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

偌大的紫禁城除了一丁點大的御花園,別的地方連棵樹都沒有,雖能彰顯皇家威儀,但住着並不舒服。要是擱往年,咸豐早帶着皇太妃、皇后和皇貴妃“大搬家”去圓明園了。

今年不同往年,咸豐決心勵精圖治,遲遲沒“大搬家”。但一轉眼就快進入六月,天氣越來越熱,想到夏天的紫禁城真沒法兒住人,正打算搬圓明園去,都察院的幾個御史竟上摺子奏請暫緩臨幸御園,甚至聲稱什麼應以國事爲重!

本就因爲兩江、湖廣、兩廣、貴州和山東、河南等地戰事糜爛心情不好的咸豐,氣得一連摔了好幾個杯子,甚至親自動筆寫起諭旨。

“皇上息怒,皇上,這些事還是交軍機處……”

“氣死朕了,”咸豐意識到爲這點事親自動筆確實不合適,乾脆放下御筆擡頭道:“肅順,給朕執筆!”

“嗻。”肅順急忙爬起身,捲起袖子走到御案邊小心翼翼地接過筆。

“諭內閣,前因王茂蔭奏請暫緩臨幸御園,朕因其以無據之詞,率行入奏,降旨交部議處。乃本日據御史薛鳴皋奏,因見圓明園奏修圍牆工程,以爲臨幸已有明徵。並以……並以在宮在園,爲敬肆之所分,安危之當辨,所奏殊屬非是。”

咸豐陰沉着臉一連深吸了幾口氣,想了想接着道:“圓明園辦事,本系列聖成憲,原應遵循勿替,隨時修理補葺,亦所常有。況未傳旨於何日臨幸,乃該御史輒謂衆議沸騰,至今未已,是欲沽敢諫之名,而故以危言嘗試也!

朕思敬肆視乎一心,如果意在便安,即燕處宮中,亦可自耽逸樂,何必臨幸御園!始萌怠荒之念耶,當此逆氛未靖,朕宵旰焦勞無時或釋,無論在宮在園,同一敬畏同一憂勤。即如咸豐二年,在園半載,無非辦理軍務,召對臣工,何嘗一日廢弛政事!

該御史竟以在園爲伴奐優遊,不期肆而自肆,所見亦屬淺陋。敬思我皇祖當蒞政之初,適值川陝楚教匪滋事,彼時幸圓明園,秋獮木蘭,一如常時。聖心敬畏,朕豈能仰測高深,設使當時有一無知者,妄行阻諫,亦必從重懲處……”

一字一句,幾乎全是從牙縫裡蹦出來的!

肅順能想象到皇上此時此刻有多憤怒,一邊暗罵那些個御史言官不但不體聖心而且沽名釣譽,一邊照着皇上的口述奮筆疾書。

咸豐等他寫完,接過看了一眼,冷冷地說:“用印。”

“嗻。”

送奏摺來的彭蘊章見皇上氣成這樣,嚇得頭都不敢擡。

咸豐見肅順在諭旨上用完印,回頭問:“彭愛卿年事已高,別跪着了,起來說話吧。”

“謝皇上。”彭蘊章急忙爬起身。

咸豐實在沒心情聽他一道摺子接着一道摺子的念,回到御案後坐下,面無表情地問:“彭愛卿遞牌子求見有何事,簡明扼要說說吧。”

“臣遵旨。”彭蘊章定定心神,稟報起今天軍機處剛辦結的公文和剛收到的各省奏報。

兩廣總督葉名琛又有捷報,剛剿掉一股長毛餘孽,陣斬賊匪五百多,並且打聽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英、佛等夷竟跟俄夷打起來了,這仗不曉得要打到什麼時候才能分出勝負,皇上無需再擔心西夷無端起釁。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厚誼堂”去年就打探到了,要是等葉名琛奏報黃花菜都涼了,肅順被搞得哭笑不得,真以爲是聽錯了。咸豐一樣被搞得啼笑皆非,咬牙切齒地說:“這便是朕的五口通商大臣,去年四五月的事,直至今日纔打探清楚!”

彭蘊章也覺得這事太荒唐,只能支支吾吾地說:“稟皇上,葉名琛既是五口通商大臣也是兩廣總督……”

想到就算換個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何況打探夷情本就沒指望過葉名琛等疆吏,咸豐擺擺手:“算了,接着說。”

彭蘊章定定心神,忐忑地說:“葉名琛稱廣東軍務未竣,奏請本年廣東應舉行乙卯科文武鄉試不能依限舉行,奏請準其展至咸豐六年,特開一科,補行乙卯科文武鄉試。”

這又是一個壞消息!

鄉試和會試一樣都是國之大事,竟因爲鬧賊匪舉行不成,並且不只是一個廣東。想到江蘇、安徽、湖南、貴州等省同樣舉行不成,咸豐心裡特不是滋味兒,陰沉臉道:“準了。”

三朝元老卓秉恬死了,軍機處奉旨議恤,奏請贈太子太保,諡文端。

署理湖北巡撫胡林翼奏請飭四川續撥餉銀十萬兩,專濟武昌兵食,並分遣官紳勸捐。

四川學政何紹基奏報川省詞訟不但拖延,甚至折辱士子,稱合州東七澗橋鞠姓父子被殺、合江縣廩生李暄通賊、南溪縣廩生萬時恬謀叛等案,疑點重重,且輾轉耽延,日久未結,致士風激成刁健。

……

一件件一樁樁全是煩心事,咸豐的心情更壞了。

就在肅順一個勁兒給彭蘊章使眼色之時,彭蘊章又說道:“川東道曹澍鍾、重慶知府杜興遠、巴縣知縣祥慶等奏報,因貴州賊匪襲擾綦江、南川等縣,已於四月初召集重慶府各州縣團練馳援綦江,由在籍丁憂之前通政司參議韓秀峰坐鎮川黔交界處統籌防堵事宜。”

聽了半天,終於聽到了一個算不上好消息的好消息。

咸豐下意識擡起頭:“摺子呢,讓朕瞧瞧。”

“臣遵旨。”彭蘊章急忙翻出曹澍鐘的摺子,小心翼翼地呈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大吃一驚。

曹澍鍾和杜興遠竟從巴縣、江北廳、南川、璧山、綦江、江津等州縣散廳召集了近百個街團、坊團、廂團和鄉團去川黔交界處防堵,那些團練的旗號多得數不過來,團民加起來有四千多。

換做別人上這道摺子,確切地說換作別人統籌防堵事宜,咸豐會不假思索地把摺子扔遠遠的,因爲這就是一幫烏合之衆,指望這幫臨時拼湊的烏合之衆防堵賊匪無異於癡人說夢。

但統領這幫烏合之衆的不是別人,而是有小半年沒消息的韓四,咸豐臉色沒之前那麼難看了,放下摺子道:“這個曹澍鍾還算知人善任,有韓四坐鎮川黔交界處,不但他可以放心地移駐夔州辦理防堵,連朕都不用擔心黔匪會竄入川東。”

肅順同樣高興,不失時機地嘆道:“只是這麼一來就苦了韓四,畢竟他是回籍丁憂的,卻沒想到一到家又得枕戈待旦,既沒法兒給他爹守孝,也無法在膝前侍奉老母。”

彭蘊章曉得皇上心情不好,才把這道摺子留在最後稟報的,見皇上心情果然好了很多,急忙躬身道:“皇上,臣以爲韓秀峰深受皇恩,本就應該爲朝廷效力。何況川東本就是他老家,移孝作忠,披甲上陣,既是保家也是衛國,堪稱忠孝兩全啊!”

“皇上,聽彭大人這一說奴才突然發現他不委屈,忠孝兩全,自古又有幾人能兼顧。只是……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這兵恐怕沒那麼好領,團練不比曾國藩和胡林翼正在辦的鄉勇,更無法與八旗綠營相提並論,糧餉十有八九不敷,並且那些團目也沒進身之階,想讓那些個團目和團民用命恐怕沒那麼容易。”

咸豐深以爲然,權衡了一番起身道:“彭愛卿,給朕擬旨,命在籍丁憂之記名知府韓秀峰督辦川東各州縣團練,幫同川東道辦理防堵黔匪事宜。著發去金鞘牙柄小刀十把,銀鞘牙柄小刀十把,銀鞘玉柄小刀十把,大荷包五十個,小荷包一百個,火鐮十把,著該員擇其奮勇出力者,傳旨分別賞給。並將疊次打仗出力之各團目團民,查明保奏,候朕施恩。該員務即督飭各路團練,乘此軍威,迅殄羣醜,毋令黔匪竄入!”

彭蘊章大吃一驚,暗想可代皇上傳旨賞賜,甚至可以具折保奏,這可是向榮、僧格林沁、勝保、胡林翼等手握重兵的欽差大臣或封疆大吏纔有的榮耀。別看曾國藩手下那麼多鄉勇,皇上也沒給曾國藩這個恩典。

肅順卻覺得理所當然,立馬躬身道:“皇上英明!”

讓彭蘊章更不敢相信的是,皇上竟恨恨地說:“這個韓四也太沒良心了,回鄉這麼久也不給朕上道摺子。要不是曹澍鐘上這道摺子,朕都快想不起來還有他這麼個人。”

“皇上,恕奴才斗膽,這件事您還真冤枉韓四了。”

“朕冤枉他了?”

肅順一臉無奈地說:“皇上,韓四是回籍丁憂的,不是到省赴任的。且不說無需奏報到家的日期,就算他想奏報,就算他想給皇上您上請安折,他一個幫辦團練的記名知府也上不了摺子啊。”

咸豐反應過來,不假思索地說:“那就給他預發幾張兵部勘合,讓他今後遇上什麼事密摺陳奏。”

“嗻!”

想到韓四開缺回籍時保舉的文祥,這半年的差事辦得不錯,甚至搞到一臺洋人的什麼蒸汽機,昨天剛奏請帶幾個造辦處的工匠下個月去天津衛拆卸鑽研,咸豐又說道:“以工部員外郎文祥巡防出力,加知府銜,賞戴花翎,命該員下月赴天津驗收海運漕糧。”

員外郎從五品,加知府銜就是從四品,而且還賞帶花翎!

再想到皇上不會無緣無故讓文祥去天津驗收漕糧,肅順猛然意識到皇上這是愛屋及烏打算讓文祥再立一功,等文祥驗收完漕糧回來很可能就是正四品,猛然意識到覺得皇上這是不打算讓他再過問“厚誼堂”的事,頓時油然而生起一股危機感。

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七百零七章 打就打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
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七百零七章 打就打吧!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四百一十二章 想買也買不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孤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