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

深夜,南邊傳來隆隆的槍炮聲。

韓秀峰從夢中驚醒,急忙命陳虎去找暫住在花旗人碼頭的吳健彰,讓吳健彰去向洋人打探。畢竟這麼晚了,又不曉得是誰跟誰打起來的,讓陳虎他們去城北大營太危險。

就這麼坐在書房裡等到凌晨,吳健彰和吳煦、孫豐二人打探清楚回來了,原來是城裡亂黨想趁官兵立足未穩襲營,結果劉存厚和虎嵩林早有準備,把出城夜襲的兩千多亂黨殺得抱頭鼠竄。

確認不是跟洋人打起來的,韓秀峰終於松下口氣,感謝了一番深夜出去打探消息的衆人,回臥室接着睡覺。

這一睡竟睡到了下午,而且是被小伍子叫醒的。

“四爺,許大人到了,吉爾杭阿大人也到了,還帶來好幾營兵。吳大人正在門口等您了,您不去他不敢去拜見。”

“這麼快就到了?”韓秀峰爬起身問。

小伍子一邊幫着拿官服,一邊解釋道:“聽徐師爺說林鳳祥、李開芳那股長毛已經殺到了直隸,漕運梗阻,去京城的陸路也不好走,要是不趕緊收復上海,來年的漕糧就沒法兒從上海起運,沒糧別說剿匪平亂了,恐怕連京裡的王公大臣和百姓都要餓肚子,所以許大人不敢等。”

京城太遠,韓秀峰不關心京城的事,一邊穿官服一邊問:“許大人和吉爾杭阿大人帶來了多少兵,領兵的武將是誰?”

“聽徐師爺說有經制內的兵一千多,鄉勇兩千多,領兵的是個參將,姓秦,叫秦如虎。”小伍子想了想,又說道:“文官來了不少,吉爾杭阿大人又升官了,現而今是江蘇按察使。一起來的還有新任蘇鬆糧道毓彬,新任蘇鬆太兵備道楊能格。”

“彭玉雯彭大人沒來?”

“彭大人沒來了。”

“這麼說許大人打算讓新任蘇鬆糧道毓彬做這邊的糧臺。”

“估計是。”

韓秀峰權衡了一番,回頭道:“去把漕運使印拿來,再準備二十張面額一百兩的銀票。對了,還有昨天擬的阿吉嘎、阿克丹等人殉國的公文。”

“好的,我這就去拿。”小伍子走到門邊又忍不住回頭問:“四爺,就帶兩千兩銀票去是不是有點少。”

“不少了,”韓秀峰整理着官服,輕描淡寫地說:“許大人和吉爾杭阿大人一人五百兩,另外幾位一人兩百兩。想起來了,初次拜見不能沒履歷,記得把我的履歷也帶上。”

“行,我這就去書房拿。”

……

許乃釗駕到,最緊張的莫過於吳健彰,一見着韓秀峰就忐忑不安地問:“志行老弟,哥哥這一關能不能過全靠你了,待會兒一定要幫哥哥在許大人和吉爾杭阿大人面前美言幾句。”

“道普兄大可放心,許大人一定不會太過爲難你的。”

“不怕老弟笑話,哥哥我真有些擔心。”

見陳虎他們全換上了號褂,吳健彰越想越害怕,真擔心這一去就回不來。事實上不但他自個兒擔心,連旗昌洋行的那些洋人都擔心,竟從兵船上搬來三四十個荷槍實彈的洋兵,看架勢這是打算護送他去見許乃釗。

韓秀峰心想你龜兒子這麼幹不是擺明了想挾洋自重,但對許乃釗究竟會如何發落他心裡又沒底,不好就這麼讓他打發那些洋兵回去,乾脆像什麼也沒看見一般領着衆人啓程。

趕到緊挨着英吉利租界的宅院,戒備果然比昨天森嚴,不但外面有綠營兵和衙役,連河裡的船上都站着兵勇。大門口繫着十幾匹馬,停了四五頂轎子,傳遞公文的差役進進出出,一派緊張的氣氛。

花旗兵沒跟着過來,全守在對岸看這邊的動靜,撫標的兵勇如臨大敵,就這麼隔着三四丈寬的河對峙。

韓秀峰正跟撫標的一個千總解釋,一個從七品的巡捕官和一個門子迎了上來,問清楚來者都是何人,問清對岸的洋兵究竟所爲何來,確認那樣洋兵沒有敵意,這才接過門包和衆人的履歷進去通報。

“韓老爺,許大人有請。”

“謝王老弟。”韓秀峰又給巡捕官塞了個門包,回頭看了看吳健彰等人,整整官服跟着巡捕官走進院子。

正廳已經變成了巡撫大人的大堂,韓秀峰走進正廳正準備拜見,坐在下首的喬松年便拱手道:“稟許大人,這位便是率一千鄉勇堅守萬福橋,陣斬賊匪四百多,保住通泰等地的前兩淮運副、現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韓秀峰。下官剛纔稟報的軍情,也都是韓同知這些天打探到的。”

“下官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韓秀峰拜見許大人!”韓秀峰急忙躬身行禮。

亂黨作亂時上海及上海周邊的文武官員死的死、逃的逃,就眼前這位年輕的前兩淮運副沒走,不但沒走還豁出身家性命幫着打探軍情,甚至使離間計讓亂黨的“右元帥”林阿福跟匪首劉麗川反目,帶着一幫會黨跟劉麗川分道揚鑣,而且還在想方設法勸降另一個匪首李紹熙。

再想到眼前這位還第一時間找到被洋人從城裡就出來的“賣雞爽“,收攏之前躲起來甚至跑掉的官員和差役,召集士紳商賈籌集糧餉,招募青壯編練鄉勇,連現而今這行轅都是他準備的,許乃釗打心眼裡覺得用韓秀峰是用對了,不禁笑道:“韓同知無需多禮,韓同知,坐下說話吧。”

堂上不只是許乃釗一個人,左首和右首有好幾位四品以上的文官,連喬松年都只能陪坐下首,韓秀峰哪裡敢坐,急忙躬身道:“謝許大人,秀峰還是站着說話吧。”

許乃釗指着家人剛搬來的椅子,笑看着他道:“聽健侯說你腿上有傷,站着一定很疼,還是坐下說話吧。”

“謝許大人。”

“差點忘了介紹,這位是我江蘇的新任按察使吉爾杭阿大人,這位是蘇鬆糧道毓彬大人,這位是新任分巡蘇鬆太兵備道楊能格楊大人。”

“下官韓秀峰,拜見三位大人。”

之前一直在江南大營效力的吉爾杭阿不但早聽說過萬福橋大捷,而且曉得韓秀峰是向榮的同鄉,放下茶杯笑道:“韓同知免禮。”

“韓老弟,許大人命本官辦理大營糧臺,本官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一切還得仰仗你啊。”毓彬把玩着鼻菸壺,笑看着韓秀峰直言不諱地說。

韓秀峰心想我現在這官職有些尷尬,如果只是辦理糧餉那我就得聽你的。但我不只是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也是新任江海關監督,按例應該聽楊能格的。想到這些,急忙道:“稟諸位大人,籌集糧餉之事,其實是吳煦和新任上海知縣孫豐在辦理,下官只是居中策應。”

“糧餉的事回頭再說,先說說吳健彰吧。”許乃釗有太多公務要忙,直言不諱地問:“韓同知,你對上海最熟悉,也最瞭解夷情,你說說吳健彰這個人該如何處置?”

“許大人,吳健彰既有通匪之嫌,又有失地之責,不殺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起上海的百姓。可上海五方雜處,情況複雜,對岸就駐紮着英吉利、法蘭西和美利堅三國的洋槍隊,而吳健彰不但通曉夷情,甚至與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要是殺他恐怕會得罪洋人。”

“這麼說只能用,不能殺?”

“稟許大人,下官以爲我等當以大局爲重。”

想到喬松年之前也是這麼說的,許乃釗沉吟道:“既然不能殺,那就讓他暫且戴罪自效。至於最終如何處置,等皇上的諭旨。”

“許大人,他來了,就在外頭。”

一直沒開過口的楊能格冷不丁冒出句:“他還有膽來!”

韓秀峰正不曉得該怎麼往下接,許乃釗接着道:“諸位,吳健彰的事放一邊,我們還是說說軍務。雨山兄,時不待我,上海得趕緊收復,你我二人不妨分兵兩路,你率秦如虎部駐守城南,我親率薛煥、劉存厚、虎嵩林部駐守城西城北,等狼山鎮總兵泊承升的水師趕到,四面合圍,一起開打!”

“下官遵命!”吉爾杭阿連忙起身道。

“健侯,你協助毓彬支應大軍糧餉。”

喬松年也起身拱手道:“下官領命!”

“韓同知,江海關關務非同小可,不但江南大營指着稅款充餉,連朝廷都指着稅款平亂,按例課徵英吉利和法蘭西兩國商貨的關稅刻不容緩,勞煩你幫同楊道臺趕緊與洋人領事交涉。”

“談不上勞煩,這本就是下官的份內事。”

“好,傳吳健彰進來吧。”

“稟許大人,下官還有一事想稟報。”

“講。”

韓秀峰從袖子裡掏出官印,恭恭敬敬地呈上:“許大人,江海關的關印連同蘇鬆太道的官印一起被吳健彰弄丟了,前些天上海這邊就秀峰一個官員,沒官印什麼事又做不成,秀峰只能擅自做主,用吳健彰沒丟的漕運印代替江海關關印。現而今諸位大人到了,秀峰不敢再用,請許大人驗印。”

漕運使是朝廷爲辦理漕糧海運而設的官職,與布政使、按察使同品,一個正五品的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用漕運使印確實不合適,許乃釗接過官印權衡了一番,順手交給楊能格:“簡侯兄,蘇鬆太道的官印既然被吳健彰弄丟了,我等只能請旨重鑄。這漕運使印你暫且用着,等重鑄的官印到了再用蘇鬆太道的印。”

“私憑文書官憑印,看來只能這樣了。”楊能格也不客氣,大大方方接過印。

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婦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
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前頭吃了敗仗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婦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四百三十二章 迂腐!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