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塢堡主們

“大哥,小孩子不能誇!誇就上天了!”

話雖如此,徐睦河的臉上的笑容還是怎麼都遮掩不住。

“做得好就該誇。”

徐睦江認真的說:

“世楊贏這一次,今年家裡所有村子都沒受韃子劫掠,這等於是世楊幫我們全扛下了!”

像這個時代絕大多數漢人一樣,徐睦江、徐睦河也是很怕韃子的。

如果是在往年,徐世楊這種主動跟韃子開戰的不安分小子,就算獲得勝利,恐怕也得來個“雖勝即斬”,把他的腦袋和更多貢品獻給韃子,以求他們不要報復。

但今年竄到莒州來的這夥韃子,與以前有些不同,徐世楊通過俘虜得知,領頭的謀克是個新上任的年輕人,剛剛跟他那當猛安的韃子爹謀奪了親戚的財產,這才擁有了自己的謀克,正處在格外渴望財富和功勳,以證明自己勇武的狀態。

所以,海呼裡纔會強行攻打十五屯西邊的那幾個塢堡,那幾個倒黴村子也是因爲不知道這一點,覺得跟以前一樣,上繳一點貢品和女子,就能打發這夥韃子,結果麻痹大意,直接被人衝破了圍牆,落了個閤家覆滅的下場。

實際上,事後想想,那個被徐世楊把腦袋掛在圍牆上,現在還沒摘下來的韃子謀克,其實非常缺乏經驗。

攻塢堡這種事,對小隊韃子來說實在有些吃力不討好。

一開始看着,似乎確實收穫頗豐,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陷入力竭的狀態,最後不得不更早的結束劫掠行動。

實際上,如果他們維持以前的平衡,從路過的每一個塢堡裡拿走貢品,最終所得其實不會比直接攻打塢堡少。

當然,海呼裡這種見誰打誰的作風,從某種意義上也給徐世楊的行爲打了掩護。

至少在徐家的高層看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會放過15屯,以及更靠東的其他徐家塢堡(他們並不知道海呼裡已經打算改變策略,接受貢品了)。

既然已經被逼到了不得不抵抗的地步,“擅起邊釁”這種罪名,也就輪不到主動攻擊韃子的徐世楊來擔。

相反,徐睦江、徐睦河等人,還得感謝他這個小孩子打敗了韃子,讓徐家逃過一劫。

而且,徐世楊沒有藉助徐家其他塢堡的支持,依靠15屯的力量就打敗了韃子,他送來的戰馬先不提,關鍵在於,就算以後韃子想要報復,徐家也可以都推給他一個人,讓徐世楊自己承擔後果。

這種坑害自家小孩的行爲,說出去非常不好聽,不過確實是保住整個徐家的唯一辦法。

爲此,三位老爺商量後的決定,是大肆替徐世楊宣揚這場勝利,把打敗韃子的所有功勞和後果都推在他一個人身上——反正這確實是他一個人做的,最好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徐世楊憑藉一個塢堡,打敗了一整個謀克的韃子。

徐家的老爺們認爲,這樣,下次韃子再來的時候,他們就能跟徐世楊撇清關係了。

徐世楊並不清楚,自己這一世的老爹、大伯、叔叔居然還抱着犧牲自己的心思。

他只是有些詫異,這些畏韃子如虎的老頭,居然毫不關心韃子後續報復的問題,只是一頂一頂給自己的勝利戴高帽。

連“莒州雛虎”這種讓人臉紅的中二綽號都冒出來了。

天見可憐,莒州只是一個縣好吧?在這種鄉下地方當老虎,還是小老虎,這有什麼好宣揚的?

“行了,表揚的事,等會再說,先讓我們的雛虎坐下。”作爲睦字輩長兄兼家主的徐睦江定下調子:“今天的事很多,咱們一件一件來!”

徐世楊趕緊告罪一聲,走向自己的位置。

徐家一共15個塢堡,上首的睦字輩三人分別直屬第1、2、3屯。

剩下的12個塢堡堡主,按數字順序,單數坐在左邊,雙數坐在右邊。

徐世楊是第15屯,自然坐在左邊最後一位,在他前面的,分別是第13屯的堡主王勇,大周時期,他曾經是個青皮混混,後來投靠到徐睦江麾下,做些身爲官員不好出面的齷蹉事,前幾年被放出來掌管一個塢堡。

第11屯的堡主徐世柏,他是長房庶子,跟徐世鬆、徐世楊等“嫡子”派系關係不太好。

第9屯的堡主孫立,曾經是大周的官軍,大周在關外戰敗,被迫南渡時,他脫離軍隊,投靠徐家,在徐世楊的老爹徐睦河的莊子裡當了個槍棒教頭,徐家勢力擴大之後,他也獲得一個塢堡。

第5屯的堡主張堅和第7屯的堡主張強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的姐姐嫁給徐睦江做小妾(就是徐世柏的生母),這倆傢伙因此水漲船高,分別混了個塢堡堡主。

徐世楊的對面,是14屯的堡主董超,他是徐睦河的小舅子,徐世楊那二孃的弟弟。

12屯的堡主樑軍,徐世鬆的啓蒙老師,一個老學究。

10屯的堡主慧能,一個拒絕還俗,但酒肉女人來者不拒的花和尚,他是徐睦海的人,也不知道倆人到底怎麼認識的。

不過,徐世楊聽說,他的三叔對尼姑有很特別的愛好,可能兩人的關係也與此有關?

8屯的堡主欒廷玉,孫立的師兄,槍棒弓馬的功夫都十分了得,他是孫立招來的,也是徐家個人武力最強的。

6屯的堡主張業,徐睦海的小舅子,與別的“舅子黨”不同,他姐姐是髮妻,徐世楊正經八百的叔母,只不過這位叔母的孃家沒什麼實力,只能讓他在徐家混口飯吃而已。

其他人,徐世鬆也好,徐世楊也罷,兩個嫡子的母家勢力都不算小,不需要在徐家屋檐下低頭。

最後是第4屯的堡主,世字輩的老大徐世鬆。

徐世楊坐下後,環視大堂一週,毫無疑問,在座的所有人都跟徐家三位老爺沾親帶故,兒子黨、舅子黨、狐朋狗友黨,湊合在一起,簡直是……。

哎,讓人一言難盡啊。

而且,就這些貨色,居然也雜七雜八的分成了幾個互相看不順眼的派系,雖說這樣更容易讓徐家牢牢把握下屬塢堡的控制權,但,這些水平層次不齊,大多隻是依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傢伙,在徐世楊未來的計劃中,能用得上的,可能只有區區幾個人而已。

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288章 狗第597章 戰爭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631章 西征1第378章 敵人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633章 南下2第74章 爭執第131章 破莒州2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342章 思過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24章 話劇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644章 秦軍第93章 李逵第327章 旅順1第512章 擊發槍1第548章 國制第730章 登封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279章 和平第271章 反擊2第254章 幫助第162章 城門前第672章 南方第273章 豬突2第524章 話劇第498章 新春5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685章 野心第449章 焦土第511章 各方5第203章 問題第556章 黑店第522章 五里驛第143章 遣周船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55章 時局圖第745章 機槍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643章 父親2第104章 開始第441章 齊第331章 政策第613章 西域2第707章 南征7第34章 安排第630章 安全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678章 邕州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522章 五里驛第367章 宣傳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684章 求情1第106章 哨騎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82章 網絡第511章 各方5第296章 忠臣3第223章 條例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36章 女權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37章 槍與槍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152章 採購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28章 壞消息第415章 高麗2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51章 殺第398章 降服4第573章 北行記5第398章 降服4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19章 祝家莊6第511章 各方5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334章 細紅線
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288章 狗第597章 戰爭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631章 西征1第378章 敵人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633章 南下2第74章 爭執第131章 破莒州2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342章 思過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24章 話劇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644章 秦軍第93章 李逵第327章 旅順1第512章 擊發槍1第548章 國制第730章 登封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279章 和平第271章 反擊2第254章 幫助第162章 城門前第672章 南方第273章 豬突2第524章 話劇第498章 新春5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685章 野心第449章 焦土第511章 各方5第203章 問題第556章 黑店第522章 五里驛第143章 遣周船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55章 時局圖第745章 機槍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643章 父親2第104章 開始第441章 齊第331章 政策第613章 西域2第707章 南征7第34章 安排第630章 安全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678章 邕州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522章 五里驛第367章 宣傳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684章 求情1第106章 哨騎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182章 網絡第511章 各方5第296章 忠臣3第223章 條例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36章 女權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37章 槍與槍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152章 採購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528章 壞消息第415章 高麗2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410章 龍仁之戰2第51章 殺第398章 降服4第573章 北行記5第398章 降服4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219章 祝家莊6第511章 各方5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334章 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