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

蓋俊在河東郡治所安邑一帶,即靠近董卓部的地方,駐紮一萬步騎,以破賊中郎將關羽爲主。另外中部、北方汾水諸縣,駐有兩萬五千主力大軍,由虎威將軍蓋胤統帥,下轄破虜校尉張繡、降賊校尉陶升等,內警楊奉,外援關羽。

河東一地戰兵合計共有三萬五千,其中騎兵近萬,實力之強,僅次於蓋俊本部兵馬。

蓋俊既然決定以族侄蓋胤爲河南尹,河東方面的軍事問題便擺在眼前,三萬五千大軍,交給誰?如果按照程序來,自然是由二把手關羽負責,蓋俊不懷疑關二哥的忠誠,開玩笑,關二哥橫行三國數十載,講求的就是一個忠字。可他如今僅僅是比兩千石破賊中郎將,職位偏低,不足以駕馭數萬精銳,除非拜爲將軍。

蓋俊心底還有兩個人選,一是妹夫楊阿若,二是剛剛升任裨將軍的黃忠,他也想過度遼將軍馬騰,不過蓋俊很快就把他踢出腦海。至於偏將軍胡封,讓他衝鋒陷陣尚可,獨鎮一方則稍顯欠缺,還需磨練幾年方可,而龐德,蓋俊不捨得放。

北地郡是蓋俊的起家之地,獨對董卓、韓遂,境內還有數以十萬計的先零羌,妹夫楊阿若這幾年和父親蓋勳配合默契,功績不小,倒是可以讓他督河東之衆。只是他的繼任者不太好選,反正蓋俊是萬萬不會用北地都尉、馬騰之弟馬舉代之,免得造成馬家勢力過強,尾大不掉。

黃忠雖然是最低一等的裨將軍,然而將軍就是將軍,其官位、戰功、名聲、資歷都不缺,蓋俊怕的是關羽不服。關羽早在蓋俊任北地長史時就來投靠,算是外姓第一人,又素來心高氣傲,恐怕不會甘心位在黃忠之下,把他調走也不太妥當。

蓋俊考慮良久,終究還是決定用關羽,先拜他爲裨將軍,督河東軍事,又以破虜校尉張繡爲破賊中郎將,接替關羽,將兵一萬鎮守河東治所安邑。

任命送出後,蓋俊令諸人準備東巡河南尹諸縣事宜,他自己則偷閒邀協律都尉杜夔登樓合奏琴曲。數月來連戰韓馥、公孫瓚、董卓三大梟雄,血戰累累,以蓋俊堅韌的神經也有些受不了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音樂,是舒緩心靈最好的靈藥。蓋俊覺得自己腦中的弦繃得太緊、太久了,應當放鬆一下。

北宮之東,雒陽東北角的永安宮,張衡之二京賦,形容永安離宮,修竹冬青。陰池幽流,玄泉洌清。鵯鶋秋棲,鶻鵃春鳴。鴡鳩麗黃,關關嚶嚶。絕美景觀,躍然紙上,使人心生嚮往。

蓋俊、杜夔正是身處於如詩如畫般的永安宮,坐於候臺交流音樂。這座候臺位於永安宮南側,高數十丈,可以望見宮外步廣裡、永和裡等處。當年漢靈帝常登此臺,遙望雒陽美景,中常侍趙忠、張讓等人宅院逾制,堪比宮室,恐爲漢靈帝發覺,勸說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漢靈帝信以爲真,自是不敢復登臺榭,遂爲天下笑。

清風陣陣,柳枝婀娜,鮮花綠地,荀彧容貌絕世,爽朗清舉,寬衣大袖漫步這天然畫卷之中,恍若神人行走仙境。

忽然,淙淙如綿綿細雨般的琴聲順風飄入耳中,初時不甚清晰,隨着荀彧腳步加快,旋律漸漸明朗,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充斥着一股難言的靜美之感。

此曲便是蓋俊幼時得遇高人隱士傳授的神曲《平沙落雁》,荀彧早在十幾年前就已聞聽,算來不下數十遍,然而每次聽到,心中都會涌起隱居的衝動。近些年來漢室愈加昏暗,尤其是兩次黨錮之禍,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隱居不仕。荀彧若非從小立志,說不得也會效法從兄荀悅隱居起來,不問世事。

荀彧行至樓臺前,曲音正好嫋嫋終了,令人回味無窮。

蓋俊所處之地頗高,一目瞭然,笑着對荀彧招招手,叫他上來。

杜夔只對音樂感興趣,不耐俗事,見荀彧到來,明顯是有事相商,遂起身向蓋俊告辭,二人於樓梯間相遇,互相頷首,交錯而過。

“文若,過來坐。”蓋俊指着身旁蒲席道。

“將軍。”荀彧瀟灑一禮,大大方方坐到席位。“將軍前些日氣色實在太差,疲憊掩飾不住,埋首琴間兩日,氣色果然見好。”

“今年正月始動兵,數月以來,未有停歇,着實有些疲累。”蓋俊笑笑,隨後和荀彧談起政事,一直持續半個時辰方罷。最後道:“文若,明**不用隨我東巡河南諸縣。”

荀彧眉毛一揚,道:“將軍之意是讓我留守雒陽?”

“非也、非也……”蓋俊搖搖頭。

“嗯?”荀彧訝道:“那將軍是想……”

蓋俊也不開口,手指東南。

荀彧順指望去,先是不明所以,稍後恍然,那個方向,正是他的家鄉潁川郡。

見荀彧明白過來,蓋俊笑道:“文若啊,潁川多賢才奇士,可爲我招攬一二否?”

荀彧想了想,點頭稱諾。若是以前,哪怕蓋俊坐擁北方十二郡,帶甲十數萬,威震天下,想要招攬潁川賢才,也是萬分不易。

不過今時不同了,蓋俊順利收復帝都雒陽,河南尹也入掌中,潁川諸士應該會有所心動。畢竟,先不說雒陽在世人眼中的影響,單說距離,河南尹與潁川比鄰,從雒陽到潁川邊界不過二百里,即使是潁川治所陽翟,亦不過五百里。

荀彧乃是潁川青年士子之冠冕,影響力極大,由他出馬,事無不成,但蓋俊心癢難耐,問道:“文若心中有人選嗎?如果有,爲我說說。”

荀彧其實這幾日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蓋俊問起,張口說道:“有幾個人選。潁川許昌陳文長,學識淵博,有清流雅望,命世之才也……”

沒想到荀彧纔開口就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大才,蓋俊迫不及待道:“文若說的可是陳太丘之孫,言“此兒必興吾宗。”的陳文長?”陳太丘名陳寔,字仲弓,因做過太丘縣長,故云陳太丘。其人名氣大到沒邊了,士人領袖李膺、賈彪、荀爽、韓融等人都是他的學生,其四年前過世,當時弔喪者三萬餘人,爲天下第一盛況。不過論後世的名氣,其孫陳羣陳文長明顯大過他,至少蓋俊前世只知有陳羣,而不知有陳太丘。

荀彧點點頭道:“我說言之陳文長確爲陳太丘之孫,陳令君之子。”陳令君即陳太丘之子,陳羣之父陳紀,他同胞弟陳諶俱以至德稱,和父親陳太丘並稱“三君”。陳紀初遭黨錮,後董卓入京,強闢他爲五官中郎將,不久又爲尚書令,這也是陳令君這個稱號的由來。陳紀厭惡董卓爲人,知其必亡,不久前棄官歸家,閉門不出。

蓋俊輕撫琴絃,問道:“文若有把握請出陳文長?”

荀彧笑着說道:“請出陳令君可能會有些困難,至於文長,我與他少年交好,絕無問題。”

“陳令君乃是天下士人之宗,我可不敢奢望啊。”蓋俊說是這麼說,眼中卻有流彩閃過,明顯口不對心。

荀彧自然也能看出,但他只能說盡力而爲,天下誰也不敢保證一定能夠請出陳紀。之後又道:“另外舉賢不避親,下官從兄荀(悅)仲豫,年十二即能說《春秋》。少年時家貧無書,每至人家,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今年四十有四矣,才智經論,無人能及。”

蓋俊一臉茫然,不管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未聽說過其人。

荀彧解釋道:“其乃吾伯父,大龍之子,見閹人多用權,士多退身窮處,乃託疾隱居,人莫知其學識。”荀彧、荀悅父輩八人,號爲“荀氏八龍”,荀悅之父乃大龍、龍首荀儉,曾任朗陵縣長。荀彧之父荀緄爲二龍,曾任濟南相,荀爽爲六龍,名氣最大,不久前病故。

“原來如此。”蓋俊恍然大悟。

荀彧連薦兩人,隨後陷入沉默,同時面上現出一絲猶豫之色。

蓋俊不由驚奇,問道:“文若何以躊躇?”

荀彧道:“此人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里,良、平之才也。”所謂良、平,自然是大漢開國謀士張良、陳平,昔年漢陽閻忠便斷賈詡有良、平之奇。

蓋俊更加驚訝了,道:“既然如此,我求之不得,文若何須顧慮?”

荀彧苦笑道:“其人有負俗之譏,恐不爲將軍所喜。”

蓋俊眼睛微微眯起,所謂負俗之譏,指的是不諧於流俗而受到世人的譏議,小者酗酒、好色、愛財,大者侵佔民利、魚肉百姓、違法亂紀,好友許攸就是這樣的人。

“潁川人,有負俗之譏,莫非是……郭嘉?”蓋俊心思一動道:“這人姓甚名誰?”

荀彧緩緩說道:“姓戲名偉,字志才。”

“不是郭嘉……戲偉戲志才?……”蓋俊苦思良久,從荀彧聯想到曹操,隱約記得好像有這麼個人,多虧了他與潁川早有交集,不然把他腦殼切開也想不起來。當即道:“文若所說負俗指的是……”

“酗酒好色,放蕩而不耐俗禮。”

蓋俊放下心來,朗笑道:“此小節也,不失大節就好,文若只管爲我請來。”

“諾。”

第267章 奪城第186章 危矣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0章 相思第20章 離別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8章 琴與人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94章 亡命第20章 離別第192章 連戰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88章 狼來了!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287章 北邙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343章 慘敗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328章 救災第295章 龍虎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39章 歸心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74章 漢民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64章 開戰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158章 邊章第96章 剿寇第201章 惡化第461章 面聖第222章 仇恨第297章 祭祀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62章 流星第18章 獻策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7章 蝗災第42章 誓言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87章 陣亡第37章 驚聞醫聖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450章 入羌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3章 蔡琬病重第303章 陳、趙、杜第357章 離別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455章 震怒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0章 相思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08章 返家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302章 戲志才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60章 密謀第33章 蔡琬病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163章 心機第47章 家人第253章 神童第272章 橫掃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80章 再贈刀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章 蓋家堡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94章 苦戰第201章 惡化第16章 孝勇第339章 歸心第210章 肉搏第101章 夜襲羌寨
第267章 奪城第186章 危矣第69章 袁隗相邀第30章 相思第20章 離別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8章 琴與人第230章 聚集長安第94章 亡命第20章 離別第192章 連戰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88章 狼來了!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287章 北邙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123章 許縣之戰(下)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266章 奔襲鄴城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343章 慘敗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328章 救災第295章 龍虎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339章 歸心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74章 漢民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254章 盧植登門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64章 開戰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158章 邊章第96章 剿寇第201章 惡化第461章 面聖第222章 仇恨第297章 祭祀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62章 流星第18章 獻策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7章 蝗災第42章 誓言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187章 陣亡第37章 驚聞醫聖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450章 入羌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3章 蔡琬病重第303章 陳、趙、杜第357章 離別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455章 震怒第246章 平衡術與納妾……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378章 調整策略第30章 相思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299章 河南名士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08章 返家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302章 戲志才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16章 豪傑來歸第360章 密謀第33章 蔡琬病重第248章 劉表之死第163章 心機第47章 家人第253章 神童第272章 橫掃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80章 再贈刀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章 蓋家堡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94章 苦戰第201章 惡化第16章 孝勇第339章 歸心第210章 肉搏第101章 夜襲羌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