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聲東擊西

王匡大車小車十數乘,載着家人、門客到達朝歌縣,袁紹親自出城迎接,王匡敗績、逃跑,自然不值得他這麼對待,然而王匡說到底也是爲他才落得如此地步,如果降罪或疏遠,不免給人刻薄寡恩的形象。?

所以越是這個時候,袁紹越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容與大度,這樣人們纔會覺得你值得輔佐。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就能肯定自己日後不會成爲第二個王匡??

見袁紹佇立冬風之中,含笑望着自己,王匡不由動容,連道:“將軍,我……慚愧、慚愧啊……”他確實應該感到慚愧,因爲此時董卓軍已然全數撤回河南。?

袁紹拉住王匡之手,朗聲笑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趙浮、程渙從中作梗,才致失利,公節無須介懷。走,進城說話。”?

走入車騎將軍府溫暖如春般的廳堂,美酒佳餚早已備齊,數十海內名士、豪傑紛紛上來噓寒問暖,就算是河內人朱漢、劉勳、張導等人都沒有流露出異樣,王匡更加慚愧,連連嘆息。?

“公節,你有什麼打算?”許攸這句話問出口,數十道目光齊刷刷落到王匡身上。?

王匡低頭沉吟,他在走到汲縣和朝歌間就已聽說黃忠將董卓軍擊走,並接管治所懷縣。他當然是想盡快回到懷縣,可他才棄城逃跑不久,而今回去,有何顏面見懷縣士民?況且黃忠未必肯讓出到手利益。留在袁紹這裡也不太妥當,他此刻要兵沒兵、要糧沒糧,依賴袁紹會予人以胸無大志之感,因此他現在只剩下一種選擇……?

回鄉,募兵。?

他家鄉乃是兗州泰山郡,那裡號稱“郡接山海”、“泰山險阻”,民多果健,好武習戰,高尚氣力,自古以來便是出精兵的地方,他準備回家募個三五千精兵,等有了實力,再圖奪回河內郡不遲,反正他頭頂河內太守這頂帽子,別人想摘也摘不掉。?

王匡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得到衆人一致認可,皆曰甚好,一邊敬酒一邊恭祝順利。?

宴會即將接近尾聲,一名袁氏家僕匆匆近來,遞給袁紹一封信,袁紹看後,微露訝色。?

坐在袁紹下手邊的許攸問道:“怎麼了?”?

袁紹斜睨許攸一眼,堂中也只有他敢冒冒失失詢問自己,把信遞給他,平淡地道:“黃漢升的信,厲鋒校尉張(楊)稚叔與董軍作戰時矢貫胸膛,創甚,死。”?

大堂頓時一靜,張楊可不是阿貓阿狗,他是蓋俊在河內方面的副將,地位僅次於典軍中郎將黃忠,他的死亡對蓋俊一方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黃忠發來這封信無非是暗示己方受損不輕,以河內郡作爲補償,至少新佔領的八個縣是不會還回來了。?

“這可真是燙手山芋啊”許攸苦笑着接過信。?

袁紹細語安慰王匡,言稱絕不會剝奪他河內太守之位。?

王匡強笑,又呆了片刻,藉口酒醉離席,次日即離開朝歌。?

值得玩味的是,他並非向東過黃河,經東郡回鄉,而是南下入陳留郡,將家小盡託付於陳留太守張邈,之後才帶着數十名親衛、門客返鄉。此舉頗有捨近求遠之嫌,他完全可以把家人留在朝歌請袁紹代爲照顧,何必去找張邈呢??

袁紹漠然的看着王匡的一舉一動,之後便將目光轉回冀州……?

----?

河陽津之戰剛剛結束,董卓即刻調集步騎三萬以東郡太守胡軫爲帥南下,經大谷關、樑縣,直抵荊州南陽郡北魯陽縣,即破虜將軍孫堅駐兵之所。?

董卓先是盛兵從陰平津出發攻河陽津,潛遣精銳從小*平北渡,繞王匡背後,大破之,此,聲東擊西之計耳。擊破王匡,董卓馬上揮師南下,此,爲另一種聲東擊西。以至於孫堅得知董卓和袁紹開戰,以爲乃是天賜良機,一邊向袁術報信,一邊整齊三萬士卒,於魯陽城誓師,歷數董卓罪孽,聲稱不破國賊,誓不回返,三萬將士高聲呼應,“不破國賊,誓不回返”的口號響徹魯陽上空。然而大軍剛剛走出二十里,猛然發現數十敵騎,繼而是無邊無岸的董卓大軍,可想而知當時孫堅及荊州將士的心情。?

這一戰沒有任何懸念,面對怒海狂濤一般飛速馳來的上萬董軍鐵騎,三萬荊楚男兒一觸即潰,狼奔豕突向南逃去。後面的兩萬董軍步卒大罵對手不濟,四下出擊抓捕俘虜,偶爾有氣性特別大的人,持刀矟連續戳死投降者泄憤。?

孫堅帶着數百騎飛速逃回魯陽,這時祭天之物猶在,人羣未散,所有人皆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喪家之犬一般的孫堅等人。?

孫堅也不說話,直接就向城門衝去,還是身後某個騎士憐惜鄉親,奮聲吼道:“快跑啊董卓殺來了……”?

衆人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不知是誰發一聲喊,一鬨而散。?

孫堅入城後登上城池,看着護城河外擠成一團,哭天搶地的民衆、士卒,轉首對城門守衛道:“關閉城門。”?

城門守衛於心不忍,呼道:“將軍……”?

“鏘”孫堅拔刀出鞘,一刀削去其首,用血淋淋的刀鋒指着另一人道:“關閉城門。”?

這人迎着孫堅佈滿血絲的猩紅眸子,哆哆嗦嗦應了一個“諾”字。?

不一會兒,城門轟然合閉,將數以千計的人擋在城外,百姓敲擊城門、城牆,請求開門,可是當他們發現不可能後,立刻破口大罵。而有些人,則開始繞着城牆奔跑,這些人無疑都是屬於聰明人,孫堅確實沒有關上東西兩座大門。當然,董卓軍到達城下的一刻他就會合上這最後一絲生機。若是春夏秋三季,民衆可以鑽入魯山,可以跳進滍水,總能逃得性命,可惜現今乃是冬季,一切都是枉然。?

孫堅沒空理會民衆,由於魯陽南靠滍水,無需防守,他把城內五千步卒派上北、東、西三面城牆,這五千人原本是孫堅準備事有不濟的“後路”,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另外魯陽是他進攻董卓的基地,器械、糧草都不缺。?

隨着董軍騎兵出現在視野內,孫堅果斷的合上東西二門,不給對方半點機會。?

一戰大破孫堅,俘兩萬餘人,這功勞足已封侯了。胡軫心情甚爲舒爽,在衆多侍衛的擁簇下來到魯陽城北,一見緊緊關閉的城門大感詫異,孫堅三萬人馬全軍覆沒,莫非還要頑抗不成?或是想待價而沽?想到這裡,胡軫指派一人去勸降,使者才至城下,連話也來不及說出便直挺挺倒地。?

胡軫勃然大怒,暗罵孫堅不識擡舉,等到後方步卒趕至,第一時間下令攻城,和他想象的不同,魯陽城內的兵力比他想象的要多很多,三面圍困,數輪猛攻,魯陽紋絲不動,穩如泰山。他抓來一個俘虜詢問,得知城內尚有五千兵,自知不能卒克,率軍退後十餘里,這時民夫、俘虜已在董卓軍的監視下立好營盤。?

當日夜胡軫和諸將緊急商議,決定王方帶領三千軍押解數萬荊州俘虜返回河南尹,免得期間生出意外。樊稠率七千騎星夜出發,向西繞過滍水南下,看看能否撿些便宜。胡軫則將餘衆爭取攻克魯陽,作爲董軍楔入荊州的一枚釘子。?

翌日,董軍兵分三路,胡軫攻城前再次派出勸降使者,孫堅性格堅毅,又與董卓有怨,豈會投降,結果自然是又亡一條無辜性命。胡軫嘆息一聲,只得硬攻,與昨日相比,今日涼州軍攻城的強度提升不止一籌,異常迅猛凌厲,這是因爲京師兵庫中的種種攻城利器今日清晨才運到,若非胡軫催逼民夫連夜趕路,時間還會更晚。?

卻說樊稠率五千騎西行到滍水盡頭,拐向東南,馳向雉縣,欲南下攻南陽郡治所宛縣,雉縣乃是必經之路,又由於雉縣夾在宛城和魯陽之間,有監視孫堅之用,袁術頗爲重視,使宛人文聘文仲業將兵兩萬守之,野利及其千騎亦駐此地。?

聞董軍萬騎至,野利絲毫不懼,力主出城決戰,被文聘一口拒絕,南陽冬季乾冷,平日鬆軟的土地如今硬得像一塊鐵板,正適合騎兵衝鋒馳騁,出城交戰和自殺沒兩樣。?

野利大爲不悅,認爲文聘膽小怯戰。文聘對此笑了笑,野利乃袁術家奴,又是騎將,素爲親信,關係還是不要鬧得太僵。說道:“董軍萬騎輕裝而來,必然乏糧,不能持久,堅城自守纔是上策。不過亦不可死守也,校尉可率一千騎、五千步軍,遊弋於雉縣、博望、堵陽間,借地利、人和,截殺董軍鈔掠騎卒。”?

“此計大妙。”野利轉怒爲喜,當下也不囉嗦,轉身就走。文聘望着野利背影,輕輕皺起眉頭,憂心行動會因他的好戰而陷入被動,耳語身邊一將,對方點頭而去。?

野利出城後帶着六千人躲進山中,一呆就是五六日,奉文聘之命監視他的人一臉茫然,這人哪裡是個衝動之人,耐心足到極點,他有時候都想勸對方趕快出兵。野利畢竟當過先零王,領袖一個種族的人怎會是一介匹夫,其粗魯的外表曾迷惑無數人,文聘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野利就像一頭飢餓的野狼,縱然餓得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卻死死壓低胸脯,幽幽的眸子死死盯住獵物,不到近在咫尺,絕不起身。?

又過數日,一支數百人的騎兵經過,野利終於露出獠牙,步卒包圍、騎兵突襲,步騎配合,頃刻間殺光對手,隨後牽着數百匹戰馬,帶着大軍消失於呼號的風中。

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81章 北地第424章 登岸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4章 皇甫墓前第317章 妻子第60章 人情債(2)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18章 親衛曲第360章 密謀第200章 婚事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17章 蝗災第196章 勝第298章 獲高順第327章 獄第188章 狼來了!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78章 遊雒陽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29章 激戰第376章 天塹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53章 暈厥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7章 上巳節第23章 弘農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18章 劉備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31章 使者第37章 驚聞醫聖第13張 盧水胡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387章 態度第276章 算計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93章 天大驚喜第427章 死戰第358章 戰略第72章 有字不識第4張 經學第81章 返程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79章 老矣第447章 回援第47章 家人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28章 救災第104章 回戈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55章 朝會第57章 她第209章 軟柿子第453章 暈厥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25章 刺殺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87章 陣亡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196章 勝第276章 算計第405章 先登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56章 扶棺至徐第360章 密謀第391章 亂止第174章 漢民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418章 偏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98章 城頭激戰第56章 扶棺至徐第330章 信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9章 福禍?第54章 人情債第282章 財富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372章 南下第153章 挑撥離間
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181章 北地第424章 登岸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14章 皇甫墓前第317章 妻子第60章 人情債(2)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18章 親衛曲第360章 密謀第200章 婚事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17章 蝗災第196章 勝第298章 獲高順第327章 獄第188章 狼來了!第170章 北地之戰(二)第78章 遊雒陽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46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129章 激戰第376章 天塹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53章 暈厥第101章 夜襲羌寨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7章 上巳節第23章 弘農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18章 劉備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331章 使者第37章 驚聞醫聖第13張 盧水胡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387章 態度第276章 算計第251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93章 天大驚喜第427章 死戰第358章 戰略第72章 有字不識第4張 經學第81章 返程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45章 動搖社稷之本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79章 老矣第447章 回援第47章 家人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28章 救災第104章 回戈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155章 朝會第57章 她第209章 軟柿子第453章 暈厥第99章 施計卻敵第325章 刺殺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392章 大戰在即第345章 過目不忘第176章 美陽侯北地太守第187章 陣亡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196章 勝第276章 算計第405章 先登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56章 扶棺至徐第360章 密謀第391章 亂止第174章 漢民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434章 張遼來投第418章 偏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122章 許縣之戰(中)第98章 城頭激戰第56章 扶棺至徐第330章 信第195章 斬首、到來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19章 福禍?第54章 人情債第282章 財富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372章 南下第153章 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