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

韓秀峰兩年前回鄉丁憂時,按例把出入宮禁的腰牌繳銷了。

沒有腰牌就算依然在軍機章京上額外行走,也去不了軍機處在圓明園內的值房。但回京了不能不稟報一聲,畢竟只要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就是軍機處的人,相比之下現而今這個太僕寺少卿更像兼差。

去不了軍機處值房,韓秀峰只能擬了一道呈文,讓馮小鞭捎個領班軍機章京曹毓英。結果又等了一天,不但依然沒得到皇上召見,也沒等到軍機處的消息,反倒把肅順給等來了。

肅順紅光滿面,風采依舊,一見着韓秀峰就埋怨道:“早上我還尋思算算日子你也該回來了,沒曾想你已經回來了兩天。怎麼不差人給我捎個信兒,在這兒等那你有得等了!”

“大人有所不知,我一接到諭旨就馬不停蹄往京城趕。路過固安時聽王千里說皇上在圓明園,我就直奔這兒來了。本來打算遞上請安折就去拜見大人,可想想又覺得遞上請安折就走不合適,就稀裡糊塗在這兒等了兩天。”

“晚上就住這兒的?”肅順笑看着他問。

“讓大人見笑了,不過相比陣前,這兒已經很不錯了,至少風吹不着、雨淋不着。”

“吃喝拉撒呢?”

“吃就在外頭隨便吃一口,外頭不是有好幾個攤兒嗎,味道還行,就是有點貴。”

看着韓秀峰若無其事的樣子,想到韓秀峰這兩年先是率川東團勇防堵甚至協剿貴州剿匪,緊接着又率川東團勇馳援湖北協剿長毛,肅順感嘆道:“志行啊志行,也就是像你這樣從陣前回來的人,才曉得能過上幾天安生日子有多不容易!”

“大人擡舉秀峰了,相比秀峰,大人您纔不容易。”想到眼前這位不但剛查辦了一起大案,懲處了七十多個戶部的郎中、主事、筆帖式和胥吏,得罪了一大批人,而且因爲累次進言重用曾國藩、胡林翼等漢員,跟爲官持重的柏葰、彭蘊章、周祖培、賈楨和翁心存等重臣勢如水火,韓秀峰又苦笑道:“不是秀峰不識擡舉,要是有選擇,秀峰寧可在陣前效力,也不願回京。”

肅順豈能聽不出韓秀峰的言外之意,不禁喃喃地說:“戰陣上廝殺雖兇險卻也痛快。”

韓秀峰急忙道:“這話秀峰也只敢跟大人說,要是傳出去被人斷章取義,那就真成給臉不要臉了。”

肅順微微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提起讓你回京,我想起件事。”

“什麼事?”

“你協剿長毛有功,可論功行賞時竟把你給忘了。皇上大怒,質問柏葰究竟怎麼回事,柏葰無言以對,皇上見他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乾脆讓他和彭蘊章回去擬旨,打算擢升你爲鴻臚寺卿,結果又被他和彭蘊章給諫阻了,從好好的鴻臚寺卿變成了太僕寺少卿,你說氣不氣人!”

韓秀峰大吃一驚,心想我跟你不一樣,真要是做上鴻臚寺卿那就等於被架火上烤,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肅順又恨恨地說:“還有曹師爺,明明曉得你回來了,明明曉得你在這兒等皇上召見,中午見着時居然連提都沒跟我提。要不是剛纔遇着焦佑瀛,我真以爲你還在回京的路上呢。”

“他公務繁多,應該是忙忘了。”

“他一樣是‘厚誼堂’大掌櫃,你回來這麼大事,別人能忘他怎可能忘,我看這事沒那麼簡單。”

“大人言重了,什麼叫我回來這麼大事,也就大人您把秀峰當個人物,在別人眼裡我韓秀峰算啥呀?”

“志行,你現而今都已經是四品京堂了,可不能再妄自菲薄,”肅順探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沉吟道:“以我之見你也別在這兒等了,皇上今兒個沒空召見你,明兒個更不會有空。”

“皇上很忙?”

肅順不好說皇上昨天喝多了,不好說因爲宿嘴今天頭疼得厲害,只能摸着鬍子道:“宣宗成皇帝實錄聖訓編纂告成,文中堂等監修總裁官明兒個一早奉表恭進,皇上天不亮就要移駕皇城保和殿行禮,然後移駕太和殿太和殿作樂宣表,親王、郡、貝勒、貝子和文武百官都得跟‘大叫起’一樣進宮慶賀,按例禮畢之後主持和參與編修的文武官員都有封賞。總之,皇上這幾天有得忙。”

大清以孝治天下,皇上又是個孝子。

先帝的實錄聖訓編纂告成,確實是一件大事!

韓秀峰沉默了片刻,低聲問:“文武百官都要進宮,我要不要去,像我這樣還在受制的官員恐怕不方便吧?”

肅順看着他身上穿的素服,沉吟道:“要是就這麼去,那些言官一定會揪住不放。”

“那我就不去了。”

“不去沒事,等明兒個見着皇上,我幫你跟皇上說。”

“謝大人。”

“自個兒人,有什麼好謝的。”

肅順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志行,說了你別不高興,你把‘厚誼堂’交給文祥,真是所託非人。差事辦得不怎麼樣,還總是惹皇上生氣,要不是文中堂累次進言,‘厚誼堂’早被裁撤了。可能想着報你的提攜之恩,他還曾花言巧語說服文中堂,請文中堂保舉你去廣東做潮運同。

他也不想想你韓秀峰是誰的人,用得着他走文中堂的門路幫這個忙?所以我一聽說這事兒,就遞牌子求見皇上,保舉你去天津衛署理長蘆運同,結果你卻奉詔,皇上因爲這事真生氣了,罵你沒良心,還說當年就不應該讓你念那麼多書。”

“大人,這跟唸書有啥關係?”

“越念越迂腐,”肅順恨鐵不成鋼地瞪了韓秀峰一眼,接着道:“好在這次回來了,要是再不奉詔,我估摸着皇上這輩子也不會再召見你!”

韓秀峰苦着臉問:“這麼說皇上見着了我的請安折,可想到我之前沒奉詔的事就來氣……”

“皇上究竟有沒有見着你的請安折我不曉得,但皇上那次是真生氣了。”

“秀峰慚愧,秀峰罪該萬死。”

“算了,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今後可不能再犯糊塗,”肅順喝了一小口茶,緊盯着韓秀峰道:“我估摸着皇上會讓你接着管‘厚誼堂’的那攤事兒,廣東那邊不太平,這差事不好辦,你心裡得有個數。”

韓秀峰正準備開口,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

緊接着,就聽見一個太監在門外抑揚頓挫地喊道:“皇上有旨,傳太僕寺少卿韓秀峰覲見!”

“臣領旨,臣韓秀峰領旨!”

肅順本以爲皇上三五天內不會見韓秀峰,沒想到剛說完內奏事處的太監就來傳召,見韓秀峰一臉歉意的行禮,然後跟着太監走出了巷子,一時間竟愣住了。直到看見兵部尚書陳孚恩微笑着走了過來才緩過神。

……

面聖是一件大事,不但一言一行都有講究,連衣着都有規矩。

韓秀峰一身青布長衫,在戒備森嚴的園內格外顯眼,要是有御史言官在附近巡察,定會被他們以“君前失儀”爲由參上一本。

好在附近沒御史,一路暢通無阻,趕到了勤政殿東暖閣。

三年前也是在這兒頭一次見到皇上的,韓秀峰感慨萬千,一進門就磕拜道:“臣韓秀峰恭請聖安!”

咸豐宿醉剛醒,頭疼得厲害,盤坐在木炕上用右肘支着小桌子,一邊揉着太陽穴,一邊斜看着跪在面前的韓秀峰,無精打采地問:“回來了?”

韓秀峰偷看一眼,發現皇上比兩年前更瘦更憔悴,而且一身酒氣,急忙低頭道:“稟皇上,臣回來了,臣回來給皇上效力,爲皇上分憂!”

“上次朕命你移孝作忠,署理長蘆運同,爲何不奉詔,是不是嫌朕給的官小?”

“臣迂腐,臣罪該萬死,求皇上恕罪。”

咸豐坐直身體,看着韓秀峰身上的素服,輕嘆道:“算了,念在你也是個孝子,念在你防堵貴州剿匪、協剿湖北長毛有功的份上,朕不跟你計較。”

“謝皇上。”

“在湖北有沒有見過胡林翼,聽說他剛愎自用,任人唯親,可有此事?”

韓秀峰早料到皇上會問胡林翼的事,但萬萬沒想到皇上會這麼問,急忙道:“稟皇上,臣在湖北見過胡大人兩面,頭一次是剛率團勇趕到武昌城下的晚上,第二次是啓程赴京前一天,臣也知道彭玉麟、蔣益澧先後出走的事,不過臣以爲胡大人有胡大人的苦衷。”

咸豐沒想到韓秀峰只見過胡林翼兩面,禁不住問:“你在協匪長毛時沒跟他在一起?”

“稟皇上,那會兒胡大人坐鎮五里墩大營,李續賓坐鎮洪山大營,臣率一千團勇守魯巷,相互之間離得遠,戰事又吃緊,所以難得見一次面。”

“你剛纔說他有苦衷,你倒是說說他究竟有何苦衷?”

“胡大人做得是戰時巡撫,並非完善省份巡撫,一切當以剿匪平亂、收復失地爲重。行軍打仗,事權不一,乃兵家所忌,而湘軍又並非鐵板一塊,其內部堪稱山頭林立,那些個驕兵悍將誰也不服誰。要是沒點霹靂手段,要是不用信得過的文武官員,別說收復失地,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韓秀峰又忍不住偷看了一眼,見皇上若有所思,接着道:“臣斗膽說幾個前車之鑑,咸豐元年烏蘭泰、向榮不和,永安失陷,使長毛得以竄出廣西;咸豐二年八、九月間,長毛圍攻長沙,官軍集結八旗綠營兵勇六、七萬,而領兵大員竟多達十幾位,其中軍機大臣一人,總督二人,巡撫三人,提督三人,總兵十二個,那麼多大員擠在長沙一地,兵勇們都不曉得該聽誰號令,所以那麼多官軍也未能阻扼長毛北趨。”

“這麼說趕走蔣益澧,他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皇上聖明。”

“有沒有見着官文?”

“稟皇上,臣沒見着官文大人。”

“李續賓呢?”

“稟皇上,李續賓臣見過兩次,頭一次他剛從戰陣上下來,渾身都是血,戰壕裡全是他手下湘勇的屍體。第二次是臣動身回京那天,他去給臣送行。”

“可朕聽說他貪生怕死,畏敵如虎,不然武昌也不至於直至今日也沒能收復。”

“稟皇上,臣以爲鬧匪患就跟一個人患病一樣,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剿匪平亂真是急不來的事。再就是臣回來時他們正在爲攻城做準備,臣估摸着很快會有捷報。”

“你是說官文、胡林翼和李續賓正在準備攻城?”

“回來前臣問過李續賓,他說等攻城所需的炮、火藥和糧餉準備妥當就開打!”

親耳聽到湘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確認胡林翼和李續賓正在準備攻城,咸豐的心情好了許多,想想又問道:“回來之後有沒有見着文祥?”

“稟皇上,臣聽說皇上您在‘夏宮’(圓明園),臣就直奔這兒來了,沒見着文祥。”

“文祥這個人你舉薦的好,他是實心辦差的,可他也是讀書人。朕不是說讀書不好,而是這書讀多了人容易迂腐。讓他辦別的差事倒也罷,讓他辦‘厚誼堂’的那些差事,想想真爲難他了。”咸豐頓了頓,接着道:“朕命你回京,就是讓你接着管那攤事兒的,趕緊去見一下,讓他把公事交代明白。”

“臣遵旨!”

“走之前記得去內務府值房申領下腰牌,朕讓外頭的奴才帶你去。”

“謝皇上。”

見韓秀峰準備磕拜告退,咸豐又問道:“韓四,這次進京有沒有帶家眷?”

韓秀峰一愣,急忙道:“稟皇上,臣是從湖北陣前奉詔回京的,沒帶家眷,只帶了二十名團勇。想着他們沒見過世面,要是帶到京城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路過固安時見河營只剩下三十幾號人,就斗膽讓他們留在河營效力。”

“河營只剩下三十幾號人?”咸豐下意識問。

“本來有兩百多的,後來被抽調一百多去了天津。”

“知道了,跪安吧。”

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新書感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二百章 託付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一章 書吏韓四
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四百一十四章 誥命宜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新書感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二百章 託付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一章 書吏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