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

三百精壯的氣勢恢宏,他們都憋了一口氣。

他們此時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讓我痛快地去死吧。

始寧街上死得人太多了。

只是他們坐視了太久。

用一句通俗的話說,他們的心裡都等得長毛了。

這個時候,活着就是種恥辱。

沒錯,活着就是恥辱。

也正因爲如此,他們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敢死。

敢死者無畏。

無畏,所以強大。

他們敢在韃子的刀砍中自己的那一刻揮刀,他們不覺得痛楚。

他們能在韃子的刀捅穿自己的胸腹時擠身而進,同樣捅穿韃子的胸腹,他們感覺不到死亡。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勝利的天平徹底嚮明軍傾斜,這時哪怕是神仙也改變不了這場戰鬥的結局。

往往也就是這種時候,在你背水一戰的時候,你才發覺,勝利原來並不難,你的收穫,比你預計的還要多得多。

韃子崩潰了。

崩潰。

意味着投降。

意味着戰鬥結束。

意味着原本準備去死的人,不用再死。

當歡呼聲響起,事實上,沒有人還能記起第一聲歡呼從哪面響起。

但當歡呼聲連成一片時,每個人的眼中都有淚。

淚爲什麼而流,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自己還活着。

不,更重要的是,自己贏了。

贏了,很重要。

在這個時候,對每一個人來說,贏,比他們的生命更重要。

重要一萬倍。

因爲這是他們對已逝者的敬意,也是一種對已逝者的祭奠。

他們可以正視那些未遠英魂,而不用低着頭躲避。

他們可以大聲地祭告那些英魂,我戰了!我戰勝了!

吳爭沒有受傷。

但他已經力竭,他在歡呼聲響起的那一刻,就倒下了。

累得軟倒在地。

軟的是身體,不是脊樑。

一個時辰的肉搏戰,勝利到來,在場沒有人還能站着。

當吳爭平躺着,迷瞪着望着天空時,他心裡有一種驚喜。

我做到了!

一支拼湊出來的雜兵,幹翻了千人韃子騎兵。

這足夠自己在晚年時,向自己的後輩們炫耀了。

當然,前提是,自己能活到那個時候。

但現在,誰都無法去阻止吳爭的YY。

不管你的心中對勝利有多麼渴望,當勝利真正來臨時,你無法去感受那一種欣喜,特別是對一個領導者來說。

他能感受到的是累和痛。

累是心累。

痛是心痛。

承擔、揹負的太多,故而心累。

目睹着部下的死亡,卻無能爲力,或者明明可以去阻止,卻因爲全局而不得不熟視無睹,焉能不心痛。

只有在經歷過,才能真正明白慈不掌兵這四個字。

千萬別認爲這四個字是一種情懷,這四個字,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心痛的無奈。

……。

紹興府亂了。

亂成了一團。

沒有人會壓注吳爭。

這不是他們看不起吳爭。

在聽到千人韃子騎兵進攻始寧鎮的消息時,只有傻子會壓注吳爭勝。

騎兵在冷兵器時代就是戰場之王。

就象熱兵器時代,火炮是戰場之王一樣。

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明白。

一千騎兵,足以對抗數倍的步兵,最後還能將步兵擊潰、殲滅。

吳爭,他憑什麼勝?

始寧鎮離紹興府七、八十里地。

一旦陷落,騎兵可以在半個時辰,不,根本不用半個時辰,就能抵達紹興府。

到時,還走得了嗎?

興、越兩位國公的援兵遲遲未到,二千韃子騎兵一路南下,一路北上。

誰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突然出現在紹興府?

這個問題,不僅在朱以海和朝廷重臣的心裡想,還問出了口。

一旦問出口,就代表着分歧,代表着決裂。

所以,紹興府亂了。

但就象這世上有壞人,也有好人一樣。

區別在於,有時是好人多,有時是壞人多。

任何時候,都有好人。

國之將亡,不乏忠臣義士。

有人寧願當傻子,他們選擇相信吳爭,哪怕不信,也當成信。

譬如張煌言。

譬如錢肅樂。

譬如張國維。

又譬如是朱媺娖。

張煌言自認與吳爭相交莫逆,雖然不能與吳爭並肩作戰,但不妨礙陪吳爭一起死。

錢肅樂認爲,戰爭總得有人死,可如果人的脊樑斷了,那就不如死。與其在逃跑的途中喪命,不如死在大明的土地上,至少紹興府眼下還是大明之地。

張國維的心思很複雜,違抗監國之命,去爲一個百戶殉葬,不值得!

哪怕自己很欣賞吳爭。

但錢肅樂、張煌言二人的留下,讓張國維不能不留下。

大明亡了,知己就是活在世上的唯一心靈寄託,如果連知己都沒了,活着還不如死了。

所以,這三人留下了,爲得不僅僅吳爭,更爲他們心中的執念——那個曾經輝煌到不可一世的大明朝。

哪怕已經亡了,但,不可取代。

朱媺娖從離開吳莊,自暴身份時,就沒有想過再離開紹興府。

正象她說的,朱家欠明人太多了,欠得太多,雖說債多不愁,但朱媺娖認爲,這不妨礙她爲朱家還明人一點利息。

她不爲吳爭……當然、或許、可能也有那麼一點。

朱媺娖無法確定,不能確定,也不敢確定。

所以,她必須留下。

朱以海原本是要用強的。

沒有這些人,傻子都知道自己就成了一個光桿司令。

可朱以海發覺,他做不到。

因爲他手下,除了王府數百侍衛外,唯一可以依仗的會稽衛所,也指揮不動了。

廖仲平其實是個忠臣。

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違抗監國殿下的命令。

但這不代表着他認同朱以海的“轉進”。

如果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不留下,他自然是服從朱以海的。

可現在,他覺得自己該留下。

因爲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需要他的保護,長平公主需要他的保護。

廖仲平想通了一點,他的效忠對象不是朱以海,而是大明。

在朱以海與朱媺娖和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之間,他選擇站在朱媺娖和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一邊。

失去了廖仲平的支持,朱以海就無法用強帶朱媺娖和張國維、錢肅樂、張煌言等人離開。

他只能帶着十幾個朝廷重臣趕往碼頭。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七百零九章 王一林離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