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

吳爭也不是盲目嘗試,他的作戰方略是,先嚐試熱兵器,如果不成,那麼只有狠下心,讓五千騎兵進行補刀了。

但這支清軍騎兵必須殲滅,這是吳爭今日鐵下心要幹成的事。

讓夏完淳順路誘敵,也是吳爭心中沒底,希望把來犯清騎削弱一些,增加成算的原因,不得已而爲之。

這個時候,吳爭的心是懸着的,他明白,鎮江城今日如果不收復,那麼未來很長時間,都沒有今日這麼好的機會了。

一旦清廷調集重兵入駐,再想攻鎮江城,那就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慶泰朝底子薄弱,消耗不起。

而鎮江城由此將成爲清軍深入慶泰朝腹心的一根刺,日日夜夜將折磨着明人的心。

……。

臨陣易帥,本是兵家大忌。

可對於多爾袞而言,他根本沒有將慶泰朝視爲同等的對,根本不在意。

事實也確實如此,整個慶泰朝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六萬,而長江沿岸,已經聚集了十萬清軍。

軍隊與軍隊也不一樣,清軍那是從關外打到關內的老兵,而明軍卻是“烏合之衆”。

所以,在多爾袞看來,明軍突破江防,佔領儀真,那不過是偶發事件,不具有代表性和可複製性。

吳三桂、李國翰也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殲一支二萬人的明軍,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只要調集清軍合圍,儀真的明軍要麼撤回、要麼被全殲。

而“臨危受命”的吳三桂,知道自己是打醬油的。

事實上,吳三桂降清的經歷,並不是傳說中那般爲了一個女人。

吳三桂那時也是有野心的,在李自成佔領順天府登基之後,李自成幾度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也動過心。

但當時被李自成挾爲人質的,可不只是陳圓圓,還有吳家親人,所以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那時有些偏頗了,象這樣的梟雄,怎會在意一個女人呢,哪怕是再美麗的女人,也不至於讓他以江山相換。

事實上,吳三桂當時的處境非常不堪,兵力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難擋多爾袞。

這種情況下,想要兩面作戰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吳三桂必須要選擇一方。

可吳三桂有野心,他不甘心屈居別人這下,所以,他想了個驅虎吞狼之計,那就是利用多爾袞這隻虎來吞李自成這頭狼。

可他的算盤沒多爾袞精,所謂你想要人利錢,人要你本錢。

多爾袞一面虛與委蛇,一面下令強行軍,一夜之內抵達山海關。

而這時,吳三桂還在與率軍親自前來的李自成三河縣敷衍呢。

清軍一到,李自成總算是明白自己被吳三桂下套了,於是率軍猛攻。

吳三桂打不過啊,事關生死,只能向多爾袞求援。

好嘛,多爾袞正合心意,這就有了吳三桂聯合多爾袞在一片石大敗李自成之戰。

打了這戰,正如黃泥巴掉進褲襠時,不是屎也是屎了。

在多爾袞的逼迫下,吳三桂只能易旗改幟,望風轉舵,稱崇禎帝爲“故主”,反覆表白自己“矢忠新朝”了。

當然,清廷明面上也沒虧待吳三桂,不久就加封吳三桂爲平西王。

但吳三桂和其他降官不同,他還擁有一支自己獨立統率的軍隊,在降清之初,仍與南明勢力保持着聯繫。

應天府福王登基,吳三桂甚至還派人私下傳信“不忍一矢相加遺”。

因此,清廷對其外示優寵,內存疑忌,並未授之以事權。

除對其嚴加防範之外,也只是利用他對李自成的仇恨,使其率兵攻擊李自成。

李自成主力被平定之後,清廷也就卸磨殺驢了。

吳三桂隨即被清廷從前線調回,出鎮錦州。

那時錦州需要吳三桂鎮守個屁啊?

不過就是將吳三桂部置於清軍的腹心,嚴加看管起來罷了。

對於清廷的這種安排,老謀深算的吳三桂自然瞭然於心。

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提什麼“復君父之仇”了,而是安下心來當清廷順臣了。

所以,這次多爾袞讓他去江北打醬油,吳三桂知道,這是多爾袞在考驗他對朝廷的忠誠,否則區區南明殘餘,還須李國翰“輔佐”自己?

雖說吳三桂對清廷一樣心中怨恨,可他知道,這是自己獲得清廷信任的良機,只有把握住這次機會,自己纔有可能脫離清廷的監控,纔有機會圖謀將來。

所以,吳三桂決定使出混身解數,也要全殲儀真明軍。

一到揚州,吳三桂立即調動各路清軍,向儀真合圍。

……。

吳爭判斷的沒錯,從鎮江城南下準備收復丹陽的清軍騎兵,確實是五千人左右。

夏完淳按吳爭交待,以三千人誘敵。

可這時,吳爭判斷錯了,清軍根本沒有理會夏完淳這支明軍。

僅僅派偏師一陣驅趕之後,直接南下了。

夏完淳此時遠離丹陽,雖有心向吳爭傳信,可知道清軍騎兵行軍速度極快,恐怕自己的信使到達丹陽時,吳爭早已接敵了。

於是,牙一咬,會合埋伏的軍隊,毅然向丹徒方向北上了。

……。

吳爭自然早已派斥候四出。

清騎居然全數南下,讓吳爭本就懸起的心,再提上了一寸。

可事已至此,還能怎麼辦,打唄!

但戰術進行了一些修改。

原本已經構築工事,前出的火槍兵被迅速撤回丹陽城內。

埋伏兩翼的騎兵也相應後撤,部署於東西城門外藏匿。

也就是說野戰肯定是打不成了,那就打一場攻防戰。

但攻防戰,鐵定是全殲不了清軍騎兵的。

只有在城牆上頂住,然後派騎兵由兩翼包抄合擊,這纔有可能達到目的。

前提是,正面要頂得住,且給予敵騎以重創,否則,依舊回到野戰的老路,需要騎兵與騎兵硬抗。

還別說,重演之下、牛高馬大的外籍火槍兵士氣高漲。

在他們看來,瘦弱、矮小的東方人,怎麼可能擋得住熾熱的彈丸呢?

這些外籍兵與三千新兵被安置在城牆上,前後三行,這是吳爭借鑑倭國的“三段擊”火槍戰術。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施琅臨陣歸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四百六十八章 戰爭尾聲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