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

王翊被吳爭懟得直冒火,厲聲道:“空口無憑,本官絕不信還有人會給王一林下如此荒唐的命令,縱兵劫掠、害人性命……。”

“爲何沒有?陛下不也下了口諭,令禁軍追殺本王嗎?真是少見多怪,都御史爲何不去質問陛下荒唐?”

“你……。”王翊還真沒想到吳爭會如此強橫,“好,那會稽王講講,王一林受何人之命?”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吳爭,連王一林也疑惑起來,前夜自己是受命縱兵搶劫縣衙?

吳爭語氣越來越平靜,“王一林是儀真伯,能命令他的除了陛下、殿下之外,自然也只有本王了。”

這話一出,一片譁然。

吳爭暫掌軍政,確實有權調動義興朝內除禁軍之外的所有軍隊。

可問題是,堂堂郡王,爲了百餘傷兵,攬下這麼一攤爛事,值得嗎?

殿中任何人都心裡清楚,吳爭這是主動在替王一林背黑鍋了。

可還真挑不出什麼漏洞來。

王翊愣了半晌道:“郡王的意思是,王一林受郡王之命,縱兵劫掠、害人性命?”

“不。”吳爭斷然否認道,“本王只命令王一林縱兵劫掠,並沒有下令害人性命。”

“那就是了,事實上已經害了三人性命,致數十人受傷……再者,郡王爲何要下這道令,郡王暫掌軍政,何事需要郡王行此荒唐之事?”

吳爭撣撣衣袖,“這要問諸位了,數千人的軍隊說遣散就遣散,遣散也就罷了,愣是沒給一粒糧食,本王要收復大勝關,手中可用兵力不足,只好抽調水師殘部,哪想數千人有一頓沒一頓地已經餓了近半個月了……有道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又時值深夜,本王無奈之下,令王一林率部就地取食,有錯嗎?再則,本王還關照王一林,表明身份,留下憑證……王一林,你讓士兵表明身份、留下憑證了嗎?”

王一林福至心靈,大聲道:“留了……若不是留了,就憑縣衙和幾家米鋪,也能見到我的面容,來指證我?”

吳爭雙手一攤,衝王翊道:“都御史聽清楚了?這就是事實俱在!”

王翊確實是愣了,這事還能這麼搞?

“郡王如此施爲,這傳將出去,怕是人心難平吧?此事顯然有悖祖宗律法……。”

“什麼是祖宗律法?”

“就是……。”

“太祖建立大明時,可有祖宗律法?”吳爭環視上百個反對者,“法是人訂的,人嘛總有疏忽,不合時宜的法,便是惡法。如今強敵環伺,正是激勵民衆北伐之時,勇士之所以爲勇士,是他們有了使命感、自豪感,諸位要審訊勇士,削弱、毀滅他們的使命感、自豪感麼?一個不善待勇士的民族不會有將來……諸位,抵擋清軍南下、北伐重興大明,是要靠他們捨棄性命、拋灑熱血的。”

吳爭的話讓整個大殿一片寂靜,只有他的聲音嫋嫋不絕。

“別的民族沒有英雄,想着創造出英雄。可我們呢,明明有英雄,卻要去毀滅他們……英雄是人,不是神,是人總會有瑕疵,吹毛求疵,實爲不智!”

王一林激動地看着侃侃而談的吳爭,第一次,他覺得吳爭如此順眼。

而那個義憤填膺的鄭有德,此時早已滿頭大汗地縮了回去,他倒不是被說服,而是他恐懼了,因爲吳爭下令徹查任氏。

想想也是,富人嘛,家大業大,清軍佔領應天府,哪可能有膽象民衆一樣反清?

自然是屈膝相就,以保一家平安,如果不向韃子訕媚,已經算是個有良知的富人了。

所以,吳爭並不用查,也知道任家屁股定不乾淨,這其實就是恐嚇。

簡單、不粗暴,卻非常有效。

吳爭見殿中一片寂靜,以爲自己的話說服了羣臣,於是看向朱媺娖,拱手道:“請殿下頒監國詔,將水師陣亡將士,安葬於清涼山以北十里亂墳崗,立六尺碑,由禮部撰寫碑文、撫卹將士親屬家眷,並由殿下親賜大明烈士冢稱號,供萬民敬仰,以此,來激勵民衆奮勇殺敵,收復河山!”

然而,吳爭話音剛落,殿中吵雜立時響起。

“荒唐!”

“賜叛軍以美名,讓我等顏面何存?”

“就是,朝廷遣散敗軍,反過來再賜以美名,出爾反爾,如此一來,朝廷顏面掃地?”

“陛下,萬不可依此行事!”

除了黃道周、錢肅樂等不足三成的官員之外,近七成人都紛紛反對。

這其中甚至有不少一向來是傾向吳爭這邊的,可見觀念的差異,不僅撕裂了民間,也撕裂了朝堂。

“水師叛軍犯事在前,朝廷不加追究,已是仁慈,再要待以優渥,情何以堪?匹夫、賤民、奴兵,焉能冠以國朝大明烈士美譽?如此一來,我等士大夫一族,情何以堪、以何牧民?”

輿情可謂洶洶,錢肅樂向吳爭微微搖頭示意,意思是不要再糾纏此事了,該妥協時,還得妥協。

吳爭怒了。

如果說大明的滅亡主因是,東林黨帶壞了整個大明官場風氣,或許是有些過,可說它染黑了江南整個讀書階層,還真不冤枉它。

別的不說,就說崇禎上吊前開徵的“三餉”,都說是民衆苦苛稅久矣。

可事實上,三餉還真不是什麼重稅,雖然對於有些省確實是特別沉重,可整體來說,還是十五取一的條框內,大明稅賦可以說是千百年來最輕的朝代了。

“三餉”開徵的是東南三省四府和北方五省,浙江戶均一兩六錢,福建戶均四錢三分,湖廣戶均九錢,廣東五錢七分,廣西不足二錢。

可陝西、河南每戶卻是三兩一錢和三兩,山西、山東就更不可思議了,分別是四兩八錢、五兩三錢。

爲什麼呢?

因爲江南有號稱“衆正盈朝”的東林黨嘛,東林黨人,向來是賣國的可以,交稅的不行。

大明朝關稅幾乎是零,傻子都明白,鄭家所養龐大的軍隊,軍餉皆來自於海上貿易,可大明朝就是徵不起來,爲何?有東林黨嘛。

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
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