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

光陰如梭,轉眼間又進入八月。

縣城炎熱,磁器口也熱,孫五爺帶着書童和老僕再次來到慈雲村,聽韓大說韓秀峰和費二爺搬山上的竹林院去了,連茶也沒喝一口就馬不停蹄上山。

一路蒼松夾道,青靄虯盤,菖蒲澗溪,水至山巔而下,泠泠之聲與鬆簧對鳴,如歌如樂。趕到竹林院外,見韓秀峰正躺在藤椅上午睡,費二爺正同慧明老和尚圍坐在一塊巨石邊下棋,突然來了詩興,不禁笑道:“山廻青峰合,溪曲白雲飄。僧塔燈常在,杉松葉不凋……”

慧明和尚擡頭一看,急忙起身道:“阿彌陀佛,原來是孫施主!”

費二爺反應過來,連忙推了推睡得正香的韓秀峰,然後起身迎上去道:“罪過罪過,五爺駕到,我等竟有失遠迎。”

“不知者不怪,老弟無需如此。”孫五爺拱拱手,隨即走上來踢了踢仍在呼呼酣睡的韓秀峰:“志行,醒醒,大白天睡啥子覺!古人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大好時光不是用來睡覺的,等到了我這把年紀後悔就晚了。”

韓秀峰被他給踢醒了,揉了揉眼睛,確認不是在做夢,連忙起身笑道:“五爺,您老啥時候來的,來前咋不差人捎個信兒?”

“是啊五爺,要是早點捎個信,我等也好下山恭迎。”費二爺一邊幫着沏茶一邊笑道。

“我又不是官老爺,用不着那麼麻煩。”孫五爺轉身示意老僕打發擡他上山的腳伕先回去,讓書童把行禮送進他去年來避暑時住過的屋子,這才坐下接過茶杯笑看着韓秀峰問:“咋搬山上來了,山上是清靜,也涼快,我可以來小住幾日,你搬來算什麼,這兒真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

韓秀峰豈能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一臉無奈地解釋道:“您老誤會了,秀峰沒想過遁世,更沒看破紅塵想出家,之所以搬山上來純屬不得已而爲之。”

“怎麼個不得已?”

“因爲沒奉詔移孝作忠的事,前些天剛被皇上下旨申斥了,罵我沒良心,深受皇恩卻不思報效朝廷,甚至罵我一個七尺男兒都不如一個女子!幸虧這道諭旨不是明發的,不然真會揚名天下,說不定會被那些早就看我不順眼的御史言官彈劾。”

“只是申斥?”

“只是申斥,勇號還在,頂帶也在,督辦川東團練的差事一樣在。”

“只是申斥就好,”孫五爺笑了笑,放下茶杯道:“雷霆雨露皆君恩啊,能被皇上申斥也是難得的殊榮。聽你那位在外爲官時總想着回鄉,回到家又後悔告病的姑父說,只要是數得上號的文武大臣都曾被皇上申斥過,也只有簡在帝心的纔會被申斥,誰要是沒被皇上申斥過,都不好意思跟人吹噓聖眷恩隆。”

“要是有您老說得這麼簡單就好了。”韓秀峰苦笑道。

“對了,被皇上申斥,跟搬山上來有何關係?”

“就像您老剛纔所說雷霆雨露皆君恩,被申斥了得上摺子謝恩,得給皇上一個交代。想來想去只有搬山上來,吃齋誦經爲皇上祈福,祈求佛祖保佑皇上龍體安康,祈求菩薩保佑我大清國泰民安。”

“這個辦法好,皇上曉得了一定龍心大悅。”

“龍心能否大悅秀峰不敢奢望,只求皇上不用再生我的氣。”

“那你這些天究竟有沒有誦經?”孫五爺忍不住問。

韓秀峰撓撓脖子,不無尷尬地說:“跟着大師誦過兩次,齋戒我一直在謹守,不信您老問二爺,我打上山到現在也沒吃過葷腥。”

“這麼熱的天,本就應該吃清淡點,”孫五爺笑了笑,想想又提醒道:“都說伴君如伴虎,既然已經說出去了,閒暇之餘別光顧着睡大覺,也得翻翻經書,不然將來進京面聖,皇上讓你背一段經文,你一句也背不出,到時候可就是欺君之罪。”

“謝五爺提點,我得空就看。”

“不說這些了,這些你也用不着我來教,我就想問問外頭的情形。”

提起戰局韓秀峰的心情變的格外沉重,一連深吸了幾口氣,憂心忡忡地說:“外頭的情形不妙,今年春天,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率兵去攻鎮江,長毛東王楊秀清從安徽調集數萬兵馬,由秦日綱統領,從棲霞、石埠橋一帶東進,馳援鎮江。向榮命吉爾杭阿派兵防堵,官軍與長毛在龍潭、東陽、倉頭、下蜀、湯頭一帶接戰一個多月,不分勝負。

長毛的鎮江守將吳如孝多次派兵西出接應,均爲官軍所阻。爲打破僵局,秦日綱派冬官正丞相陳玉成乘小船衝破官軍封鎖,抵鎮江見吳如孝,約定東西會攻。秦日綱隨後率軍東攻,與官軍激戰於湯頭,相持不下。戰前迂迴至官軍側後的李秀成突然發難,官軍腹背受擊,陣勢大亂。這時,陳玉成和吳如孝也率軍由鎮江殺出,匯合之後大敗吉爾杭阿,連破其營十六座,直抵鎮江。

就在吉爾杭阿收攏潰兵之時,秦日綱竟調轉兵鋒,自金山渡江北上,與瓜洲長毛會合,然後乘江北官軍疏於防範之機,猛攻土橋,突破官軍爲圍困瓜洲長毛而構築的土圍長牆,連破虹橋、朴樹灣等官軍營盤。江北官軍潰散,總攬江北軍務的欽差大臣託明阿逃往三汊河。長毛一鼓作氣,又接連攻下三汊河官軍營壘一百二十多座,託明阿只能率殘部逃往揚州東北的邵伯。”

孫五爺大吃一驚:“江北大營被長毛擊破了?”

“何止江北大營。”

韓秀峰輕嘆口氣,接着道:“秦日綱攻佔揚州,搶到大批糧餉之後僅留少量兵力守揚州,率部殺了個回馬槍,打算自瓜洲渡江去攻江南官軍,因留守倉頭的長毛夏官正丞相周勝坤部被官軍所敗,南返之路被斷,果斷率部西進,其前隊迅速攻佔浦口。

就在其大隊兵馬準備集結,打算由浦口渡江時,官軍收復浦口,秦日綱擔心被官軍半渡而擊,又率部返回瓜洲,在瓜洲休整了幾天,大舉渡江,攻佔黃泥洲之後乘勝猛攻高資,擬打通回江寧之路。

吉爾杭阿自鎮江九華山大營率兵去援,結果在一個叫做煙墩山的地方被秦日綱所圍。吉爾杭阿與之鏖戰五晝夜,中炮而亡。我巴縣同鄉江寧知府劉存厚護屍突圍,半路被長毛所截,戰死殉國。副都統繃闊投江,副將周兆熊戰死。”

巴縣歌舞昇平,沒幾個人關心兩江的戰事。

孫五爺是真不知道這些,急切地問:“後來呢?”

“秦日綱乘勝追擊,先攻破九華山大營,緊接着再破京峴山官軍大營,解了鎮江之圍。然後放棄小茅山、九華山、煙墩山、黃泥洲等地營壘,經高資、下蜀、東陽、石埠橋退至江寧東北燕子磯、觀音門一帶待命。”

“向榮呢,向榮沒事吧?”

“向帥敗退丹陽,現在什麼情形我也不曉得。”韓秀峰揉了一把臉,接着道:“戰局急轉直下,在短短數月間,江北大營、江南大營相繼被長毛所破,據說在向帥軍中效力的內閣中書何恆也戰死了。我在泰州時的好友張翊國堪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不曉得打過多少次敗仗爛仗,每次都能有驚無險地撿回條命,可這次卻沒之前那樣的好運,也在江北大營被擊破時戰死了。”

“皇上究竟咋想的!”孫五爺放下茶杯,喃喃地說:“僧格林沁克復連鎮,生擒林鳳祥之後,皇上爲何不命他率兵南下一舉蕩平長毛?反倒命其裁撤遣散幾萬兵馬,命其回京持服守孝!”

剿滅林鳳祥、李開芳等北犯的長毛後,皇上就下旨裁撤京師巡防處,命剛喪母的僧格林沁以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留京守制,只派西凌阿等人率部分馬隊分赴湖北、河南進剿長毛和捻匪,原本集結於京畿和山東的各路人馬不是命其各自回原駐防地,就是裁撤遣散。

仔細想想,朝廷似乎錯過了一個“犁庭掃穴”的好機會。

但韓秀峰不這麼認爲,一臉無奈地說:“您老有所不知,皇上這麼做實屬無奈,一是朝廷沒那麼多糧餉,養不起那麼多兵勇;二是洋人以修約爲由不斷起釁,隨時有可能北犯京畿,皇上得居安思危,所以要把僧王和沒遣返裁撤那兩萬兵馬留在京畿。”

“洋人也在生事,洋人想趁火打劫?”

“要不是擔心洋人,要不是沒那麼多糧餉,皇上早命僧王率那幾萬大軍南下了。”韓秀峰長嘆口氣,想想又說道:“兩江戰事糜爛,貴州也好不到哪兒去,我以前跟您老提過的張之洞的父親興義知府張瑛,上個月病逝了。就在張瑛病逝後的第七天,都勻府城失陷,張之洞的妻兄、署理都勻知府石均被賊匪捕殺,前都勻知府也就是張之洞姐姐的公公鹿丕宗自焚殉國。”

“湖廣呢?”

“湖廣也好不到哪兒去,不但武昌還在長毛手裡,連湘軍元老羅澤南都因傷重病逝於武昌軍中。江西更慘不忍睹,據說半數以上州縣都被長毛給佔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新書感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
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新書感言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