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

琴兒帶着娃去直隸跟韓秀峰團聚之後,偌大的新家不能沒人住,段吉慶乾脆讓老伴兒和兒子搬了過來,既能幫女兒女婿看家,又能就近照應正在蓋的新房子。只是小外孫不在,徐氏感覺家裡還是顯得有些冷清。

小外孫說走就跟着女兒走了,段吉慶一樣不習慣,不過只是剛開始那幾天不習慣。他要忙着收春茶,好不容易把茶葉收齊了,潘掌櫃又拿着潘二的書信找了過來,不但想幫潘二在城裡置個宅子,還打算在城裡買幾個鋪面做點買賣。

論做官,潘二的官不但是韓四提攜的,而且做得遠沒韓四那麼大;論人丁,潘家的人丁也不見得比韓家興旺;但要是論底蘊,韓家真比不過潘家。

韓四他爹韓玉貴種了一輩子地,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平時連走馬崗都不咋去,更不用說進城了。沒見過啥世面,應付不了那些場面上的事。反觀潘家父子,不但多多少少識幾個字,不但是開當鋪的,而且有個舉人親戚,所以隨着潘二做上了官,潘掌櫃儼然成爲走馬崗那一帶的士紳之首。

段吉慶還指望潘家幫着照應鄉下的親家,這個忙自然要幫,沒想到幫着幫着竟稀裡糊塗地跟潘掌櫃一起做起了買賣。

潘掌櫃在城裡新開的當鋪有段家和韓家的股,新開的茶行一樣有段家和韓家的股,之前那些幫在江南大營效力的同鄉捎信捎銀錢的事,現而今也一股腦交給“同興當”辦理。

當鋪和茶行的生意剛開張不久,又收到甘肅布政使段大章要致仕的消息,又開始跟本地的士紳們一道迎接段大人衣錦還鄉。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段吉慶忙得不亦樂乎,而進城才兩個多月的潘掌櫃,也跟着結識了不少之前想巴結都巴結不上的士紳,漸漸成了本地士紳中的一員。

段大人前天到的朝天門碼頭,道臺、鎮臺、府臺、縣太爺和本地有頭有臉的士紳全去恭迎,川幫按例出了一百六十個轎伕。幫着搬運行李箱籠。看熱鬧的百姓把碼頭圍得水泄不通,朝天坊和朝天廂那一帶堪稱萬人空巷。

段吉慶和潘掌櫃也帶着名帖去了,只是人太多沒插上話,遠遠地躬身作了個揖,也不曉得段大人有沒有瞧見。

今兒一早,二人又拿着名帖和禮單,帶着兩個挑着禮物的當鋪夥計,先趕到江北與江北廳舉人劉山陽會齊,換乘擡杆一起趕到位於汪家橋山樑上的段家宅院。

與其說是宅院,不如說是一個園子。

整個園子佔地近六十畝,四周築有高高的圍牆。整體按山勢分爲上、下兩大部分,上頭是正院,下面是一個大花園。園中有新挖的小河,河中可划船。河上有小橋,橋上有一座紅磚綠瓦、雕欄玉砌的八角鳳亭。小河兩側綠樹成蔭,鶯歌蝶舞,時而可見精巧亭閣和石桌石凳。

拾階而上,便是正院。

從大門進去,依次建有五排房屋。前三排是下人們住的地方。後兩排纔是主人及家眷居住生活之所。爲彰顯主人的尊貴和,正院的房屋蓋的是銅瓦,據說房檐裡都嵌有金子,亭臺樓閣精雕細琢氣宇非凡。

潘掌櫃從未見過如此氣勢恢宏的宅院,暗暗心驚其規模之宏大,段吉慶和劉山陽倒見怪不怪,因爲之前不止一次來過。

三人在管家陪同下走進花廳,剛坐下段家少爺段小山便笑容滿面地走進來道:“三位,實在對不住,家父正在同知老爺跟說話,府臺大人剛纔也差家人送來拜帖,估摸着等會兒就到……”

“賢侄,你是說府臺大人也要來?”段吉慶驚詫地問。

“何止府臺。”段小山一邊招呼三人用茶,一邊得意地說:“家父一路鞍馬勞頓,好不容易回到家,不想終日忙於應酬,可又不能不領道臺和府臺等地方官員的盛情,乾脆在家備了桌薄酒,差人去請道臺、府臺、同知老爺和巴縣正堂來把酒言歡。”

“原來如此,看來我等來得不巧。”

“劉兄何出此言,”段小山拱拱手,隨即從家人手中接過一疊請帖,一邊分發着一邊笑道:“家父可不是那些忘本的人,地方官員要請,家鄉父老一樣要請,只不過一時半會兒安排不過來,只能安排在明天。”

“謝段兄,那我等先告辭,我等明天一定到。”

……

雖然白跑了一趟,但段吉慶並沒有因此不高興,畢竟段大人身份何等尊貴,哪怕告病回鄉了道臺府臺和江北廳同知老爺都得恭恭敬敬來拜見,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着的。

跟着段家人拾級而下,走出園子,見門口又來了好幾頂擡杆,不禁回頭看着高高的院牆嘆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做官只有做到段大人這份上纔有意思!”

“是啊,”劉山陽進京趕考過,深知想金榜題名沒那麼容易,就算運氣好能中式能做上官,但想做到段大章這麼大的官比登天還難,不禁感嘆道:“可惜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今後只能看志行的,沾志行的光。”

提起韓四,潘掌櫃忍不住嘀咕道:“可惜志行不在家,要是志行在家,要是志行跟我們一道來,段大人一定會見的。”

“那是自然,”段吉慶在轎伕攙扶下坐上擡杆,又撫摸着段小山剛纔給的請帖笑道:“要不是志行,段大人就算宴請家鄉父老也不會請我們。”

“段大人這是愛屋及烏,我等與有榮焉。”劉山陽深以爲然。

三人正感慨,關捕頭竟帶着韓大滿頭大汗的敢了過來,一見着他們就急切地喊道:“段經承,不好了,志行他爹前天上山摔着了,摔得不省人事!”

段吉慶大吃一驚,連忙示意轎伕停下,俯身問:“大侄子,你爹現在咋樣?”

“這會兒咋樣我……我也不曉得,”韓大擦了把汗,愁眉苦臉地說:“揹回家之後我們都沒了主意,我……我只能趕緊來給您報信。”

“有沒有請大夫?”

“請了,我是先去走馬崗請到大夫,然後再從走馬來城裡的。”

他從走馬崗趕到城裡要一天,從城裡找到這兒又是半天,段吉慶意識到親家公這會是死是活都兩說,想到親家公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韓四就得回鄉丁憂,頓時心急如焚,竟指着韓大咆哮道:“我以前是咋跟你們交代的,讓你們孝敬父母,你們兄弟倒好,你爹那麼大年紀了還讓他上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段老爺,我沒讓他上山,他……他自個兒跑上山的。”

“他好好的跑山上去做啥?”

“好像是家裡丟了兩隻雞,他想去瞧瞧是不是跑山上去了。”

“就因爲兩隻雞,糊塗!”段吉慶氣得咬牙切齒。

劉山陽也意識到這不是件小事,連忙道:“段經承,要不你趕緊去走馬看看,段大人這邊我幫你告罪。”

“只能這樣了,”段吉慶把請帖順手遞給劉山陽,一邊示意轎伕趕緊走,一邊急切地說:“關班頭,你走得快,勞煩你趕緊回去請大夫,請城裡最好的大夫!人蔘那些個吊命的藥也準備一些,別捨不得花銀子。”

關班頭一樣不想韓四就這麼回鄉丁憂,不假思索地說:“行,我先回去準備。”

“韓大,你也跟着去。”

“哦。”

潘掌櫃同樣意識到韓玉貴真要是死了,韓四這官就做不成了,而他家老二也就少了個靠山,顧不上再坐擡杆,竟翻身下來道:“劉老爺,段經承,我跟關班頭一道先回城,要做哪些準備我清楚。”

“行行行,我稍後就到。”

……

段吉慶之前一直在府衙當差,沒吃過啥苦。

潘掌櫃不像他這麼養尊處優,在鄉下時幾乎每天都走山路,能跟得上關班頭和韓大的腳步。

當段吉慶乘擡杆趕到江邊,換乘船回到位於湖廣會館後頭的女婿家時,關班頭和潘掌櫃不但把城裡兩位醫術最高的大夫請來,跌打損傷和吊命的藥大包小包準備了一堆,甚至僱了五匹川馬。

段吉慶一刻不敢耽誤,從徐氏手中接過行李,就在衆人攙扶下爬上馬背,跟關班頭、潘掌櫃和韓大一道火急火燎往走馬趕。

換做平時,就算衙門裡有再要緊的事,關班頭也不會走夜路。

但現在不是平時,遇着的是十萬火急的事,天黑了也得打着火把接着趕路,等他們趕到韓家已經是第二天中午,走夜路時被露水沾溼是衣裳已經幹差不多了,黏糊糊的渾身難受。

段吉慶顧不上換衣裳,也顧不上揉騎馬騎得發麻的屁股和雙腿,一被衆人扶下馬就急切地問:“親家公,親家公在哪兒,親家公咋樣?”

“總算醒過來,昨天中午醒的,正在裡屋躺着呢。”韓大婆娘小心翼翼地說。

“菩薩保佑,醒過來就好。”段吉慶這纔鬆下口氣,一邊在衆人攙扶下領着從城裡請來的兩個大夫往裡走,一邊心有餘悸地說:“嚇死我了,可不能再出事,你們幾個全給我聽着,你們能有今天,能過上現而今這好日子,全是沾你弟的光!老爺子和老夫人要是出點啥事,你弟這官就做不成了,就得回鄉丁憂。所以家裡誰都能出事,唯獨老爺子和老夫人不能出事!”

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
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五十章 許先生立大功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四十六章 開打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九十一章 練兵先練膽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