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

三伏未半,皇帝劉徹尚未等到少府諸冶監送來製作腳踏車的配件,卻是接到嶺南郡太守公孫昆邪遣快馬呈回的奏報。

雒越部族首領自立稱王,亦可說是復國!

雒越乃是華夏南方的古族,先秦時曾聚居於後世的左右江流域和貴州西南部,戰國末年遷移至後世越南中北部,建立起甌雒國,後爲南越國所滅,雒越各部皆奉南越王爲主。

值得提及的是,早先在甌雒國北邊的嶺南部分地域,約莫是後世廣西地界,尚有個西甌國,兩國的民族構成是完全不同的。

西甌與閩越和東甌般,皆是江淮于越後裔,越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到得戰國時期雖國力日漸衰微,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被齊楚奪取了江淮故土,但在百越之地仍保有較大的影響力。

越國雖亡,然于越部族卻從未覆滅,經過數次分裂和彼此爭鬥,于越王族後裔便是建立起閩越和東甌,許多不願涉入兩者爭鬥的于越貴族則率部衆遠遷嶺南,建立了西甌國。

到得秦始皇六合諸侯,這三支于越後裔立國皆不過區區數十載,還沒來得及“從華夏入蠻夷”,就被迫歸順大秦,只得除國設郡。

大漢立朝之初,外有匈奴爲患,內有諸侯王叛亂,着實是內憂外患,自然無力顧及諸越之地,閩越和東甌順勢復國,西甌就沒那麼好運,畢竟有南越王趙佗在嶺南壓着。

趙佗倒也沒太過欺壓西甌部族,反是多采取籠絡收買的法子,從某種意義上講,趙佗此舉也讓西甌得以“復歸華夏”,至少與西南諸夷是不同的。

至於甌雒國,前文也曾提及,趙佗不惜讓長子趙始入贅甌雒王族,“嫁”給甌雒王的獨女媚珠,得子趙胡。

趙始在甌雒多年,將該國的軍政情勢皆打探清楚,便是以“省親”爲由,帶兒子趙胡回返南越,卻又趁甌雒不備,引南越大軍進犯,輕輕鬆鬆便吞併了甌雒國。

如此這般,雒越族人會不恨南越麼?

大漢發兵攻陷南越國都,東甌和閩越又糾集大軍攻入南越時,雒越各部皆是心下暗喜的。

他們卻萬萬沒想到,東甌和閩越比昔年的南越更狠,南越之地凡是不會說大漢官話或於越方言者,皆被視爲化外蠻夷,精壯擄爲奴隸,老弱婦孺則是殺無赦!

好在兩國聯軍沒渡過西隨水,即後世的雲南的元江,下游爲越南紅河,否則雒越全族怕都將被夷滅。

然而西隨水流域乃是雒越各部重要聚居地,東甌和閩越的聯軍來勢兇猛,壓根沒給雒越族人避禍的機會,在西隨水北岸肆意屠戮雒越人,無數鮮血染紅河水,被逼投河而溺斃者更是不計其數。

南岸的雒越百姓見得此等慘況,自是目眥欲裂,那些可都是他們的親人啊!

西隨水化作忘川河,不甚寬闊的河面,卻阻絕了生機,斷了活路,讓多少雒越百姓痛失至親,父母子女頃刻間便是天人永隔。

殘忍麼?

或許吧。

劉徹身爲始作俑者,之所以驅使東甌和閩越出兵征伐南越,進而清掃南越境內的蠻夷,本就存心藉助兩國將士那種野蠻兇殘,將當地蠻夷徹底滅絕,不欲髒了漢軍將士的手,污了“文明之師”的名聲。

西甌此類炎黃後裔還好,雒越部族壓根就是越猴的祖先,那羣恩將仇報的白眼狼,後世可是屢屢反噬華夏的。(嗯,這樣寫會被舉報麼?)

說實話,劉徹身爲穿越衆,對匈奴反倒沒太大惡感,畢竟是靠實力說話的民族,然後世的倭奴,越猴至棒子,那真太特麼噁心人了,不徹底誅絕其先祖,豈能讓劉徹放下心中執念?

雒越人本就仇視南越國那羣華夏移民,現今舊怨未消,又添新仇,先是見得西甌人認祖歸宗,北遷漢境,又有東甌和閩越舉國內附大漢,前些日子更連南越都除國置郡。

雒越人是甚爲記仇的,瞧得大漢認可諸越子民皆爲華夏後裔,並允其盡數冊入漢籍,得爲漢民,雒越人便將新仇舊恨皆算到了大漢頭上。

即便如此,他們本是仍不敢明着跟大漢撕破臉,然哀勞國突是遣使遊說,欲與雒越各部結盟,以此抗衡大漢。

哀勞立國數百年,其轄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光是數大部族的屬民就合計超過五十萬,因其土地肥沃豐饒,宜五穀蠶桑,山出銅鐵,且多珍奇寶貨如黃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瑪瑙……並有孔雀、犀、象、軻蟲,堪稱國富民強,遠非夜郎和滇國可比。

嗯……不要小瞧哀勞國,漢初的哀勞國確實不弱,且轄地不僅止後世的緬甸,甚至囊括了喜馬拉雅山脈西麓的高原地帶和大半個東南亞,附屬部族近百個,漢軍若要征討哀勞,不管是在高原山地還是在茂密叢林,都必將付出極大的代價。

且不提哀勞國,就說後世的越猴,美帝可是付出了慘痛代價的,華夏的懲越戰爭也只是慘勝,這兩場戰爭雖皆含有國際政治局勢的權衡,然不得不承認在深山老林裡作戰的困難程度。

擁有堅船利炮就瘋狂叫囂殖民全世界的穿越衆,那真真是腦子進水了。

說實在的,有哀勞國這土財主在背後撐腰,爲甌雒部族源源不斷的提供兵械乃至各式軍需,確是有些棘手的。

全世界並非唯有華夏百姓才勤勞聰明,依史籍記載,羅馬的鋼鐵冶煉技術就比大漢發展得快,哀勞人再蠢,立國數百年,境內又有豐富的銅鐵礦山,或許冶鐵工藝比不上漢人,但至少打造青銅兵械是完全沒問題的。

刀劍弓弩,管他是鋼鐵還是青銅,扎身上皆是會死人的,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硬是讓大漢將士們去打那些毫無意義的戰爭。

傷亡數萬將士,打下東南亞又能如何?

派重兵囤駐戍守,不用花軍費維持,不用遷徙百姓去屯田麼?

現今的大漢軍民誰會心甘情願去那鬼地方囤邊,若真是愛民如子,就不能不顧老百姓的真實意願,拍拍腦袋就去大片圈地,這和後世的強遷有甚麼不同。

漢代行募民屯田之策,所謂“募民”乃是招募而非徵募,不帶太大的強制性質,且會爲徙民劃定好阡陌,建好屋舍,備好農具,甚至會爲他們安排婆娘。然真願應募的,除卻家徒四壁之人,便多是受災的流民,若數量仍是不足,便充以奴隸及需以役贖刑的罪犯。

讓這些人到山高水運的地域囤邊,他們對大漢能心向大漢麼?

且看秦末流民建立的衛氏朝鮮,對大漢是甚麼樣的態度,那是比東甌和閩越還難以教化的。

劉徹雖慣常以強悍的漢軍懾服外夷,然卻非事事都要靠武力解決問題。

哀勞國之所以想扶持雒越各部,原因不難猜,無非是因滇國愈發靠向大漢,使得哀勞君臣頗有些焦慮。

尤是夜郎國被大漢出兵侵佔了大片領地,哀勞向來與夜郎交好,深知夜郎君臣已頗是畏懼大漢,故連發兵襲擾大漢巴郡都不敢,向來狂傲的夜郎王更是硬生生吞下惡氣,權當割地求和了。

直至此時,哀勞君臣才駭然驚覺,昔年那疲於應付北地匈奴的漢國,已成爲真正的霸主,隨時能騰出手來覆滅西南諸國。

哀勞雖非華夏之國,卻也是傳承久遠,實在算不得未開化的蠻夷,脣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還能不懂麼?

況且只怕未必是脣亡齒寒那般簡單,若夜郎和滇國都倒向大漢,反過來就要對付哀勞了,畢竟哀勞佔據着大漢西南通往身毒的陸地商道,哀勞光是靠設卡收稅,就已能獲取暴利了。

哀勞君臣推己及人,皆覺着漢廷怕是不願見得他們藉此牟利的。

然他們卻是錯看了大漢皇帝的氣度,劉徹雖心心念念要將北方遊牧民族斬盡殺絕,但對南方蠻夷倒還沒打算即刻動手。

不是劉徹小瞧他們,實在是後世雲貴乃至東南亞皆是不好發展的,數十萬,百餘萬人口的部族聯盟雖可仰賴沃土吃飽穿暖,但想組建起龐大的精銳部隊,甚至是大隊騎軍,那後勤壓力就太大了。

沒見孟獲被諸葛亮當猴子耍麼?

雖然三國演義與史實有較大出入,但兩方兵員素質是實實在在擺着的,物種進化也不同,北方遊牧民族的羅圈腿,就比漢人的大長腿好騎馬,東南亞的馬種都是矮腳馬,搞馬幫馭貨可以,拿來做戰馬……

別提象兵,那純屬唬人的玩意,真以爲是拍“指環王”麼?

就現今局勢來看,西南諸國維持相對穩定是頗有必要的,若是將之徹底滅國,難保不出現大量的山賊亂民,對商道能有甚麼好處?

在大漢水師沒能確認通往身毒的航道安全,且以海船販運奴隸更爲划算前,劉徹甚至不希望西南諸國發生甚麼動亂。

於是乎,大漢皇帝頒佈詔令,着哀勞詔隆(大王)遣使來朝,與大行府商議兩國邦交事宜。

劉徹相信哀勞君臣會奉詔的,畢竟西域諸國不奉詔的下場已然擺在那兒,不是麼?

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
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四十一章 九王齊聚第三十章 長安望雪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四百一十一章 劉乘飛天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二章 吳楚之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三十八章 漢已八旬第九十八章 酷吏張湯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聖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百九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勢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歸化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嬌妻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七百一十三章 諸事妥當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達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