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

惠親王會同宗人府、刑部嚴訊的結果很快就出來,奏稱耆英罪不可恕,按例當斬立決!

讓彭蘊章不敢相信的是,柏葰竟以處斬宗室非同小可爲由,懇求皇上法外施恩,而文祥明明曉得皇上不會輕饒耆英居然跟着附議。

果不其然,皇上震怒,氣得要革他們的職。

好在肅順站出來打了個圓場,連恭親王都上疏奏稱處斬耆英有損皇家顏面。皇上纔沒責罰柏葰和文祥,甚至法外施仁,傳旨宗人府及刑部尚書宣示硃諭,賜耆英自盡!

雖同樣是個死,但這個結果比押赴菜市口斬首好很多。

剛開始,彭蘊章絞盡腦汁也沒想明白,肅順爲何會一反常態地幫柏葰和文祥解圍,直到今兒個上午收到天津奏報,才意識到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直隸總督譚廷襄和戶部侍郎宗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烏爾焜泰等人,不但未經奏請就跟洋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和約,還冒天下之大不韙地奏請皇上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御批用璽!

皇上不只是震怒,連殺他們的心都有,剛剛過去的這半天,彭蘊章都不曉得是怎麼熬過來的,被老僕接到家中腦袋裡還在嗡嗡響,像是害了一場大病。

精通醫術的幕友楊先生見他像是丟魂,急忙取來銀針紮了幾處穴位,並讓下人去熬來一碗稀粥,一勺一勺地餵了下去,他纔有了幾分精神。

楊先生又沏來一杯茶,示意丫鬟們先出去,然後帶上門小心翼翼地問:“東翁,皇上是不是因爲耆英的事兒遷怒於您?”

“不是。”彭蘊章微微搖搖頭,強打起精神坐起來道:“我一直納悶,韓四那麼精明的一個人,爲何明知道‘濫舉者罪之’的道理,明明曉得我彭蘊章因爲保舉耆英,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居然還堵在軍機處值房門口,求我幫耆英去跟皇上求情。”

“他爲何這麼做?”

彭蘊章喝了一小口茶,有氣無力地將今天朝堂上發生的事說了說。

楊先生聽得暗暗心驚,在腦子裡仔仔細細捋了一遍,不禁問道:“東翁,您是說他早收到了桂良等人未經奏請就擅自跟洋人簽訂和約的消息?”

“一定是,不然他絕不會那麼做。”

“他想借保耆英來提醒東翁您,提醒柏中堂、穆蔭大人和杜大人?”

“他更是想借此機會提醒皇上,可惜老夫那會兒沒往深處想。”

“提醒皇上?”

“逼皇上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御批用璽,不管他桂良如何狡辯,其罪過相比耆英只重不輕!這消息一旦傳開,不,應該很快就會傳得沸沸揚揚,最遲明天就會滿朝譁然,翰詹科道,六部九卿,定會爭前恐後上疏奏請治桂良等人的罪。耆英都被賜死了,你說桂良該當何罪?”

“未得旨就擅自跟洋人修約,就算被法辦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老弟你是不曉得天津那邊的情形,”彭蘊章長嘆口氣,無奈地說:“雖然桂良在奏報上沒敢說,但老夫能想到他是何等的爲難。之前要是不在洋人擬定的和約上簽字畫押,洋人就會直奔京城。現在要是不奏請皇上在和約上御批用璽,洋人一樣會直奔京城!”

“皇上不是早命僧王去天津辦理防堵了嗎?”

“僧格林沁是去了天津,可靠一幫剛收攏的殘兵敗將,哪裡堵得住洋人?他甚至在奏報上直言不諱地稱,現在開仗實無把握。”

楊先生想想又不解地問:“東翁,您說韓四想提醒您,也想借幫耆英求情之機提醒皇上,可他究竟是何用意?”

“他是想以此提醒我等和皇上,朝局不能被羣情激奮的御史言官所左右。”見楊先生似懂非懂,彭蘊章想想又解釋道:“賜死耆英容易,但賜耆英自盡卻不法辦罪過更大的桂良,拿什麼去堵悠悠之口?可真要是法辦桂良等人,今後誰還敢去跟洋人周旋?”

楊先生反應過來,不禁喃喃地說:“同是辦理洋務之人,一朝失勢,只落得如此結果,今後的確沒人敢再去跟洋人交涉。”

“最要命的是,據桂良、花沙納所奏,洋人現在都不太願意跟他們談了。”

“洋人爲何不跟他們談?”

“因爲洋人覺得他們不是宰相,不足以當全權重任。而洋人的制度,簡放公使,大都畀以全權,很有將在外不受君命的意思。能做到全權公使,大半是五等爵爺,或是當朝宰相。換言之,桂良要是被革職逮問,朝廷再派員去跟洋人會議,只能派幾位親王或我、柏葰這幾個軍機大臣。”

楊先生總算想明白了,驚問道:“東翁,照您這麼說,韓四既是在爲皇上着想,也是擔心您和柏中堂、穆蔭大人、杜大人和文大人的安危?”

“可惜他的一番良苦用心老夫那會兒沒想明白,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此話怎講?”

“主戰容易,主和難,可現在的情形又不容跟洋人開打,只能接着跟洋人周旋。而桂良、花沙納等人想盡辦法才周旋成現在這樣,換別人去難不成還能周旋出個更好的結果?”

“桂良不能被究辦!”

“可是不究辦桂良,耆英的事又怎麼說?”

“那皇上是什麼意思。”

“皇上大發雷霆,說桂良呈遞的和約喪權辱國,要是御批用璽,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黎民百姓,怒罵桂良喪盡天良。”

“這麼說皇上要法辦桂良?”

“皇上心裡其實跟明鏡似的,很清楚法辦桂良容易,可法辦了桂良一樣於事無補,說到最後讓我等先跪安,讓明兒個再議。”

“東翁,晚生愚鈍,還有件事想不明白,韓四既然想提醒皇上,那他爲何不具折上疏?”

彭蘊章扶着茶几站起身,沉吟道:“上摺子只會授人以柄,他那麼精明的一個人,又怎會做那樣的事。要是老夫沒猜錯,他原本是打算覲見時,借幫耆英求情的由頭當面跟皇上說的。結果皇上以爲他只是想幫耆英求情,不願意見他,於是想到四處找門路這個下下策,想借老夫等人之口稟報皇上他在爲耆英奔走,等皇上召他入內時訊問時再提醒,可惜老夫等人一樣以爲他只是想幫耆英求情。”

楊先生追問道:“他就不怕觸怒皇上,不怕皇上治他的罪?”

“老弟有所不知,他雖是捐納出身,但爲人處世可圈可點,是出了名的重情重義。而他又跟慶賢做了那麼多年同僚,在皇上看來,他幫慶賢去求情一點也不奇怪,要是不幫慶賢去求情那纔不合情理呢。”

“原來如此,原來他早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說有時候真不能以出身論英雄啊!”

……

第二天中午,韓秀峰最擔心的事終究發生了。

桂良擅自跟西夷簽訂合約的事傳遍京城,朝議沸騰,讜言蜂起。

通朝官員,自閣臣、六部、九卿起,至臺諫、翰詹止,無不激昂慷慨,痛哭陳辭,奏請停止撫院,大張撻伐。

尹耕雲風頭很快就被大理寺少卿殷兆鏞給蓋過了,其淋漓盡致的一道奏疏被爭相傳抄,小山東爲爭搶一份差點擠破頭。

當他把殷兆鏞的奇文送回南苑時,韓秀峰剛吃完晚飯,正同榮祿、王千里一起商量怎麼差人去古北口告訴慶賢他阿瑪已被賜死的噩耗。

“四爺,聽外奏事處的侍衛說,那麼多奏疏就殷大人的這道最……最犀利,殷大人不但準備了好多份,任由各衙門的老爺們和提前來京準備應試的直隸各府縣生員們傳抄,還在朝堂上大聲宣讀。”

“怎麼個犀利?”

韓秀峰話音剛落,剛收拾完碗筷的任鈺兒便接過殷兆鏞的摺子道:“給我吧,我念。”

韓秀峰放下茶杯,擡頭道:“也好。”

任鈺兒走到抗風洋燈下,仔細看了看,抑揚頓挫地念道:“爲和議貽禍至烈,伏求博採議論,力黜邪謀,早決其計,轉危爲安。事竊自洋人犯順,無識庸臣俱求速和了事。國家苟安一日,彼即爲一日之親王、宰相,而社稷隱憂,不遑復顧。琦善、耆英、伊里布等,既誤之於前,致貽今日天津之患。

今之執政者,復誤之於後,其貽更有甚焉者矣。近聞和議垂成,爲賠償兵資等款,以堂堂大一統之中國,爲數千洋人所制,輸地輸銀,惟命是聽。而禍之尤烈者,莫若京城設館,內江通商,各省傳教三條。聞者錐心,雖婦孺鹹知不可!”

韓秀峰微微點點頭:“果然犀利,接着念。”

任鈺兒清清嗓子,接着念道:“臣意桂良、花沙納,身爲大臣子,稍有天良,必不忍嘗試入奏,必不至墜其奸計也。古語云:毋滋他族,實逼處此。宋太祖雲: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京師重地,外洋朝貢,猶且禁其出入,防其交接,禮畢遄返,毋許逗留,安有強敵世仇而聽該酋置館,雜居齊齒,吳越橫行輦彀,羌夷佈滿街衢?自古及今,實未所聞。近惟琉球國都,英人盤踞滋擾,甚至闖入王宮,莫敢攔阻,此其患無俟臣縷述也。

長江自吳溯蜀,中貫天下之半,與海口情形不同。海口通商,已爲失計,然闢之於人身,猶四肢癱瘓之疾也。內江華洋雜處,則疾中心腹矣。東南漕運,非海即河,大江爲出入所必經,設一日江海並梗,何由而達?仕官、商賈之往來,章疏,文報之馳遞,海非要道,江實通衢。洋人但以數船橫截江路,則南北將成兩界……”

洋洋灑灑近萬言,引經據典,擲地有聲。

王千里也算讀書人,竟從任鈺兒手中接過奏疏,邊意猶未盡地看,邊感嘆道:“不愧是翰林官出身,這文章做得真好!”

“是啊,寫的真好。”韓秀峰輕嘆口氣,回頭苦笑問:“仲華,你覺得呢?”

“鍼砭時弊,寫確實不錯,像這樣的大才做大理寺少卿太委屈了,可惜我榮祿人微言輕,不然真想奏請皇上讓他去跟洋人周旋,或讓他去僧王麾下效力。”

“四哥,殷兆鏞的錦繡文章做得是不錯,可這麼幹豈不是把皇上逼得沒退路了嗎?”任鈺兒忍不住問。

不等韓秀峰開口,榮祿便回頭道:“鈺兒姑娘,說了你或許不信,我估摸着皇上不但不會責罰他,還會升他的官!”

“這也太荒唐了。”

“一點也不荒唐,人家佔着大義,這是義正言辭,像他這樣的大忠臣,皇上不升他的官升誰的官?”韓秀峰接過話茬,想想又凝重地說:“外有自以爲是、自作主張的桂良,內有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殷兆鏞之流,把皇上搞得騎虎難下,我倒要看看朝堂上的諸公怎麼幫皇上分這個憂!”

……………

PS:明天要帶一天娃,沒時間碼字,連夜碼一章先更上。

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
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兔死狐悲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四十三章 屬官恩俊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二百章 託付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