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巳節

踏雲身軀高大健壯,黑色皮毛閃耀着幽幽地光,蓬鬆的馬尾隨着輕風飄蕩,經過馬伕仔細輸理的鬃毛在頸上左右搖擺,尤其一雙大眼睛,似哀似怨,彷彿控訴主人無情拋棄了它,不然爲何數月不來相見。

蓋俊驚呆了,雖然記憶中有踏雲的樣子,但絕沒有親眼所見震撼,他沒想到區區一匹馬居然有着如此豐富的感情,上一世他不是沒有騎過馬,只是現代的馬不僅四肢無力且雙目無光,和踏雲相比它們哪裡配稱爲馬,簡直就是騾子。

試探着伸出手觸摸馬頸,踏雲沒有躲避,反而湊近一些,以方便主人的撫摩。

蓋胤到底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匆匆趕過來,蓋俊示意它解開踏雲繩索,他神情頗爲猶豫,心想:“小族叔如今方好,萬一再有個閃失,如何擔當得起。”又不好拒絕,拉着繩索遲遲不肯解開。

蓋俊又好氣又好笑,把弓及箭袋隨手丟給他,親自爲踏雲解開繩索,披上馬鞍牽引出廄。

他一手扶鞍,利落地翻身而上。學着記憶中動作,身體挺直,臀貼馬鞍,脛裹馬肋,因無馬鐙之故,腳尖需繃直衝下。

“駕。”輕輕一磕馬肚,得到命令的踏雲四蹄翻飛,繞着庭院飛馳開來。幾圈下來,踏雲跑得又快又穩,這使他心中大定,豪情激發,喝道:“弓來。”

“錦奴……”

這聲呼喚使得有些得意忘形蓋俊猛地打了一個激靈,卻是父親不知何時來到了馬廄。

他下得馬來,握着繮繩緊張兮兮地望向蓋勳。

蓋勳出乎意料的並未申斥他,而是告知一家人將外出踏青。

妹妹即刻發出一聲歡呼。

蓋俊一怔隨即恍然,原來是上巳節到了。

上巳節是個古老的節日,主要是繁衍與祈福的目的,不過時至今日,上古野合繁衍已跟不上時代,被漢人所不齒,男女幽會野合漸漸被春遊踏青取代,僅保留下了河浴的習俗,據說可以起到洗去積穢,拔除疾病的效果。說到底父母還是爲自己着想,生怕傷病有所反覆,畢竟他曾昏迷十餘日,誰也說不清楚究竟是爲什麼。

由於是郊遊,僕傭多了不免大煞風景,所以一家人僅帶上蓋胤、阿白二人隨行。

蓋勳沒有留在馬車內陪伴妻女,而是騎馬尾隨,觀賞沿途風景,蓋俊自然有樣學樣。父親蓋勳對此倒是沒有反對,不過他爲了說服母親馬昭,着實費了不少口水。

二騎一車沿籍端水支流白水緩緩北上。

蔚藍的天空下田疇連畔,阡陌交織,綠浪起伏,牛羊遍野。

毫不誇張的說,目光所及之處都姓蓋。

可是他的心情反而有些沉重,雖然僅僅只是‘有些’而已。

他知道,近年來鮮卑連連寇邊,如同當年之匈奴。

他還知道,瘟疫有如疾風驟雨一般橫掃大漢各個州郡,已蔓延至酒泉,而酒泉和敦煌緊鄰。

他更知道,目前剛剛崛起甚至引得朝廷好感的太平道未來將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距離黃巾之亂還有多久?

韓遂、馬騰之亂呢?

“嗨……想這些做什麼,大不了跑到西域……”

西域似乎成爲了他的萬靈藥。

只是……他真的能夠一走了之嗎?

遠處隱隱浮現的城郭把他拉回現實,那是廣至縣城,四面城牆各約百丈,周長近四百丈,和關內、中原城市相比可能略微小了點,但邊境縣城規模大致都是如此。一座甕城孤零零立於城門外,將一座城市最爲重要的城門緊緊包裹起來。甕城是大漢邊境及重要城市必不可少的防禦設施,它讓無數敵人爲之膽寒,遊牧民族更是在它身上吃足了苦頭。

馬車沒有進入廣至縣城,而是沿着城牆和白水間繼續前行。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

今日正爲出門的好時節,一過廣至,白水岸邊行人開始增多,到處是外出郊遊的青年男女,直到行了半個時辰後才覓得一處還算人煙稀少的地方。

父子將馬交與蓋胤拴好,徑直來到河邊。

蓋勳目及遠處,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緫;”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此詩名曰羔羊,出自《詩經國風?召南》,主要描寫古代官員悠閒、富足的生活,蓋勳語氣不僅沒有羨慕的意思,反而隱隱帶着一股諷意。

蓋俊站在父親身後一步,問道:“父親可是動了出仕的念頭?”

“近期不會。”蓋勳隨口答道。

蓋俊點頭。孝廉是大漢國最爲重要的入仕方式,人口滿一百五十萬的郡、國一年舉薦六人,百萬爲五人,八十萬四人,六十萬三人,四十萬二人,二十萬一人。邊郡因人口稀少,有所優待,只要滿十萬人每年就可舉薦一人,五萬以上二年一人,五萬以下,三年一人,敦煌郡十分偏僻,位於西北至極,滿打滿算也湊不到五萬人,實際上只有不到四萬人,如果算上郡內胡人、豪族家僕到差不多,所以三年纔有一個孝廉名額。敦煌郡去年才舉過孝廉,父親若要出仕至少得等兩年,並且兩年後孝廉也不一定就是父親,郡裡可以和蓋氏比肩的家族不滿一雙手也夠一隻手,除了一門心思研究學問的隱士,誰不想出來當官?其實依着父親的學識、家世、名氣,若有心出仕,即使兩年後沒有成功,五年後也必然會成爲孝廉。不過瞧着他的神情,此事似乎十拿九穩。

蓋俊不由充滿惡趣味的想:“難道買通了郡太守?”

兒子一臉古怪,蓋勳就算猜不出也知道不是什麼好念頭,頓時哭笑不得地喝問:“臭小子,你在想什麼?”

蓋母牽着女兒的手,輕步走來,笑着說:“夫君真是好雅興啊。”

蓋俊回身望去,臉忽白了一下,嘴脣微微顫抖着。

---------------------------------------------

籍端水爲現今疏勒河。;

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23章 弒主第218章 劉備第166章 北上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29章 激戰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53章 巔峰之戰第218章 劉備第158章 邊章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58章 轉變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295章 龍虎第446章 背叛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24章 幷州牧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8章 琴與人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86章 戰神第110章 信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65章 大勝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1章 棄嬰第297章 祭祀第312章 蓋勳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223章 弒主第455章 震怒第370章 議第66章 美人舞第188章 狼來了!第224章 幷州牧第22章 野心?第422章 文王操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77章 援董卓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94章 盧水胡第43章 性命無憂第189章 血色第16章 孝勇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196章 勝第14章 皇甫墓前第297章 祭祀第449章 漢奸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67章 還債第73章 袁逢病重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401章 敲打第225章 赴任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217章 動盪第347章 間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39章 再相見第421章 震恐第15章 雙雄之二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25章 突殺第365章 攬權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8章 決定第297章 祭祀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15章 雙雄之二第328章 救災
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23章 弒主第218章 劉備第166章 北上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29章 激戰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53章 巔峰之戰第144章 廣宗會戰(六)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53章 巔峰之戰第218章 劉備第158章 邊章第28章 同鄉酒會第258章 豫州刺史孫堅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458章 轉變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295章 龍虎第446章 背叛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24章 幷州牧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114章 風起雲涌(下)第8章 琴與人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386章 戰神第110章 信第240章 後院起火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65章 大勝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1章 棄嬰第297章 祭祀第312章 蓋勳第238章 袁紹出兵第223章 弒主第455章 震怒第370章 議第66章 美人舞第188章 狼來了!第224章 幷州牧第22章 野心?第422章 文王操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77章 援董卓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94章 盧水胡第43章 性命無憂第189章 血色第16章 孝勇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236章 馬鐙顯威第196章 勝第14章 皇甫墓前第297章 祭祀第449章 漢奸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167章 還債第73章 袁逢病重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401章 敲打第225章 赴任第275章 順風擊之 大破公孫第300章 任人唯親第217章 動盪第347章 間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39章 再相見第421章 震恐第15章 雙雄之二第437章 望關興嘆第71章 美如壁畫第425章 突殺第365章 攬權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362章 老謀深算王子師第48章 決定第297章 祭祀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15章 雙雄之二第328章 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