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赴任

董卓被蓋俊逼得兇性大發,便要拼個你死我活,正當下令開戰,沒想到蓋俊輕飄飄送來三個字:幷州牧。

董卓先是代替劉弘成爲司空,又爲了當太尉,弄出個大司馬授予劉虞,自任太尉,領前將軍,加節傳、斧鉞、虎賁,封侯,無論他怎麼爲自己頭上添頭銜,先前朝廷授予的幷州牧始終沒有放棄。而今蓋俊的意思明顯是想要幷州牧一職,給?還是不給?董卓比較傾向前者。他把一干幕僚叫來開會,聽聽大家的意思。

鄭泰強烈反對,他說此例不可開,拜蓋俊爲幷州牧,其他手握軍權的將領會怎麼看?明天皇甫嵩東進,是不是要給他司隸校尉?公孫瓚南下,是不是要授予幽州牧?那不是亂套了嗎。他最後振臂高呼,即使拼得玉石俱焚也要打,大漢天威不可觸。

伍瓊認爲鄭泰所言有理,何顒則選擇了沉默。倒不是他們之間產生分歧,他們希望雙方開戰,只是不能表現得太過明顯,免得董卓心生懷疑。董卓主力一旦被蓋俊拖在西線,京中定然空虛,也許無須山東起兵,他們自己就有能力解決掉這個禍害。

董卓面無表情,看向主薄田儀。田儀字伯度,年近四旬,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他出身於涼州漢陽豪族田氏,算是左馮翊田氏的支脈,左馮翊田氏則可以追述到漢高祖劉邦強遷山東望族於關中。

田儀道:“打是下策。不若暫允,先收皇甫將軍兵權,定三輔,再圖蓋子英不遲。”

董卓又問李儒:“文優之意呢?”

李儒道:“伯度與我不謀而合。董公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穩字,不用太久,一年就夠了,屆時不用董公親自動手,幷州人便會斬下蓋子英之頭。”

董卓本就有意妥協,正像田、李所言,他需要時間建立威信,需要時間整合實力,只是實在不甘爲蓋俊要挾,拍退嘆道:“幷州牧,一方諸侯矣。蓋俊豎子,何德何能敢居此位?”

李儒知道董卓已經有了決定,笑着提議道:“拜蓋子英爲幷州牧的時候,可調蓋京兆回京,同時徵蔡伯喈入朝。”

董卓撫掌笑道:“此議大妙。”

何顒斜睨李儒一眼,這一招太陰了。

蓋俊信使陪伴董卓使者武威人周毖一同出發,卻暗使快騎速歸,本要十日的日程,三日就趕了回來,可謂神速。

蓋俊接到信後馬上率領近五萬大軍南下,將左馮翊治所高陵城外的皇甫酈軍營圍個水泄不通,大軍無邊無岸,喊殺沖天,此地距離西京長安僅數十里,關中震怖。

皇甫嵩、蓋勳面面相覷,俄而後者氣得暴跳如雷,這小子不去打河東董卓部,竟然做起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來。

蓋勳叫囂自任先鋒擊之,皇甫嵩哭笑不得,趕緊勸慰。蓋勳勉強壓住怒火,當晚單身赴高陵,臨行前直言勸不住蓋俊,他就和對方斷絕父子關係,再沙場對決。

皇甫嵩望着蓋勳堅實的背影,欲言又止,終未開口。

蓋勳深夜橫穿蓋俊大軍,入皇甫酈大營,安撫將士,隨後迴轉,直驅蓋俊帳下,見到兒子的面,蓋勳怒髮衝冠,也不管諸將當前,把他罵了個狗血淋頭。

諸將立在原地,不知所措,蓋俊揮手命他們退下,帳中只剩父子二人,他雙膝跪在蓋勳面前,一聲不吭,任由責罵。在他的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這麼憤怒過。

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蓋勳罵得口乾舌燥,蓋俊跪行爲他倒了一杯水,勸道:“父親先歇口氣,彆氣壞了身子。”

“我不喝。”蓋勳大手一揮,嗓音嘶啞地道:“我只問你一句,你退不退兵?”

“退,今晚就退。”

“……”蓋勳頓時一怔,腦子有些轉不過彎來。

蓋俊目光直視父親,續道:“但父親要跟我一起走。”

“你說什麼?”蓋勳完全搞不懂兒子心裡在想什麼。

蓋俊解釋道:“董卓已拜兒子爲幷州牧,五六日後就會有使者到來。”

蓋勳一下子想通了全部關節,面色鐵青道:“你此次南下是專程爲我而來?”

“是。兒乃董卓眼中釘、肉中刺,既爲幷州牧,恐……”蓋俊後面的話沒說,可意思誰都聽得懂,他唯一的死穴就是父親蓋勳,董卓老謀深算,豈能想不到這點。

蓋勳雙目圓瞪道:“我若是不和你走呢?”

蓋俊一臉決然道:“我絕不會讓母親陷入狼窟。”

“你……”蓋勳手指着蓋俊,怒火中燒,馬昭住在北地郡遲遲不歸,他初時還奇怪,原來蓋俊早有打算,這個畜生,籌劃了多久?絕不會讓母親陷入狼窟?是不是說他堅持留下,夫妻就再無相見之日?蓋勳口裡嚷着孽子,抄起一個杯子打過來。

蓋俊不躲不閃,正中額頭,鮮血徑直流下。

蓋勳擲出杯子便後悔了,看着獨子滿臉鮮血,一動不動,想要裝作不在意,卻怎麼也做不到,冷着臉從懷中掏出手巾遞給他。

蓋俊簡單擦擦眼眶,避免血液滴進眼睛,問道:“父親以爲董卓如何?”

蓋勳冷哼道:“這還用問?董卓,國賊也,必殺之。”

“父親所言一點不假。”蓋俊點頭附和。“然其挾天子、擁重兵,不可卒除。父親應知大兄袁本初、袁公路、曹孟德等人逃亡,亦知張孟卓、韓文節、孔公緒、劉公山等人出爲州郡……”

蓋勳皺起眉頭道:“你是說……”

“這一切都是大兄袁本初策劃好的,不出意外,明年山東諸州郡就會起兵勤王。”這時候討董還是沒影兒的事,充其量屬於萌芽階段,不過蓋俊爲了勸父親與自己一起離開,顧不得那麼多了。

蓋勳腦中輕易構出雙方勢力圖,滿面驚駭,半晌才緩過神來,道:“那你爲何不率先開戰,分散董卓兵力,減輕山東壓力……”

蓋俊苦笑道:“父親與皇甫將軍相處日久,當清楚其爲人。皇甫將軍昔年平定黃巾之亂,手握十萬雄兵,聲威天下,猶然忠誠於國,董卓對付他太容易了,一紙調令即可。屆時董卓擁衆十餘萬,兒恐怕撐不到山東起兵。再說山東素無精兵良將,州郡皆爲名士,好清談而不知兵,能否與董卓抗衡?”

見父親陷入沉思,蓋俊半晌道:“說句狂妄的話,能救天下者,非我父子不可。現在最好的辦法是迅速掌控幷州,到時與山東俱發,兩面夾攻,一戰可誅國賊。”

蓋勳乃是有決斷的人,沒有想太久,當即同意隨軍北上。

蓋俊長舒一口氣,草草包紮傷口,下令撤退。

皇甫酈站在大營門口,看着蓋俊大軍潮水一般退走,先是一怔,繼而大驚,蓋京兆怎麼沒出來?

不久一騎駛來,送上一封信,皇甫酈看後面色急劇變幻,眺望漆黑的遠方,心想究竟是蓋俊裹挾其父,抑或父子同謀?

皇甫嵩次日收到蓋勳手書,良久無言,目光迷茫。蓋勳走之前他便有這種擔心,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然而還是發生了……

蓋俊軍退出左馮翊,進入上郡,便接到北地太守金旋稱病棄官而走的消息,北地諸官吏共同推舉京兆尹蓋勳爲北地太守。

面對蓋勳破口斥罵,蓋俊一臉無辜,急忙撇清關係,表示與自己無關。

與你無關?纔怪。但事已至此,蓋勳只得繼任北地太守一職。

數日後,周毖到來,一見面就大倒苦水:“子英,你可是給我出了一個好大難題。”兩人同爲涼州河西人,少爲太學生,共舉孝廉,有同門之誼,說話不必遮遮掩掩。

“什麼難題啊?”蓋俊故作不知,笑吟吟道。

周毖道:“朝廷已拜令父爲九卿少府,而今令父不通過朝廷之命轉任北地太守,似不合規矩……”

蓋俊冷笑道:“朝廷之命?我看是董卓之意吧?”

周毖知道他向來與董卓不睦,便不提這茬,談笑近況。

蓋俊有些擔心周毖未來處境,他是尚書,又和何顒、伍瓊、鄭泰等人走得很近,在舉薦張孟卓、韓文節、孔公緒、劉公山等人出任州郡,他全程參與,但是顯然,他並不瞭解其中陰謀。當山東兵起之日,好友性命堪危啊。

蓋俊猶豫許久,咬牙道:“仲遠,和我走吧,保你一個兩千石郡守。”

“……”周毖詫異地看了蓋俊一眼。蓋俊頓時爲之苦笑,周毖身爲尚書,握天下權柄,正值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之時,怎會願意跑到幷州當兩千石。

蓋俊自知不能強求,心裡暗歎,說道:“異日仲遠若在京師不快活,可來幷州投奔我。”

周毖笑着說:“一定……”

蓋俊正式受封幷州牧,拔司馬鮑出爲上郡都尉,率步騎一萬駐紮上郡漆垣一線,監控關中。回到西河郡,又拔司馬胡封爲西河都尉,同留步騎一萬,虎視河東。稍後入西河王氏塢堡,和王信密語一個時辰,招入幕府,授予別駕之職。別駕乃是自州牧(刺史)以下第一人,權柄甚厚。

最後,蓋俊將剩餘兩萬七千大軍赴太原晉陽。

第412章 擊破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65章 大勝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90章 先鋒戰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183章 屯田、兵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239章 再相見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69章 驚聞第194章 苦戰第279章 老矣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8章 琴與人第11章 棄嬰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07章 弩第264章 開戰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402章 南下第129章 激戰第127章 相見第289章 往事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443章 亡第159章 出征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76章 默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91章 揭秘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270章 雙雄會第209章 軟柿子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84章 聲望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06章 決定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361章 策反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97章 祭祀第226章 張楊第290章 端倪第43章 性命無憂第440章 知己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357章 離別第80章 再贈刀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84章 單挑第424章 登岸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182章 春耕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76章 默認第358章 戰略第160章 局勢第17章 蝗災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18章 親衛曲第253章 神童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2章 野心?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18章 家事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76章 算計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68章 民心第331章 使者第412章 擊破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94章 苦戰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11章 拒絕
第412章 擊破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165章 大勝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90章 先鋒戰第283章 揮師上雒第183章 屯田、兵第185章 涼州風再起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239章 再相見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10章 惡月惡日第369章 驚聞第194章 苦戰第279章 老矣第262章 白馬義從VS大戟士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8章 琴與人第11章 棄嬰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353章 郭淮、司馬懿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407章 弩第264章 開戰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402章 南下第129章 激戰第127章 相見第289章 往事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443章 亡第159章 出征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76章 默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91章 揭秘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270章 雙雄會第209章 軟柿子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84章 聲望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06章 決定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454章 活命之法第361章 策反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56章 扶棺至徐第297章 祭祀第226章 張楊第290章 端倪第43章 性命無憂第440章 知己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357章 離別第80章 再贈刀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384章 單挑第424章 登岸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182章 春耕第97章 羌人來襲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76章 默認第358章 戰略第160章 局勢第17章 蝗災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18章 親衛曲第253章 神童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2章 野心?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18章 家事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276章 算計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68章 民心第331章 使者第412章 擊破第99章 施計卻敵第194章 苦戰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311章 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