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

陸大明和樑六從唐國政那兒聽說韓老爺不但收留他們,等有機會還要跟提攜樑九和吉大吉二等人一樣提攜他們,甚至自掏腰包和顧院長、餘青槐等海安、曲塘、白米的鄉紳們一道捐錢撫卹那些戰死的兄弟,是既高興又慚愧,領着跟他倆一起跑回來的幾個鄉勇去小院兒門口磕幾個頭,然後就去了保甲局,不用顧院長開口就跟後來招募的民壯們一道巡街守夜。

沒想到他們剛去保甲局兩天,吉大吉二他們剛光宗耀祖回來,本以爲也戰死了的陳虎竟狼狽不堪地跑回來了。

韓秀峰忙着跟早上來海安的角斜場鹽課司大使韓宸商量後天怎麼迎接郭大人的事,顧院長和餘青槐見的他們。

陳虎是土生土長的海安人,他帶去幫官軍圍堵賊匪的鄉勇也大多是海安人,結果帶去的那些同鄉全死了,連親弟弟陳彪都死了,沒臉回家見姐姐姐夫,一樣沒臉面對海安最德高望重的兩位士紳,就這麼跪在顧院長和餘青槐面前,一個勁兒扇自個兒耳光。

見他的臉都扇腫了,手估計也扇麻木了,顧院長冷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地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現在扇耳光有什麼用,你弟他們能活過來嗎?”

“顧院長,小的糊塗,小的鬼迷心竅……”

“罷了罷了,念在你還算上進,還算有點良心的份上,韓老爺和你姐姐姐夫那邊老朽去幫你說,戰死的那些子弟保甲局先籌銀錢幫着撫卹。先去洗個澡換身衣裳,等吃了中飯老朽幫你走一趟。”

“謝顧院長,謝餘老爺。”

“別謝了,不少債的又不只是你陳虎,姜槐他們還不是一樣。跟韓老爺一道去打了個勝仗,賺了個賞錢就得意忘形,忘了自個兒到底幾斤幾兩!”

餘青槐也指着他罵道:“鬼迷心竅,不相信自個兒人竟然相信外人,真是自作自受!要不是韓老爺念舊情,我和顧院長才不會幫你出面呢,更不會收留你!”

……

就在陳虎羞愧不已嚎啕大哭時,韓宸已跟韓秀峰商量好怎麼接待郭大人,又說起另一件事:“志行,這些天我一直在想,現而今有郭大人提攜關照,我們沒啥好擔心的,但要是郭大人調任或被召回京咋辦?”

“郭大人倒是讓長生跟我說過,他這個運司做不久,等新任運司到任,他十有八九要調任淮揚道。”

“真要是能調任淮揚道也好,可萬一不是呢?”

“裕之兄,你的意思是?”

韓宸直言不諱地說:“志行,我們以前找不着同鄉沒辦法,但現而今能找着,我甚至敢肯定向大人也曉得江北有你我這兩個重慶同鄉。你現在是郭大人的人,去拜見不太好,甚至連家人都不能派。我跟你不一樣,我可以差人去。”

韓秀峰沉吟道:“多個朋友多條路。”

“何止是多個朋友,而是多個手握重權的欽差同鄉!”

“去拜見一下也好,不過你肯定走不開,你打算派誰去?”

“除了韓博還能派誰,”韓宸想了想,又說道:“提起家人,你那個年前收的蘇覺明,好像一直在外頭幫着打探消息。張弛有度纔是馭下之道,依我之見不能總讓他在外頭飄着。韓博一走你這邊肯定缺人,不妨把他留在你身邊。”

韓秀峰覺得韓宸的話有一番道理,不禁笑道:“他正好回來,我本打算讓他明天去仙女廟的,聽你這一說再放他出去還真不合適。”

“那就讓他留在你身邊。”

“對了,韓博去拜見向大人,我這邊正好有幾封信讓他捎去。”

“我曉得,上次去泰州時你不是說過嗎,省館張館長託你捎給薛煥的家信。”

“沒想到你還記在心上,裕之兄,說到去讓韓博去拜見向大人,我突然想起兩件事。”

韓宸下意識問:“啥事?”

韓秀峰端着茶杯笑道:“周興遠你是曉得的,我跟他是不打不相識,是打出來的交情,對他這個人太瞭解了。做我的幕友也好,幫我去打聽消息也罷,對他而言純屬權宜之計。他嘴上說對仕途心灰意冷了,其中心裡還是想起復。”

“他跟李昌經不一樣,想起復得皇上恩准。”

“所以說在我這兒他這輩子也別指望東山再起,連郭大人都幫不了他。其它地方我不曉得,但在兩江能幫他翻身的只有兩個人,一位是揚州城外的琦善,另一位就是我們那位行伍出身的欽差大人同鄉。”

“讓他跟韓博一道去江南,讓去向大人那兒碰碰運氣?”

“嗯,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志行,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別說韓博了,就算你我親自去也沒法開這個口幫他引薦。”

“用不着韓博開口,讓他帶上我的書信去找劉存厚就行了。我跟劉存厚雖沒啥交情,甚至都沒見過面,但劉存厚是從京城去向大人那兒效力的,不可能不曉得我跟段大人、黃御史和吉翰林是啥關係,這個面子一定會給。”

“你啊,真是個老好人。”

“啥老好人,我是欠他個人情,要不是他從江寧帶出來的兩江總督關防大印,萬福橋大捷算啥大捷,別說驚動聖上了,恐怕連琦善都不會幫着六百里加急奏報。”

“這倒是,欠啥都可以,唯獨不能欠人情。”韓宸微微點點頭,想想又問道:“第二件事呢?”

“段大人不託新任按察使查文經給我捎了封信嗎,信我早收到了,竟因爲忙這忙那忘了差人去拜見。人家可不只是按察使,現而今還署理漕運總督,郭大人真要是調任淮揚道兼理漕務,到時候他就是我韓秀峰的上司的上司。”

兩江總督遠在江寧,鞭長莫及管不着江北的人和事。

所以江寧失陷之後,朝廷就命前任漕運總督楊殿邦總攬江防事,江北的地方政務也統歸漕運總督管。現在同樣如此,只不過揚州府情況比較特殊,不但有琦善那個欽差大臣,還有個幫辦軍務的左副都御史雷以誠,揚州的地方官員不管遇到啥事都得跟雷以誠乃至琦善稟報。但不管咋說,查文經纔是江北現而今最大的文官,能巴結上自然要巴結。

想到這些,韓宸脫口而出道:“志行,你要是不提我也想不起來,是該去拜見,而且得備一份厚禮!”

“讓國政走一趟咋樣?”

“只能讓國政去,可國政一走,你這邊不就沒人了嗎?”

“不是有蘇覺明嗎,再說我這邊現在能有什麼事?”

“也是,你這邊現在還真沒啥事。”

……

二人聊着聊着,又聊到郭沛霖身上。

韓宸很長一段時間沒人提攜,更沒同鄉關照,這官做得是忐忑不安、如履薄冰,不但一直謹小慎微,而且習慣居安思危,他放下茶杯憂心忡忡地說:“郭大人現而今對你是有求必應,甚至打算不辭辛勞親自出巡幫你籌糧籌餉,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等兵招滿了練好了,隨時有可能讓你率兵出戰!”

“不會的。”韓秀峰胸有成竹地笑道:“裕之,你儘管放心,死守萬福橋是我韓秀峰的第一仗也是最後一仗。”

“怎麼可能,郭大人要是沒打算讓你率兵出戰,爲何讓你回海安復建鹽捕營,又爲何讓你多招滿些鄉勇?”

“如果戰事吃緊,出戰肯定是要出戰的,但一定不會讓我上陣。”

“怎麼就不會?”韓宸百思不得其解。

韓秀峰微笑着解釋道:“練兵和打仗是兩碼事,郭大人不但曉得我怕死,也曉得我胸無大志,之所以來江蘇做官只是爲了擺脫冷籍。而且來前段大人、黃御史、吉翰林和敖老爺他們拜託過,請他到任之後多關照。我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他怎麼跟段大人和黃御史他們交代?”

“既然這樣他爲何不讓你致仕?”

“裕之,你剛纔還感慨我們手下無人可用,郭大人初來乍到,又趕在戰事最吃緊的時候,連運司衙門都不得不移駐泰州,他手下又何嘗不是無人可用。把我留下,至少能把他復建鹽捕營,還能幫他在鹽捕營之外再練幾百兵。我要是走了,這兵荒馬亂的誰會幫他盡心盡力地做事。”

“我說你咋一點也不擔心呢,原來只要練兵不用去打仗。”

“吃一塹長一智,徐老鬼的前車之鑑擺在那兒,我開始也擔心也害怕,直到後來纔想明白的。”

“想明白啥?”韓宸好奇地問。

“郭大人不是徐老鬼,”韓秀峰笑了笑,又得意地說:“在泰州時人多耳雜,許多話郭大人不方便說,直到前些天才讓長生給我了個口信,讓我不要擔心,說不管將來戰事有多緊也不會讓我上陣的。”

韓宸羨慕地說:“這我就放心了,志行,你說你運氣多好,不但有段大人等同鄉提攜,還能遇上郭大人這麼好的上官。”

韓秀峰嘿嘿笑道:“可能是以前總是走黴運,輪也輪着我轉運了。”

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
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裡動手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