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

年節前夕,朝鮮使團抵達長安城,大行府屬官倒是沒太過輕慢,還是將他們好生安置在了蠻夷邸。

現下住在蠻夷邸的外邦使者不少,然除卻烏桓使者,旁的皆來自西域諸國,甚至是更西邊的大宛和大夏等國。

外邦使者都會說漢話,書漢隸,長安週報可沒少看,便連大漢朝廷的邸報都多有閱看,自是曉得朝鮮使團乃是入朝乞降的。

照着他們對大漢君臣的瞭解,這朝鮮是被生生打服的,而非主動歸附,那不死也得脫層皮啊。

幸災樂禍乃人之天性,這些外邦使者在大漢天子腳下趴久了,此時見得有人比自個慘得多,皆是內心暗爽,就等着看熱鬧。

區區藩邦太子,自是沒資格覲見大漢皇帝,大行令竇浚倒是賞臉,打算在府署接見朝鮮太子衛長。

大行府居中央官署,即在宮城之內,朝鮮使團沒得到準允,是不能跟着衛長入宮的。

可憐這虛年十二的小傢伙,放在後世都尚在上小學,顫顫巍巍的入了宮門。

漢代的宮廷建築可不似後世紫禁城那等紅牆黃瓦,因着尚黑尊玄,除卻供嬪妃遊玩的御苑,旁的建築幾乎全是黑灰的暗色調,偶有紅色則格外鮮豔,襯得如同鮮血般。

加之漢代宮殿皆是講求氣派宏大,遠非紫禁城的宮室般狹**仄,初次進得宮城之人,皆會感受到很重的壓迫感。

戍守各處宮門的羽林衛又是皆選了身長八尺,虎背熊腰的將士,面無表情的執戈肅立,倒真是像模像樣。

劉徹還特意就此誇讚過公孫賀,就這廝會來事,雖有些形式主義,但好歹排場看着挺像那麼回事,比昔年戍守宮城的南軍要有架勢得多。

羽林衛現下足有兩萬員額,選出些彪形大漢輪番站崗自是不難,大多將士還是在校營刻苦操練,以維持住漢軍精銳之名。

但若有人因此小瞧那些戍守宮門的將士,那就是大錯特錯了,站完崗也不能落下日常操練。

羽林衛的糧餉待遇比城衛軍和京畿騎營還高不少,唯有虎賁衛能與之相近,這等優厚待遇可不是白拿的。

衛長跟隨着引路的行人令,邁着顫抖的雙腿走在悠長的宮道上,只覺周圍分外靜謐,除了簌簌的落雪聲,便僅能偶爾聽聞宮人掃雪清道發出的刷刷聲,着實滲人得緊。

入得中央官署的正門,卻仿似驟然換了人間。

雖是寒冬臘月,卻見得諸多錦衣玉袍的漢官在廊道趨步疾走,在各處屋舍間來回奔忙。

行人令領着衛長步上廊道,抖去大氅上的雪,正了正衣襟。

衛長忙是有樣學樣,跟着正了衣冠。

便在此時,前方突是行來十餘位身着朝服的大臣,腰間皆掛着三彩靑綬。

行人令忙是拉過衛長,避讓在廊道邊,微微躬身。

“咦,瞧這打扮應是朝鮮來的,看着年歲,莫不是那甚麼太子?”

走在前頭的朝臣止住腳步,打量着衛長,出言問道。

行人令忙是出言答道:“魏其候慧眼如炬,此子正是朝鮮太子衛長。”

他曉得眼前的諸位大臣皆是各郡的太守,實打實的封疆大吏,乃是到公府參加那甚麼政令講席的,故而他也沒稱竇嬰爲太守,而是稱他的侯爵封號。

衛長雖沒親眼見過竇嬰,但對他這遼東太守還是有些瞭解的,畢竟近年朝鮮可被竇嬰折騰慘了。

他正欲上前拜見,卻是聞得另有人發話了。

“衛右渠那貨怎的不親身前來,好歹是個朝鮮王,卵子都沒有麼?”

雲中太守吳蒯爲大漢鎮守邊陲多年,對外族向來瞧不過眼,又是個莽的,邁步越過竇嬰,走到衛長近前,伸手捏住他的下巴,如同紈絝子弟調戲小娘子般,滿臉謔笑道。

“啊……”

衛長自幼嬌生慣養,經不住吳蒯的偌大手勁,不禁痛呼出聲。

“……”

在場衆人聽得他那軟糯的聲線,再看他那淚盈餘睫的楚楚可憐,還有那脣紅齒白的相貌,皆是麪皮抽搐。

這特麼若換身女子衣裙,可不就是個嬌柔少女?

竇嬰搖搖頭,頗是感嘆道:“朝鮮衛氏果是廢了!”

吳蒯微是用力,將衛長甩得跌坐在地,哈哈大笑道:“此乃幸事,難得混着尚食監庖制的御宴,今日的政令講席既已聽過,我等不妨同去歡飲幾樽,諸位意下如何?”

諸位太守皆是笑着應下,近年陛下讓宮人在中央官署設了庖廚竈間,除卻給各府屬官提供營養早膳,還會給離家較遠或因政務繁忙而留宿官署的大臣們提供膳食。

今歲各郡縣長官僕射返京參加政令講席,也是提供膳食的,縣令們是定時供給,但對郡守此等封疆大吏,那就定是要命尚食監替他們開小竈了,美酒佳餚必是管夠的。

十餘位郡守邊是談笑,邊是舉步離去,沒人再看跌坐在地的衛長。

“誒……”

行人令躬身送走諸位郡守,方纔伸手扶起餘悸未消的衛長,好心替他拂去大氅和衣裳的塵土,同時長長嘆了口氣。

他做了多年的行人令,本是分掌朝鮮及扶余等大漢東北塞外的外族,然現今扶餘國本徹底夷滅,朝鮮估摸着也要廢了,再不似昔年般敢與漢廷討價還價,訛取糧草財貨。

他這行人令只怕不久便要轉而分掌西域的部分外邦,雖能多撈些孝敬,但也不輕省的。

就西域那屁大點地方,足有百餘藩國,各邦使者的長相還和漢人大爲不同,那深深的眼窩子瞧着都差不多,這特麼怎麼分得清楚?

因着竇氏的清河百貨需要大量貨源,大行令竇浚對西域胡商頗爲善待,皇帝陛下也是默許的,大行府屬官們自也不會隨意怠慢西域各國的使者,好歹長相得記住,分得清是從哪來的吧?

這行人令瞧着衛長那畏縮的模樣,覺着還真是可憐,這就叫落地的鳳凰不如雞了。

若朝鮮能學學東甌和閩越那般識趣,也不至落得這般田地,真比西域諸國都不如。

待得衛長緩過勁來,行人令帶他又繞了幾條廊道,終是入得大行府署。

登堂入室前,行人令讓衛長卸了大氅,近年中央官署逐步進行了修葺,皆是鋪設了地龍,到得冬日便會燒熱,室內皆是溫暖如春的。

對於此次宮內動土,御史府屬官倒也沒跳出來反對。

畢竟是皇帝陛下體恤羣臣的善舉,若是諸御史把此事攪黃了,陛下又沒甚麼損失,反倒是御史府要成爲衆矢之,被各府署的臣僚戳着脊樑骨罵的。

用皇帝陛下的話來說,這叫集體供暖,貌似入火口燒得的不是柴禾,而是那甚麼沼氣。

少府卿陳煌倒是略微提過,說那沼氣還是挺危險的事物,雖想盡了法子,卻仍暫且無法推廣至民間,僅在宮城和皇親苑的邊角偏僻處埋了些沼氣池子,還得遣人嚴加看管着。

這沼氣平日也就少府諸冶監偶有使用,冬日若有富餘的,就順帶用來加熱地龍了。

大行令竇浚沒打算在正堂接見朝鮮太子,而是讓人帶到他在府署內的燕居住所。

在中央官署內,非但三公九卿,便連各府司的僕射諸官皆備有住所,供其不便出宮回府時燕居之用。

既是在住所內,竇浚自是沒穿繁複的官袍朝服,只穿着燕居常服,又因地龍燒得熱,衣着更是隨意。

行人令帶着衛長前來求見時,竇浚正斜倚在坐榻上打盹,年歲大了,在暖烘烘的地方總有些犯困,不時會打瞌睡。

自打中央官署有了這甚麼集體供暖,竇浚都不愛回竇府去烤炭盆了,想着甚麼時候讓家老去田氏商團的營建工坊請來工匠,讓他們在竇府也修葺地龍纔好。

衛長被行人令引入室內,忙是躬身拜見大行令。

竇浚眼瞼微闔,瞧着眼前沒半點氣勢的朝鮮太子,不由勾了勾脣角。

他非但沒有回禮,更懶得動彈,仍是倚着高高的金絲軟枕,突是淡淡道:“衛長倒是個好名字,若是識趣些,或許還真能活得長久。”

衛長不禁駭然失色,不知竇浚此言何意。

竇浚閱人無數,瞧着他那蒼白的小臉和惶惑迷茫的眼神,就曉得其神情非是作僞,乃真是怯懦的性子。

他也無需再多做試探了,徑自問道:“你想做朝鮮王麼?”

衛長愕然,結巴道:“本……小子……不……不敢。”

竇浚挑眉道:“做朝鮮王,或是去死,你選吧。”

“不……不……”

衛長雖是生性怯懦,但腦子不蠢,尤是出身朝鮮王族,又做了數年太子,自是能聽出竇浚的言外之意。

竇浚緩緩起身,舉步近前。

他雖是身形瘦弱,但高逾八尺,虛年十二的衛長尚不到他的肩膀。

竇浚俯視着滿臉悽惶的衛長,從懷中衣襟掏出一個精巧玉瓶,塞到他的懷襟裡,拍了拍,輕笑道:“此乃仙丹,可捏碎混入水酒菜餚中,若連服數日,會讓人飄飄欲仙,忘卻塵緣,你可自行服食,抑或……孝敬你那父王。”

“不……”

衛長伸手入懷,便想往外掏。

竇浚沒有阻止他,卻意有所指道:“明歲入夏後,若衛右渠尚未身故,我大漢皇帝便會下旨,除非衛右渠肯禪位於你,否則必興兵覆滅朝鮮!”

衛長頓時止住動作,連連倒退數步,幾欲跌倒在地。

他曉得竇浚的意思,若父王聞得大漢皇帝這道旨意,必會遷怒於他,甚至真可能殺了他。

父王不死,便是他死!

“衛右渠服下仙丹不會暴斃而亡,在他臥病之時,必有朝鮮重臣助你成事,你日後乖乖聽話,便可活得長長久久了。”

竇浚伸手拍了拍他的小臉,笑得分外和藹。

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
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動 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諸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歸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揮師出塞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馬青梅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二十八章 冊立儲君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歲末除夕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宮邸女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見習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慫恿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爲皇商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