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

太子府書室內,劉徹饒有興致的看着西南夷的地形圖,將之與後世雲貴高原的地圖相互印證。

行人令卓王孫侍立在側,他此番跟着趙立等羽林衛回京覆命,想來短期內是無需再重回巴蜀了,畢竟羽林衛把哀勞派夜郎的執節使臣都綁了回來,這事瞞不住的。

夜郎國擁有精兵十餘萬,地廣數千裡,算得上國富民強。

夜郎王爲西南夷諸多君長之首,向來不容他人悖逆,只怕其盛怒之下是會對大漢動兵的。畢竟蠻夷眼界短淺,只侷限在山野叢林間,不知漢之廣大強盛。

劉徹倒是毫不在乎,他固然暫且不想征討西南夷,但並不意味着他不敢和西南夷開戰。夜郎王若真敢領夷兵出高原地帶的深山密林,大漢騎兵自會好好教他們如何做人。

“如此看來,與夜郎有往來的漢商皆匯聚在蜀郡的笮都和巴郡的枳縣?”

劉徹用手指敲了敲桌案上的地形圖,擡眸問道。

卓王孫不由脊背冒汗,忙是躬身請罪道:“回稟殿下,正是如此。巴蜀前往夜郎的商路皆在兩縣境內,且大部分……不經各處邊市,過往臣等爲牟取私利,多有犯禁之舉,望殿下恕罪。”

劉徹倒不是想追究巴蜀商賈走私之事,擺手道:“無妨,只要你等日後好生爲朝廷效力,不再觸犯律法,孤王自會既往不咎。況且此番孤王命羽林衛將哀勞使臣擒下,與夜郎交惡,你等應是損失了不少在夜郎的產業,權當贖免前罪了。”

卓王孫忙是由衷道:“能蒙殿下看重,賜下官身,已是臣等大幸,錢財乃是身外物,本就算不得甚麼,且先前我等替江都王從西南夷購買奴隸,亦從中賺取了大筆暴利。”

劉徹輕笑道:“你務必好生安撫那些得了官身的巴蜀鉅商,朝廷是絕不會虧待爲國效力之人,待得滅了西南夷,你等今日損失的產業,皆會獲得加倍的報償。”

“謝殿下!”

卓王孫自是大喜,若真能如殿下所言,朝廷出兵攻佔西南之地,那於巴蜀商賈而言還真是天大的好事。尤是滇國境內通往身毒的商路,對富商巨賈的誘惑無疑非常巨大。

劉徹微是頜首,復又望向桌案上的地形圖。

巴郡的枳縣即爲後世的涪陵,地處盆地與山地的過渡地帶,派些府兵守城即可。巴郡還是有不少騎兵的,西南夷兵若敢繞過枳縣,進入盆地便是找死。

蜀郡的笮都爲秦滅古蜀國後置縣,設吏治理,即爲後世的漢源,位於戢水(大渡河)北畔,與夜郎屬地隔河相望,兩地需通過笮橋和舟楫往來。

蜀郡河川衆多,雖因水道險峻,難行大船,並未設立水師,但留存着不少舟兵。西南夷想大舉乘舟渡水,進犯漢境,無異癡人說夢。

走笮橋更是想都不用想,莫不是想來個夜郎版的飛奪瀘定橋,真當自個是紅軍啊?

守備巴蜀,靠着當地府兵足夠了。

劉徹早已以皇帝老爹的名義詔令巴蜀兩郡太守,命其調集郡兵嚴守各處關隘,防備夜郎出兵侵擾。大漢的舟兵和騎兵皆佔有絕對優勢,若連離開山林的夷兵都對付不了,兩位太守索性自戮謝罪吧。

至於那哀勞使臣,已被通識多種夷語的羽林衛押往中尉府,交由中尉張湯秘密審訊。劉徹自是不急,即便得知隱秘商道的所在,短期內也無法攻佔滇國。

出兵征討西南夷之事,就等收服南越國後再做計較,對付深山密林間的夷兵,南越將士可比漢軍精銳更爲擅長。

劉徹略作沉吟,便是緩聲道:“你離京經年,暫且回府好生休養,待孤王謀劃妥當,再召你入宮商議。”

卓王孫頗是識相,躬身應諾後,便即告退而出。

劉徹望着地形圖思索良久,待得對日後局勢有了大致的構想,方纔緩緩起身,前往未央宮的椒房殿向皇帝老爹稟報相關事宜。

他剛邁入連通未央宮與長樂宮的廊道,便見皇帝的隨侍宦官行色匆匆的迎面走來。

那宦官見的劉徹,面色微喜,原來是漢帝劉啓正欲召劉徹到未央宣室覲見。

劉徹隨宦官前往宣室,入得殿內,見廣川王劉越及膠東王劉寄正並肩跪着,御案後的皇帝老爹卻是老神在在的品着茶,臉上倒沒甚麼怒意。

劉徹躬身見禮:“兒臣見過父皇!”

漢帝劉啓擺擺手,對着兩個跪着的兒子輕笑道:“你們的太子皇兄來了,既有所求,自行與他商議即可。”

兩位皇子不禁面色訕訕,皆是垂首不語。

“怎的?黃埔軍學昨日方纔停課,你便又開始鬧騰了?”

劉徹下意識的望向劉寄,出言問道。

“……”

劉寄委屈得想嚎啕大哭啊,父皇先前見到他時,開口說的首句話與皇兄如出一轍。

莫非在他們心裡,他就只會闖禍?

何況劉越兄長亦是在側,他們怎的就光想到是他劉寄闖禍,而非劉越?

“皇兄,此番求見父皇乃是臣弟的主意,本是想讓父皇代爲向皇兄說項。”

劉越入得黃埔軍學後,性情不再似過往般怯懦,但對劉寄這弟弟依舊十分維護,自不願讓他替自個背了黑鍋,忙是擡頭對劉徹解釋道。

“哦?”

劉徹饒有趣味的輕笑道:“若遇着甚麼難事,直接來尋爲兄即可,何必煩勞父皇代爲說項?”

劉越不禁赧然,顯也覺得自個的做法不合規矩,忙是解釋道:“此事需得父皇與皇兄皆是準允,故而臣弟方纔先來尋父皇的。”

劉徹微是頜首,接受了他的解釋,復又道:“說來聽聽。”

劉越稍有些猶豫,硬着頭皮道:“臣弟聽聞皇兄將率羽林衛遠行,不知可否帶上我倆?”

劉徹劍眉微揚:“從何處聽聞的?”

劉越不由啞然無語,半晌答不上話來。

他身旁的劉寄是個莽的,看得着急,便是出言道:“不用聽聞,都能瞧出不少端倪!”

劉徹滿含鄙夷的挑了挑眉梢:“瞧得出來?就憑你?”

劉寄滿臉不甘,想要出言反駁,卻終是不敢當着劉徹的面撒謊,只得泄氣的撇撇嘴,嘟囔道:“我雖瞧不出來,但兄長卻是猜到了。”

他口中的兄長,自是指的胞兄劉越。

劉越被自家胞弟買了,只得硬着頭皮解釋道:“臣弟沐日時曾聽母妃提起,皇后姨母在爲皇兄備些出行的物件,又聽聞虎賁和羽林大舉擴編,且軍學教官們也紛紛整理行裝,還要停課三月,便猜着皇兄是否要率羽林衛出行,且時日還不短……”

“你倆莫不是以爲爲兄要領兵出征吧?”

劉徹不禁失笑,倒是明白了這兩個小屁孩的想法,應是在黃埔軍學待了一年,就想隨軍出征,過把征戰沙場的癮。

果然還是不懂人世艱辛的小屁孩啊!

劉寄聞言,難掩失望的問道:“皇兄真不是要出征?”

劉越卻是若有所思,聽皇兄的言語,雖非領兵出征,但率大軍離京遠行卻是真的,他的猜測果然沒錯。

先前父皇聞得他倆的請求,雖未多說甚麼,只讓隨侍宦官去傳召皇兄,卻也能印證確有其事。

劉徹笑問道:“此行確非出征,你倆還想跟着去麼?”

劉寄正欲作答,卻被劉越扯住袍袖,搶在他前頭插言發話,“敢問皇兄,若我倆隨行,可會成爲皇兄負累?”

劉徹微作沉吟,坦言道:“倒稱不上負累,然事有萬一,如若陷入九死一生的險境,爲保全性命,爲兄可能會將你倆棄之不顧。”

這話雖有些冷血,聽着教人心寒,卻是實在話。

漢帝劉啓聽在耳中,只覺老懷大慰,開口道:“你爲國之儲君,身系社稷,正該如此!”

劉徹躬身道:“兒臣出言無狀,讓父皇見笑。”

劉啓擺擺手,復又繼續呷着茶水,細細品着。

“若真遇險境,我倆寧死亦不會拖累皇兄!”

劉越攥緊雙拳,直視着劉徹的雙眼,執着而堅定的出言承諾,復又道:“還請皇兄帶上我倆!”

劉寄亦是附和道:“皇兄,帶上我倆吧。”

劉徹從劉越的眼中看到過往從未有過的神采,那是某種不達目的絕不甘休的偏執。他上輩子也曾遇過這樣的人,內斂而偏執,不是天才,就是瘋子。

倉素會定期向劉徹稟報兩位皇子在黃埔軍學的表現,對劉越尤其讚賞,認爲他的悟性和心性皆是上佳,若是好好栽培,日後必成大器。

“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劉徹轉身望向漢帝劉啓,出言詢問道。

劉啓微是擡眸,笑道:“隨你!”

劉徹微是頜首,緩聲道:“罷了,你倆便速速去準備行囊吧,六月離京,約莫需要月餘光景方纔回返。”

劉越和劉寄自是大喜過望,忙是起身,就欲告退而出。

劉徹瞟了瞟喜形於色的劉寄,出言囑咐劉越道:“等等,此事不宜張揚,若是過早泄露出去,你倆隨行之事便即作罷。”

劉越忙是躬身應諾道:“皇兄放心,我會看好寄弟,不教他向旁人都透露半句的。”

“……”

劉寄滿腦門黑線,你們當着小爺的面說這些,合適麼?

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
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請罪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二百六十三章 銻礦之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二十三章 保住棄子 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學說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五十一章 諸般算計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安四月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算諸越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師母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業第二百章 水戰操演第三百章 採菊東籬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