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

宣室殿內,皇帝劉徹端坐御席,便是細細品茶,邊是饒有興致的看着側席上那正在閱看供狀的太子劉沐。

這供狀乃是右中郎將趙立呈上的,正是犯官秦立的認罪自供,對於劉沐險遭賊人暗害之事,劉徹無論是出於帝皇還是父親的身份,總得給自家皇兒一個滿意的交代,也藉機考較考較他,且看他打算如何處置此事。

“如何?”

劉徹待得他閱罷,放下手裡的茶盞,淡淡問道。

劉沐一時反應不及,微是愣怔,帶着些許疑惑反問道:“父皇問得甚?甚事如何?”

劉徹端是哭笑不得,只好又問得更清楚些:“依你之見,這秦立的供詞可是屬實?”

劉沐方是恍然,撓着後腦勺想了想,皺着小鼻子甕聲甕氣的答道:“這秦立的供詞與項勝的供詞雖有不少出入,然兒臣以爲項勝明知自身難逃一死,想來是存着攀咬秦立乃至秦氏之心,以便牽拖更多人入罪,故其供詞不可盡信的。”

“哦?”

劉徹的眼神不禁渲上幾分訝異之色,復又追問道:“如此說來,你是信那秦立僅是向項氏餘孽提供兵械,卻並不知悉項氏餘孽已暗中勾結匈奴,更不知項勝欲對你出手之事?”

劉沐顰眉深思,學着自家皇祖父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用手摸着汗毛都沒長齊的光潔下巴,雖沒有甚麼美鬚髯,但並不妨礙他做出捋須沉思的動作,直教劉徹無語得緊。

半大小屁孩,愈是想裝大人,就愈顯得傻里傻氣的。

過得半晌,故作姿態的太子殿下方是結束了“長考”,對着已懶得看他的父皇出言試探道:“父皇,兒臣以爲那秦立應不至這般愚蠢吧?”

劉徹自顧自的批閱着奏章,隨口應道:“暗中匿下大批汰換兵械,將之交到逆賊之手,本就乃梟首夷族的不赦之罪,也未嘗不會做些更蠢的事!”

“……”

劉沐端是無言以對,卻仍是堅持着自身對此事的判斷,“父皇,兒臣還是覺着秦立絕不願陷秦氏於萬死不赦的絕境,否則他昔日知悉京中有變,就不會僅是送走妻兒,自身則留在玄菟太守府,等着束手就擒了。”

劉徹緩緩停筆,擡眸望向自家那傻兒子,心中頓感欣慰。

劉沐雖是堅韌剛烈的脾性,然終歸年歲尚幼,此番險遭賊人暗害,他面上雖是不顯,然心裡實也後怕不已。

父子連心,劉徹光是瞧他主動要求監看郎衛刑訊項氏餘孽,甚至數度親自行刑,便曉得他對這些賊人是何等憤恨。

然在此等心態下,劉沐尚能如此理智客觀的看待涉嫌此案的秦立,沒隨意遷怒,非但沒借機爲秦立和秦氏羅織罪名,反是近日隱隱流露出不欲株連秦氏全族之意。

不知不覺間,自家兒子的心智竟已成熟不少,不再是往昔那稍有不快便暴怒狂吼的傻小子了。

劉徹身爲人父,既是欣慰不已,卻又難免有些唏噓。

放在後世,三四年級的小學生有此等心智,怕是真算得上“早熟”了,然在現下這年月,在大漢世家子弟這卻甚是尋常,天家子則更是如此,在某種程度而言,也着實算是形勢所迫,環境使然。

着實苦了這些小屁孩啊!

然劉徹也非是真覺着自家兒子已成熟到足以明辨是非曲直,更遑論妥善處置此等棘手的難題。

劉徹輕聲笑問道:“你覺着秦立是否知情,抑或知悉多少,重要麼?”

“這……”

劉沐不解其意,聽得滿頭霧水,半晌答不上話。

劉徹突是追憶往昔道:“昔年朕尚爲太子時,竇嬰拜大將軍,前往邊郡編練新軍,有商賈收買邊將,向塞外羌人走私大批糧草,朕與父皇獲知此事,朕以爲竇嬰不敢,父皇卻以爲竇嬰不會,不敢與不會,區區一字之差,卻是更顯你皇祖父之老辣深沉,爲父其時卻是稍顯底氣不足的。”

劉沐曉得父皇向來不喜虛言廢話,此時更絕非無的放矢,不禁顰眉深思其意。

他自幼最爲崇敬父皇,也從母后和祖父母口中探問過許多舊事,曉得父皇自幼便是“生而知之”的不世之材,似他這般大事,父皇更已着手創設羽林和虎賁兩大強軍,如此天縱之資,非常人所能及,他更是心服口服的。

饒是如此,父皇都坦承自身昔年“底氣不足”,那所謂的“不敢”二字,內裡的意義就極爲深刻了。

“父皇,昔年皇祖父是如何應對的,父皇又想如何處置呢?”

劉沐雖是脾性暴躁,卻絕非愚鈍之人,隨即出言詢問道。

劉徹毫不隱瞞的坦言道:“爲父本欲建言父皇,遣去監軍和死士,以此震懾竇嬰,使其不敢有不臣之心;然父皇則以竇嬰遠在苦寒邊,身邊無人服侍爲由,特意將其夫人和兩個年歲稍幼的兒子送去隨侍左右,且頒下密詔,稍是提及有人走私糧草之事,卻非但沒有任何的斥責之意,反而好生安撫和勉勵了竇嬰一番。”

劉沐瞪大雙眼,那對老劉家子弟特有的狹長鳳眸閃着絲絲訝異,顯是沒料到自家那慈眉善目,堂皇光正的皇祖父,竟會有此等綿裡藏針的陰柔手段。

劉沐出生時,太上皇劉啓已禪位數年,日日修身養性,鮮少再露出陰戾狠絕的“本性”,尤是對這位寶貝孫兒最是寵溺,端是有求必應,故劉沐全然不知自家皇祖父昔年是何等的殺伐果決,甚至有些許剛愎自用的味道。

劉啓在位時雖是聖君,但絕非仁君,雖是孝子,但絕非慈父,更遑論甚麼兄友弟恭,敦睦宗親。

劉徹只是淺談輒止,並不打算向自家兒子講解太多內裡的陰私算計,這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多是要靠自個領悟,悟性不高或是閱歷不足,解釋得再透徹,也是枉然。

況且各人脾性不同,劉沐也未必適合學劉啓和劉徹爲人處世的方式,劉徹身爲人父,所要做的無非是與他分享自己多年的見聞經歷,讓他從中悟出些道理來。

劉沐自幼“被放養”,倒也習慣了自家父皇的“語焉不詳”,早是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性,其實往往是愛爬樹掏鳥,下湖摸魚的熊孩子,其思維纔會更爲開闊活躍。

“在父皇看來,那秦立是不會,還是不敢?”

劉沐眸色微亮,似有所得,忙是急着詢問道。

劉徹讚許的頜首輕笑,卻是道:“愚鈍小子,爲父適才已是說過,秦立過往做了些甚,端是無關緊要,又何必再糾結其是不會,抑或是不敢?”

“嘎~~”

劉沐的腦子又不夠用了,滿是疑惑的眨着眼睛。

劉徹也不再爲難他,徑自道:“居於上位者,無須鉅細靡遺的明辨諸事,尤是理不清頭緒,難辨是非時,只需着眼於結果即可,待得有了餘力,再返頭細究過程,有錯改之,無則加勉,以便日後行事更爲妥當周全便是了。”

劉沐半知半解的點着頭,咂摸半晌,又是皺着眉眼道:“然父皇不是讓兒臣處置此案麼,若不辨明秦立犯行,如何給他定罪?饒是他死罪難逃,但是否該株連秦氏,兒臣着實不敢妄下定論啊!”

劉徹搖頭失笑道:“誅殺秦立,夷滅秦氏,對我大漢有甚好處,頂多能讓你泄憤解氣耳。”

劉沐驚詫萬分的急聲辯解:“父皇此言差矣,兒臣絕不會因私廢公,爲泄私憤而將無辜之人羅織入罪的!”

此言確是由衷,至少現下的太子殿下還是頗爲正派的,他雖是脾性暴烈,但鮮少肆意妄爲,拳頭雖硬,卻只揍天下該揍之人!

“在家國社稷之前,沒甚麼無辜之人!”

劉徹劍眉微揚,沉聲道:“況且武都候秦勇難逃治家不嚴,教養無方之責,且他知情不報,非但包庇秦立,更讓其繼續隱匿泰阿劍,又暗中爲秦氏子弟安排退路,如此種種皆非忠君任事之舉,算不得無辜!”

劉沐見得父皇面色不虞,忙是起身避席,躬身道:“父皇教訓得是,兒臣知錯了……然若因此便株連秦氏全族,未免也太過……只怕會引得臣民非議,有損父皇賢名。”

劉徹本就不是真的惱怒,聞得此言不由面色稍霽道:“帝皇只須體恤愛民,讓百姓們吃飽穿暖,生活富足,就不須忌憚甚麼非議。得民心者,若道某人可殺,則世人皆曰可殺!”

“兒臣受教了!”

劉沐由衷信服,蓋因先前離京出巡時,他多次微服出遊,接觸到不少坊間百姓,深知皇祖父和父皇兩代賢君在民間的威望之高,甚至遠超上古聖賢。

君意即民意,父皇若放言秦氏乃亂臣賊子,大漢臣民必竭盡全力將之舉族誅絕,萬里漢疆絕無秦氏子弟的立錐之地!

“秦立和秦氏非是不可殺,而是殺之無益,留則有用!”

劉徹話鋒突轉,細細教導道:“居上位者,要懂得權衡利弊得失,若要殺之,就當斬草除根,永絕後患;若要留之,就要讓其將功贖罪,從而感念在心。”

劉沐隱隱聽出父皇的話外之意,忙是道:“若是留下之人懷恨在心,爲之奈何?”

“斬其羽翼,摧其根基,使其孱弱,從此再無威脅!”

劉徹微闔鳳眸,不欲讓自家兒子瞧見他雙眸泛起的凜冽寒光,語帶勉勵道:“弱者的哀嚎和憤怒,對強者而言,皆是無關痛癢,你當時刻謹記在心!”

劉沐終是舒展眉眼,嘿嘿傻笑:“兒臣醒得了,兒臣絕不會心生懈怠,早日成爲似父皇般睥睨天下的強者!”

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
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贈嬌妻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八十三章 庶民經濟 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二百九十七章 經略南越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五百一十九章 決意犯險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監察體制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六十三章 漢奸鼻祖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五十五章 爲越正名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邊第三百零五章 鐵業整合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隸第七百六十章 不負相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七十章 老漢家中 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敵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三十四章 鏗鏘玫瑰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