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

聞聽朝廷下詔,與清廷停戰議和,丹徒明軍將士一片激憤。

吳爭也感覺心累,但,他能夠理解朝廷和內閣諸臣的無奈。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慶泰朝根基太弱了,弱到風一吹就會散架。

所謂九府之地(現在加上紹興府是十府了),除去吳爭三府(加上紹興府是四府),王之仁三府,朝廷真正能掌控賦稅的只有三府,而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要讓朝廷繼續支持與清軍來一場大戰,那真勉爲其難了。

吳爭知道這樣不對,但如果讓自己拱手讓出四府賦稅,那吳爭還真不放心。

這個世道,只有握在自己手中的纔是自己的。

授人以柄,這種只有君子做的事,吳爭辦不到,甚至對於還未決定歸屬的紹興府,吳爭都決定當仁不讓了。

就更不用說另外三府了。

所以吳爭能理解朝廷的決定。

在吳爭的安撫下,將士們開始平靜下來。

可夏完淳與別的將領不同,他有見識有才華,他能一針見血地看清問題本質,他憂慮地看着吳爭問道:“這次停戰的最後獲利者,會是我朝嗎?”

是啊,慶泰朝區區十府之地,大半個江蘇加上小半個浙江,這樣的地盤,與掌握大半個華夏的清廷相比,時間並不站在慶泰朝一邊。

大家同時發展,可土地和人口相差太大,怎麼比?

吳爭對此的解釋是,“清廷所說佔領的土地和治下人口是我朝十多倍,可其所承擔的壓力也是我朝的十幾倍,乃至更多,因爲這片土地上的明人會反抗,清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去遏制,同時,雖說清廷所佔土地大於我朝,但我朝十府之地商業發達、人口集中,不象北方貧苦。最重要的是,我朝可以做到君臣上下同心,而清廷則需要面對佔據半數之多降臣的反正,如此比較下來,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夏完淳被說服,可吳爭自己心裡卻在嘆氣,慶泰朝真能做到上下同心嗎?

這兩天一直沉默寡言的錢翹恭卻想得不一樣,如果和談,那叔叔或許還有救。

雖然叔叔此時不知生死,但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強……能迎回遺體,讓他葬於祖墳。

錢翹恭急道:“吳爭,帶我回應天府,問問我叔和將士們可有生還者?”

吳爭默默地看着錢翹恭不語。

原本以錢翹恭的聰明,自然是不會問出這個問題的。

可當局者迷,再聰明的人,關心則亂。

邊上夏完淳嘆氣道:“翹恭,你怎麼就不明白,儀真被清軍合圍日久,若非吳三桂久攻不下,圍三撅一,無意拼個你死我活,怕是你也不可能突出來……以令叔的忠勇,他連撤退都不願意,又怎會……哎。”

夏完淳是不忍心說明白,但他言下之意,錢翹恭又怎會聽不明白?

叔叔不肯撤,決意爲南岸多牽制清軍一日,已經存在死志,怎會落入清軍之手?而他不降,清軍又怎肯輕易放過他?

如果真是受傷被清軍俘虜,那……那還不如殉國來得乾淨。

是,交換俘虜古來有之,可這交換,得以多少將士的生命換來的戰果去交換啊,叔叔又怎會捨得朝廷這樣做呢?真如果這樣,怕叔叔真活着,也會自盡以明志的。

想到這,錢翹恭熱淚盈眶。

吳爭突然開口道:“我帶你去應天府。”

不僅夏完淳不解,錢翹恭也愣了。

“只要令叔還活着,就算拿我去換,我也絕不推辭!”吳爭平靜地說道。

……。

就在吳爭向夏完淳交待好防務,要出發去應天府的時候。

馬士英親自趕到丹徒,面見吳爭。

他的來意非常複雜。

但僅一點,就讓吳爭萬分驚愕。

登基?!

是,吳爭與馬士英私下早訂有目標,終極目標就是登基爲帝,可顯然,現在是不恰當的。

十府之地的皇帝?

還不如一個巡撫更合適吧?

而當馬士英說出另一番話時,吳爭立刻斷然拒絕!

當日陳子龍在殿上倡議擁立吳爭,得到除錢肅樂之外,所有朝臣的一致擁護。

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吳爭必須爲惠宗後裔,也就是說,吳爭在登基之前須先認祖歸宗。

其實陳子龍不是無的放矢,不管吳爭身份真假,只要吳爭認祖歸宗,姓了朱,那麼就算吳爭是假的,那又如何?

史上皇帝沒有子嗣,過繼同宗室子弟繼承大位,不是沒有。

所以,只要吳爭姓了朱,那歸入惠宗名下承嗣,也算是“正朔”了。

這同樣也是朝臣一致附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形勢緊迫,廣州三個皇帝無論是誰成了氣候,那就形成了南北相爭的必然。

慶泰朝想要佔據大義,就得有皇帝,否則名不正言不順,如何抗衡南面?

這是朝臣一致附議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還有別的原因,譬如吳爭現在權位已經賞無可賞,譬如吳爭手中的實力足以掀翻內閣,另起爐竈等等。

既然勢不可擋,不如順勢而爲。

至少還能混個擁立之功不是?

可羣臣的一致意見,卻被監國朱媺娖不置可否的態度,給暫時擱置了。

這不是吳爭一口拒絕的原因,而是朱媺娖提出了一個讓吳爭無法答應的荒誕條件。

當日朱媺娖退朝之後,留下了馬士英。

君臣進行了一席開門見山的詳談。

朱媺娖沒有隱瞞,將吳爭、吳小妹身份對調之事,一五一十地對馬士英說了一遍。

然後問道:“馬相一直追隨鎮國公,說來也不是外人,本宮想問問,你以爲,此事可行嗎?”

饒是馬士英見慣了宮廷、朝堂詭異之事,也被朱媺娖的話驚得張大了嘴,久久無法合攏。

朱媺娖的做法何等瘋狂、荒謬!

古有狸貓換太子的傳說,可如今李代桃僵,絕不讓古人。

如此一來,就算大明覆興,怕也不是原來那個大明瞭,連皇帝都不是朱氏後人了,這天下還叫明嗎?

不過屁股決定立場,立場不同,看法就會南轅北轍。

馬士英現在的屁股坐在吳爭這邊,立場自然就不同了。

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
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嗎?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八百零八章 如此說來,本王還得感謝你?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