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

來客是一個老者,看衣着聽口氣也是一個書吏,好像是在川東道衙門當差。他吃過宵夜,一進門就談去京城投供的事,跟韓秀峰談了將近半個時辰才留下一份手寫的名單告辭。

潘二和柱子餓得飢腸轆轆,卻不敢打擾韓秀峰跟人家談正事,等韓秀峰把名單收好纔拿碗盛飯。

“四哥,你跟六叔剛纔說的印結是啥,還有啥子印結錢?”柱子好奇地問。

“投供不是直接去京城把戶部執照交到吏部那麼簡單,”韓秀峰放下碗筷,擡頭看了柱子一眼,然後回頭看着潘二道:“捐了出身和官銜只是開始,想補缺要先拿捐納的戶部執照去縣衙請大老爺出具兩份註明我姓甚名誰、年齡相貌,並證明我身家清白、沒欠賦稅也沒作過奸犯過科的文書,一份我帶着去京城,一份上呈府衙,府衙再逐級上呈至吏部。”

涉及到能否補上缺,潘二格外關心,下意識問:“這事辦了嗎?”

“從走馬一回城就辦了,吏房的叔伯們很幫忙,二話不說就呈上去了。大老爺的長隨不太好說話,尤其那個張彪,都是在一個衙門混飯吃的,竟然好意思伸手要錢,好在要的不多,給了五百文總算把事辦了。”

“辦了就好,不然沒有衙門的公文咋去京城。”

韓秀峰微微點點頭,接着道:“光有縣衙出的公文還不行,等到京城要找幾個七品以上的同鄉京官結印作保,就是證明我的身世履歷屬實。開始我也想簡單了,以爲等到了京城找幾個同鄉京官幫幫忙就行,大不了使點銀錢。聽六叔剛纔一說才曉得各省在京城都有一個印結局,需要蓋印都到印結局去辦,蓋印收多少錢也都明碼標價。”

潘二似懂非懂地問:“印結局,還有這個衙門?”

“印結局不是衙門,咋說呢,它有點像同鄉會。六叔去過京城,他說京城的大官有人送冰敬碳敬和別敬,在清水衙門的那些小官沒有,全指着幫去京城投供的候補官具保收取印結錢活。爲了讓品級不高的京官不至於餓死,各會館的首事就倡立了這個印結局,幫各自省份去京城投供的候補官員統一辦理具保,所收的印結錢給同鄉的京官們按月發放,所以該多少就要給多少,沒法兒討價還價。”

“四哥,曉不曉得這個印結錢要多少?”

“這個按官職大小來,我只是個九品巡檢,是最小的官,劉叔估摸着給三五十兩應該夠了。”

“三五十兩還好,要是三五百兩,那他們才真叫個黑心。”

“三五十兩隻是明面上的印結錢,想補上缺還不曉得要花多少!”韓秀峰輕嘆口氣,緊鎖着眉頭說:“去吏部投供要給門包,不給門包執照都呈不上去。過了胥吏這一關,還要孝敬吏部的老爺們,不然在京城等幾十年都摯選不上。”

潘二下意識問:“四哥,你有沒估算過補這個缺要花多少銀子?”

韓秀峰沉吟道:“我要補的只是個九品芝麻缺,滿打滿算一千兩應該夠了。”

潘二追問道:“你有多少兩?”

“一百八十兩,要是坐不上運送滇銅的順風船,光我自給兒的路費就要五十兩,這還得處處節省。”

“只要一百八十兩,這哪兒夠。”

“是啊,所以發愁。”韓秀峰又長嘆口氣,一臉愁容。

潘二猛然反應過來,立馬咧嘴笑道:“四哥,別人我不曉得,你我是曉得的,一身本事,一定有辦法,這個缺肯定能補上!”

既然已經談到了錢,韓秀峰不想再繞圈子,直言不諱地說:“潘兄,剛纔我聽見你跟柱子說我們現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說我們今後要同舟共濟。這話真說在點子上,你連行李都帶來了,運銅的船一到說走就要跟我一道走,這一走就是上千裡,我這個缺要是補不上,且不說我叔欠你家的銀子咋還,光這一路奔波勞累也不值當。”

潘二早打定主意不見兔子不撒鷹,豈能上這個當,竟勸慰道:“四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吉人自有天相,準能心想事成。”

韓秀峰一樣不會讓他糊弄過去,緊盯着他道:“再有本事,沒錢這個缺也補不上。潘兄,交個實底兒吧,你這趟出來帶了多少錢。”

“四哥,這是你補缺,又不是我補缺!”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補跟你補又有啥兩樣?”見潘二抓耳撓腮又想轉移話題,韓秀峰接着道:“潘兄,你爹是啥樣的人我最清楚不過,他不可能讓你雙手空空出那麼遠門。再說這錢又不會讓你白花,就當借給我行不,等我補上缺做上官賺到錢,就連同我叔欠的連本帶息一起歸還。”

潘二本打算上路之後被逼得沒轍了再攤牌的,沒想到韓秀峰現在就提出錢的事,剛纔又確實跟小仵作說過“一根繩上的螞蚱”、“共患難”和“同舟共濟”之類的話,不能自給兒打自給兒臉。

他權衡了一番,乾脆咬牙道:“四哥,出來前我爹是給了我點盤纏,不過那幾張錢票加起來還不到四十兩。你不咋回走馬是不曉得,不管家裡的事還是櫃上的事,我爹現在都不咋管,全是我家老大說了算。”

韓秀峰不動聲色地問:“你哥不給你錢?”

潘二故作猶豫了一會兒,拍着桌子咬牙切齒地說:“四哥,都說家醜不可外揚,既然你問了,這也沒啥外人,我也不怕被你和柱子笑話。長喜早看我不順眼,他婆娘也不是啥好東西,這些年不曉得從櫃上貪了多少錢,我爹又是個老糊塗,長喜說啥他就信啥,搞得我像個後孃養的!”

“不會吧,那天晚上在你家吃酒,我看長喜挺好的。”

“那是做給你看的,人前一套背後一套說的就是他!不信你託人去走馬打聽打聽,這些年因爲錢的事我跟他打過多少次架?這次出來我爹本來打算多給點盤纏的,結果又被他壞了事……”潘二越說越窩火,越說越委屈,說到最後竟一把鼻涕一把淚,搞得像家門有多麼不幸似的。

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
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二百二十九章 拿人(四)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兩手準備(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