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

剛送走潘二和明道書院的學生吳澄,角斜場鹽課司大使韓宸的堂弟韓博匆匆趕了回來,一進院子就急切地說:“韓老爺,韓老爺,儀真失陷,賊匪奔揚州來了!”

終於來了,這次不會有假,韓秀峰定定心神,迎上來問:“賊匪到了哪兒,估摸着啥時能到揚州?”

“府衙的探子說賊匪大軍天一亮就出發了。”

“這麼說賊匪天擦黑就能殺過來?”

“差不多,探子雖然一路換馬,走得比賊匪快些,但再快也頂多快半天。”韓博擦了擦汗,又說道:“不過賊匪想佔揚州得先過朱佔鰲和張翊國那一關,他倆移駐桃花庵,領着三百多綠營兵和四百多個鄉勇據守長春橋。”

連海安那個偏僻的小鎮都有十景,更不用說揚州這樣的大城了。

桃花庵位於城西的瘦西湖,野樹成林,水草茂盛,桃花庵前的長春橋是從儀真來揚州的必經之地,因岸邊有嶼,嶼上有亭,亭北有臺階通往“臨水紅霞”的牌坊,被文人墨客譽爲揚州二十四景中的“臨水紅霞”。

年前從江寧去泰州上任時韓秀峰曾經過長春橋,知道“臨水紅霞”那地方,但不認爲揚州協標副將朱佔鰲不曉得從哪兒收攏的那三百多號綠營兵和鹽運司知事張翊國臨時招募的那四百多號鄉勇能擋住賊匪,立馬轉身讓大頭趕緊收拾東西,讓陸大明和唐國政趕緊去召集手下,然後一邊往河邊走一邊問:“曉不曉得來了多少賊匪?”

“探子說不清,只曉得來了好多。用他的話說賊匪出城時有成千上萬人,一眼看不到頭!”

“儀真啥時候失陷的?”

“昨晚。”

“探子咋到今天才回來報信?”

“這我就不曉得了,”韓博愣了愣,猛然反應過來:“劉良駒、但明倫和張廷瑞應該早曉得了,他們只是沒聲張!”

“他們人呢?”韓秀峰緊鎖着眉頭問。

“剛出城,領着兩百多綠營兵去了城北。”韓博不想耽誤功夫,急切說:“韓老爺,我估摸着他們不一定敢去仙女廟或邵伯鎮,十有八九會走小路。”

“有這個可能。”韓秀峰迴頭看了看正往這邊跑的鄉勇們,沉吟道:“想讓他們出血,守株待兔看樣子可不行。”

“所以我打算帶人去追。”

“他們手下有兩百多號人!”

“韓老爺,您覺得他們會帶那些綠營兵走嗎?”韓博低聲問。

韓秀峰沉思了片刻,猛然擡頭道:“他們這會兒是想走又不甘心就這麼走,畢竟城裡的鹽商跟賊匪已經說好了。我們曉得賊匪不會只是借過,曉得賊匪根本不會讓他們收復揚州城,但他們守土有責,一定會心存僥倖。”

“他們會在城外觀望?”

“換做我,我一樣會。”韓秀峰想了想,冷冷地說:“他們的那些個手下這是沒見着賊匪的,等見着賊匪估計跑得比他們都要快。你和千里可以帶人去,不過你們一人只能帶一哨鄉勇,樑六樑九他們到現在都沒回來,吳文銘和青槐他們也不曉得有沒有撞上賊匪,我這邊不能一個兵也沒有。”

想到這兒只有一百多號鄉勇,韓博咬咬牙:“韓老爺,給我兩什鄉勇就夠了,用不着帶一哨!”

“行,就這麼定。”

王千里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連忙道:“韓老爺,我也只要帶兩什。”

韓秀峰再次權衡了一番,答應道:“好,你們各帶兩什鄉勇去城北,事不宜遲,現在就啓程。”

“韓老爺,我們走了,您一定要保重。”

“是啊韓老爺,您是我們的主心骨,您一定要保重。”

“我沒事,倒是你們得小心點,劉良駒、但明倫和張廷瑞他們真要是被賊匪盯上,那就別管他們了,賺錢的日子長着呢,犯不着因爲點銀子把自個兒搭進去。”

“我們曉得,我們會小心的。”

現在要去追的不是幾個棄城逃命的官,而是白花花的銀子,韓博和王千里一刻不敢耽誤,叫上家人點齊剛編好的四十多號鄉勇分承五條船過河。

陸大明他們繳獲的金銀細軟全讓潘二帶走了,大頭只要收拾幾本書和換洗衣裳,等收拾好追到河邊,一百三十多號鄉勇已在哨長什長的呵斥下整整齊齊列好了隊。

“韓老爺,這些劫道的賊匪咋辦?”吉大指着剛押來的十幾個垂頭喪氣的傢伙問。

“他們不是喜歡扎紅頭巾嗎,幫他們把紅頭巾全紮上,紮好之後一起押往萬福橋。”

“遵命。”

吉大剛躬身領命,一直守在驛鋪的親兵江柱子竟帶着兩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追到河邊。

“大明,先讓弟兄們上船。”

“遵命!”幫辦營務的幾位老爺全不在,陸大明當仁不讓地回頭道:“各哨聽令,拿好自個兒的兵器,看好各自的乾糧,從甲哨開始依次上船,排好隊,不要擠,不要急!”

看着眼前這一百多號不但有兵器,不但穿着號褂,甚至有些還穿着盔甲的鄉勇,匆匆趕來的張光成和李昌經一時間竟愣住了,不想曉得韓秀峰咋跟變戲法似的變成這麼多兵來的。

“張兄,李兄,五團鄉勇全到萬福橋了?”韓秀峰顧不上客套,走上來直言不諱地問。

“哦,全到了。”張光成反應過來,連忙道:“昨晚到的,這會兒正忙着安營紮寨,我和李老爺不放心,所以趕過來看看。”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賊匪也快到了。”

“賊匪快到了?”李昌經驚詫地問。

“昨天攻陷儀真,今天一早就奔揚州來了。”韓秀峰深吸口氣,回頭看着河對岸道:“我正打算去對岸瞧瞧,讓陸大明先率大隊人馬去宜陵設防。”

“志行,賊匪都快殺過來了,躲還躲不及呢,這個節骨眼上去對岸做什麼?”張光成不解地問。

“揚州用不着我們管,江都我們也不在乎,但泰州不能不守,接下來要打一場惡仗,不談知己知彼,總得曉得賊匪到底長啥樣吧。”

“我跟你一起過河,不過得離城牆遠點,就看一眼。”

“我又不傻,纔不會雞蛋碰石頭呢。”

“還有件事。”張光成猶豫了一下,一臉爲難地說:“志行,我們經過州城時被徐老鬼叫住了,他……他問我們打算怎麼守,我就把你的打算說了說,沒想到他又想出個幺蛾子。”

“啥幺蛾子?”韓秀峰下意識問。

“他說我們攏共就這麼點人,不能輕易分兵,不但不讓我們分兵去守仙女廟,連宜陵都不用我們管,說他會命人召集青壯去白塔河設防,讓你跟我們一道守萬福橋。”張光成不想被韓秀峰誤會,說完之後急忙從懷裡掏出一封信。

韓秀峰接過信,拆開一看,果然是徐老鬼的筆跡,正如張光成所說讓駐守萬福橋,不過只要守六天,六天之後便能退守宜陵。

樑六樑九他們直到這會兒都沒回來,餘青槐和李致庸到現在也沒消息,韓秀峰本就不放心,本來就沒打算現在就退守宜陵,看着信故作權衡了一番,淡淡地說:“行,我們一起守萬福橋。”

張光成越想越過意不去,苦着臉道:“志行……”

“張兄,我曉得你想說啥,這不關你的事。”想到接下來要跟他倆一道守廖家溝,韓秀峰覺得不能沒點準備,立馬話鋒一轉:“張兄,李兄,你們還是別跟我一道過河了,賊匪最遲今晚便能攻佔揚州,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你們趕緊兵分兩路,一個去仙女廟,一個回萬福橋。”

“去仙女廟做啥?”李昌經糊塗了。

“據我所知整個揚州府的木料都是從仙女廟運過來的,仙女廟鎮上有幾十家木料行,河裡有好多木排,你趕緊帶人過去收集木料,爭取趕在明天中午前運到萬福橋。”

“用木料紮營寨?”

“嗯,要曉得我們對付的可是身經百戰的太平賊匪,不是那些個欺軟怕硬的私梟,營寨不紮結實點咋守?”韓秀峰深吸口氣,接着道:“竹子,麻繩,麻袋,火油一樣要收集,能收集多算多少,另外記得多找些鐵鍬。賊匪不傻子,見從河上強攻不下,一定會從南邊或北邊繞,所以我們要在大營周圍多挖幾條壕溝。”

“曉得了,我這就去!”

“志行,我呢?”

“趕緊回去毀橋,通往廖家溝的大橋小橋有一座算一座全要毀掉。還有民船,讓船家有多遠走多遠,不願意走或找不到船主的全部徵用。”

事關能不能守六天,張光成一口答應道:“行,我這就回去。”

想到不能就這麼讓李昌經去仙女廟,韓秀峰迴頭道:“王千山,率你的人跟李老爺去仙女廟,一切全聽李老爺的!陸大明,率剩下的兄弟跟張老爺去萬福橋!”

“遵命!”

看着行頭和兵器比海安、曲塘、白米等團鄉勇還要好的陸大明等人,張光成禁不住問:“志行,這些兄弟從哪兒來的?”

“這幾天新招募的,現在顧不上,回頭跟你解釋。”

“對對對,先辦正事。”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新書感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新書感言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七百五十章 朝局鉅變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