部署重兵的可能。

驛亭是清軍除海路之外,唯一的撤退通道。

柯永盛知道,吳爭也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既然都知道,那麼就有燈下黑的可能。

明軍未必會認爲,自己敢於孤注一擲進行強攻,從驛亭突圍。

當柯永盛直至驛亭城外,望着冷冷清清的要隘外圍,心中一寬。

這破城如果有上萬人,就一定無法隱蔽起來,既然什麼異狀都沒有,那就表示城內兵力絕對不會超過五、六千人。

柯永盛的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那個慶泰朝的少年國公,終究是嫰了些。

“進攻!拿下驛亭,我們就能西進!”柯永盛簡短的戰前動員,讓清軍將士士氣高漲。

確實,對於身處絕境之人來說,給他們一個渺茫的希望,就能激起他們的潛力。

一萬多清軍隨即分成兩路向驛亭西、南兩處城門同時展開了衝鋒攻擊。

這種衝鋒,沒有預備隊,真正的背水一戰。

就算明軍在城中有設伏,也無法阻擋這種漫山遍野的總攻,因爲正象柯永盛所想的,驛亭確實只有五千多明軍。

五千多明軍,加上城牆破敗,面對一萬多敵人不顧死活的衝鋒,那就是一場大概率有敗無勝的血戰。

可問題是,吳爭有那麼傻嗎?

他明明知道清軍的撤退之路僅驛亭一條獨木橋,加上張國維正是因爲要截斷清軍退路,而特意率軍佔領驛亭。

吳爭會因爲誤判而沒有顧及到驛亭?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都已經動了全殲紹興府清軍的念頭了,吳爭怎會不去加強驛亭要隘的防禦能力?

所以,驛亭城外的冷清,其實是一種很明顯的異狀。

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
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鳳陽府第一戰(二)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