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回戈

除了數十傷重、生病之人留在臨時據點看管馬匹,其餘人等盡皆隨蓋俊出戰,一戰下來,只有八百人殺出,也就是說今晚己方死了百餘人,他知道有些人僅是受傷或意外掉下馬,可他沒有能力帶他們一起走。他不斷在心裡安慰自己說:這——就是戰爭。然而他心底還是不由生出一絲疑問,如果自己不堅持夜襲,他們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蓋俊發現自己自從領兵後整個人都變了,不僅是他自己,蓋胤、關羽也察覺到了,後者同他接觸的時間也不算短了,在關羽的印象中他一直是個謙和的人,如今則變得……說好聽一點是殺伐決斷,說難聽些就是獨斷專行,不進人言。蓋胤和他生活多年,感觸比旁人要更加深刻。

蓋俊不禁想自己是否在家鄉長輩和雒陽權貴面前太過壓抑個性了,以致於反彈得這麼厲害。

以後不會變成變態吧?

漢軍回到臨時據點,換上備馬,連夜趕向射姑山,爭取在明天中午前過河。形勢不由得他們不急,據關羽說他殺了兩個羌人大人物,羌人豈能善罷甘休。

馳至天亮,衆人下馬吃些肉乾,小憩片刻,而後匆匆趕路,於日中抵達泥水。過了河,所有人心緒稍安,往南千里固然皆非漢土,不過羌人勢力亦不強盛,不似河北,整日裡提心吊膽,生怕哪個羌酋看他們不順眼,率衆圍攻。

蓋俊端坐於馬上回眸泥水,心下暗歎。無須增兵,只要把麾下八百人全部換成精銳漢軍,來個半渡而擊,定會讓羌人再吃一記悶虧。

行出不到十里,突然迎面奔來十餘騎,皆作漢軍打扮。

是己方援軍?諸人瞬間歡呼起來,他們也有援軍了。

那十餘騎衝至軍前下馬,爲首一人抱拳對蓋俊道:“某北地都尉部什長,見過蓋長史。”

蓋俊強忍驚喜,問道:“援軍一共來了多少?誰人領兵?”

什長答道:“皇甫郡將同耿都尉率步騎四千餘入羌地,前鋒一千三百騎就在後面不遠,步軍還要兩日才能趕到。”

“太好了,快快帶我去見先鋒主官。”

不出兩刻,兩軍會合一處,歡聲雷動,喜氣雲騰,更讓蓋俊高興的是,他撥給傅燮的那幾百人隨在軍中,除了傷重者不能前來,餘者盡數趕到。

蓋俊把目光一轉,看向先鋒主官,他年約三十多歲,軀幹雄壯,容貌粗豪,滿面鬍鬚,很有軍人的氣勢。兩人略略寒暄幾句,他自我介紹姓麴名義,字子善,涼州金城郡人,如今爲北地都尉部司馬。

蓋俊靜靜打量着麴義,他就是麴義?日後袁紹手下第一大將麴義?把縱橫燕趙齊所向無敵的公孫瓚打得守着易京不敢出來的麴義?難怪他一個涼州人日後會在冀州,多半是隨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後滯留中原。

麴義極善用兵,顏良、文丑那等匹夫在他面前就是個渣。

麴義說道:“自郡府、都尉部聞羌人寇靈州縣,皇甫郡將及耿都尉馬上盡起兵馬,不過兼程趕到時羌人已經退走。衆人從靈州縣長處聽說長史揚塵卻敵,無不心悅誠服,皇甫郡將也說長史“吳起之才”名副其實,異日必爲我大漢一代名將。因心憂你入羌地,怕生出意外,郡將特率大軍北上,未走出二百里撞上靈州傅南容,知你夜襲羌寨,斬俘數千,且孤兵繼續深入追賊。衆人啞然,心中唯勝敬佩二字而已。”

蓋俊搖頭道:“慚愧啊。因己之任性妄爲,累君等跋涉千里……”

麴義正色道:“蓋長史此言差矣。長史先計後戰,擊潰強敵,大漲我漢軍之威風。”

蓋俊苦笑,還威風呢,都被人追成喪家犬了。

麴義問道:“長史後來如何?斬得賊首未?”

“本要斬了,無奈對方忽來大批援兵,人數在七八千至萬人間,我能奈何?”

“……”麴義看了看蓋俊所部臉上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點點頭,沒有地利人和,能逃出來還真是不易。

“不過我離開前也未讓他們討得好去,昨夜劫營,少說也斬了一兩千人,另殺了兩個羌酋。”

麴義目瞪口呆,看他就像在看瘋子一樣,半響概嘆道:“長史率千名衣甲不整之徒,縱橫敵境數千裡,周旋於十倍之敵,仍能數番大勝,揚我漢威,更有何言?義服矣。”

蓋俊見生力軍兵強馬壯,動起了心思,遂提議道:“你我兩軍如今合併超過兩千之數,可敢回戈否?”怕他不肯,繼續說道:“羌人數死酋首,必然不甘,定要越過泥水追來,我等半渡而擊,必可大勝之。”

麴義自認膽量奇大,也有豪勇,可是和對面這人一比,才知差距。

“麴兄不敢?”

麴義豪氣勃發,說道:“長史莫要激我,我亦是熱血之輩,便隨長史走一遭又能如何。”

“麴兄勇壯,佩服佩服。”蓋俊誇了他一句,道:“事不宜遲,我們這就走,免得被羌人發現蹤跡。”

泥水四周崇山峻嶺,樹林密佈,最適合埋伏,二人各帶本部兵馬分別藏於南北兩側,約定以蓋俊號令爲準。

士卒們靠着大樹擦拭着兵器,三三兩兩低聲談論即將到來的羌人,他們本就與羌人仇深似海,近來又被追殺得甚慘,憋了一肚子火,如今有援軍到來,後顧無憂,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決心要給羌人好看。

蓋俊吃了些牛肉墊墊肚子,抱着刀沉沉睡去。

太陽漸漸偏西,轉眼已是日昳時分。

蓋俊從睡夢中醒來,雖然睡得時間不長,卻養足了精神,他走到樹林前,撥開枯萎的枝葉遠眺河岸,見四野靜靜無聲,轉身走回林中。

此刻士卒們不再交談,立在馬側,神情凝重,林中安靜極了,除了偶爾有鳥兒嘰嘰喳喳幾聲,其餘時間一片死寂。

蓋俊拉着蓋胤、關羽閒談,小半時辰後樹林邊陡然騷動起來,三人相視一眼,快速行了過去,半路上郭銳彙報羌人到達對面河岸,人數因爲距離太遠,看不清,初步預計在五千至七千人之間。

“終於來了。”蓋俊摸了摸骨韘,從一個隱蔽的地方瞭望泥水畔。

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310章 震動第76章 默認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63章 心機第177章 援董卓第148章 羽林第77章 驚喜第150章 玩具第282章 財富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09章 斬將第372章 南下第384章 單挑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124章 擊潰第421章 震恐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17章 罰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448章 敵至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93章 外援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53章 神童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182章 春耕第324章 殺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42章 誓言第212章 定匈奴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98章 城頭激戰第295章 龍虎第307章 婚事第282章 財富第440章 知己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25章 刺殺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46章 背叛第182章 春耕第194章 苦戰第417章 罰第331章 使者第18章 獻策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66章 北上第42章 誓言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86章 危矣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453章 暈厥第316章 到家第330章 信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53章 神童第52章 朔方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380章 大敗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253章 神童第148章 羽林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94章 盧水胡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49章 離京第61章 交代第78章 遊雒陽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124章 擊潰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97章 宴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58章 皇后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68章 逼反
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310章 震動第76章 默認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34章 天下楷模袁本初第163章 心機第177章 援董卓第148章 羽林第77章 驚喜第150章 玩具第282章 財富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09章 斬將第372章 南下第384章 單挑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第124章 擊潰第421章 震恐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417章 罰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448章 敵至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93章 外援第113章 風起雲涌(上)第305章 坐而論之第105章 半渡而擊第253章 神童第230章 賈詡來歸第182章 春耕第324章 殺第112章 亂世來臨第138章 涼州諸將第42章 誓言第212章 定匈奴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98章 城頭激戰第295章 龍虎第307章 婚事第282章 財富第440章 知己第120章 心之所善第325章 刺殺第432章 進抵長安 聲貫全城第446章 背叛第182章 春耕第194章 苦戰第417章 罰第331章 使者第18章 獻策第355章 司馬兄弟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0章 買刀 旋返第151章 諸友來訪第140章 廣宗會戰(二)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66章 北上第42章 誓言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86章 危矣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453章 暈厥第316章 到家第330章 信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53章 神童第52章 朔方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380章 大敗第404章 國運之戰第253章 神童第148章 羽林第207章 大軍壓境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394章 盧水胡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49章 離京第61章 交代第78章 遊雒陽第64章 漢室可興否第124章 擊潰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97章 宴第377章 河東賢才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65章 大局已定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342章 斬將潰敵第371章 三雄勤王第58章 皇后第321章 幷州朝會第368章 逼反