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

多爾袞活着時,濟席哈、藍拜等滿族將領受多爾袞威勢所懾,對多爾袞的安排不敢出言反對。

可眼下,多爾袞死了,新主子只是個不滿十歲的孩童,這就讓他們有了想法,二旗旗軍加上三萬新軍,足以奠定一方勢力的根基,大事可爲啊。

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濟席哈、藍拜顯然是斷章取義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他們選擇性地“剖析”了首戰的優劣之處。

在他們看來,鐵甲兵既然能一次攻上城牆,就能攻上兩次。

他們認爲,此戰的失利,主要原因在於步兵不能迅速跟上,導致了鐵甲兵上城之後,沒有步兵掩護、配合,才使得守軍有機可趁,若是步兵能有第一時間登上城牆,此時,自己怕是已經在湖陵城城樓上暢談古今了。

這個總結,幾乎成爲了濟席哈、藍拜等一衆滿族將領的通識,也對嘛,否則就沒有“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了。

濟席哈隱瞞了不報首戰戰報,而是迅速下令,再次攻城。

不過清軍還是收斂了一些,吸取了前戰部分教訓。

清軍以另一旗的三百鐵甲兵爲先登,以三千弓騎由兩側騎射壓制城牆上火槍兵,而原本間隔鐵甲兵二里前進的登牆步兵,此次僅間隔百步遠,弓箭手依舊跟隨步兵後面。

這種佈陣,清軍從關外一直打到關內,可謂無往而不勝。

其最關鍵之處,不在步兵和弓箭手,而在輕騎飛射。

冷兵器時代,怕是沒有一個兵種能在攻城時,強過輕騎飛射,特別是北方遊騎。

這種飛射,簡直就是守軍的惡夢。

不管是弓弩還是火槍,基本上就是浪費箭矢和彈丸,因爲根本無法瞄準。

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壓制,那就是以同樣騎兵前出,干擾敵人。

顯然,嶽小林手下沒有騎兵。

那麼,這場仗怎麼打?

嶽小林犯愁了,看着已經城下漸漸逼近的鐵甲兵,嶽小林知道,再想故伎重演已經是不可能了,有步兵緊隨其後掩護的鐵甲兵,那就等於有了周密的防護,想要以“地趟刀”接近發難,無疑是自殺。

打不打?在最後的緊要關頭,嶽小林依舊猶豫着該不該開炮阻截,他怕浪費炮彈,因火槍兵防護極差,守城如果沒有了火炮壓陣,根本無法守城,這便是無炮即無防的道理。

然而,猶豫歸猶豫,身體卻很誠實。

在鐵甲兵進入虎蹲炮射程的那一刻,嶽小林咬牙揮手,“開炮!”

有棗沒棗,先打上一杆子再說,要是城丟了,火炮和炮彈豈不便宜了敵人?

就是這個想法,讓嶽小林狠下心來,將炮彈全打出去。

事實上,嶽小林已經想撤了,正是想撤,纔想將炮彈打光,輕裝轉進嘛,能省事不是?

可百門虎蹲炮的齊射,效果一如預料。

雖然對緊隨鐵甲兵的後方步兵有一定的殺傷效果,也阻礙了步兵地迅速推進,可對鐵甲兵,一如前戰,不起作用。

煙塵散開之後,鐵甲兵已經逼近城牆。

清軍的登牆方式比較獨特,以四架梯子由四個方向搭成一個井闌模樣,以十幾根臂粗的帶鉤木頭支撐其中,其堅固度和拼接順利度,猶勝於尋常雲梯。

這顯然是爲鐵甲兵登城而專設的。

不過這種四方梯也就針對小城、矮牆適用,象徐州城那麼高的城牆,顯然作用不大,因爲再堅固的四方梯,一旦高度過高,也會造成形體堅固度的缺失和下降,自身沉重的鐵甲兵要是在梯上晃幾晃,估計下面就得散架。

此時鐵甲兵開始登牆,而虎蹲炮已經沒有了射擊角度,全部啞火,緊隨的敵軍步兵趁此衝上前,輔助鐵甲兵登城,而弓箭手開始與守軍火槍對射。

形勢非常危急,嶽小林終於想到了吳爭在常州第二次抗擊鐵甲兵的方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之前城牆上被火槍擊中頭盔而全軍覆沒的鐵甲兵,已經被收攏,屍體堆在了一起,鐵甲猶在。

既然火器難以撼動,不妨鐵甲對鐵甲。

可問題來了,難道普通士兵是穿上鐵甲就能成爲鐵甲兵嗎?

顯然不是,這需要極其嚴苛的訓練,一旦百多斤的鐵甲上身,連走路、轉身都需要訓練。

這和步兵上了馬也不是騎兵,是一個道理。

有道是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方法總比困難多。

嶽小林臨時想了個轍,那就是讓身體強壯的士兵穿上鐵甲,然後就站在城牆邊上堵,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了,只要能負得住重量就行,不需要動作。

……。

嶽小林這臨時抱佛腳的戰術,卻產生了極大實戰的效果。

鐵甲兵是無法揮動武器的,他們作戰,一般都兩種武器,一是重騎使用的騎槍,雙手持之,槍桿夾在腋下作爲支撐,一旦羣起前行,可謂無堅不摧。但騎槍只能是野戰,攻城顯然是用不上騎槍的,因爲鐵甲兵上牆已經艱難,持騎槍那無疑是自殺。

另外一種,是清軍鐵甲兵的專用武器——鐵錐。

鐵甲兵進攻,手只能前後運動,不擅於上下揮砍,他們就是以此物往前捅。

這是一種有些形似北伐軍槍刺般地武器,區別在於放大了好幾倍,重達十多斤,鈍,且無鋒無刃,更象是一條前細後粗的鐵鞭。

但如果被鐵甲兵以自身重量附加上去,捅在任何生物上,就是一錐兩洞的結局。

嶽小林讓守軍穿上鐵甲,立於城垛前,本意是阻擋鐵甲兵上牆。

但顯然士兵有自己的想法。

北伐軍士兵最喜歡的其實不是手中火槍,這燧火槍有一個最大的弊端,讓人難以接受,那就是最好別瞄準,因爲一瞄準,保證濺你一臉麻花。

事實上,北伐軍士兵,十有八九,都是“麻花”臉。

瞄準完畢,手指一動,擊錘一落,火花四濺,後座力能讓貼近的臉腫成豬頭,就算小心避開了,臉上的斑點定會多上一波。

所以,北伐軍士兵最喜歡的武器,是手雷。

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
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