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

千廝門有甕城,甕門西向,隔江正對江北廳城的保定門。

嘉陵江流域的糧棉全在此卸貨入倉,都已經中午了,扛包的腳伕依然絡繹不絕。不曉得是包沒打好,還是前面那個腳伕幹活不細心,一大包棉花又撒得街巷全是,氣得貨主在後頭跺腳叫罵,正應了那句童謠:千廝門,花包子,白雪如銀。

段經承早見怪不怪,送走大足縣太爺的“坐府家人”(知縣留在府城的長隨,類似於駐市辦主任),揣着剛收的銀子,關上院門快步回到堂屋,喊老伴和二閨女琴兒出來接着說正事。

段徐氏平日裡不敢頂撞段經承,但今天卻要說幾句,回頭看了看滿面愁容的二閨女,鼓足勇氣嘟囔道:“吉慶,那韓四窮得叮噹響,雖說有爹孃卻跟爹孃沒啥兩樣,真是要啥沒啥,把琴兒許給他,這不是把琴兒往火坑裡推嗎?”

“你曉得個啥,他現在窮不等於將來也窮。”段經承把剛收的碎銀往桌上一擱,端起茶碗道:“不過跟你們說過嗎,他馬上就要去京城投供,等補上缺做上官還會缺銀子?別人我不曉得,他韓四我是曉得的,不光是縣衙的清書,平時也給府衙道署幫閒,衙門裡的這些規矩沒他不曉得的。論做官,那些個進士、舉人比他差遠了。”

段徐氏追問道:“可萬一這個缺補不上呢?”

“這有啥好擔心的,補不上就回來接着做書吏唄。”段經承喝了口茶,放下茶碗指指桌上裝有碎銀的錢袋:“他在城裡混這麼些年,縣衙府衙和道署的那些個書吏衙役哪個不認得,找個差使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我還是覺得不合適。”

“有啥不合適的?”

“吉慶,都到這份上了你還瞞我,早上媒婆一走我就出去打聽了,他不光窮還欠一屁股債,聽說幾千兩!做書吏是能管張嘴,他再有能力也只能養活家,可欠的那幾千兩銀子咋還?這不是把琴兒往火坑裡推是啥?”

“婦人之見!”段經承拍案而起,指着老伴氣呼呼地說:“就你樣這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能打聽到啥事?這麼說吧,韓家是欠了走馬崗同興當幾千兩銀子,但那是他叔韓玉財死前欠下的,跟他韓四沒啥關係!”

“可外面人都說是他欠的,他要還。”

“外面那些人曉得啥,你也不想想我段吉慶是做啥的!債是韓玉財爲了做‘帶肚子師爺’欠下的,韓四念韓玉財的養育之恩,答應幫着還這筆債。還得上自然好,要是實在還不上,那冤有頭債有主,當時誰借的就讓同興當找誰去,所以說到底跟韓四沒啥關係。”

段經承頓了頓,接着道:“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從韓四願意幫韓玉財那個短命鬼還債上就能看出韓四的爲人。你也不想想,琴兒不光你是閨女,也是我的骨肉,我能把她往火坑裡推?我寧可把琴兒許給窮雖窮點但重情重義的韓四,也不會把琴兒許給那些個爲人不耿直、做事不敞亮的龜兒子!”

“韓四都窮成那樣了,光耿直有啥用。”段徐氏忍不住嘀咕道。

“說你是婦人之見還不信,韓四真要是有你說得那麼窮,能攢下銀子替自給兒先捐出身再捐官?我段吉慶這些年除了任禾那個龜兒子,看人從來沒看走眼過,我看韓四肯定能補上缺做上官!”

事關二閨女的終身,儘管曉得說了也沒用但段徐氏還是說道:“吉慶,你以前不也經常說做官沒那麼容易,又是拋家棄子,又是背井離鄉的,都說少不出川老不出蜀,天曉得他走那麼遠會不會出啥事。”

“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還跟我咬文嚼字!”段吉慶被搞得啼笑皆非,竟忍不住解釋道:“少不出川老不出蜀說得是我們四川乃天府之國,乃溫柔之鄉。好吃好喝好山好水女娃子還好看。少年當胸懷天下,若早年入川,若意志不堅難免流連忘返,樂不思歸,如此則一生平淡,難成大事。”

“我一個婦道人家不懂沒啥,我只曉得把琴兒許給他不合適!”

段吉慶心想這婆娘真是鑽錢眼裡去了,緊盯女兒問:“琴兒,你咋說?”

琴兒見過韓秀峰,覺得韓秀峰是個好後生,卻從未想過要嫁給韓秀峰那個窮光蛋,事實上直到此刻仍對任舉人念念不忘,一心想做舉人老爺的夫人,可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只能哽咽地說:“爹,我聽你和孃的。”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有啥不好意思的,說清楚,到底是聽爹的還是聽你孃的?”

“聽……聽……聽爹的。”

“這就對了嘛,你是爹的掌上明珠,爹咋也不能把你往火坑裡推。”段吉慶滿意地點點頭,轉身嘆道:“其實我非要把琴兒許給韓四,不光是看韓四爲人耿直敞亮,也是爲了這個家着想。不曉得上輩子造了啥孽,生了細娃子這個瓜娃子。創業容易守業難,別說唸書他念不出個名堂,恐怕連這點家業他將來也守不住。”

一提到老三,段徐氏不敢再吱聲,生了個沒出息的兒子,她總覺得虧欠段家,愧對段家的列祖列宗。

段吉慶一連嘆了幾口氣,接着道:“韓四家兄弟四個,他打小就跟韓玉財來城裡討生活。據我所知,這些年沒少接濟家裡。他那三個哥哥也懂事,他爹他娘幾乎用不着他管。把琴兒許給他,幫他和琴兒在城裡安個家,這就跟招他入贅沒啥兩樣。

他又是個耿直敞亮的娃,我們在他要啥沒啥窮得叮噹響的時候把琴兒許給他,還幫他在城裡置個家,這就是雪中送炭!人心都是肉長,他能不領這個情,他能不感這個恩?所以結這門親也能了我們一樁心思,有韓四幫照看着,不用再擔心細娃子將來會咋樣。”

段徐氏這來意識到段吉慶的良苦用心,想到唸書念成書呆子的兒子,不禁回頭道:“琴兒,娘曉得你不情願,可是爲了你弟,爲了這個家只能委屈你了。再說韓四除了窮其他都挺好的,就跟你爹說的,爲人耿直敞亮,要模樣還有模樣……”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章 託付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
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井底之蛙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章 託付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