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陵鬥法(2)

“喝!”遼軍衆將應喝一聲。李林、趙雲、馬超等人在前,太史慈,高覽,李通等將在後,一萬輕騎浩浩蕩蕩再復啓程。對於騎兵來說,六、七裡,不過是轉眼之間罷了,僅僅一盞茶工夫之後,李林等人已走到了探馬陳陽所說之處,而留在此地接應李林的數十名騎兵見李林已至,隨即上馬再復向前探路。

“便是此地麼?”李林皺眉望了望四周,擡手下令道:“全軍聽令。就地歇息片刻,再復追趕!”李林剛纔看了半天的夜空,可不是夜觀星象,不過確實在看星星,不錯,李林在思考着,也是在用星星觀察這方向!那探馬所說的方向,正是東南方,按照龐統給李林所說的方向正好吻合!

“諾!”衆將士齊聲答道。

“霧仍是這般濃啊!”幾名遼軍將領站在一處,高覽摘下腦袋上的頭盔,伸手抹了抹水,霧氣化落露水粘在眼眉、鬍鬚上,令他好不難受。

“是啊!”太史慈從戰馬側旁的皮囊中取出水囊,擰開塞子飲了一口,又對手扔給了一旁的兄弟,望着左右皺眉說道:“要在如此大霧中找到劉備行蹤,還不是那般容易啊!主公怎麼會下令在此地原的歇息,大霧之中,不明敵我,在此間歇息,不合兵法啊!”

“你小子啊!”高覽笑罵說道:“你心中所思。主公豈會不知?論用兵之道,你如何比得過主公啊!”

“那是那是!”太史慈慚然訕訕一笑,忽然聽身旁趙雲低聲說道:“或許是主公看出我軍已接近劉備。是故下令歇息,免得將士作戰是力有不及!”

“子龍所言極是!”太史慈點點頭。望了一眼在不遠處擡頭望着天際的李林,低聲附和說道:“或許,是主公明白,若走過了此處,待接近劉備軍之後,便無法令將士們再行歇息了,”

“一語中的!”馬超輕笑一聲,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地面,忽然眼神一凜,蹲下來摸了摸地面。

“這是…………”似乎注意到了馬超的動作,高覽亦是低下身子來,從地上拾白乎乎的東西。

“面屑?”衆將對視一眼,不明所以,太史慈皺皺眉,四下走了幾步。望了望附近地面,竟然還能發現不少,口中嘲諷說道:“劉備軍到是好興致,竟然敢在此處歇息吃東西!”

凝神望着那丁點面屑,馬超皺眉說道:“劉備麾下兵馬,大多是步卒,自然比不上我等藉助馬力,因疲乏而就地歇息,到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難道劉備不曾發現我軍追擊?”

“想來是如此吧,他定是以爲已是逃過我軍追襲,否則,定然不敢如此鬆懈!”拍拍手,高覽起身。環視左右說道:“那麼,我等先將此事稟告主公吧………”

“不用了,我已知此事!”隨着一聲淡笑的話音,李林徐徐走了過來。

“主公已知此事?”衆將面面相覷,卻見李林點點頭,沉聲說道:“並非你等所站之處遺有此物,我方纔也注意到了,另外……諸位不覺得霧氣散開了些麼?”

“咦?”聽着李林提示性的話音。衆將四下一望,果然見大霧散了幾分,比起方纔視不過五、六丈、眼下顯然能望得更遠。

“兩者有聯繫麼?”太史慈倍感莫名其妙。

偷偷望了眼李林表情,趙雲皺眉深思道:“按理說劉備即便是敗逃;亦不會不留下斷後的輕騎,以探我軍是否追擊,我軍一路急趕,路上馬蹄聲隨處可聞,照理來說,十有八九會被劉備得悉此事纔對”

“多慮了!”高覽擼了擼髮束,漫不經心說道:“今夜吹的是東南風,劉備等人在上風頭,我等在下風頭,倘若不是靠得極近,劉備又如何能聽到我軍行進時的馬蹄之響?”

“此言大善!想不到啊!”太史慈撫掌讚了一句。

“你這傢伙!”高覽惡狠狠地瞪了太史慈一眼,引得身旁衆將皆笑。

“嗯!有道理!”李林亦是讚許的點點頭,隨即正經說道:“可是這樣!任然可以斷定,劉備……不!是諸葛孔明,必然已發現我軍追襲!”

“什麼?”

“這……”衆將對視一眼,俱是一臉疑惑。

“諸葛孔明!”望了眼李林,太史慈說道:“便是劉備的軍師?竟然讓主公和士元,元直如此忌憚?”

“嗯!”李林點點頭,負背雙手,皺眉嘆道:“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決然不可小覷,風向之說,確實是妙極,不過對於諸葛亮,不可以常理度之,爾等看這大霧。便是此人傑作!”

“什麼?”

“竟有此事?”衆將聞言大驚。面色爲之動容,太史慈皺皺眉低聲說道:“果然是妖術啊!”

“主公!”猶豫一下,趙雲抱拳正色說道:“末將有一事不明!”

“說!”

“既然劉備軍師諸葛亮已知我軍追至,爲何卻在此處下令歇息呢?按理說,不是應該加緊趕路纔是麼?”

“有道理!”太史慈聽聞趙雲所言。附和說道:“主公,事有反常必爲妖,末將恐其中有詐!”

“有詐?”李林喃喃唸叨一句,對此此事,其實他心中也是絲毫不明。

“莫非是此人誘敵之計?”馬超猶豫着說了一句。

“誘敵?”李林皺皺眉,還未及說話。身旁的太史慈接口說道:“孟起是說,那諸葛亮故意佈下假象。令我等以爲劉備軍近在咫尺,故而急趕。他好在途中設伏?”

太史慈的話說得衆將心中一凜。趙雲思量一下,抱拳說道:“主公,倘若當真如此,我等不得不防啊,劉備隨行兵甲一、兩萬,未嘗沒有一戰之力,況且若是伏擊的話,即便我等盡是輕騎,恐怕也不能全身而退!”

“伏兵麼?”李林深思一下,忽而問道:“我等眼下在何處?”

衆將聞言一愣,面色有些尷尬。苦笑着搖搖頭,李林轉身望了趙雲一眼,趙雲會意,從戰馬側旁皮囊中取出行軍圖,那是蔡瑁早前交給李林的荊州地圖,不過並非很詳細便是,只有關鍵幾處,才標有註明。顯然,方纔可以藉着月色趕路。不過眼下要看地圖,月色便不是那麼方便了,只聽“嗤!”一聲,趙雲打亮了火舌子,點起一束火把,李林將地圖平攤在地上,衆將圍成一圈。

望了望身旁衆將,李林一面手指地圖比劃,一面皺眉說道:“這裡。是江陵!隨後我等一路向東南追趕。算算路程,差不多是這裡了。依我看來,劉備軍是往此處……嗯?”

“華容道?”太史慈喃喃自語一句。一擡頭卻望見李林一臉凝重,有些不明所以。

華容道,這可是歷史中可是很有名的,是曹操赤壁大敗的敗退路線,也是荊州的要道,倘若諸葛亮借地勢,在此設伏,我一萬三千輕騎,恐怕…………

那麼說來,這裡的假象便是諸葛亮故意留下的了?按理說,諸葛亮用計不會這般膚淺,還是說,諸葛亮是故意營造出伏擊的假象,讓我軍減慢速度,他好趁機逃脫?嘖,想不明白明!不過怎麼說,既然已經追到了此地,若是被他嚇住,豈不是可笑?想罷,李林望了望身邊諸位將領,低聲說道:“衆將聽令,時刻戒備,徐徐入華容道!”

“末將遵命!”衆將一抱拳。當即抱拳應命。

於是乎,一萬輕騎當即啓程。不緊不慢趕赴華容道,然待衆人至華容道口,卻見最先追趕了劉備的三千騎兵已在此處集結。

“可曾遇見劉備軍伏兵?”下令全軍止步,李林皺眉問道。

“不曾!”領兵之人搖搖頭,隨即望了一眼華容道方向,猶豫說道:“劉備軍似乎往此地而去了,末將方纔入內探查過,見道口狹窄,更兼大霧,未免敵軍在此設伏,是故撤回道口,靜待主公!”

“嗯!”李林點點頭,令全軍原地待命,領着諸將入華容道眺望。只見大霧朦朧之中,華容道兩旁峭壁陡立、道上泥濘難行,顯然是地勢極其險要之處,一個不好,恐怕自己就會跟曹操一般,一路與埋伏,但是李林可是沒有曹操那麼好命,要是關羽殺出來肯定是不會放過自己的。

“嘖!”擡眼望着兩旁,李林皺眉對身旁衆將說道:“爾等以爲,此道上是否會有兵馬伏擊?”

衆將思量之時,趙雲抱拳勸道:“主公,末將以爲,若是諸葛亮已算到我軍追襲。即便是稍有幾分才智。亦不會不在此處設伏!”

“你的意思是。我等就此退軍?”李林不明地望望了趙雲一眼,趙雲急忙解釋道:“末將並非這個意思,我等一路原來,若是在此地撤退。豈不是徒勞無功,末將的意思是,不若主公與末將一支兵馬,末將先且進去探路,倘若並無劉備軍埋伏,末將便回身稟告主公!倘若有埋伏…………”

“休要說了!”還沒等趙雲說完。李林大手一揮,低聲喝道:“我等同進同退!”

其實趙雲這麼說,一是擔心李林的安全,二也是擔心李林的身體,而李林何嘗不知道呢,但是前兩次,都是因爲自己沒有親自出馬,竟然讓劉備跑了兩次,這樣的大敵,這樣的機會,李林必須要將劉備除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這是第三次機會,李林必須要抓住,就算是冒着危險,甚至是自己身體內部的危機,李林都要一直的堅持,其實前兩次,李林都已經想要親自上陣,但是都被華佗攔下,南下以來,一路奔波,李林的病又加重了,但是彷彿是戰爭的魔力,李林每次在衆將士面前都會忘卻了病痛,將所有的精力投入道戰鬥當中,跟衆將士商議,可是李林的身體,真的是越來越差了…………

只見只聽擔憂的望了一眼李林眼神。心中着實有幾分感動,抱拳慚然說道:“末將多嘴了!”

“呵!”李林微微一笑,略微的悽慘,但是又何其的堅定,隨即深深望了一眼華容道遠處景象,擡手喝道:“衆將士聽令,人持刃、馬緩行。孟起,在前、高覽在中,李通在後,子龍,子義負責兩翼戒備,其餘人等,各司其職,啓程!”

“諾!”衆將抱拳一禮。

不過說是緩行似乎也太過於緩慢了吧?觀遼軍行動,雖爲輕騎,眼下腳程卻是連步卒也比不上,不得不說。對於華容道這個名字,李林有着深深的忌憚。行了足足大半個時辰,眼見着道路越來越狹李林的心跳亦是越來越急促,生怕何處冷不丁冒出劉備軍伏兵來,顯然,他的顧及是多餘的,別說他尚無感覺有任何警示,華容道內的情況,仍是同音節般在周圍響起的是遼軍輕騎略顯凌亂的馬蹄聲,並不一點的異動,終於到了華容道最窄處了…………

“全軍止步!”別誤會,這可不是李林下的令。而是處在隊伍前面,李林身旁的馬超!

“孟起?”李林詫異地望着馬超,卻見馬超抱拳說道:“主公,末將觀前處,甚爲險峻,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他話音網落,不遠處太史慈策馬過來說道:“俊義所言極是,未免當真遭遇伏擊,還是由末將前去探查一下的好!”

“嗯!”李林想了想,點點頭,道:“子義令五百精兵前往!”

最終,太史慈只是帶了寥寥數十人前去罷了,畢竟,探路而已,古有投石問路,眼下太史慈便是充當了那問路的石子,既然太史慈前去探路,待未知具體前,李林等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乎下令原地歇息,劉備近在咫尺,自己卻不得不在此待命,不得不說,李林心中更是着急無比,衆人可能都不是很理解劉備的價值,甚至不知道爲何會這般焦急的追趕劉備,費了這麼大勁,就爲了一個劉備而已,值得嗎?但是李林知道,劉備,必須死!不然到了江夏,與江東真正的聯合起來,恐怕…………

半個時辰之後,太史慈仍不曾回來,就叫李林心中有些不安,可是奇怪的是,他並未聽到任何慘叫聲、及廝殺聲啊!

“咦?”身旁的馬超詫異地望望左右。喃喃說道:“霧氣散開了?”

“嗯?”李林聽罷一愣,四下一望,果然望見四周霧氣漸漸散開,眼下霧氣,即便稱之爲薄霧也算是擡舉了,而這霧氣一散,兩旁山壁陡峭更是叫李林心中後怕,暗暗慶幸諸葛亮不曾在此設伏!不過對此,李林也抱有懷疑,究竟爲何,諸葛亮不在此設伏呢?莫非是撤退之心迫切,無心設伏?難道他就不怕我軍趕上麼?要知道劉備軍大多是步卒,走不了多遠。而我軍俱是輕騎,即便是在此耽誤了許多時間,仍能追上劉備兵馬……想不通…………

“主公!”隨着一聲呼喚,太史慈回來了,身旁遼軍士卒,一個不少。

“啓稟主公,前方二、三裡內,並無劉備軍伏兵!”

“好!”拋開心中雜念,李林揚鞭喝道:“即可啓程,追!”

“喝!”衆人爆喝一聲,終於可以撒丫子追趕了!

過了最爲狹窄處,隨後的道路便顯得有些豁然開朗了,至少比起前手段,那是要好個多,至少李林等人是稍稍鬆了口氣。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隨着路程的行進。這腳下的路,似乎越來越過於泥濘了,而四周的霧氣,亦開始漸漸變濃這叫李林有些不解。估摸大半個時辰之後,道路越來越過於坎坷難行,一萬三千輕騎的行軍速度,深深受到影響。李林這才醒悟過來,眼下自己身處的,恐怕十有八九便是歷史中曹操令麾下士卒砍蘆葦、高草填路。的地點所在。也就是說,望着四周再復而起的濃濃的大霧,李林心中隱隱有着不安,越來越重。

“啊!”遼軍陣中,忽然傳來一陣驚呼。

“怎麼回事?”李林一回頭。大聲喝道。

身旁太史慈、馬超亦是面色大變,重聲喝道:“全軍止步,原地待命!”

“啊!”呼喊聲仍在繼續,而且此起彼伏,爆發在遼軍之中任何一處,令此處遼兵一陣慌亂。

李林驚愕望着中軍方向,大聲喊道:“高覽,後方發生何事?速速說來!”

“這……”聽聞前方李林的大喊,高覽面上很是爲難,因爲受大霧影響,他到現在仍摸不透究竟發生了何事,又如何回答?

“嘖!”李林皺皺眉,回顧身旁馬超、太史慈說道:“孟起在此戒備。子義,隨我來!”說罷,李林撥馬要中軍而去。

“諾!”太史慈抱拳應命,隨李林向後方去。

皺眉望着擾人眼目的霧氣,李林心中泛起陣陣懷疑。難道是劉備軍伏兵?應該不會!否則四下喊殺聲早已響起,豈會像眼下這般,僅有麾下將士的呼救聲?

“啊!”忽然,李林只聽身後一聲驚呼,一回眼,頓時明白了一切。只見他身旁僅僅兩丈處,一名隨他而來的輕騎,好似溺水一般,在大霧中雙手翻騰,大聲呼救。

沼澤!

“怎麼回事?”太史慈皺皺眉。策馬過去,卻忽然聽聞李林一聲大喝。

“子義。止步!誰也不許過去!”

“怎……怎麼?”太史慈轉過頭來,一臉驚愕,附近想去救援的遼兵亦是一臉愕然。

“速速傳令全軍,衆將士下馬。原地待命,不許輕移一步,用手中長槍救援同澤,俊義,將你長矛伸過去!”

在北方沼澤地可是很少見的,但是到了南方都不同了,而李林身邊帶着的盡是遼軍精銳,皆是北方人,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沼澤地,所有的士卒,就連幾位將軍都是不知所措,李林立即大聲的吼着還在呆立的衆人救援身邊的胞澤。

“喝!”彷彿明白了什麼,太史慈翻身下馬小心走了幾步,手持槍頭,將槍尾探了過去,口中喊道:“兄弟!抓住槍柄!”

“抓、抓、抓住了!”不遠處傳來那名遼兵驚慌失措的喊聲。

“汰!”隨着一聲發力聲。太史慈硬是將那遼兵從沼澤中拉了起來,可惜他胯下坐騎,早已伴隨着一陣陣悲嘶聲,漸漸沉沒。

隨着李林的將令下達,一萬三千遼軍輕騎漸漸明白了緣由,騷亂乃止。紛紛用長槍、馬鞭等物。救援不慎落於沼澤之中的同澤。然而即便如此,一萬三千遼軍輕騎,亦是折損了五、六百戰馬,三、四百胞澤,最早落下沼澤的,因附近的兄弟們呢壓根不明所以、驚慌失措,竟是一人也不曾獲救。皺眉望着四周,望着那藏身在大霧之中的沼澤地帶,李林喃喃說道:“媽的!諸葛亮,看來這纔是你的殺招啊!”前面種種,不管是那面屑也好,在狹窄處不設伏兵也好,不過是引我軍深入華容道腹地!也是,有着這大霧,你根本不必再派遣伏兵,看來你是想將令我等盡數葬身此地了!這下麻煩大了!望着四周大霧,早已下令全軍下馬原地待命的李林,陷入沉思之中…………

媽的!原來自己就是因爲前幾次諸葛亮的什麼天術的神奇之處給唬住了!天術個屁,這一次,諸葛亮就是用這純天然無污染的大自然累毀滅自己,他可沒有能力直接變出來這一片沼澤,而這個時節,沼澤的附近,出現大霧又是何其的正常!沒天術,完全都是戰術,要說諸葛亮的什麼借東風,變大霧什麼的乃是用天數得了天時,而這一次,自己可是輸在了地利上了,諸葛亮就是用了孫臏戲龐涓之計,將自己一步一步引誘進來這裡,這一片沼澤之中,讓這樣的天然的屏障來阻擋自己!大意了!真的是大意了,自己的眼中太過重視那劉備,卻是忘記了這廣闊的佈局,卻直接鑽進了諸葛亮的局中啊!

望着霧濛濛的四周,李林臉上泛起幾許苦澀,喃喃說道:“還真是窮寇莫追啊…………”

招來衆將商議了一陣,太史慈狁豫說道:“無論如何,還是先退離此地吧……”話音未落,旁邊高覽翻翻白眼說道:“你倒是說說,我等往何處退?”

“自然是原路返回了,末將覺得,華容道泥濘難行,不若繞路,即便是落後些許路程,然而憑藉馬力,劉備自是無法逃脫我等掌握!”

“那你說,我等往何處退?”高覽疑惑說道。

太史慈很是不解,卻見對面馬超沉重說道:“幾位將軍回頭望一眼便知道了……”

“嗯?”太史慈一臉不解得回頭望了一眼,頓時面上表情變得十分精彩,只見大霧濛濛,遼軍從何處來,早已不得而知……

“如此大霧,難以辨別方向啊!”衆人苦笑一聲,轉頭望着李林說道:“主公,不知心中可有良策?”

“辨別方向倒是不難!”李林搖搖頭,凝重說道:“難的是,如此大霧之中,難以辨別道路,恐怕要落於此地難以察覺的沼澤之中!”

“主公!”李林方纔說完,身旁趙雲抱拳建議道:“不若叫將士們五人一列,牽馬緩行,倘若有人不慎陷入沼澤之中,便用繩索、槍桿救援,我軍徐徐而前,一旦有變故,便下令全軍止步,想來不會遇到什麼大麻煩!”

“如此的話……”李林微微一思,猶豫着點點頭,沉聲說道:“唯有如此了,你等即可傳令全軍,以五人爲一列,徐徐而前,聞令即止,叫將士們牢記心中,不得有誤!”

“諾!”衆將抱拳一禮,當即帶着無數分別朝中軍、後軍而去。陣農鳥亡。

沼澤之地遇上大霧,對於尋常人來說,因難以辨別方向,自然是滅頂之災,但是要是簡單瞭解一些野外的知識,便可以輕鬆的用四周的之物辨別方向,對於征戰多年的衆將士,只要仔細的問一問那些士兵,肯定有不少都是山裡的孩子,這點事情一點問題沒有,更何況,李林就是一個野遊達人啊!何況,李林可是在大西北縱橫河套草原的匈奴狼王,早就熟悉了怎樣在野外作戰,這點事情,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李林心中依舊有隱隱的不安,可以說,自從遇到諸葛亮……不!自從夢裡再次遇到了左慈那老頭,李林的第六感不知道增強了多少倍,對於危機的來臨十分的敏感!到底還會發生什麼!莫非諸葛亮隱藏了什麼?

皺皺眉,望着衆將遠去,緩緩消逝在大霧之中,又望了眼附近士卒臉上的惶惶之色,李林暗暗一嘆,笑着說道:“衆將士稍安勿躁,只需我等齊心合力,謹慎處之,老子定會將兄弟們帶離此地!”

“吼!”

“主公說的是!”似乎是李林面上的輕鬆之色感染了麾下士卒,遼軍低迷的士氣漸漸得到回覆,至於那些個將軍嘛,個個是膽大包天的主,自然用不着李林來激勵。

方纔,自然也有不少李林麾下的老兄弟誤入沼澤,不過與尋常士卒不同的是,落於沼澤的他們無絲毫驚慌,果然放棄了胯下戰馬,並呼同澤相救,待去救援的兄弟亦有不少落於沼澤之後,剩下的將士,立馬停止了腳步,還不待李林下令,便用繩索、槍桿等物救援,沙場老卒的強悍,並非全然在戰場之上,而是處在逆境時,越是危機,他們便越是齊心合力。比如說,因發現身上甲冑相對過重,在下沉過程時當即解甲呼救,倘若換做別的將士,恐怕多半是慌慌張張,六神無主了。但是這些沙場老卒悍不畏死,便是其強悍之處所在!。

在原地停留了足足大半個時辰,李林的將令總算是傳達給了全軍,那一條條將令,令麾下士卒心中很是感動。

其一,但凡有人失足陷落沼澤,若是身旁戰馬亦同時陷落,則第一時間放棄戰馬,放棄身上所有負重,包括鎧甲、兵器,並大聲呼救;事後不給予任何處罰,原本在戰爭時,士卒丟棄鎧甲、兵刃可是要殺頭的,畢竟,鎧甲兵刃過於貴重。

其二,若是見到有人失足陷落沼澤,優先救援將士,可酌情放棄戰馬、兵刃、負重,一切以救援爲主,事後同樣不予以任何處罰。

其三,可救而不救者,定斬不饒!

“徐徐而前,徐徐而前,莫要急躁,若是失足,亦莫要驚慌,丟棄身上所有負重,等待救援!”因一直大聲喊着李林將令,不少將軍的聲音似乎有些沙啞,長槍頓立在身旁,不時伸手扶過一名名滑到的將士,隨即,似乎是感受感受到有人注視,轉首一望卜卻只望見大霧濛濛,心中暗暗道奇。

“呵!”輕笑一聲,太史慈搖搖頭,擡手喊道:“跟上跟上,小心腳下,即便是前方同澤走過的路,也莫要忘了用爾等手中長槍探路……跟上!”

“吧唧吧唧……”踩着腳下泥濘不堪的道路,一名名士卒左手牽着戰馬,右手拄着長槍,一步一步朝前走,不時得,用右手中的長槍探探腳下的道路,免得落於沼澤,畢竟,一旦落於沼澤,爲求自保,肯定是無法保全身上鎧甲以及手中兵刃,更有甚者,就連自己的戰馬也保全不了,雖說折損過多戰馬是李林並遼軍將領們不希望見到的,但更是此間遼軍輕騎將士們不希望見到的!身爲騎兵,戰馬便是他們的性命!

將近一個時辰的趕路中,遼軍將領們不時看到陷入沼澤的將士們丟棄了其他相應負重,卻死死拉着馬繮,不忍放棄那同樣下沉中的戰馬,最後被將領們挑斷繮繩救起,望着戰馬沉沒的身影而大聲哭嚎…………

第三章 倚天在手第四十五章 不意外的收穫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九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十七章 勸曹丕第九十一章 據不認賬第二百三十九章 孔明奇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後一戰(8)第七十章 緊急迴帶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殺殺到第九章 面見劉虞第一百零九章 埋伏失敗第三十一章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張白騎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鋒止於清河第一百二十章第三十八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臧霸大營第二十三章 再見兄弟第四十九章 奴隸逃跑第二百二十章 曹軍敗退第一百四十七章 臧霸遭伏第十二章 相互教導第五十二章 奴隸老大第九十三章 大都督李林第十一章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二百一十三章 邴原的斥責第二十九章 驍騎vs飛燕(1)第二十八章第七十章 殺出重圍第七十一章,怒斥趙虎 1第一百四十章 殺進臨涇第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 李林之火第三十五章 備見劉表第二十六章 烏桓客商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冀州最後之戰(5)第十三章第二百零一章 和談(1)第二百零三章 和談(3)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活捉李林第六章 到達樂浪第三十六章 收降關靖第二十五章 一絲不安第二章 初到漢末第二十章 基友二人組第八十章 掌握匈奴(4)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李議和(2)第一百二十七章 地獄獵場(2)第九十八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攻破彭城番外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騎最後之戰(3)第二百四十七章 唬退李林第三十五章 戰戰戰 1第二百二十二章 衝動的江東猛虎第一百一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滿眼殺氣第三十章 各營合併第二百章第六十六章 河內來信第七十二章 幷州太原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零三章 和談(3)第十八章 定計劉表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六十七章 奔逃北方(2)第一百五十九章 劉備尋孔明(3)第七十八章 袁尚崛起第九十七章 兵降函谷關第一百二十八章 約架第三十八章 許亮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兵追兵第四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掌握匈奴(8)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黃巾殺到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九十六章 糧食帶來的希望第四十五章 羣龍無首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七章 遼王兵符第四十八章 蒯越狠計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 1
第三章 倚天在手第四十五章 不意外的收穫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八章 家人來到第九十九章第一百零七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十七章 勸曹丕第九十一章 據不認賬第二百三十九章 孔明奇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後一戰(8)第七十章 緊急迴帶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殺殺到第九章 面見劉虞第一百零九章 埋伏失敗第三十一章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張白騎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鋒止於清河第一百二十章第三十八章 危急時刻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臧霸大營第二十三章 再見兄弟第四十九章 奴隸逃跑第二百二十章 曹軍敗退第一百四十七章 臧霸遭伏第十二章 相互教導第五十二章 奴隸老大第九十三章 大都督李林第十一章第九十四章 攻襲遼東 4第二百一十三章 邴原的斥責第二十九章 驍騎vs飛燕(1)第二十八章第七十章 殺出重圍第七十一章,怒斥趙虎 1第一百四十章 殺進臨涇第十八章第一百零五章 李林之火第三十五章 備見劉表第二十六章 烏桓客商第一百八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冀州最後之戰(5)第十三章第二百零一章 和談(1)第二百零三章 和談(3)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三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活捉李林第六章 到達樂浪第三十六章 收降關靖第二十五章 一絲不安第二章 初到漢末第二十章 基友二人組第八十章 掌握匈奴(4)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李議和(2)第一百二十七章 地獄獵場(2)第九十八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人給女人瞧病第一百四十八章 攻破彭城番外第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騎最後之戰(3)第二百四十七章 唬退李林第三十五章 戰戰戰 1第二百二十二章 衝動的江東猛虎第一百一十九章第六十五章 滿眼殺氣第三十章 各營合併第二百章第六十六章 河內來信第七十二章 幷州太原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二百零三章 和談(3)第十八章 定計劉表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六十七章 奔逃北方(2)第一百五十九章 劉備尋孔明(3)第七十八章 袁尚崛起第九十七章 兵降函谷關第一百二十八章 約架第三十八章 許亮的抉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兵追兵第四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掌握匈奴(8)第一百零三章 白騎文和第一百一十六章 黃巾殺到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九十六章 糧食帶來的希望第四十五章 羣龍無首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七章 遼王兵符第四十八章 蒯越狠計第一百六十一章第八十七章 請君入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