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亡

長安東郊,屍骸蔽野,血流成河,腥味刺鼻,遍及十數裡,鴉雀於空中飛舞,野獸於外圍遊‘蕩’,無不對海量的“美味”虎視眈眈,世間最慘烈之事,莫過於此。加之天際夕陽斜倚,殘日如血,映‘射’得戰場更添幾許悲涼之意。

此戰,河朔軍六萬餘步騎對陣長安聯軍五萬餘衆,以傷亡萬人爲代價,大破長安聯軍,斬首萬餘級,俘亦相當。

蓋俊信馬由繮於屍山血海間,面不改‘色’,目光平靜,毫不爲左右觸動,靜靜享受着屬於他的勝利。自從戎以來,他率領大軍南北、橫行東西,斬首數萬級的大會戰,就經歷過數次,累計斬首數,以數十萬計。而今這點小場面,在他看來,着實算不得什麼。

不過,此戰的意義對他來說,卻極是重要,它直接打消了韓遂的氣焰,使其再無反撲能力,如果他仍不願放棄野心,逃回西疆,那麼等待他的,只能是敗亡的命運。

這一戰,不僅敲斷了韓遂的脊椎骨,也把董軍打得支離破碎,中郎將、都校尉級別的高級將領紛紛帶着部曲投降河朔,惟一讓他有些不悅的是,不見魁首董越、牛輔二人,既然他們願意爲韓遂陪葬,蓋俊自也無意見。通過衆降將之口,蓋俊大致推出董軍殘餘的實力,不得不說,它已經算不得一股勢力。念及董卓苦心經營的偌大家業,敗壞至此,蓋俊也不由感到一陣唏噓。

蓋俊再次接見一位董軍中郎將,好生安撫一番,語氣固然談不上淡漠,卻也不顯近親,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享受到張遼的待遇。張遼今日表現頗是不俗,沒有令他失望,其最大的功勞是跟隨關羽大破韓軍萬餘騎,擊殺都、校尉三人,並與關羽合力襲殺主將閻豐。對加諸在他身上的諸般流言蜚語,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煙消雲散。

董軍中郎將告退後,蓋俊目光一轉,瞥向身側,見長子蓋嶷騎在一匹幼年棗紅馬上,小臉煞白,眼神飄忽,鼻子微微皺着,手半擡起,似乎想捂住鼻子,掩住血腥氣息,又怕旁人笑話,進退不得。

蓋俊皺眉說道:“不讓你跟來,你偏不聽,何苦由來?”蓋俊不願意讓蓋嶷跟來,後者雖非首次上戰場,但以往多身在中軍,遠離前線,感觸尚不甚深刻。現今身處戰場,殘酷種種,皆入眼底,以他這麼小的年紀,未必能夠承受,怕他心裡留下‘陰’影,影響日後成長。

蓋嶷也不回嘴,面上滿是倔強。

蓋俊心中一嘆,這孩子的脾氣和他一模一樣,真是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長安東郊的聯軍大營,一片淒涼。

今日一戰,長安聯軍以慘敗收局,出戰時五萬餘衆,歸營時不滿三萬人,折損近半。軍中將領也是損失嚴重,自將軍以下,中郎將、都校尉,或死或降者,僅韓遂涼州軍便達二十餘人,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失去這些人,大軍戰力至少被削弱三四成。簡單明瞭地說,聯軍元氣大傷,已經沒有能力再威脅河朔軍。

相比起韓遂涼州軍,董軍更加悲慘,董越、牛輔簡直是‘玉’哭無淚,如今兩人相加,兵只五六千,將僅十餘員。就不說董卓雄霸關中的時代了,董越、牛輔初起兵反攻長安時,雖然麾下士卒水平參差不齊,多魂有山賊、草寇、遊俠、囚徒,乃至平民百姓,以壯聲勢,可那到底也是實打實的十萬之衆在‘亂’世,這就是立足的本錢,長安朝廷、河朔蓋俊、西涼韓遂、荊楚袁術,周圍各方勢力,誰也不敢小覷。

牛輔策馬長街,憂心忡忡,適才韓遂召見衆人會議,他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經過一場大慘敗後,韓遂的威信已遭動搖,任由惡化下去,也許不用蓋俊來攻,諸將就會砍下他的腦袋,開營投降河朔。韓遂顯然也清楚這一點,但他能做的卻相當有限。

“……”牛輔緩緩搖了搖頭,他的憂慮不僅僅是因爲韓遂,還有董越……

牛輔來到一處別緻地高樓前,下馬進‘門’,董基很快迎出,面‘色’悽苦。牛輔話到嘴邊,生生憋回肚裡,滿嘴苦澀,拍了拍董基的肩膀,被後者引入一間空室。

“咳咳……”董越面‘色’灰白,雙目微闔,平躺榻上,偶爾傳來幾聲咳嗽,又很快歸於平靜。其左肩裹着厚厚的白布,鮮血已是將白布浸透,清晰可見,觸目驚心。此是河朔軍的匈奴落雕手所爲,他隨大軍撤退途中,場面魂‘亂’,一時不備,着了對方的道。這一箭極其兇狠,把他整個肩膀‘射’穿,取箭時鮮血流了整整小半桶,許是傷處太過靠近心房,傷及內臟,他整個人處於半昏半醒狀態,併發起高燒。

“伯遠……”見董越昏昏‘玉’睡,牛輔輕輕呼道。也不知是因爲難兄難弟,培養出了感情,還是看到董越這般模樣,兔死狐悲,牛輔此刻眼中關懷之意,發自真心。

董越似乎聽到呼喚聲,想要睜眼,卻發覺眼皮異常沉重,費盡全力,才撐開一絲,視線模糊不清,不過他還是從大致輪廓認出牛輔,近乎呻‘吟’般開口道:“大兄……我、我看到太師了……”

“伯遠……”牛輔聞言雙目一紅,險些落下淚來。牛輔從軍十數載,見慣生死,自然知道這是什麼情況,董越不行了,他要死了,所以他才能看到董卓。

董越越加吃力地道:“太師……對地面上的一切都瞭如指掌,他……訓斥我等是無能之輩,不僅無法保住他的基業,更成爲任人魚‘肉’的角‘色’,丟盡了他的臉面……”

牛輔道:“伯遠,你傷勢甚重,別再開口說話了。只管安心養傷,待你痊癒,你我共同努力,奪回太師基業。”

“不行了……我太累了……大兄,我太累了……”董越輕聲呢喃道。“太師說,他要在地底重頭再來,讓我去輔佐他……”董越聲音越來越微弱,最後長長出一口氣,緩緩合上眼睛,再無聲息。

第422章 文王操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417章 罰第41章 贈刀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424章 登岸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78章 遊雒陽第428章 殺!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65章 公孫瓚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339章 歸心第78章 遊雒陽第456章 平息第80章 再贈刀第104章 回戈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73章 袁逢病重第70章 董卓第75章 文王操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81章 北地第303章 陳、趙、杜第446章 背叛第18章 獻策第227章 張燕第334章 受挫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3章 弘農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81章 返程第163章 心機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相思第376章 天塹第456章 平息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25章 徐州三英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417章 罰第93章 天大驚喜第449章 漢奸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461章 面聖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421章 震恐第456章 平息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3章 蔡琬病重第212章 定匈奴第393章 外援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90章 韓文約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84章 聲望第1張 回到漢末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65章 攬權第253章 神童第287章 北邙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20章 離別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65章 公孫瓚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380章 大敗第192章 連戰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217章 動盪第391章 亂止第274章 崩潰第61章 交代第103章 瘋子第388章 突破第178章 禁忌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73章 袁逢病重第10章 惡月惡日
第422章 文王操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63章 二女相見第354章 幷州諸少年第417章 罰第41章 贈刀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438章 大戰再起第424章 登岸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78章 遊雒陽第428章 殺!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65章 公孫瓚第286章 左右開弓第339章 歸心第78章 遊雒陽第456章 平息第80章 再贈刀第104章 回戈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73章 袁逢病重第70章 董卓第75章 文王操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181章 北地第303章 陳、趙、杜第446章 背叛第18章 獻策第227章 張燕第334章 受挫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23章 弘農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191章 以少勝多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81章 返程第163章 心機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相思第376章 天塹第456章 平息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25章 徐州三英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417章 罰第93章 天大驚喜第449章 漢奸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461章 面聖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421章 震恐第456章 平息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33章 蔡琬病重第212章 定匈奴第393章 外援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332章 超人之傑第390章 韓文約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84章 聲望第1張 回到漢末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365章 攬權第253章 神童第287章 北邙第431章 全城皆知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20章 離別第348章 雙喜臨門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65章 公孫瓚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380章 大敗第192章 連戰第247章 再伐黑山第217章 動盪第391章 亂止第274章 崩潰第61章 交代第103章 瘋子第388章 突破第178章 禁忌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73章 袁逢病重第10章 惡月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