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

“就地解散即可,招募所需的耗費,由本候承擔。”吳爭哂然道,“可依本候估計,這種可能絕不會發生。”

吳爭說的很自信,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氣勢。

其實衛匡國心裡也知道,這事與羅馬教廷有百利而無一害。

教廷沒有任何投入,該花的錢,吳爭沒有少花一文,而火槍鑄造技術的流出,對教廷而言,畢竟與大明相距數萬裡之遙,根本沒有絲毫影響力。

但教廷由此得到了吳爭的承諾,就是可以與吳爭分享在這場戰爭中火槍的使用心得及利弊,從而針對性地對火槍進行改良。

這一點,纔是真正的利益所在,關係到未來的戰爭主導權。

而唯一的壞處或者說弊端就是,如果被清廷知道此事,羅馬教廷或許會因此與清廷交惡,可雙方同樣相距萬里之遙,真要是被清廷知曉那能如何?這些工匠在明軍控制的土地上,清廷還是鞭長莫及,就算事有不測,也能從容出海回國。

真正需要羅馬教廷承擔的是,如果清廷交惡,耶穌上帝將無法在清廷控制的土地上傳播。

可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吳爭真能憑藉大規模地使用火槍,將清軍擊敗,光復失地,那就更不用在乎清廷的反應了。

衛匡國之前以此來搪塞,不過是藉口罷了。

“好吧,就按閣下所言。只是望閣下遵守承諾。”

吳爭大喜道:“君子一言,快馬一鞭,衛先生儘管放心就是。從今日起,我朝九府之地,上帝之音,暢通無阻。”

“多謝靖海候閣下。”衛匡國聞言也是喜形於色,這纔是他真正需要的。

……。

衛匡國離開之後。

莫執念搖搖頭道:“主公心急了,其實這事並不難。杭州城中各國番商雲集,要花高價購買一、二萬杆火槍,想來不是難事。”

吳爭笑道:“魚與漁的區別在於,未來!”

“未來?”莫執念微微皺眉道,“主公難道忘了方纔,衛匡國所說,歐洲各國都沒有大規模裝備火槍嗎?如果真是克敵制勝的寶貝,各國爲何不大規模使用?況且,衛匡國也曾在金華城組織起火槍手協助明軍抵抗,但效果並不好。”

吳爭微笑着轉頭,對着屏風後,以一方紗巾蒙面的莫亦清道:“清兒對此是如何想的?”

莫亦清聞言起身,微微一欠身,然後道:“既然夫君清楚這火槍的弊端,卻又執意耗費巨資招募工匠及購買鑄造器械,甚至還選派二百人前往異國他鄉,想必心中已經對火槍弊端有了應對之法,甚至改良之法。不知清兒所言對否?”

吳爭哈哈大笑起來,指着莫亦清對莫執念道:“都說薑是老的辣,今日這古話不靈驗了。”

莫執念被莫亦清的這番話說得悄然大悟,他不是想不到,而是當局者迷。

他是吳爭的錢袋子,而這錢,幾乎是莫家的私錢。

之前的公帑,早已被吳爭揮灑得乾乾淨淨,應天、蘇州兩府徵召三萬多新兵,王之仁新建的八千人水師和大量艦船,還有吳爭麾下此戰之後的犒賞和撫卹。

真真的花錢如流水。

如果莫執念沒有放貸掉那二千多萬銀子,還能讓吳爭“揮霍”兩三年,甚至打上幾場大仗,但真要那麼做了,吳爭身後也就起火了。

民心喪盡,打再多的勝仗,恐怕也得不償失啊。

莫執念當局者迷,他倒不盡是心痛錢財,從認吳爭爲主那一刻起,莫執念等於一把將自己和整個莫家推上了堵桌,梭了,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

他只是在想,如何在達到目的的前提下,自己付出最小的代價。

所以,在聽到火槍射程不遠、準確度不高等等諸多弊端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花這麼多錢還不如再在民間徵募一支新軍,更能增強自己的實力。

將大量的錢浪費在這種雞肋之上,太不值得了。

可此時被孫女莫亦清這番話一點,莫執念就回過味來,是啊,吳爭顯然不是蠢笨之人,明知諸多弊端,又怎會將巨資投入進去,還應諾了不少條件。

自然是有了應對或者改良之策。

莫執念隨即拱手道:“老朽糊塗了,竟沒察覺到主公的心思。”

吳爭搖搖手道:“莫老不必在意,這事是我沒向你說清楚。不過此事繁雜,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想以九府之地對抗佔據了大半個疆土的清廷,而不被擊垮。那麼我能想到的,也只能是火槍了。”

火槍的事,莫執念不懂,他在乎的是杭州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品銷往歐洲的利潤。

各國番商雲集杭州府,圖的大都是這些物產。

可也正是因爲番商在中間的一轉手,明商所獲的利潤無疑削去了大半。

所以,這次莫執念刻意地爲引見衛匡國,主要還是想借助衛匡國,打開了一條通往歐洲的直銷渠道。

可今天,吳爭與衛匡國交談的主旋律,自始至終一直圍繞着火槍,這讓莫執念大失所望。

等吳爭說完,莫執念道:“主公或許不知,老朽本是想以衛匡國傳教士的身份,建立杭州與裡西波亞(里斯本)的商貿通道,如此一來,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可以直接銷往裡西波亞及周邊各國,這其中豐厚的利潤就不必被那些番商半道截取。”

那邊一直聽着吳爭與莫執念交談的莫亦清,此時開口道:“夫君養兵、組建新軍耗費甚巨,單以三府之地的賦稅,恐怕遠遠不夠,更何況夫君要購買鑄造火槍的器械、僱傭大批外來工匠,再有將來鑄造火槍所需之鋼、鐵、煤炭,無不需要巨資支撐,清兒以爲,如祖父所言,或許是短期內能夠聚集起巨大財富唯一可行的辦法,還望夫君三思。”

吳爭微笑着看看莫亦清,又看看莫執念。

莫亦清連忙起身,福身請罪道:“清兒妄言了,請夫君責罰。”

吳爭隨意揮揮手道:“請你來旁聽,就是想聽聽你的意思,這倒不能怪你妄言。”

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
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