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

在吳爭看來,這場清洗之後,取得的果實需要鞏固,就得從內政上下手。

就象治病,在割去患處腐肉之後,最需要的就是養護、滋補。

發展內政,就是此時最有效的養護、滋補方法。

跟誰有仇,也不會和錢有仇。

讓轄下民衆富裕起來,就是吳爭搞內政的目的。

當這些失去利益的反對者,嚐到了甜頭,自然會在無形之下,轉變態度。

就象當時吳爭在杭州府做的唯一一次“劫富濟貧”一樣。

當時杭州府的商人們怕是恨吳爭恨得牙癢癢。

可現在呢?

他們是吳爭最忠誠的擁躉之一。

江南商會如今的影響力,讓所包含的各府商人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社會地位的提高,滿足了精神訴求。

加上收益的實質性成倍增漲,讓商人們再不想回到過去。

誇張點說,如果此時有人敢在他們面前公然反對吳爭,呵呵,得被這些商人一人一口唾淹死。

一手鍘刀,一手糖果,剛柔相濟,無往而不勝。

正治上的矛盾,用經濟方式去緩和,直到矛盾解決。

吳爭一直在這麼做,而且行之有效。

陳守節與戚道昆等人,對蒸汽機車的研發已經成功。

從簡單的上下運動,變成迴旋運動,他們只用了七個月時間。

同樣,蒸汽機鍛鋼,反覆地鍛打,數百倍於人力的鍛打,使得軍工坊鋼鐵的堅韌度,有了超越時代的提升。

這給了許多器械、配件的改良,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譬如槍管、炮管,譬如曲軸、齒輪,再譬如農具。

吳爭一直幻想着,能趕在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由華夏來引領這次革命。

現在,當軍工坊第一輛機車頭,運行在坊中僅五里距離的軌道上時,吳爭笑了,古怪地笑。

沒有比改變歷史,更讓吳爭舒心的事了。

雖然機車的速度不快,不,準確地說,是太慢了。

就象是垂死的老牛,喘着粗氣,“吭吃吭吃”地耕田。

但吳爭知道,用不了多久,巨大的車輪,將飛速旋轉,奔跑在華夏大地上,那時,任何敵人,都會爲北伐軍的投送用力而心驚膽顫。

大將軍府頒佈了命令,以之前補充北伐軍時挑剩下的一萬多俘虜,組建起建設兵團,正式建造由杭州府至松江府的鐵路。

並且,吳爭極其古怪地,爲這條鐵路軌道寬度定出了一個數字——164.9釐米。

所有人都不明白,爲何不取整。

但吳爭從不解釋。

甚至張煌言在吳爭去他家時,追問吳爭,這數字是什麼意思,吳爭也只是笑而不答。

我得意地笑!

……。

入秋了。

天氣慢慢變涼。

杭州、嘉興、松江三府的百姓,卻是忙得滿頭大汗。

鐵路、船塢、軍工坊,幾乎用盡了三府中的人力。

用句不太準確的話說,就算有人想鬧事,也沒有時間啊。

有錢賺的時候,沒人想鬧事。

這得益於巨量資金的投入和匯聚。

財政司沒錢,支持不了這項巨大的工程。

吳爭給莫執念出了個主意——向江南各府發行債券,十年期,年利,一成。

此時的江南人有錢,相較於北、西方向各省而言,江南就是個遍地是銀子的地方,就連個乞丐,怕是兜裡都不屑有銅錢了,因爲,財政司已經試發行了五百萬兩的銀幣。

九銀、七銅、還有三分是啥,天知道。

銀幣兩種規格,五錢和一錢,身影是圓形,鍛壓得很漂亮,滑、沉、精緻。

正面是個“漢”字(繁體),反面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始建於萬曆年間),沒有刻上錢數,是因爲只有兩種規格,五錢和一錢,傻子都能分得清幣值,民間稱之爲“漢元”。

所以,財政司並沒有從鑄幣中,賺取到如莫執念預估的那般豐厚利潤。

因爲,此時的鑄造技術使得鑄造成本很貴。

但銀幣的試行取得的成功,一是“漢元”精美,二是純度高(相較於民間的雜銀,九成銀確實是高了)。

第一批發行五十萬兩,僅一日功夫,便告罄。

民間換來作爲收藏、贈送子侄、打賞之用,着實讓莫執念驚喜了一大把。

於是,在一個月內,接連續推五次,總共發行了五百萬兩銀幣,財政司得到的鑄造利潤僅十餘萬兩,相當於三分利潤。

但銀幣的推行,補全了民間的小額流通,漢明銀行的票匯,僅限於大額兌付,百姓根本不適合,所以,隨着銀幣的不斷髮行、流通,極大地繁榮了杭州府周邊的零售業。

並漸漸向周邊非大將軍府轄地擴散。

而銀幣給財政司帶來的不僅僅是相當於三分的利潤,而是間接增加了對天下各地商貿,日益增長的話語權。

因爲民間對“漢元”的依賴和信任,使得他們漸漸不願意使用和接收難以攜帶的碎銀。

特別是往來於紹興、杭州、嘉興、松江四府的商人們,都習慣了使用“漢元”交割和匯票兌付。

這樣一來,造成了各方勢力要進行貿易,不得不拿白銀,從杭州府換取“漢元”,來滿足己方轄地的民間商業流通。

而這更加造成了“漢元”的短缺和緊俏,距離近的應天府,兩個五錢“漢元”可換一兩一錢白銀,而到了江北揚州,可換一兩二錢,再遠些,淮安以北,一兩三錢都換不到。

蒸汽動力的大型紡織機,在沿海六府普及開來。

紡織品產量迅猛增加的同時,對中小商戶及百姓的手工業造成了巨大沖擊,造成了無數百姓的失業和手工坊的倒閉。

在各府情況彙總之後,吳爭以大將軍府的信用,向漢明銀行提出擔保,爲所轄十一府民間商戶提供無償貸款,專用於商戶購置紡織機械。

如此,原本被大型紡織機衝擊的中小商戶開始擴大規模,無法生存的手工業散戶,以僱工的方式進入各大新增工坊。

局勢漸漸平穩下來,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

吳爭知道,這只是暫時平穩,快則十年,遲則三、四十年,這場工業革命初始階段,對社會造成的衝擊,纔剛剛開始。

但那已經不重要了,吳爭都懶得花精力去想。

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
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居然是我錯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