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坐收襄陽

“來得好快啊!”舉着酒盞,蔡瑁輕笑道:“昨日遼王還在圍樊城,今日先鋒大將太史慈將軍便已到了襄陽城外,請!”

“請!”舉杯抿了一口,郭圖曬笑說道:“遼王此意,無非是助將軍順利掌握襄陽,在下不曾歸去,其中含義遼王自然明白,是故遣一軍先行至襄陽,助將軍震懾宵小!”

“哈哈!”蔡瑁哈哈一笑,點頭附和說道:“遼王深謀遠慮,先生不知,前幾日襄陽城中還有些傢伙揚言竭力抗遼,末將苦勸不從,今日太史將軍率軍一到,哈哈,先生可知如何?”

“雖不中,亦差之不遠!”郭圖淡笑一聲,心中暗暗冷笑道:“主帥心思投敵,將領幾無戰心,荊襄如何能保?可惜劉景升、可悲劉景升!”

“那麼眼下……”放下手中酒盞,蔡瑁面色一正,低聲問道:“不知遼王何時到襄陽?末將又如何……那個,如何……”

“將軍放心!”郭圖微微一笑,已有所指說道:“遼王素來仁義,襄陽乃重城,城中百姓數十萬,如此城池,開戰之前,遼王必會親至城下,呼主將通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到時候,將軍顧及城中百姓,不欲襄陽生靈塗炭,是故舉城而降,荊襄百姓,必感將軍仁義!”

“豈敢豈敢,哈哈,喝酒喝酒!”

“呵呵,將軍請!”

“先生請!”

成業六年五月十二日,遼軍在荊州大勝的消息傳遍天下,叫李林遣朱靈守宛城,一面留張郃守樊城,率麾下十餘萬兵馬於襄陽城外,與太史慈匯合。

成業六年五月十三日,李林率近二十萬兵馬圍襄陽,於城下呼蔡瑁出面,勸其投降,蔡瑁猶豫一下,便與城內衆將商議,當然了,二人都是老戲骨,德藝雙馨,那戲演繹的合情合理,感人至深,李林苦口婆心言明利弊,蔡瑁雖然大義凜然,但是也是心繫蒼生…………最後襄陽之中除一批老將誓死不降外,其餘將領皆爲蔡瑁馬首是瞻…………

成業六年五月十五日,蔡瑁以楚王劉表世子劉琮的名義,遣人至李林中軍營面見蒞臨,願開城而降。至此,襄陽二十萬兵馬,未曾一戰,便已卸甲投降,歸了李林名下…………

“這便是襄陽城啊!”率軍至襄陽城下,面對着關閉着的襄陽城門,望着那城牆、那護城河,只要城中荊州兵上下一心,竭力奮戰,李林自思沒把握在一個月之內攻克此城,這襄陽城,在劉表那個死鬼多年的經營下,不得不說,在整個南方,這襄陽乃是第一大城,就算是整個大漢天下,這襄陽也可排的上前五了,然而眼下這襄陽城卻也是馬上就要被李林的踩在腳下了,而已經見慣了這樣場面的李林,早就已經習以爲常…………

“呵呵!”李林身旁,軍師龐統一直陪伴左右,看着李林的表情,龐統撫須笑道:“襄陽兵馬不下於我等,蔡瑁不曾一戰卻欲出城投降,嘿!主公不戰而屈人之兵,日後必成佳話啊!”

“嘿!少扯淡,拍啥馬屁?”李林笑罵一聲,正色說道:“即便襄陽拿下,劉備仍在逃亡之中,莫要懈怠啊,士元!”

“主公所言極是!”龐統低了低頭,拱手說道:“不過依臣下之見,此刻劉備身旁百姓幾乎已無,只要被子龍將軍的騎兵追上,大可放手廝殺,劉備……必死無疑!”

“但願如此吧!”李林輕嘆一聲,放眼望着襄陽,只見襄陽城門徐徐打開,有一人領着一個孩童走出城門,想來便是蔡瑁與劉琮無疑。踏着吊橋走過護城河,蔡瑁望見十餘萬遼軍陣前,有一人身穿一襲白衣文衫,跨馬而坐,英武無比,加上鼻子下一抹鬍子,更是增添不少殺氣與虐氣,腰間林刀藏在白袍之下,身上若有若無的顯出了裡面的護身軟甲,這便是李林,跟蔡瑁想象中的李林雖然有所差距,但是這已經傳遍天下的李林的形象,加上那人身後威風凜凜的遼軍,這李林的身份怎會有假?

蔡瑁急忙領着劉琮上前,而本應該是主子的劉琮卻是吞吞吐吐,戰戰兢兢的,畢竟是一個小孩子嘛,身前二十萬大軍虎視眈眈的看則會,不下個半死都是他見識廣了,蔡瑁也不見外,立即對李林大呼拜道:“楚大將軍蔡瑁見過遼王!”他身旁劉琮有些畏懼地躲在舅父身後,偷眼望着李林。

“世子,此乃遼王,快快行禮!”蔡瑁有些着急的說道。

“不必如此!”李林輕笑一聲,跟着小孩子,李林沒有必要一般見識,這劉琮恐怕比虎兒還小的樣子,李林翻身下馬,隨意的拱拱手笑道:“世子顧及大局,免去襄陽一場大劫,保全城中百姓,請受寡人一拜!”寡人,不錯李林說的正是寡人,李林如今何等身份,大漢遼王,稱侯稱王,皆可以稱孤稱寡人,以李林的身份當然也是這樣自稱,不過李林在平時跟自己麾下將士在一起的情況真是懶得說這些,李林倒是更加的習慣自稱老子嘞!總是孤孤的,李林很是不習慣,但是如今乃是在萬軍之前受降,當然就要有點官方的稱呼了…………

“豈敢豈敢!”蔡瑁連忙側身閃開,抱拳說道,“若論仁義,遼王纔是,末將斷斷受不得遼王此拜!”

“哈?”正低頭望着劉琮的李林懵然擡頭,莫名其妙說道,“蔡將軍方纔說什麼?”

“啊!”看着李林壓根就沒理睬自己,蔡瑁也有些尷尬,猶豫一下,擡手說道:“某已在府中備好酒席,若是遼王不棄……”

“哪裡哪裡!”李林摸摸劉琮腦袋,心說這個小子長得還挺好玩的,一看就是一個紈絝子弟的胚子!聽了蔡瑁的話,李林點點頭,笑着說道:“來!世子,蔡瑁將軍!請!”看來李林倒是還挺客氣的。

“請!”蔡瑁趕緊擡手恭敬一禮,李林客氣,但是他可是不敢客氣。

見李林就這麼入城,龐統咳嗽一聲,提醒說道:“主公,麾下將士如何處之?”

似乎是明白了龐統的意思,蔡瑁急忙說道:“遼王,城南有一營寨,末將已命將士卸甲以待遼王大軍至,不妨叫遼王麾下將士,入營歇息,哦……還有,近日城防將士勞苦不堪,末將已命將士卸甲歸營,至於襄陽城防,恐怕要勞遼王麾下將士了……慚愧慚愧!”坑介妖巴。

蔡瑁一席話將李林與龐統說得一愣一愣,這做得也太徹底了吧?不理解蔡瑁爲何這般信任自己等人,但是既然這麼老實,也省的李林麻煩了,你要是遲遲的不交出權利倒是會讓被人猜忌呢,李林點點頭,道:“蔡瑁將軍果然是誠實君子啊!”

低了低頭,蔡瑁笑着說道:“遼王纔是仁義備至,說一不二,天下名傳!”

“蔡瑁將軍客氣了!”點點頭,李林一樣手,當即吩咐李通、高覽率軍入城,接手襄陽城防,太史慈率大軍入駐襄陽城外軍營,收編荊州軍。

李林還提醒衆將士道:“記住寡人對爾等說的,但凡發現擾民之舉,不問大小,斬!”

“諾!”李通、高覽抱拳一禮,當即率軍入城。

“遼王真乃仁義之士!”蔡瑁抱抱拳,恭敬的說道:“請!”

“請!”李林淡淡一笑,衆人緩緩入城。

即日,李林取襄陽,按早前約定,上表洛陽的小天子封劉琮繼任楚王,蔡瑁爲水軍大都督,襄陽大小將領,一概封賞。另外,李林犒賞三軍,令夏侯悖徐徐收編襄陽兵馬,襄陽二十萬兵馬,改姓李矣!除了劉備未除,李林稍稍有些遺憾之外,此行能兵不血刃,拿下荊襄,實在是可喜可賀。而蔡瑁自是最善察言觀色,見李林有些興致,當即大設宴席宴請遼軍將領,以及襄陽降將。對此,龐統認爲,眼下初取襄陽,還是要謹慎爲上!不過李林則認爲,一通宴席,或許能拉攏遼軍將領與襄陽降將之間的關係呢?或許,對於將領們來說,酒水,當真能拉攏兩者關係呢…………

當然了,李林自然不會忘記叫李通嚴加戒備,以及嚴令衆將士醉酒,這幫傢伙都是粗獷的漢子,當然了,一般酒品也不是太好……

相對於其他將領,李林的席位自然是蔡府內室之中,身旁唯有龐統、趙雲二人,而蔡瑁一方,也僅僅叫蔡中、蔡和作陪而已。

席間,李林也曾見過劉表妻室,蔡夫人,感覺此女溫文賢淑,稱得上是大家閨秀,並不像是什麼惡毒女子,所求也僅僅是叫其子劉琮日後能繼承其父基業,衣食無憂而已。對於蔡夫人所求,李林一一應允,只要荊州能歸順,區區一個什麼破楚王的虛名,又有什麼呢?再加上,這荊州的大權在蔡瑁等人手裡,只要蔡瑁等人會做人甘願爲李林帳下,些許權利,算不了什麼的,就算換做李林,同樣如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自己勢力夠強,不怕麾下造次;倘若麾下造次,則只能怪自己勢力仍不夠強勢,無法滿足麾下所求!經過了許亮的背叛事件之後,讓李林更加的明白,忠誠,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除去個別人外,大多人心中都有各自的追求,只要能滿足他們,他們又如何會造次?不過,要是野心大大,不要駕馭的話……呵呵!恐怕就只能像龐統說的那樣了,殺之立威!當然了,不到最後關頭,李林是儘可能不想這麼做,殺一人,那麼那人背後親眷、至交自然與自己爲敵,便是爲自己樹立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敵人,何其不智!儘可能的,李林仍希望收人心,繼而收天下!是故,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

“令郎之事,還請太夫人安心,寡人已上表天子,不日便有皇命傳達!”李林笑着說道,這蔡夫人畢竟是劉表的媳婦,所以李林也沒辦法,叫一句太夫人已經是相當給面子了。

“多謝,多謝!”得李林親口應允,微微鬆了口氣,起身爲李林滿上一杯。

李林愣了愣,急忙說道:“豈敢勞太夫人瞭如此,寡人不敢當!”斜眼又看了看蔡瑁,蔡家,在荊州的影響力太大了,眼下還得重用蔡瑁,若是能叫他誠心歸順,即便是拉蔡家一把,也無不可,蔡瑁知進退、會做人,可同樣的,逕類人也只能達到這種地步,他只有這種器量,相比之下孫權、劉備纔是重中之重!

酒過三巡,李林眼珠子一轉,緩緩對蔡瑁道:“嗯,德掛……”

“在!”蔡瑁恭謹地一頷首。

只感覺眼皮一跳,李林按下心中無奈,沉聲說道:“寡人來荊州,出來安定荊州宵小,另一個用意德珪想必也知曉吧?”

蔡瑁一聽,假裝糊塗道:“額……粗知大概,望主公提點!”

左右一望,蔡夫人知機起身,盈盈一禮,拉着劉琮說道:“遼王在此商議大事,妾身且告退……”很是尷尬地點點頭,望着蔡夫人轉入內室,李林咳嗽一聲,正色說道:“襄陽兵馬,德珪可是全權掌握?”

“稟主公,十之八九,除卻一些頑固仍有反心外,兵馬皆在瑁掌握之中!”

“好!”李林心情總算是好了一些,點頭說道:“表你爲水軍大都督,用意你可明白?”

“明白!”蔡瑁點點頭,望了一眼李林,低聲說道:“主公的意思,想必是欲取江東吧?而主公帳下兵馬將士,大多出身北地,不善水戰,而我荊州水軍,每每操練,不曾懈怠,即便是與江東,亦有多次征戰,可謂是知己知彼…………”

“對!”李林微微一笑,沉聲說道:“不過德珪休要大意,那江東可不是好對付的!”

一說到江東,龐統眼睛一眯,自己跟周瑜在江都對戰一個多月不分勝負,排兵佈陣之上,那周瑜果然是天下奇才,就連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而江東的那些兵馬可就差上不少了,畢竟是南方人,以水戰爲上,龐統曾經跟李林說過,若是能夠將周瑜這樣的人物招攬過來,必將如虎添翼,身爲軍師,龐統竟然想着幫助李林招攬可以頂替自己的人才,也可見龐統的心胸了,但是李林當然明白,讓周瑜投降自己,那不是做夢一般嘛!

皺皺眉,蔡瑁疑惑說道,“主公的意思是……”

深深吸了口氣,李林勉強笑道:“待襄陽兵馬收編完畢,你便再復操練此軍,不可懈怠,待我軍備好糧餉,擇日揮軍江東,儘量要在劉備與孫權聯手之前,一一擊破!”

蔡瑁頓感李林言語中一掃天下的氣勢,頜首抱拳說道:“末將明白!”

“那麼……”思量一下,李林手指一叩桌案,鄭重說道:“荊州水軍,便全權交與你了!莫要叫我失望!”

只見蔡瑁面色一愣,隨即便是大喜,起身大拜說道:“多謝主公,某必將不負主公信任!”

“多謝主公!”蔡中、蔡和亦是心中大喜,附和拜道。內室之中,蔡夫人側耳傾聽着李林等人談話,見李林欲重用蔡家,暗暗鬆了口氣,望着懷中茫然不解的劉琮,會心一笑。吾兒無憂矣!蔡家無憂矣!

宴罷,蔡瑁一面在府上騰出幾間空房,叫龐統、趙雲等人暫且安身,一面叫其弟蔡和、蔡中去襄陽置備一處宅邸,好叫李林麾下將軍安居,而李林,直接就被安排進了劉表的楚王宮殿,當然了,不能住劉表的屋子,那劉表身邊還有蔡夫人呢嘛…………

畢竟,若是要取江東,那麼荊州與江東之間,自有一番惡戰!而且是水戰!不同於陸戰,水戰顯然是極其麻煩,首先,戰船自然是必不可少,然而縱觀荊州水軍,樓船不過數十,艨衝不過數百,走舸多些,也不過千餘,對於荊襄來說,自然是足以,不過對於欲一掃江東的遼軍而言,仍是太少!再者,便是箭支,從古至今,水戰,自然少不了箭支,大江之上,肉搏難得一見,最常見的,便是火箭,有時一輪交鋒,所耗箭支便是數萬,是故,要取江東,箭支斷然不可少缺!幸虧李林已經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但是趙虎長期在海上作戰,對於長江不是很瞭解,所以還需要時日,命蔡瑁派人道趙虎那裡,熟悉這長江水戰,到時候蔡瑁在荊州向東,趙虎從海上直接進入長江入海口一路向西,等到兩軍匯合之時,便是大勝之日!

單單靠荊州兵馬南取江東,一來無法服衆,二來嘛,李林也不信區區十幾萬水軍便可拿下偌大江東,過了長江,南方還有不少陸地嘞,是故,李林乃叫蔡瑁教二十萬遼軍熟忌水性,最不濟,至少要他們學會游泳,免得溺死在江中……不過,此事對於蔡瑁,似乎是過於勉強了…………

大家不覺得在荊州少了點什麼,什麼呢,當然就是蒯家了,身爲跟蔡家等同級別的荊州大世家,但是在李林進城的第一天知道現在竟然沒有出現,地區有些不正常,不過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蒯越和蔡瑁不一樣,蔡瑁會舔着臉上趕着舔李林的腳丫子,而蒯越不會,這也可見蒯越知道,李林想要一最快速,最輕鬆的方式穩定的之力荊州,必需要用到他,這是蒯越的自信!

不錯,第二天,李林便召蒯越前來,這樣的人才怎麼可以不用,對於蒯越這樣的人才,李林自然也是悠然自得,迎客奉茶,言語溫和,不失禮數,其實李林和蒯越都明白,李林只要給蒯越一個臺階下,蒯越自然會借坡下驢,二人相談甚歡,李林直接讓蒯越暫時統領荊州內務,等到天下大定,定然封侯拜將,蒯越心悅誠服,對李林很是恭敬,雖然雙方……不!應該是好己方各有自己的小算盤,但是一個結局還是有的,至此,襄陽乃定!

襄陽已定,荊北就剩下那江陵了,說道江陵,大家不要忘了,那趙雲可是帶領騎兵飛奔追趕劉備人馬呢,直接追到了長阪坡,沒想到當年在長阪坡殺的七進七出,一杆銀槍就阿斗,一戰震驚天下的趙雲,如今卻是成了追趕劉備的一方,真是有了李林的存在,這個天下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可惜,趙雲的身份變了,而在長阪坡,趙雲也沒有了想象中的大顯神威…………

“主……主公…………”

“這……子龍!怎麼回事!”

襄陽城外大營之中,李林正在召集衆將士商議繼續南下之事,只見一個彷彿從鮮血裡面剛洗完澡的人衝了進來,帳內衆人驚訝無比,一是此人的形象,二是這帳外的護衛是吃屎的嗎?竟然沒有攔住此人。

而李林一看此人身上的盔甲,當即大驚,因爲此人竟然是趙雲,被李林派往追殺劉備的趙雲!

“子龍將軍!”帳內大部分人都已經認出來了趙雲的模樣,立即上前攙扶趙雲,一看之下,趙雲渾身是血,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血還是別人的血,但是那搖搖晃晃的身形,發生在了趙雲的身上,衆將士都明白,這事情,不會小…………

“不……不用!”趙雲堪堪推開衆人過來攙扶的手,趕緊上前,走到主位之前,李林正驚訝,擔憂的看着趙雲,趙雲對李林拱手道:“主公,末將失職,導致劉備敗軍得逞南下江陵,麾下五千輕騎死傷殆盡!末將還望主公降罪!”

“什麼!”帳內衆人立即議論起來,而李林面色依舊是擔憂的看着趙雲,關心道:“拿倒無妨,子龍你身上傷勢可重!還是趕快醫治!”隨即李林立即喊道:“快!叫華太醫來!”華佗因爲李林身上在左慈嘴裡所謂的天譴的傷勢,所以一直跟隨軍中…………

“主公!不必!”趙雲緩了兩口氣,道:“末將只不過是勞累罷了,身上大多是敵軍的鮮血!”

第九十六章 暴君劉和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五十八章 地震塌方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莫忘初心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調戲煥兒第一百一十章 臨涇血戰(1)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冀州最後之戰(5)第二十五章 與楊彪比定力第四十章 真兒的心聲第八十二章 掌握匈奴(6)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十五章第六十一章 逃出生天(2)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章 孕女甄宓第五十八章 英雄隕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襲馬騰第十章 攀談天下(3)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下虎牢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許褚的悲歌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豐之謀第七章 棋藝不精第十二章 相互教導第二百六十章 連環船初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糊塗馬騰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八十二章 僅派一人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脫第一百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三十章 各營合併第一百章第十四章 新野新軍師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一百零五章 顏良文丑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七十八章 不做君子第二百二十章 曹軍敗退第九十三章 降服烈馬(1)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三百六十六章 殺器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脫籠猛獸第八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兩路突襲第二十四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十八章 定計劉表第一百八十六章 江東二張第七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衣過淮水第二十四章 送程昱第二百零七章 另立新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詡棄城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九章 戰後享受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魚食餌料第五十六章 夜襲開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六章第四十章 火速過潁水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三章 倚天在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十九章 劉和的恐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陷馬谷外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林vs賈詡(3)第二十五章 中秋月餅第二百零一章 空降洛陽(3)第一百三十二章 橫掃幽冀第十五章 又遇山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林vs賈詡(7)第五十一章 奴隸圈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陷谷馬騰(2)第一百四十九章 挾持家眷第二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九十一章 火牛現世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十九章 劉和的恐慌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埋伏失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二十四章 送程昱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 李林vs賈詡(4)
第九十六章 暴君劉和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五十八章 地震塌方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莫忘初心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調戲煥兒第一百一十章 臨涇血戰(1)第二百零四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冀州最後之戰(5)第二十五章 與楊彪比定力第四十章 真兒的心聲第八十二章 掌握匈奴(6)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十五章第六十一章 逃出生天(2)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章 孕女甄宓第五十八章 英雄隕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襲馬騰第十章 攀談天下(3)第二百二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下虎牢關第二百四十八章 許褚的悲歌第一百二十一章 田豐之謀第七章 棋藝不精第十二章 相互教導第二百六十章 連環船初登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糊塗馬騰第三十三章 驚現徐晃第八十二章 僅派一人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逃脫第一百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三十章 各營合併第一百章第十四章 新野新軍師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一百零五章 顏良文丑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七十八章 不做君子第二百二十章 曹軍敗退第九十三章 降服烈馬(1)第二百五十三章 東線水戰(2)第三百六十六章 殺器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脫籠猛獸第八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兩路突襲第二十四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三十章第二百三十四章第十八章 定計劉表第一百八十六章 江東二張第七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黑衣過淮水第二十四章 送程昱第二百零七章 另立新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詡棄城第八章 攀談天下(1)第一百零六章第八十九章 戰後享受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魚食餌料第五十六章 夜襲開始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六章第四十章 火速過潁水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三章 倚天在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十九章 劉和的恐慌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陷馬谷外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林vs賈詡(3)第二十五章 中秋月餅第二百零一章 空降洛陽(3)第一百三十二章 橫掃幽冀第十五章 又遇山賊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林vs賈詡(7)第五十一章 奴隸圈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陷谷馬騰(2)第一百四十九章 挾持家眷第二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九十一章 火牛現世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十九章 劉和的恐慌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埋伏失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長安(1)第二十四章 送程昱第一百三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 李林vs賈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