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

“所以,你不必懷疑我的真心,你若是想要這天下,我定拱手相讓!”朱慈烺一片赤誠神色。

吳爭連忙應道:“我信!但殿下放心,我並無此意。我擔憂的是,慶泰朝初立,掌控不過十府之地,殿下雖貴爲太子,可一旦改元,必會觸及無數人已經到手的利益……。”

“想來也包括鎮國公自己吧?”朱慈烺問得很坦蕩,一臉坦然,純真得就象一隻小白兔。

“呃……是。”吳爭有些招架不住了。

“鎮國公放寬心,慈烺絕不動任何一人之利益,朝中官職,一如既往!”

“敢問殿下,對先帝治國如何看待?”吳爭適時選擇轉變話題。

朱慈烺平靜地答道:“子不言父過。”

吳爭道:“成敗功過,自由後人評說,出你這口,入我之耳,再無第三人知曉。殿下儘管暢言便是。”

朱慈烺沉默了一會,方纔開口道:“逃亡的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忖此事。父皇在位十八年,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勵精圖治……這些世人皆知,可終究還是亡了國。每每思及,便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今日鎮國公問及,那就權當是……閒談吧?”

“看來殿下已有心得?”

“不敢言心得,無非是些……揣摩罷了。”

“請殿下賜教,吳爭洗耳恭聽!”

“慈烺以爲,爲君者,心中本該無對錯、忠奸、善惡、黑白,唯以功過、成敗論賞罰,僅此而已。鎮國公以爲然否?”

吳爭慢慢地品味着朱慈烺的這十七個字,越品越覺得意味深長。

皇帝,如果自己下場成了運動員,那如何當裁判?

有理!太他X的有理了。

於是吳爭頜首道:“殿下此言高明!”

朱慈烺微笑着點點頭道:“鎮國公慧質蘭心,慈烺竟有與你相見恨晚之感。”

吳爭老臉一紅,吱唔道:“還請殿下繼續講下去。”

朱慈烺輕輕一嘆道:“國事艱難,當時父皇太急躁了……閹黨雖然爲禍朝野,但不可否認,它是平衡朝堂必不可少的一根支柱,閹黨中人也有良心未能泯者,東林、復社黨人中不乏營營苟苟之輩。兩者原本對峙平衡,凡難解時,便須由父皇調解、判定,但一朝閹黨覆沒,清流佔據了整個朝堂,一枝獨大之時,父皇已經無力迴天,此爲父皇最大的失誤之處。”

吳爭震驚!

這種詮釋大明亡國的論調,鮮有聽聞,這還出於崇禎朝太子之口,讓吳爭有種仿如隔世之感。

可不得不說,深思起來,還真他X的有道理。

崇禎帝以兄終弟及繼承帝位,本就根基淺薄,可剛一上位,便大刀闊斧剷除閹黨,一夕之間,原本對立的兩在陣營,一方轟然垮臺,戰略平衡瞬間打破,而造成的權力空隙,沒有合適的第三方進行填補。

清流一夜之間,掌控了整個朝堂,這,就是一場災難。

如同貧窮已久的難民,一朝暴福,他們甚至不知道,手中巨大的財富該用往何處?

如同李自成義軍攻入順天府,一朝翻身作了主,結果……灰溜溜地離開,直到滅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明太祖朱元璋身邊謀士朱升有句話說得好,可謂一語中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意思雖然稍有不合,但理是一樣的。

舉大事,得三思而後行。

顯然,朱由檢太心急了,閹黨爲禍不假,但在剷除它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培植一個替代閹黨的第三方勢力,去收攏閹黨清除之後,所留下的權力空隙?

如此,清流未必會失控,朝堂之上,權力相互監督平衡,皇帝尚可以裁判的身份掌控大局。

朱元璋採納了朱升的意見,坐穩了天下。

而他的後人朱由檢,卻忘記了這句至理名言。

吳爭愣愣地看着朱慈烺,難道朱家真轉運了,亡國三年,終於出了個救世主?

吳爭有些信了。

太子有明君之相,這句話有些道理。

帝王無情,這絕不是貶義。

只有帝王無情,人間方可有情!

“敢問殿下,如今時局,若殿下登基,當如何應對?”

“兩岸停戰之勢已成,當與民修養生息,內修吏治、外連南方宗室、西北義軍,合力圖強,待來日,與清廷決戰、逐鹿中原!”

“殿下有此認知,可爲明主!”吳爭起身,拜伏道,“臣吳爭,拜見太子殿下!”

幸福來得這麼快?

饒是朱慈烺自認城府深具,也不禁激動起來。

他起身半蹲在吳爭面前,攙扶道:“能得鎮國公擁戴,吾明振興有望!鎮國公快快請起。”

然此時君臣名份已定,吳爭自然不能再放肆。

“太子殿下可有定下登基日子?”

“首輔令人已選出吉日,乃五日後寅初。”

吳爭頜首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監國退位,殿下該早日登基。好在五日不算太久……臣贊同!”

朱慈烺激動地道:“許多人向孤進言,認爲你有異心,今日孤算是明白了,你纔是大明最忠誠的臣子……吳爭,孤一旦登基,即冊封你爲吳王,但凡我朝有收復河山,重歸北都一天,孤將與你共天下,絕不食言!”

吳爭低頭垂目道:“多謝殿下美意,只是吳王爵,臣斷不敢受,請殿下收回成命。”

朱慈烺臉上笑容有些僵硬,“你是嫌吳王爵不配你滔天之功?”

吳爭道:“殿下誤會了,臣領杭州、松江、嘉興三府之地,已屬特例,若朝廷再冊封吳爭爲吳王,怕是難安天下人心,引來非議。殿下,光復大業剛剛開了個頭,論功行賞之事,且留待日後吧!”

朱慈烺臉色慢慢自然了些,“鎮國公果然是識利害之人,只是孤總得儘儘心意吧?否則,朝堂上下,還以爲孤與鎮國公有閒隙,事反而不美了。”

吳爭回道:“臣有一事求於殿下,請殿下允准。”

朱慈烺大喜道:“講!孤無有不應。”

“請殿下下令赦免錢肅典,並讓此次京城追隨臣的將士,交於臣帶回杭州府。他們雖說對殿下不敬,但殿下是殿下,陛下是陛下。”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衡陽鎮狙擊戰(六)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九百十章 曉看天色暮看雲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