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庶進遼營

自東漢末年一來,天下紛爭,黃巾之亂爲導火索,將這大漢的天下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各路諸侯擁兵自重,分割領土相互殺伐,致使漢末連年征戰,民不聊生,十不存一,但是這樣的算是,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無論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在這個年代裡,最不缺乏的就是這英雄二字了…………

或許有人認爲,這是一個武將的時代,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給了武將多麼崇高的榮譽,亂世之中,只能用武力解決一切,所以武將的地位油漆味的重要…………但是,武將當真是那麼耀眼麼?耀眼地將其他人盡數籠罩在自己光輝之下?不!因爲還有比武將們更加顯要的存在,那就謀臣!

謀臣,也就是謀士,定策思計、安民主政之人,若諸侯身邊不曾有着得力的謀士,那麼,他離敗北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就如早期的劉備一樣,當然,這裡我說的謀士,可不是指一般的謀士,而是諸如賈詡、諸葛亮、周瑜、龐統、荀彧、荀攸、郭嘉、司馬懿等頂級謀士的存在!

要成爲諸如此類的存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要有書讀!不管是兵書也好,內政之書也好。你首先得看,將先賢的學問印在心中,勿要認爲這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若是容易,那麼古人爲何不在家中,而要四處遊學呢?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九年制義務教育百姓之中認識字者寥寥可數,更被說飽讀詩書之人,除了像荀家、龐家這類的頂級世家,家中存有無數書籍外,就連徐庶、司馬懿等歷史中大多鼎鼎有名的人物,也不惜爲學問四處奔走,只有在世家門閥,大族貴族之中,纔有書籍可讀,這也是直接造成了人才大多從世家而來,而寒門子弟,卻少有發跡者,而這大漢的天下,也逐步變成了世家控制的天下。

難道大漢時期也有所謂的學堂不曾?呵呵,學堂自然是不曾有的,不過倒是有類似的存在!襄陽,天下士子云集之處!之劉表坐鎮荊州一來,荊州少逢戰亂,州內太平,這不僅讓老百姓安定下來,也讓這天下的士子奮勇而至。

而這士子蜂擁而至出了是找尋一個太平之處意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襄陽有名師!名師爲誰?司馬徽與龐盂,不熟悉?那麼換個稱呼,水鏡先生與龐德公!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人,龐盂字德公,襄陽人兩人與盧植的老師鄭玄一樣,都是大漢名士馬融的學生,學問極高,天下傳名,故而天下不少學子均往襄陽求學,比如龐統、徐庶、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還有因戰亂遷家到荊州居住的諸葛亮,均在這兩位門下。

而一代新人換舊人,龐德公,司馬徽等大賢不喜歡朝廷政治之事,沒有出仕,但是交出來的弟子,可都是在等待尋得一明主,展示自己的才華,但是這天下的各路諸侯可供選擇的越來越少,也不防這些人已經安奈不住…………

但是我們現在要說的,雖然也是這些荊州名士中的一個,但是這個人,卻和被人不一樣,因爲他已經選擇了一次主公,但是現在,他有第二次選擇,不爲別的,只因爲自己的母親,誰讓他是一個孝順之人呢,誰讓他,名字叫徐庶呢?

“元直啊!你這是…………”看到徐庶竟然到了自己的面前,李林很驚訝,疑惑的問道。

“遼侯!”徐庶顯得很憔悴,加上乃是從荊州趕路而來,風塵僕僕,對李林幽幽說道“遼侯,你我明人不說暗話,遼侯派軍南下南陽,捉住了某之母親!某近日前來,特意來求遼侯,希望放了某的母親,某願意爲遼侯做任何事!”

“啊?”李林驚愕了,疑惑道“元直何出此言啊?林何時抓住元直之母!”

徐庶道“乃是遼侯麾下子龍將軍,給我家主公劉備發去書信!說已經捉住庶之生母,某自然要前來討回!”

“你媽…………你母親真是在我的手裡?”李林皺着眉頭看了看方方,低聲道“今日可有子龍將軍傳來消息?”

方方搖搖頭,小聲道“可能是在邴原大人手中!”

李林眼睛一轉,聽着徐庶的話,莫非還真的跟電視劇裡一般,但是自己也沒下令抓徐庶的母親啊!李林立即對方方道“將我伯父叫來!”

“諾!”方方隨即做了出去。

“那個元直啊!既然你也來這裡了,也就別走了!說句老實話,你在劉備處,就真的認爲自己可以施展抱負嗎?”李林心想,既然事情已經促成,那莫不如自己就直接將徐庶留下,或者是直接扣下,這個劉備現在雖然很慘,但是畢竟還是自己的一個心腹大患,一個徐庶,要是走運的話,再加上一個諸葛亮,那自己怎麼對付!不如先將這個徐庶拿下來爲好!

徐庶低着頭,緩緩說道“難道堂堂遼侯,竟然會用出這樣卑劣的手段來挽留我這麼一個小人物嗎?”

李林眉毛一挑,淡淡一笑,道“小人物?難道元直真的就以爲自己是一個小人物嗎?要是這般的話,元直就可以離去,林只要明白這事情的原委,定然將元直母親送回!”

“遼侯!你這是…………”徐庶驚訝的看着李林,李林那下潁川,而徐庶便是這潁川長社人,家中老母尚在,徐庶自幼受儒家禮法教育,以孝爲先,最是孝順,知道現在形勢不妙,所以便偷偷派人將母親帶走,而死後來一波三折,劉備更是飄忽不定,現在劉備攢着幾年的兵馬有一次被打的一點不剩,所以又一次的回到了新野,當然是要修養一段時間,又聽說李林前往徐州,徐庶覺得找到了機會,打算派人將自己母親接回來,沒想到趙雲和張郃竟然帶人殺進了荊州,最倒黴的是還劫到了自己的母親,畢竟乃是劉表麾下軍師之母,這要是平常,趙雲肯定就補血與以母親要挾徐庶,將其放回,但是現在趙雲放走劉備,算是戴罪之身,自己不敢定奪,交給張郃,張郃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好上奏許昌,邴原接到這個事情之後,算是爲李林着想了一把,這也不能怪邴原,李林經常跟邴原一起暢談,而總是說道劉備這個人,邴原也很是驚訝劉備爲何如此讓李林雞蛋,這下有了機會斷劉備一條臂膀,邴原當然不會放過,便決定有此計,將徐庶從劉備的身邊奪走…………

“哈哈!”李林笑了兩聲,緩緩說道“元直啊,你我都是聰明人,劉備何人,你要比我明白得多,元直投靠劉備,雖說是看重了劉備的仁義,但是徐庶也是明白,這樣的投降,哪有真仁義可講?何爲仁義,林認爲,能夠做人坦蕩蕩,便是仁義!而劉備嘛…………嘖嘖嘖…………”說着,李林不削的搖搖頭。

雖然李林不知道劉備到底是一個具體樣子,但是對於李林來說,只要抓住劉備一點的小尾巴,就要說出來,徐庶跟隨劉備已久,必然會明白劉備那些醜事,被說他沒有,只要是人,就不會完美,李林說的含糊其辭,就是要徐庶聯想到那些事情,當然了,李林根本不知道的那些事情。

“遼侯!”徐庶拱拱手,道“我敬遼侯乃是一個聰明之人,沒想到,今日再見,遼侯也是一個坦蕩之人!但是,遼侯,你用老母威脅某前來,莫不是就是要以此言勸說某投靠遼侯?”

李林連連擺手,笑着說道“這道不是,只是某也是爲了元直着想罷了,不過嘛,元直,你在某處,必定要比在劉備處要好吧…………”

徐庶不再說話,只是佇立在原地沉思,不一會,邴原走了進來,而方方則是跟在後面,邴原看了看徐庶,又看了看李林,連忙對李林拱手道“拜見主公!”

李林點點頭,一擡手指着徐庶道“伯父,這便是徐庶徐元直!”隨即又對徐庶道“元直,這便是某的伯父…………”

李林還沒說完,徐庶立即對邴原拱手一拜道“邴大人大名,如雷貫耳,久仰久仰!”

邴原也是緩緩施了一禮,道“潁川徐元直,名望也是不小啊!幫助劉備化解了與劉表的矛盾,還屢次幫助劉備逃脫了我家主公大軍的圍困,今日一見,果然不是凡人啊!”

“大人客氣!”徐庶笑道“請問大人,家母可在大人處?”

邴原沒好氣道“荒唐,老夫怎麼會窩藏你家母親!”

“那這是…………”徐庶疑惑道。

邴原立即道“你放心,你母親和家中家眷一切安好,正在前往許昌的路上,老人家路上染上的風寒,張郃將軍安排最好的醫生治療,已經康復!”邴原壓根就沒有說自己以母親威脅徐庶的事情,而徐庶呢,更是也沒說。

徐庶一點頭,語氣依舊很是恭敬,道“那邊好!那邊好!多謝大人派人照顧老母了!”

“嗯!”邴原點點頭,便不再說話…………

第九十八章 黃巾雄兵第六十六章 考試考試第一章 天子六駕第二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三十八章 越來越曖昧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讓你借箭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張郃大敗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直撲兩翼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劉真的身份第一百九十章 袁尚的嘶吼第一百一十四章 臨涇血戰(5)第三章 李府的危機第五十一章 韓人來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殺攔路第六十八章 猛攻頂城第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邴原的斥責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九十章 第三股勢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車胄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林vs賈詡(3)第十六章 方方重傷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五十章 與江東的第一戰第六十章 昌黎田豫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軍敗袁譚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戰戰戰 2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 田豐直諫第六十五章 忽來頂城第四十五章 連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鬱悶的詐城第八十二章 鏖戰公孫度 4第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 重起爐竈第七章第十九章 太史慈大敗第七十六章 夜襲頂城第五十六章 吐露心聲第三十八章 許亮的抉擇第八十三章 巧遇張郃第一百八十一章 冀州最後之戰(3)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五十五章 地道戰嘿第四十一章 閃電戰開始第二百四十章 坐收襄陽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軍敗袁譚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十三章 劉虞很難纏第三十七章 破廟第一百一十九章 嚴密監視圈第七十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奪袁熙大營第五十一章 韓人來使第六章 到達樂浪第二百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勘察道路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滿眼殺氣第一百八十一章 冀州最後之戰(3)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暴虐江東水軍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二百零九章 何人敢打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逃往的蛻變第七章 王烈的期望第三十六章 收降關靖第四十三章第六十九章 雙雄再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田豫的橄欖枝第四十五章 計策有變第十四章 新野新軍師第七十章 緊急迴帶方第九十九章 黃巾力士第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八十四章 南陽黃忠第九十三章 大都督李林第八十八章
第九十八章 黃巾雄兵第六十六章 考試考試第一章 天子六駕第二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等差數列第三十八章 越來越曖昧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讓你借箭第二百二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張郃大敗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八十八章 直撲兩翼第四十八章第二十三章 劉真的身份第一百九十章 袁尚的嘶吼第一百一十四章 臨涇血戰(5)第三章 李府的危機第五十一章 韓人來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殺攔路第六十八章 猛攻頂城第八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邴原的斥責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九十章 第三股勢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車胄投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林vs賈詡(3)第十六章 方方重傷第一百零七章第二百五十章 與江東的第一戰第六十章 昌黎田豫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軍敗袁譚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三十六章 戰戰戰 2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一百零四章 田豐直諫第六十五章 忽來頂城第四十五章 連環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鬱悶的詐城第八十二章 鏖戰公孫度 4第七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 重起爐竈第七章第十九章 太史慈大敗第七十六章 夜襲頂城第五十六章 吐露心聲第三十八章 許亮的抉擇第八十三章 巧遇張郃第一百八十一章 冀州最後之戰(3)第八十六章 求人不易第九十九章 重整人心(2)第五十五章 地道戰嘿第四十一章 閃電戰開始第二百四十章 坐收襄陽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軍敗袁譚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十三章 劉虞很難纏第三十七章 破廟第一百一十九章 嚴密監視圈第七十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奪袁熙大營第五十一章 韓人來使第六章 到達樂浪第二百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勘察道路第二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滿眼殺氣第一百八十一章 冀州最後之戰(3)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暴虐江東水軍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二百零九章 何人敢打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逃往的蛻變第七章 王烈的期望第三十六章 收降關靖第四十三章第六十九章 雙雄再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田豫的橄欖枝第四十五章 計策有變第十四章 新野新軍師第七十章 緊急迴帶方第九十九章 黃巾力士第十三章第九十七章第八十四章 南陽黃忠第九十三章 大都督李林第八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