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

PS:感謝書友“richardlg”投的月票。

蔣全義是真有些急了,他道:“一旦陳勝、方國安兩部撤退,鳳陽府的敵騎將再無我軍抵抗,便會勢如破竹般地攻至江都、泰州一線……王爺,您就算決定拼死一戰,那也不能以身犯險……這樣,由末將來執行您的命令,請王爺速速撤回泰興,如此,末將也能無後顧之憂!”

吳爭的臉急劇地抽搐了一下,然後撇了下嘴道:“之前本王想撤,你死硬地阻攔……怎麼,此時你倒反而怕了,想勸本王離開了?”

蔣全義急得冒汗,“這不是一回事……!”

“這就是一回事!”吳爭正色喝斥道,“後路即將被斷,你竟要本王捨棄三萬泰州衛將士,獨自撤退?你讓將士們作何想?你讓本王情何以堪?你是想辱沒本王來成就你的名聲嗎?!”

蔣全義和那些身邊想勸的將領聞聽,爲之一愕。

這罪名可不小,當然,這事歷朝歷代都有,明朝更爲多見。

所謂的直臣、諍臣,就是悖君王而美自己的名聲。

吳爭道:“如今全軍將領,集結部隊,今夜子時後,悄無聲息向東轉進,兩天之內,配合魯之域吳淞衛對鹽城形成夾擊!”

蔣全義這纔回過神來,與身邊衆將領還想再勸。

吳爭厲聲道:“再敢多嘴,本王治你惑亂軍心!”

衆將領齊齊沉默下來。

蔣全義無奈之下,與衆將領一起出帳部署去了。

吳爭來到帳前,看着薄暮下的淮安城,心中喟嘆一聲,若是能攻下這座淮安堅城就好了,泰州衛就可以固守淮安城,就如同釘下一顆釘子,就算敵人騎兵再多一倍,也不足爲懼。

到時,調北伐軍諸衛數路北上,淮安城中心開花,多麼美妙的事啊!

那時,以黃河爲屏障,就算徐州敵軍趕來,也可力抗之。

吳爭長長一聲嘆息,看着淮安城輕聲發誓道:“此戰我若不死,定會帶兵回來!”

……。

時至半夜,大軍集結完畢。

吳爭看着將領們,面無表情。

這算不上一場大敗仗,可比敗仗更頭痛。

後路遭受大量敵騎威脅,這對任何一支軍隊,都是滅頂之災,特別是全賴於彈藥補給的火槍新軍。

將士們也沉默着,後隊變前隊已經出發,他們是前隊,也是最後一批。他們的心裡有着無比的失望,強悍如泰州衛的他們,竟攻不下一座淮安城,讓人情何以堪?

可他們不沮喪,因爲吳王與他們同在。

每個將士心中都異常堅定,只要吳王在,咱們,就一定能回來!

這種自信體現還眼神中,讓吳爭非常地受用,軍心可用。

一支軍隊打順風仗時士氣高漲,並不說明什麼,只有在遭遇挫折之時,一如既往,那便是精銳!

“出發!”

吳爭只有簡單地兩個字,但聽在將士們耳朵裡,氣勢無疑於“進攻”!

……。

十多裡外,淮安城城頭。

祖大弼一直在城頭上,城外泰州衛已經兩日沒有發起進攻了。

會有什麼陰謀呢?

不過祖大弼並不擔心,他自信能守得住淮安城,至少守上一個月不成問題。

這不是祖大弼小看泰州衛,而是憑他多少的戎馬生涯和經驗,可以判斷出泰州衛缺乏有效的攻城武器,簡單地說,就是重火炮。

冷兵器時代,尚有投石車、攻城車,可泰州衛卻除了雲梯,啥都沒有,連雲梯都不是制式器械,顯然,是臨時籌措和製造的。

就憑這一點,祖大弼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能守住。

從瞭望哨的稟報中得知,泰州衛從天色將黑時,就有了異動,哨兵猜測,或許敵人要撤,建議出城交戰。

但祖大弼毫不理會,泰州衛連攻淮安十日,雖說無功,但傷亡還不足以迫使它退兵。

既然自己有守城的把握,又何須冒險?

況且,誰能保證,這不是泰州衛的陰謀,攻城不成,佯裝撤退,誘使自己出城交戰呢?

所以,祖大弼按兵不動。

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情報匯攏起來,泰州衛撤退的跡象越來越明朗。

祖大弼心中有些惋惜,可他依舊堅持不出城,守住淮安城,就算完成任務,立下大功,何必畫蛇添足,遭來無妄之災呢?

能逼退來犯的敵人,特別是令多鐸蒙難、八旗折翼的北伐軍,那已是不世之功。

祖大弼想到這,嘴角露出一絲不經意地笑意,是啊,此戰之後,滿清朝堂之上,該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這還是祖大弼不知道吳爭就在城外十多裡,如果知道吳爭也在,他會笑得更開心。

連多爾袞都數次無法奈何的吳爭,竟被他輕易逼退,何等的榮耀?!

然而,世事往往就是如此令人古怪,它總不想讓人、事圓滿,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一種人力不可抗的變故,來讓人扼腕嗟嘆。

淮安城東門方向,突然發出的紅光,映照了半邊天,使得夜幕爲之退讓。

城中百姓尚未睡着的,幾乎以爲錯估了時辰,天色將亮了。

“怎麼回事?”祖大弼緊張地喝問道,“東門發生了什麼?”

一個踉踉蹌蹌跑來的士兵,趕到城下,仰頭嘶喊道:“稟將軍,東門……營變,叛軍燒燬了儲糧……。”

祖大弼聞聽,整個人爲之一晃,他有些眩暈起來。這個節骨眼上,竟出了這等子事,難道……是天意?

祖大弼不愧是沙場老將,他敏感地意識到,這不是一件孤立事件,城外泰州衛集結準備撤退,不,已經撤退之際,城內居然發生營變,還燒燬了一門儲糧,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是內外勾連,泰州衛是故意做出撤退姿態,來迷惑、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換一個將領,這個時候應該調派集中在南門的守軍,前往東門平亂纔是。

可祖大弼僅僅問道:“叛軍幾何?東門守將,可有能力平亂?”

“回祖將軍,東門陳將軍令小的向祖將軍稟報,叛軍人數並不多,尚不足千,因猝不及防,才被叛軍得了手,點燃了所囤糧草……但局勢可控,只是平亂需要時間。”

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
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所謂的“追擊”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的腔調倒越來越象他了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誑我?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