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

韓秀峰和文祥在裕府又遇着了前去弔唁的兵部侍郎卓橒,乾脆拉着卓橒一起趕到達智橋衚衕爲許乃釗接風。

被革這些年嚐盡人情冷暖的許乃釗,感覺像是在做夢,不敢相信竟能受到如此禮遇,席間幾次動容,連說話都帶着幾分哽咽。

文祥勸他不用太過傷感,說他當年是被革了職,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年參劾過他的吉爾杭阿雖得償所願做上了江蘇巡撫,可這個巡撫沒做多久就戰死了;當年落井下石的楊能格,這些年的日子一樣不好過,已經被革過好幾次職。現在雖官居江蘇布政使,可這個布政使不但有名無實,而且他是以道員護理的。

結果這番話真說到許乃釗心坎裡去了,何況文祥能來,能說這番話,就意味着補缺的事他會放在心上!

然後在吉雲飛提議下吟詩作對,有酒有詩,一頓晚宴吃的是賓主盡歡。

整個晚上,韓秀峰像晚輩似的陪坐下首,說得少聽得多,時不時幫着斟酒夾菜,許乃釗看在眼裡,暗暗感激在心裡。

直到送走文祥、卓橒和吉雲飛等人,再次回到“聽雨軒”,許乃釗才一臉不好意思地說:“志行,讓你費心了。”

“大人這是說哪裡話,要不是大人提攜,哪有秀峰的今日,所以大人的事便是秀峰的事。”想到在上海時眼前這位的對自己的關照,韓秀峰又由衷地深深作了一揖。

許乃釗連忙將他扶起,緊盯着他感嘆道:“我那是舉手之勞,而你今日乃雪中送炭……”

“大人,您何必如此見外,您要是再這麼說,秀峰都不敢坐了。”

“好好好,聽你的。”

許乃釗很不好意思,韓秀峰其實一樣尷尬,急忙換了個話題:“大人,聽說喬松年做上了兩淮鹽運使,您這兩年有沒有見過他。”

“聽說?志行,你都做上奉宸苑卿了,堪稱天子近臣,怎會連這都不知道?”

“不怕大人笑話,秀峰雖身在京城,雖做上了內務府的官,但這兩年幾乎沒上過朝,對朝堂上的事真不大清楚。”

“那你這兩年都在忙什麼?”

“一言難盡,不說也罷了。”韓秀峰苦笑道。

許乃釗很直接地認爲他因爲出身的緣故,不管聖眷有多恩隆,也只能辦些伺候皇上的差事,沒資格過問朝堂上的事,連忙道:“喬松年是去年遷兩淮鹽運使的,赴任前見過一次,他到任之後託人給我捎過一封書信。在信中不但提到了你,還提到前湖廣總督吳文鎔的胞弟吳文錫。”

“他這官運也算亨通,對了,他有沒有提郭沛霖郭大人?”

“提過,他說兩淮鹽務廢弛,要不是有郭沛霖幫襯,他這兩淮鹽運使真不曉得能不能做穩。”

“連楊能格都能做上江蘇布政使,郭大人卻依然是淮揚道,想想真替郭大人不甘。”

“志行,既然郭沛霖對你有知遇之恩,你又能跟皇上說得上話,爲何不幫他在皇上跟前美言幾句?”

“大人您也太瞧得起我了,且不說我韓秀峰沒保奏三四品大員的資格,就算有也不能開這個口啊。”

“爲何不能?”許乃釗下意識問。

韓秀峰放下茶杯,無奈地說:“郭大人跟曾國藩曾大人的關係不一般,而朝中諸公對曾大人又有些誤會,所以不管郭大人在淮揚道任上立下多少汗馬功勞,在現在這情形下也別想被委以重任。”

“原來如此。”許乃釗猛然反應過來,想想又問道:“浙江吃緊,昨天聽家兄說皇上有意啓用曾國藩,不知有沒有此事?”

“據我所知確有此事,好像是肅順大人保奏的。不過……不過只是奪情,依然讓曾大人以侍郎統兵,依然是官不官紳不紳的。”

想到兩江緊挨着湖廣,兩江的官軍同湘軍一起在江西、安徽攻剿長毛,因爲糧餉和兵勇們騷擾地方的事,兩江總督何桂清跟曾國藩及湖北巡撫胡林翼的關係並不好,加之浙江巡撫又是何桂清保舉的人,許乃釗沉吟道:“客兵終究是客兵,讓他接着以侍郎領兵也好。”

韓秀峰知道他跟何桂清的關係不一般,不禁笑道:“大人說的是。”

許乃釗同樣清楚何桂清真要是跟胡林翼、曾國藩起了嫌隙,眼前這位因爲郭沛霖的關係只會幫胡林翼和曾國藩,輕描淡寫地問:“志行,薛煥這兩年跟你有沒有書信往來?”

“有,這兩年他跟我通過好幾封書信。”

“據我所知,何大人也挺器重他的。”

“是嗎?”

“不信你可以去封信問問。”

“大人的話,秀峰又怎會不信,秀峰是替他高興。”

有些話只能點到即止,許乃釗若無其事地喝了口茶,又換了個話題,問起英佛二夷北犯直隸的事。

這些又不是啥秘密,韓秀峰自然知無不言,聊了近兩炷香的功夫,見許乃釗流露出一絲睏意,便藉口晚上必須回南苑起身告辭。先去重慶會館,叫上在會館等的榮祿、王千里和永祥,打着燈籠騎馬連夜往回返。

剛走出不遠,榮祿就忍不住問:“許乃釗有沒有說什麼?”

韓秀峰迴頭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長地說:“仲華,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可有些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要曉得許乃釗不但有一個官居吏部尚書的兄長,更是曾做過巡撫的人,可以說像他這樣的人也只能做朋友,想要更多很難。”

“您是說咱們白折騰了?”

“也不能說白折騰,至少能結個善緣。”

“可是……”

“別可是了,他可不是對肅順俯首帖耳的陳孚恩,”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他這次能奉調回京以三品京堂候補是何桂清保舉的,何桂清能做上兩江總督則是彭中堂保舉的,而他跟彭中堂又是關係非同一般的同年,所以說能結個善緣,能交個朋友已經很不錯了。”

榮祿這才意識到想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楞了好一會兒才苦着臉問:“那他的忙,博川要不要幫?”

“幫自然是要幫的,至於幫到哪一步,我估摸着博川應該有了主意。”

“志行兄,你既然早曉得他跟陳孚恩不一樣,爲何不早點跟我說?”

“不就是給人家接個風嗎,多大點事?”韓秀峰反問了一句,想想又笑道:“何況人家當年待我確實不錯,對我真有提攜之恩。請你們幾位一起過去給人家接個風,給足人家面子,也是應該的。”

榮祿越想越尷尬,下意識回過頭,見王千里笑而不語,忍不住問:“百齡兄,你是不是也早想到了?”

王千里連忙正色道:“沒有沒有,大人們的事我哪懂,我哪會想到這些!”

“你一定早想到了,你一定是在等着看我笑話!”

“真沒有,我真沒想到,再說咱們什麼關係,我看誰的笑話也不能看你的笑話。”

“那你爲何笑?”

“我……我什麼時候笑了?”

“你剛纔笑了,我看的清清楚楚。”

“烏漆墨黑的,還看的清清楚楚,你這是什麼眼神?”王千里反問了一句,隨即策馬追上韓秀峰,看着在前頭打着燈籠幫韓秀峰牽馬的小山東問:“小山東,你有沒有見着我笑?”

“王老爺,我光顧着看腳下,沒看後頭,沒見您笑。”

韓秀峰很清楚王千里早就想到了,只是看破沒說破,強忍着笑岔開話題:“仲華,博川說皇上不但恩准了僧王所奏,命官文、德興阿,挑選勇目帶領精銳義勇,速赴通州軍營,聽候差遣;還降旨命勝保、英桂,飭令在河南剿賊的京營參將龍汝元、遊擊何建鰲等,迅速赴通州帶勇。”

“這麼說僧格林沁很清楚前些日子從各地調往通州防堵的那些丘八不堪大用?”

“不然他也不會奏請從湖北調湘勇。”

榮祿想想又問道:“可這跟咱們又有什麼關係?”

不等韓秀峰開口,一直跟在後頭的永祥就忍不住問:“四爺,您剛纔說的龍汝元,跟咱們河營以前的那個把總是不是一個人?”

“沒想到你居然記得。”

“真是一個人!”

“嗯,剛開始在咱們河營做斥候,後來跟百齡去靜海效力,因殺賊出力做上了把總,再後來被調往山東、河南平亂,沒想到這小子竟深得英桂器重,之後便一路青雲,在短短几年間從把總做到了參將。”

王千里在做永定河北岸同知時,就聽從河南迴來的河營兵勇說過龍汝元升官的事,不禁笑道:“他是宛平人,入營那天夜裡咱們在外頭放槍放炮,他跑得最快,但沒跑多遠,竟趁亂跑進村裡,在一口井裡躲到天亮。被早上去打水的百姓發現時,已經凍得快不省人事了,也正因爲會跑會躲,才被編入進斥候隊。”

榮祿知道韓秀峰不會無緣無故提這個人,下意識問:“這麼說等他到了通州,咱們得差個人去跟他敘敘舊?”

韓秀峰沉吟道:“永祥,他現而今都做上參將了,讓別人去不太合適。等他到了通州,你親自跑一趟。見着之後探探他的口風,如果他是個聰明人,並且念舊誼。他在通州要是遇着啥難事,咱們能幫就幫一把。要是……要是他有別的想法,那就跟仲華說的跟他敘敘舊。”

河營現在只有四百來號人,駐守八旗馬甲和門軍只有一百多,算上馬伕、伙伕和蒙古醫士,整個南苑能出動的人滿打滿算也只有六百餘,並且讓薛煥和劉山陽等人買的洋槍直至今日也沒運到。

而南苑的這些兵馬要麼不動,要動就意味着發生了天大的事!

永祥意識到四爺是擔心兵力不足,而龍汝元到任之後是要領兵的,而且統領的是朝廷從湖廣調來的驍勇善戰的湘勇。如果龍汝元念舊誼,願意以四爺馬首是瞻,那就意味着關鍵時刻能多出一支可用之兵。

想到這些,永祥下意識說:“四爺放心,這事包我身上。畢竟在河南,他有英桂關照。但到了京畿,想深得僧王賞識可沒那麼容易,他小子不靠咱們,還能靠誰?”

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廕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賞罰分明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